## 4.8 容器扩展点
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不需要编写 ApplicationContext 实现类的子类。 相反,Spring 的 IoC 容器可以通过插件的方式来扩展,就是实现特定的整合接口。下面的几 个章节会来说明这些整合接口。
### 4.8.1 使用 BeanPostProcessor 来自定义 bean
BeanPostProcessor 接口定义了你可以提供实现你自己的(或覆盖容器默认的)实 例逻辑,依赖解析逻辑等的回调方法。如果你想在 Spring 容器完成实例化,配置和初始化 bean 之后实现一些自定义逻辑,那么你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 BeanPostProcessor 实现类 的插件。
你可以配置多个 BeanPostProcessor 实例,而且你还可以通过设置 order 属性来 控制这些 BeanPostProcessor 执行的顺序。 仅当 BeanPostProcessor 实现了 Ordered 接口你才可以设置设个属性;如果你想编写你自己的 BeanPostProcessor,你 也应该考虑实现 Ordered 接 口 。 要 了 解 更 多 细 节 , 可 以 参 考 JavaDoc 文档中的 BeanPostProcessor 和 Ordered 接口。
> ![](img/note.gif)
> 注意
> BeanPostProcessor 操作 bean(对象)实例;那也就是说,Spring 的 IoC 容器 实例化 bean 的实例,之后 BeanPostProcessor 来做它们要做的事情。
BeanPostProcessor 的范围是对于每一个容器来说的。如果你使用了容器继承,那么这才有所关联。如果你在一个容器中定义了 BeanPostProcessor,那么它仅仅 会在那个容器中后处理 bean。换句话说,一个容器中定义的 bean 不会被另外一个容器 中定义的 BeanPostProcessor 来进行后处理,即便是两个容器都是相同继承链上的 一部分。
要修改真正的 bean 定义(也就是说,定义 bean 的蓝图),你可以使用 4.8.2 节,“使 用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来 自 定 义 配 置 元 数 据 ” 描 述 的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来进行。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BeanPostProcessor 接口由两个回调方法构成。如果在容器中有一个类注册为后处理器,对于容器创建的每个 bean 的实例,后处理器从容器中获得回调方法,在容器初始化方法之前(比如 InitializingBean 的 afterPropertiesSet()方法和任意声明为初始化的方法)被调用,还有在 bean 初始化回调之后 被调用。后处理器可以对 bean 实例采取任何动作,包括完整忽略回调。通常来说 bean 的后处理器会对回调接口进行检查,或者会使用代理包装 bean。一些 Spring 的 AOP 基类也会 作为 bean 的后处理器实现来提供代理包装逻辑。
ApplicationContext 会自动检测任意实现了 BeanPostProcessor 接口的 bean 定义的配置元数据。ApplicationContext 注册这些 bean 作为后处理器,那么它们可以 在 bean 创建之后被调用。Bean 的后处理器可以在容器中部署,就像其它 bean 那样。
BeanPostProcessor 和 AOP 自动代理
实现了 BeanPostProcessor 接口的类是特殊的,会被容器不同对待。所有它们参照的 BeanPostProcessor 和 bea n 会在启动时被实例化,作为
ApplicationContext 启 动 阶 段 特殊 的 一 部 分 。 接 下 来 , 所 有 的 BeanPostProcessor 以排序的方式注册并应用于容器中的其它 bean。因为 AOP 自动 代理作为 BeanPostProcessor 本身的实现,它们为自动代理资格的直接引用的既不是 BeanPostProcessor 也不是 bean,因此没有织入它们的方面。
对于这样的 bean,你应该看到一个信息级的日志消息:“Bean foo 没有由所有BeanPostProcessor 接口处理的资格(比如:没有自动代理的资格)”。 下面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在 ApplicationContext 中编写,注册和使用BeanPostProcessor。
#### 4.8.1.1 示例:BeanPostProcessor 风格的 Hello World
第一个示例说明了基本的用法。示例展示了一个自定义的 BeanPostProcessor 实现 类来调用每个由容器创建 bean 的 toString()方法并打印出字符串到系统的控制台中。
自定义 BeanPostProcessor 实现类的定义:
```
package script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BeanPostProcess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BeansException;
public class InstantiationTracingBeanPostProcessor implements
BeanPostProcessor {
// 简单地返回实例化的bean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throws BeansException {
return bean; // 这里我们可能返回任意对象的引用...
}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throws Beans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Bean '" + beanName + "' created : " +
bean.toString());
return bean;
}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 -instance" xmlns:lang="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lang"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 -beans-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lang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lang/spring-lang-3.0.xsd">
<lang:groovy id="messenger"
script-source="classpath:org/springframework/scripting/gr oovy/Messenger.groovy">
<lang:property name="message" value="Fiona Apple Is Just So
Dreamy."/>
</lang:groovy>
<!--
当上面的bean(messenger)被实例化时,这个自定义的BeanPostProcessor实 现会输出实际内容到系统控制台
-->
<bean
class="scripting.InstantiationTracingBeanPostProcessor" />
</beans>
```
注意 InstantiationTracingBeanPostProcessor 仅仅是简单地定义。它也没有 命名,因为它会像其它 bean 那样被依赖注入。(前面的配置也可以定义成 Groovy 脚本支持 的 bean。Spring 2.0 动态语言支持在第 27 章中来详细说明)
下面示例的 Java 应用程序执行了前面配置的代码:
```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 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cripting.Messenger;
public final class Boo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final 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ApplicationContext ctx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cripting/beans.xml");
Messenger messenger = (Messenger) ctx.getBean("messenger"); System.out.println(messenger);
}
}
```
上面应用程序的输出类似于如下内容:
```
Bean 'messenger' created : org.springframework.scripting.groovy.GroovyMessenger@272961 org.springframework.scripting.groovy.GroovyMessenger@272961
```
#### 4.8.1.2 示例:Requ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配合自定义的 BeanPostProcessor 实现使用回调接口或者注解,是扩展 Spring IoC 容器的一种通用方式。Spring 的 Requ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就是一个 例子 – 一种 BeanPostProcessor 实现,随着 Spring 一起发布,来保证 bean 中被(任意) 注解所标记的 JavaBean 属性在真正(配置)注入时有值。
### 4.8.2 使用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自定义配置元数据
下 一 个 扩 展 点 我 们 要 来 看 看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 这个接口的 语义和那 些 BeanPostProcessor 是相 似的, 但有一个 主要的不 同点: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操作 bean 的配置元数据;也就是说 Spring 的 IoC 容器允许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来 读 取 配 置 元 数 据 并 在 容 器 实 例 化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以外的任何 bean 之前可以修改它。
你可以配置多个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并且你也可以通过 order 属性来控 制 这 些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执 行 的 顺 序 。 然 而 , 仅 当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实现 Ordered 接口时你才能设置这个属性。如果编写你自己的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你也应该考虑实现 Ordered 接口。参考 JavaDoc 文档来获取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和 Ordered 接口的更多细节。
> ![](img/note.gif)
> 注意
> 如果你想改变真实的 bean 实例(也就是说,从配置元数据中创建的对象),那么你 需要使用 BeanPostProcessor(在上面 4.8.1 节,“使用 BeanPostProcessor 来自定义 bean ”中描述)来代替。在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比如使用 BeanFactory.getBean())中来使用这些 bea n 的实例虽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 这么来做会引起 bean 过早实例化,违反标准的容器生命周期。这也会引发一些副作用, 比如绕过 bean 的后处理。
而且,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的范围也是对每一个容器来说的。如果你 使 用 了容 器的 继承 的话 ,这 就是 唯一 相关 的点 了。 如果 你在 一个 容器 中定 义 了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那么它只会用于在那个容器中的 bean。一个容器中 Bean 的定义不会被另外一个容器中的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后处理,即便 两个容器都是相同继承关系的一部分。
当在 ApplicationContext 中声明时,bean 工厂后处理器会自动被执行,这就可以 对定义在容器中的配置元数据进行修改。Spring 包含了一些预定义的 bean 工厂后处理器,比如 PropertyOverrideConfigurer 和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自定义的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也可以来用,比如,注册自定义的属性编辑器。
ApplicationContext 会 自 动 检 测 任 意 部 署 其 中 , 且 实 现 了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接口的 bean。在适当的时间,它用这些 bean 作为 bean 工厂后处理器。你可以部署这些后处理器 bean 作为你想用的任意其它的 bean。
> ![](img/note.gif)
> 注意
> 和 BeanPostProcessor 一样,通常你不会想配置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来进行延迟初始化。如果没有其它 bean 引用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那么后 处理器就不会被初始化了。因此,标记它为延迟初始化就会被忽略,即便你在`<beans/>`元 素声明中设置 default-lazy-init 属性为 true,那么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也会正常被初始化。
#### 4.8.2.1 示例: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你可以使用来对使用了标准 Java Properties 格式的分离文件中定义的 bean 来声明属 性值。这么来做可以使得部署应用程序来自定义指定的环境属性,比如数据库的连接 URL 和密码,不会有修改容器的主 XML 定义文件或其它文件的复杂性和风险。
考虑一下下面这个基于 XML 的配置元数据代码片段,这里的 dataSource 就使用了占位符来定义。这个示例展示了从 Properties 文 件 中 配 置 属 性 的 方 法 。 在 运 行 时 ,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就会用于元数据并为数据源替换一些属性。指定替 换的值作为${属性-名}形式中的占位符,这里应用了 Ant/log4j/JSP EL 的风格。
```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PropertyPlaceho lderConfigurer">
<property name="locations" value="classpath:com/foo/jdbc.properties"/>
</bean>
<bean id="dataSource" destroy-method="close" class="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Name" value="${jdbc.driverClassName}"/>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url}"/>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jdbc.username}"/>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jdbc.password}"/>
</bean>
```
而真正的值是来自于标准的 Java Properties 格式的文件:
```
jdbc.driverClassName=org.hsqldb.jdbcDriver
jdbc.url=jdbc:hsqldb:hsql://production:9002
jdbc.username=sa
jdbc.password=root
```
因此,字符串${jdbc.username}在运行时会被值’sa’替换,对于其它占位符来说也是相同 的 , 匹 配 到 了 属 性 文 件 中 的 键 就 会 用 其 值 替 换 占 位 符 。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在很多 bean 定义的属性中检查占位符。此外,对 占位符可以自定义前缀和后缀。
使用 Spring 2.5 引入的 context 命名空间,也可以使用专用的配置元素来配置属性占 位符。在 location 属性中,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以逗号分隔的列表。
```
<context:property-placeholder
location="classpath:com/foo/jdbc.properties"/>
```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不仅仅查看在 Properties 文件中指定的属 性。默认情况下,如果它不能在指定的属性文件中发现属性,它也会检查 Java System 属性。 你可以通过设置 systemPropertiesMode 属性,使用下面整数的三者之一来自定义这种 行为:
never(0):从不检查系统属性
fallback(1):如果没有在指定的属性文件中解析到属性,那么就检查系统属性。这是默 认的情况。
override(2):在检查指定的属性文件之前,首先去检查系统属性。这就允许系统属性覆 盖其它任意的属性资源。
查看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的 JavaDoc 文档来获取更多信息。
类名替换
你可以使用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来替换类名,在运行时,当你不得不去选择一个特定的实现类时,这是很有用的。比如:
```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PropertyPlac eholderConfigurer">
<property name="locations">
<value>classpath:com/foo/strategy.properties< /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properties">
<value>custom.strategy.class=com.foo.DefaultStrategy< / value>
</property>
</bean>
<bean id="serviceStrategy" class="${custom.strategy.class}"/>
```
如果类在运行时不能解析成一个有效的类,那么在即将创建时,bean 的解析就失 败 了 , 这 是 ApplicationContext 在 对 非 延 迟 初 始 化 bean 的 preInstantiateSingletons()阶段发生的。
#### 4.8.2.2 示例:PropertyOverrideConfigurer
PropertyOverrideConfigurer , 另 外 一 种 bean 工 厂 后 处 理 器 , 类 似 于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但不像后者,对于所有 bean 的属性,原始定义可 以有默认值或没有值。如果一个 Properties 覆盖文件没有特定 bean 的属性配置项,那么 就会使用默认的上下文定义。
注意,bean 定义是不知道被覆盖的,所以从 XML 定义文件中不能立即明显反应覆盖配 置。在多个 PropertyOverrideConfigurer 实例的情况下,为相同 bean 的属性定义不同的值,那么最后一个有效,这就是覆盖机制。 属性文件配置行像这种格式:
```
beanName.property=value
```
比如:
```
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dataSource.url=jdbc:mysql:mydb
```
这个示例文件可以用于包含了 dataSource bean 的容器,它有 driver 和 url 属性。 复合属性名也是支持的,除了最终的属性被覆盖,只要路径中的每个组件都是非空的(假设由构造方法初始化)。在这个例子中...
```
foo.fred.bob.sammy=123
```
...foo bean 的 fred 属性的 bob 属性的 sammy 属性的值设置为标量 123。 注意指定的覆盖值通常是文字值;它们不会被翻译成 bean 的引用。当 XML 中的 bean 定义的原始值指定了 bean 引用时,这个约定也适用。
使用 Spring 2.5 引入的 context 命名空间,可以使用专用的配置元素来配置属性覆盖:
```
<context:property-override
location="classpath:override.properties"/>
```
### 4.8.3 使用 FactoryBean 来自定义实例化逻辑
实现了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FactoryBean 接口的对象它们 就是自己的工厂。
FactoryBean 接口就是 Spring IoC 容器实例化逻辑的可插拔点。如果你的初始化代码 很复杂,那么相对于(潜在地)大量详细的 XML 而言,最好是使用 Java 语言来表达。你可 以 创 建 自己 的 FactoryBean ,在类中编写复杂的初始化代码,之后将你自定义的 FactoryBean 插入到容器中。
FactoryBean 接口提供下面三个方法:
Object getObject():返回工厂创建对象的实例。这个实例可能被共享,那就是看这个工厂返回的是单例还是原型实例了。
boolean isSingleton():如果 FactoryBean 返回单例的实例,那么该方法返回 true, 否则就返回 false。
Class getObjectType():返回由 getObject()方法返回的对象类型,或者事先不知 道类型时返回 null。
FactoryBean 的概念和接口被用于 Spring Framework 中的很多地方;随 Spring 发行, 有超过 50 个 FactoryBean 接口的实现类。
当你需要向容器请求一个真实的 FactoryBean 实例,而不是它生产的 bean,当调用 ApplicationContext 的 getBean()方法时,在 bean 的 id 之前要有连字符(&)。所以 对于一个给定 id 为 myBean 的 FactoryBean,调用容器的 getBean("myBean")方法返回的 FactoryBean 产品;而调用 getBean("&myBean")方法则返回 FactoryBean 实例本身。
- Spring 中文文档 3.1
- 第一部分 Spring framework 概述
- 第 1 章 Spring Framework 介绍
- 1.1 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
- 1.2 模块
- 1.3 使用方案
- 第二部分 Spring 3 的新特性
- 第 2 章 Spring 3.0 的新特性和增强
- 2.1 Java 5
- 2.2 改进的文档
- 2.3 新的文章和教程
- 2.4 新的模块组织方式和系统构建方式
- 2.5 新特性概述
- 第 3 章 Spring 3.1 的新特性和增强
- 3.1 新特性概述
- 第三部分 核心技术
- 第 4 章 IoC 容器
- 4.1 Spring IoC 容器和 bean 的介绍
- 4.2 容器概述
- 4.3 Bean 概述
- 4.4 依赖
- 4.5 Bean 的范围
- 4.6 自定义 bean 的性质
- 4.7 Bean 定义的继承
- 4.8 容器扩展点
- 4.9 基于注解的容器配置
- 4.10 类路径扫描和管理的组件
- 4.11 使用 JSR 330 标准注解
- 4.12 基于 Java 的容器配置
- Hibernate 中文文档 3.2
- 前言
- 1. 翻译说明
- 2. 版权声明
- 第 1 章 Hibernate入门
- 1.1. 前言
- 1.2. 第一部分 - 第一个Hibernate应用程序
- 1.2.1. 第一个class
- 1.2.2. 映射文件
- 1.2.3. Hibernate配置
- 1.2.4. 用Ant构建
- 1.2.5. 启动和辅助类
- 1.2.6. 加载并存储对象
- 1.3. 第二部分 - 关联映射
- 1.3.1. 映射Person类
- 1.3.2. 单向Set-based的关联
- 1.3.3. 使关联工作
- 1.3.4. 值类型的集合
- 1.3.5. 双向关联
- 1.3.6. 使双向连起来
- 1.4. 第三部分 - EventManager web应用程序
- 1.4.1. 编写基本的servlet
- 1.4.2. 处理与渲染
- 1.4.3. 部署与测试
- 1.5. 总结
- 第 2 章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 2.1. 概况(Overview)
- 2.2. 实例状态
- 2.3. JMX整合
- 2.4. 对JCA的支持
- 2.5. 上下文相关的(Contextual)Session
- 第 3 章 配置
- 3.1. 可编程的配置方式
- 3.2. 获得SessionFactory
- 3.3. JDBC连接
- 3.4. 可选的配置属性
- 3.4.1. SQL方言
- 3.4.2. 外连接抓取(Outer Join Fetching)
- 3.4.3. 二进制流 (Binary Streams)
- 3.4.4. 二级缓存与查询缓存
- 3.4.5. 查询语言中的替换
- 3.4.6. Hibernate的统计(statistics)机制
- 3.5. 日志
- 3.6. 实现NamingStrategy
- 3.7. XML配置文件
- 3.8. J2EE应用程序服务器的集成
- 3.8.1. 事务策略配置
- 3.8.2. JNDI绑定的SessionFactory
- 3.8.3. 在JTA环境下使用Current Session context (当前session上下文)管理
- 3.8.4. JMX部署
- 第 4 章 持久化类(Persistent Classes)
- 4.1. 一个简单的POJO例子
- 4.1.1. 实现一个默认的(即无参数的)构造方法(constructor)
- 4.1.2. 提供一个标识属性(identifier property)(可选)
- 4.1.3. 使用非final的类 (可选)
- 4.1.4. 为持久化字段声明访问器(accessors)和是否可变的标志(mutators)(可选)
- 4.2. 实现继承(Inheritance)
- 4.3. 实现equals()和hashCode()
- 4.4. 动态模型(Dynamic models)
- 4.5. 元组片断映射(Tuplizers)
- 第 5 章 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基础(Basic O/R Mapping)
- 5.1. 映射定义(Mapping declaration)
- 5.1.1. Doctype
- 5.1.1.1. EntityResolver
- 5.1.2. hibernate-mapping
- 5.1.3. class
- 5.1.4. id
- 5.1.4.1. Generator
- 5.1.4.2. 高/低位算法(Hi/Lo Algorithm)
- 5.1.4.3. UUID算法(UUID Algorithm )
- 5.1.4.4. 标识字段和序列(Identity columns and Sequences)
- 5.1.4.5. 程序分配的标识符(Assigned Identifiers)
- 5.1.4.6. 触发器实现的主键生成器(Primary keys assigned by triggers)
- 5.1.5. composite-id
- 5.1.6. 鉴别器(discriminator)
- 5.1.7. 版本(version)(可选)
- 5.1.8. timestamp (可选)
- 5.1.9. property
- 5.1.10. 多对一(many-to-one)
- 5.1.11. 一对一
- 5.1.12. 自然ID(natural-id)
- 5.1.13. 组件(component), 动态组件(dynamic-component)
- 5.1.14. properties
- 5.1.15. 子类(subclass)
- 5.1.16. 连接的子类(joined-subclass)
- 5.1.17. 联合子类(union-subclass)
- 5.1.18. 连接(join)
- 5.1.19. 键(key)
- 5.1.20. 字段和规则元素(column and formula elements)
- 5.1.21. 引用(import)
- 5.1.22. any
- 5.2. Hibernate 的类型
- 5.2.1. 实体(Entities)和值(values)
- 5.2.2. 基本值类型
- 5.2.3. 自定义值类型
- 5.3. 多次映射同一个类
- 5.4. SQL中引号包围的标识符
- 5.5. 其他元数据(Metadata)
- 5.5.1. 使用 XDoclet 标记
- 5.5.2. 使用 JDK 5.0 的注解(Annotation)
- 5.6. 数据库生成属性(Generated Properties)
- 5.7. 辅助数据库对象(Auxiliary Database Objects)
- 第 6 章 集合类(Collections)映射
- 6.1. 持久化集合类(Persistent collections)
- 6.2. 集合映射( Collection mappings )
- 6.2.1. 集合外键(Collection foreign keys)
- 6.2.2. 集合元素(Collection elements)
- 6.2.3. 索引集合类(Indexed collections)
- 6.2.4. 值集合于多对多关联(Collections of values and many-to-many associations)
- 6.2.5. 一对多关联(One-to-many Associations)
- 6.3. 高级集合映射(Advanced collection mappings)
- 6.3.1. 有序集合(Sorted collections)
- 6.3.2. 双向关联(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 6.3.3. 双向关联,涉及有序集合类
- 6.3.4. 三重关联(Ternary associations)
- 6.3.5. 使用&amp;lt;idbag&amp;gt;
- 6.4. 集合例子(Collection example)
- 第 7 章 关联关系映射
- 7.1. 介绍
- 7.2. 单向关联(Un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 7.2.1. 多对一(many to one)
- 7.2.2. 一对一(one to one)
- 7.2.3. 一对多(one to many)
- 7.3. 使用连接表的单向关联(Un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with join tables)
- 7.3.1. 一对多(one to many)
- 7.3.2. 多对一(many to one)
- 7.3.3. 一对一(one to one)
- 7.3.4. 多对多(many to many)
- 7.4. 双向关联(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 7.4.1. 一对多(one to many) / 多对一(many to one)
- 7.4.2. 一对一(one to one)
- 7.5. 使用连接表的双向关联(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with join tables)
- 7.5.1. 一对多(one to many) /多对一( many to one)
- 7.5.2. 一对一(one to one)
- 7.5.3. 多对多(many to many)
- 7.6. 更复杂的关联映射
- 第 8 章 组件(Component)映射
- 8.1. 依赖对象(Dependent objects)
- 8.2. 在集合中出现的依赖对象 (Collections of dependent objects)
- 8.3. 组件作为Map的索引(Components as Map indices )
- 8.4. 组件作为联合标识符(Components as composite identifiers)
- 8.5. 动态组件 (Dynamic components)
- 第 9 章 继承映射(Inheritance Mappings)
- 9.1. 三种策略
- 9.1.1. 每个类分层结构一张表(Table per class hierarchy)
- 9.1.2. 每个子类一张表(Table per subclass)
- 9.1.3. 每个子类一张表(Table per subclass),使用辨别标志(Discriminator)
- 9.1.4. 混合使用“每个类分层结构一张表”和“每个子类一张表”
- 9.1.5. 每个具体类一张表(Table per concrete class)
- 9.1.6. Table per concrete class, using implicit polymorphism
- 9.1.7. 隐式多态和其他继承映射混合使用
- 9.2. 限制
- 第 10 章 与对象共事
- 10.1. Hibernate对象状态(object states)
- 10.2. 使对象持久化
- 10.3. 装载对象
- 10.4. 查询
- 10.4.1. 执行查询
- 10.4.1.1. 迭代式获取结果(Iterating results)
- 10.4.1.2. 返回元组(tuples)的查询
- 10.4.1.3. 标量(Scalar)结果
- 10.4.1.4. 绑定参数
- 10.4.1.5. 分页
- 10.4.1.6. 可滚动遍历(Scrollable iteration)
- 10.4.1.7. 外置命名查询(Externalizing named queries)
- 10.4.2. 过滤集合
- 10.4.3. 条件查询(Criteria queries)
- 10.4.4. 使用原生SQL的查询
- 10.5. 修改持久对象
- 10.6. 修改脱管(Detached)对象
- 10.7. 自动状态检测
- 10.8. 删除持久对象
- 10.9. 在两个不同数据库间复制对象
- 10.10. Session刷出(flush)
- 10.11. 传播性持久化(transitive persistence)
- 10.12. 使用元数据
- 第 11 章 事务和并发
- 11.1. Session和事务范围(transaction scope)
- 11.1.1. 操作单元(Unit of work)
- 11.1.2. 长对话
- 11.1.3. 关注对象标识(Considering object identity)
- 11.1.4. 常见问题
- 11.2. 数据库事务声明
- 11.2.1. 非托管环境
- 11.2.2. 使用JTA
- 11.2.3. 异常处理
- 11.2.4. 事务超时
- 11.3. 乐观并发控制(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 11.3.1. 应用程序级别的版本检查(Application version checking)
- 11.3.2. 扩展周期的session和自动版本化
- 11.3.3. 脱管对象(deatched object)和自动版本化
- 11.3.4. 定制自动版本化行为
- 11.4. 悲观锁定(Pessimistic Locking)
- 11.5. 连接释放模式(Connection Release Modes)
- 第 12 章 拦截器与事件(Interceptors and events)
- 12.1. 拦截器(Interceptors)
- 12.2. 事件系统(Event system)
- 12.3. Hibernate的声明式安全机制
- 第 13 章 批量处理(Batch processing)
- 13.1. 批量插入(Batch inserts)
- 13.2. 批量更新(Batch updates)
- 13.3. StatelessSession (无状态session)接口
- 13.4. DML(数据操作语言)风格的操作(DML-style operations)
- 第 14 章 HQL: Hibernate查询语言
- 14.1. 大小写敏感性问题
- 14.2. from子句
- 14.3. 关联(Association)与连接(Join)
- 14.4. join 语法的形式
- 14.5. select子句
- 14.6. 聚集函数
- 14.7. 多态查询
- 14.8. where子句
- 14.9. 表达式
- 14.10. order by子句
- 14.11. group by子句
- 14.12. 子查询
- 14.13. HQL示例
- 14.14. 批量的UPDATE和DELETE
- 14.15. 小技巧 & 小窍门
- 第 15 章 条件查询(Criteria Queries)
- 15.1. 创建一个Criteria 实例
- 15.2. 限制结果集内容
- 15.3. 结果集排序
- 15.4. 关联
- 15.5. 动态关联抓取
- 15.6. 查询示例
- 15.7. 投影(Projections)、聚合(aggregation)和分组(grouping)
- 15.8. 离线(detached)查询和子查询
- 15.9. 根据自然标识查询(Queries by natural identifier)
- 第 16 章 Native SQL查询
- 16.1. 使用SQLQuery
- 16.1.1. 标量查询(Scalar queries)
- 16.1.2. 实体查询(Entity queries)
- 16.1.3. 处理关联和集合类(Handling associations and collections)
- 16.1.4. 返回多个实体(Returning multiple entities)
- 16.1.4.1. 别名和属性引用(Alias and property references)
- 16.1.5. 返回非受管实体(Returning non-managed entities)
- 16.1.6. 处理继承(Handling inheritance)
- 16.1.7. 参数(Parameters)
- 16.2. 命名SQL查询
- 16.2.1. 使用return-property来明确地指定字段/别名
- 16.2.2. 使用存储过程来查询
- 16.2.2.1. 使用存储过程的规则和限制
- 16.3. 定制SQL用来create,update和delete
- 16.4. 定制装载SQL
- 第 17 章 过滤数据
- 17.1. Hibernate 过滤器(filters)
- 第 18 章 XML映射
- 18.1. 用XML数据进行工作
- 18.1.1. 指定同时映射XML和类
- 18.1.2. 只定义XML映射
- 18.2. XML映射元数据
- 18.3. 操作XML数据
- 第 19 章 提升性能
- 19.1. 抓取策略(Fetching strategies)
- 19.1.1. 操作延迟加载的关联
- 19.1.2. 调整抓取策略(Tuning fetch strategies)
- 19.1.3. 单端关联代理(Single-ended association proxies)
- 19.1.4. 实例化集合和代理(Initializing collections and proxies)
- 19.1.5. 使用批量抓取(Using batch fetching)
- 19.1.6. 使用子查询抓取(Using subselect fetching)
- 19.1.7. 使用延迟属性抓取(Using lazy property fetching)
- 19.2. 二级缓存(The Second Level Cache)
- 19.2.1. 缓存映射(Cache mappings)
- 19.2.2. 策略:只读缓存(Strategy: read only)
- 19.2.3. 策略:读/写缓存(Strategy: read/write)
- 19.2.4. 策略:非严格读/写缓存(Strategy: nonstrict read/write)
- 19.2.5. 策略:事务缓存(transactional)
- 19.3. 管理缓存(Managing the caches)
- 19.4. 查询缓存(The Query Cache)
- 19.5. 理解集合性能(Understanding Collection performance)
- 19.5.1. 分类(Taxonomy)
- 19.5.2. Lists, maps 和sets用于更新效率最高
- 19.5.3. Bag和list是反向集合类中效率最高的
- 19.5.4. 一次性删除(One shot delete)
- 19.6. 监测性能(Monitoring performance)
- 19.6.1. 监测SessionFactory
- 19.6.2. 数据记录(Metrics)
- 第 20 章 工具箱指南
- 20.1. Schema自动生成(Automatic schema generation)
- 20.1.1. 对schema定制化(Customizing the schema)
- 20.1.2. 运行该工具
- 20.1.3. 属性(Properties)
- 20.1.4. 使用Ant(Using Ant)
- 20.1.5. 对schema的增量更新(Incremental schema updates)
- 20.1.6. 用Ant来增量更新schema(Using Ant for incremental schema updates)
- 20.1.7. Schema 校验
- 20.1.8. 使用Ant进行schema校验
- 第 21 章 示例:父子关系(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s)
- 21.1. 关于collections需要注意的一点
- 21.2. 双向的一对多关系(Bidirectional one-to-many)
- 21.3. 级联生命周期(Cascading lifecycle)
- 21.4. 级联与未保存值(Cascades and unsaved-value)
- 21.5. 结论
- 第 22 章 示例:Weblog 应用程序
- 22.1. 持久化类
- 22.2. Hibernate 映射
- 22.3. Hibernate 代码
- 第 23 章 示例:复杂映射实例
- 23.1. Employer(雇主)/Employee(雇员)
- 23.2. Author(作家)/Work(作品)
- 23.3. Customer(客户)/Order(订单)/Product(产品)
- 23.4. 杂例
- 23.4.1. "Typed" one-to-one association
- 23.4.2. Composite key example
- 23.4.3. 共有组合键属性的多对多(Many-to-many with shared composite key attribute)
- 23.4.4. Content based discrimination
- 23.4.5. Associations on alternate keys
- 第 24 章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
- HttpClient 教程
- 前言
- 第一章 基础
- 第二章 连接管理
- 第三章 HTTP状态管理
- 第四章 HTTP认证
- 第五章 HTTP客户端服务
- 第六章 高级主题
- Mybatis 中文文档 3.4
- 参考文档
- 简介
- 入门
- XML 映射配置文件
- Mapper XML 文件
- 动态 SQL
- Java API
- SQL语句构建器类
- Logging
- 项目文档
- 项目总体信息
- 访问
- 提醒方法
- 项目依赖
- Dependency Information
- Overview
- 问题跟踪
- 项目授权
- 项目邮件列表
- Project Plugin Management
- Project Build Plugins
- Project Report Plugins
- 团队
- Web访问
- 匿名访问
- 开发者访问
- 通过防火墙访问
- 项目概要
- 生成报表
- MyBatis Generator 用户手册
- MyBatis Generator介绍
- MyBatis Generator新增功能
- MyBatis Generator 快速入门指南
- 运行 MyBatis Generator
- 从命令行运行 MyBatis Generator
- 使用Ant运行 MyBatis Generator
- 通过Maven运行 MyBatis Generator
- 使用Java运行 MyBatis Generator
- 运行 MyBatis Generator 后的任务
- Migrating from Ibator
- Migrating from Abator
- MyBatis Generator XML 配置参考
- &lt;classPathEntry&gt; 元素
- &lt;columnOverride&gt; 元素
- &lt;columnRenamingRule&gt; 元素
- &lt;commentGenerator&gt; 元素
- &lt;context&gt; 元素
- &lt;generatedKey&gt; 元素
- &lt;generatorConfiguration&gt; 元素
- &lt;ignoreColumn&gt; 元素
- &lt;javaClientGenerator&gt; 元素
- The &lt;javaModelGenerator&gt; Element
- The &lt;javaTypeResolver&gt; Element
- &lt;jdbcConnection&gt; 元素
- &lt;plugin&gt; 元素
- &lt;properties&gt; 元素
- &lt;property&gt; 元素
- &lt;sqlMapGenerator&gt; 元素
- &lt;table&gt; 元素
- 使用生成的对象
- JAVA实体对象
- SQL映射文件
- Java客户端对象
- Example类使用说明
- 扩展Example类
- 使用注意事项
- DB2 使用注意事项
- MySql 使用注意事项
- Oracle 使用注意事项
- PostgreSQL 使用注意事项
- 参考资料
- 从源码构建
- 扩展MyBatis Generator
- 开发插件
- 日志信息
- 提供的插件
- 设计理念
- Velocity 中文文档
- 1. 关于
- 2. 什么是Velocity?
- 3. Velocity 可以做什么?
- 3.1. Mud Store 示例
- 4. Velocity模板语言(VTL): 介绍
- 5. Hello Velocity World!
- 6. 注释
- 7. 引用
- 7.1. 变量Variables
- 7.2. 属性
- 7.3. 方法
- 8. 形式引用符Formal Reference Notation
- 9. 安静引用符Quiet Reference Notation
- 11. Case Substitution
- 12. 指令
- 12.1. #set
- 12.2. 字面字符串
- 12.3. 条件
- 12.3.1 If / ElseIf / Else
- 12.3.2 关系和逻辑操作符
- 12.4. 循环
- 12.4.1. Foreach 循环
- 12.5. 包含
- 12.6. 解析
- 12.7. 停止
- 12.10. 宏
- 12.10.1. Velocimacro 参数
- 12.10.2. Velocimacro 属性
- 12.10.3. Velocimacro Trivia
- 13. Getting literal
- 13.1. 货币字符
- 13.2. 转义 有效的 VTL 指令
- 13.3. 转义 无效的 VTL 指令
- 14. VTL 格式化问题
- 15. 其它特征和杂项
- 15.1. 数学特征
- 15.2. 范围操作符
- 15.3. 进阶:转义和!
- 15.4. Velocimacro 杂记
- 15.5. 字符串联
- Google Guava官方教程(中文版)
- 1-基本工具
- 1.1-使用和避免null
- 1.2-前置条件
- 1.3-常见Object方法
- 1.4-排序: Guava强大的”流畅风格比较器”
- 1.5-Throwables:简化异常和错误的传播与检查
- 2-集合
- 2.1-不可变集合
- 2.2-新集合类型
- 2.3-强大的集合工具类:java.util.Collections中未包含的集合工具
- 2.4-集合扩展工具类
- 3-缓存
- 4-函数式编程
- 5-并发
- 5.1-google Guava包的ListenableFuture解析
- 5.2-Google-Guava Concurrent包里的Service框架浅析
- 6-字符串处理:分割,连接,填充
- 7-原生类型
- 8-区间
- 9-I/O
- 10-散列
- 11-事件总线
- 12-数学运算
- 13-反射
- JFreeChart 开发者指南
- 1 简介
- 1.1 什么是JFreeChart
- 1.2 使用文档
- 1.3 感谢
- 1.4 建议
- 2 图表实例
- 2.1 介绍
- 2.2 饼图(Pie Charts)
- 2.3 直方条形图(Bar Charts)
- 2.4 折线图(Line Charts)
- 2.5 XY(散点图)
- 2.6 时序图
- 2.7 柱状图
- 2.8 面积图
- 2.9 差异图
- 2.10 梯形图
- 2.11 甘特图
- 2.12 多轴图
- 2.13 复合/覆盖图
- 2.14 开发远景
- 3 下载和安装JFreeChart 1.0.6
- 3.1 简介
- 3.2 下载
- 3.3 解包
- 3.4 运行演示实例
- 3.5 编译源代码
- 3.6 产生javadoc文档
- 4 使用JFreeChart1.0.6
- 4.1 概述
- 4.2 创建第一个图表
- 5 饼图(Pie Charts)
- 5.1 简介
- 5.2 创建一个简单的饼图(Pie Charts)
- 5.3 片区颜色
- 5.4 片区外廓
- 5.5 空置、零值和负值
- 5.6 片区和图例标签
- 5.7 “取出”某个片区
- 5.8 3D饼图
- 5.9 多饼图
- 5.10 实例讲解
- 6 直方条形图(Bar Charts)
- 6.1 简介
- 6.2 创建一个直方条形图
- 6.3 ChartFactory类
- 6.4 直方条形图的简单定制
- 6.5 定制外观
- 6.6 示例代码解读
- 7 折线图
- 7.1 简介
- 7.2 使用categoryDataset数据集创建折线图
- 7.3 使用XYDataset数据集创建折线图
- 8 时序图
- 8.1 简介
- 8.2 创建时序图
- 9 定制图表(Customising Charts)
- 9.1 简介
- 9.2 图表属性
- 9.3 图区属性
- 9.4 轴属性
- 9.5 心得体会
- 10 动态图(Dynamic Charts)
- 10.1 简介
- 10.2 知识背景
- 10.3 实例应用
- 11 图表工具条(Tooltips)
- 11.1 概述
- 11.2 创建图表工具条
- 11.3 收集图表工具条
- 11.4 显示图表工具条
- 11.5 隐藏图表工具条
- 11.6 定制图表工具条
- 12 图表条目标签(Item Label)
- 12.1 简介
- 12.2 显示条目标签
- 12.3 条目标签外观
- 12.4 条目标签位置
- 12.5 定制条目标签文本
- 12.6 实例1
- 12.7 实例2
- 13 多轴和数据源图表(Multi Axis and Dataset)
- 13.1 简介
- 13.2 实例
- 13.3 建议和技巧
- 14 组合图表(Combined Charts)
- 14.1 简介
- 14.2 组合X种类图区
- 14.3 组合Y种类图区
- 14.4 组合X-XY图区
- 14.5 组合Y-XY图区
- 15 数据源和JDBC(Dataset And JDBC)
- 15.1 简介
- 15.2 关于JDBC
- 15.3 样本数据
- 15.4 PostgreSQL
- 15.5 JDBC驱动
- 15.6 应用演示
- 16 导出图表为PDF格式
- 16.1 简介
- 16.2 什么是Acrobat PDF
- 16.3 IText
- 16.4 Graphics2D
- 16.5 开始导出
- 16.6 实例应用
- 16.7 查看PDF 文件
- 16.8 Unicode字符问题
- 17 导出图表为SVG格式
- 17.1 简介
- 17.2 背景
- 17.3 实例代码
- 18 Applet
- 18.1 简介
- 18.2 问题
- 18.3 实例应用
- 19 Servlets
- 19.1 介绍
- 19.2 编写一个简单的Servlet应用
- 19.3 编译实例Servlet
- 19.4 部署实例Servlet
- 19.5 在HMTL页面种嵌入图表
- 19.6 支持文件
- 19.7 部署Servlets
- 20 JFreeChart相关技术
- 20.1 简介
- 20.2 X11/Headless Java
- 20.3 JSP
- 20.4 加载图片
- 21 包
- 21.1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