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du.sina.com.cn/kaoyan/2008-05-02/1535137340.shtml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现实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研究和阐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使用了大量的英国官方文献和统计资料,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经济学著作。他不仅进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规范分析,也进行实证分析。马克思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英国,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多层面经济关系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规律,这对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条,它提供给我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某些具体论断,在另外的历史条件下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
(1)19 世纪40—60年代,基于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对未来社会作了原则性的构想。
(2)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即帝国主义论,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作了开创性的研究。斯大林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
##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它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等方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原始社会制度
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隶社会制度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即奴隶。
出现了铁器。
(3)封建社会制度
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5) 社会主义制度。
## 三次科技革命:
*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70年代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后期,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标志;
*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型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为条件的,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交换范围小,以满足私人利益、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为目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主要是为了价值增殖。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
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对象、操作方式、劳动工具和劳动结果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和具体形式。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
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的价值是质与量的统一。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应该懂得,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它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交换种类不断增加.要求将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式。起初银行券是银行向存入金银块或铸币者开出的证据,持券人可随时按券面额兑取金银或铸币。以后,银行券也可以流通,在商品交换中发挥货币的作用。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相反的现象.即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考点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考点提示】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它具有客观性。认识这一点,就必须尊重和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考点提示】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市场机制
【考点提示】 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考点提示】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
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考点提示】 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列宁继承劳动价值理论,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考点提示】 这是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重点问题之一。它包括:
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已经突破只是由单个劳动者创造的状况.理应认识为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总体工人”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和相对独立化,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上面。
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我们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是有根本区别的。
资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在流通形式、流通目的和流通内容上都不相同。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从而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G 一W 一G ’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通常把它叫做资本总公式。
##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
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的高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三、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承担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准备条件、生产剩余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等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的过程。
资本运行就是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的周转,主要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到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产业资本家总是追求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预付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1、垄断资本的出现,使市场经济规律发生某些变形(如垄断价格),使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新变化(对竞争的抑制)。垄断阶段资本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政府全面加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预和调节。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金融资本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统治。金融资本在经济上实现统治的方式是“参与制”,政治上实现统治的方式是“个人联合”。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和国有企业;(融为一体)
②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的结合;(内部结合)
③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采取经济、计划、法律等多种手段。(外部结合)
主要表现有:
①建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
②实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
③国民经济“计划化”;
④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
⑤制定并监管市场运行规则及必要的行政措施。
这些干预和调节,既体现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1)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张的基础。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
(2)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输出规模的扩大,表明商业资本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发展;第二,资本输出的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股票、债券交易促使借贷资本国际化进入新阶段,发展为金融资本国际化;第三,跨国公司的发展,表明资本在直接生产领域走向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3)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最突出的是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国际经济走向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生产社会化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由分散的个体的、小规模的活动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的社会化活动的过程。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并由国内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人类经济活动越来越超越民族和国家界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相互融合、相互交织。所以,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被动地位,面临较大困难与挑战。它们必须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一世界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文力图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而探讨在全球化这一客观潮流下,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前途命运。
## 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主流看法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展开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和主导的,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全球化,这是一场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策略。
(一)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二)加强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和快速融入国际市场。
(三)努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
## 反全球化思潮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顺应历史潮流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就,奠定了中国强大国力的基础,当前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兴起,这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 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进程虽然不可逆转,但全球化确实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的兴起必将给世界秩序的参与者带来挑战,因此认清这些挑战也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首先,未来一段时期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必然会显著增加,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
其次,反全球化运动多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扩散等问题,因此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面临着这些问题。
最后,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企业走出国门经验尚且不足,目前存在中国企业污染当地环境或因为腐败等问题受到当地民众的反对,因此如何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是中国这些跨国企业需要正视的问题。
(二) 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在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中,反对最多的就是经济全球化,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未来一段时期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加,这会给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带来的机遇:
1.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使得中国从世界经济秩序的服从者变成秩序的保护者和改革者。美国作为世界大部分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明显不再完全遵守由自己制定的规则,而是希望通过贸易保护来改善自身经济,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分工早已完成了全球布局,因此全球化进程是难以逆转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在多个国际场合表明中国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决心,这展示给世界的是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中国在十八大之后推出了“一带一路”宏伟规划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公共产品,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欢迎其他国家搭乘顺风车,为改善沿途国家的经济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当前世界冲突中有很多是因为经济落后造成的,中国致力于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客观上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在美国不想遵守国际经济秩序的背景下,中国的做法不仅给中国带来其他国家的赞誉,也增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也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改革全球化中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为更为完善的世界经济秩序贡献力量。
2.促使中国加快改革脚步,促使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两极分化、贫富不均,西方世界作为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现在也因为这个问题使得社会分裂,因此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中国在十八大之后没有放停改革的脚步,而且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吏治腐败,反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将会促使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分配公平,避免社會矛盾积累,这也有利于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
## 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
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上的供求,竞争,价格等经济因素如何通过各自的作用和彼此的关系推动市场的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内容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工资机制。其特征是联系性,制约性,动态性,内在性,客观性,滞后性
市场机制就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市场机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市场机制是指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市场机制是指各类市场上特定的并起独特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等。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
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工业革命的发动是建立在市场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的,或者说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力的成长过程是在市场运行机制的驱动下进行的。市场运行机制是经济社会化乃至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1)规范的市场主体,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以及消费者等市场主体都能够在法律规范下从事各类活动。例如,作为公司的各市场主体都能够在法律框架下成立与运做,例如<公司法>就是规范市场主体的。
(2)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并完善健全的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资本市场、信息市场等。
(3)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通过大量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规范市场中的各种行为,例如《消费者保护法》《价格法》《发不正当竞争法》等等都是规范市场运行的。
(4)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固然有她的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有她的缺点也有失灵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有政府通过行政的,财政的,税收的,法律的手段来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以弥补市场自我调节的不足。
## 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机制的缺陷:
1、自发性
2、盲目性
3、滞后性
市场调节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调节也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一、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市场微观平衡问题而不能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
二、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
三、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个别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四、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提的
五、由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来加以分配。
六、市场机制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原则。这种竞争的原则会导致收入分配中的严重的收入不均和两极分化现象,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公平和安定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基本思想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
第一,任何社会生产形式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但不同的社会生产形式下配置社会劳动的方式是不同的。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实质上就是合理地配置资源,因为一切资源都可以还原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第二,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形式下,实现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方式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即市场机制的调节。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实行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社会。在这里,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价值规律也失去了作用,即进入产品经济时代,这时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由计划进行调节。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基本思想。
列宁在对商品经济命运的认识上,赞同马恩的观点。但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在实践中行不通,不得不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但他是把市场的经济形式看做是利用资本主义。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第一个使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并且明确把这两个概论同社会根本制度联系起来的人。他指出,社会主义将实行计划经济。
斯大林在实践中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任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承认价值规律对经济的一定调节作用。但他有否认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在全面所有制内部个企业之间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认为消费资料只是存在着商品的“外壳”。斯大林在其著作中进一步使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观点理论化。
##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的内在要素
A. 加强企业改革,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B. 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E. 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法律制度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运行的基础。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决定》提出的重点是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
三、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四、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五、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中国改革之初,首先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东欧,决心仿照其市场化改革。但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人们十分谨慎地对待市场问题。1979年3月,陈云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几乎被引入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文献。但两者的结合被解释为板块状的。
(2)“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标志着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3)“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兼容问题上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答案:第一阶段(1978-1983年)提出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年)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思想 和理论基础。
在党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发挥了最核心的作 用,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作了一系列极为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第一,在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和统购统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抓紧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第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
第三,调整和放开价格。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针对各种不合 理的价格关系,采取先调整后放开、调整与放开相结合的措施,初步形成了市场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化而自动调节的机制。社会商品的绝大 部分,包括相当多的生产资料产品已经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价格。
第四,改变了过去统购包销的单一流通形式,建立了多渠道的 流通网络。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流通体制的改革,为商品市场 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劳动力市场对人才流 动起了积极作用。为市场交易提供服务的各种组织都已出现并开始发挥作用。
第五,初步建立了宏观的间接调控体系,发挥了财政货币政策对 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改革财税体制,发挥了税率对财务分配的调作用;改革投资体制,开始用经济手段控制投资;初步建立和健全了各类经济法规。
第六,发展了对外经济关系,建立了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内陆 省会城市,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带等,加快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开始按国际市场的一般规则处理涉外经济关系。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使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市 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所有制基础 C
A. 私有制
B. 私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 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 公有制
(1)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长期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
(2)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自主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战略。其次,要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再次,要积极稳妥地扩大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工作。'
(3)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仅限于统筹规划、总量控制、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査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运用政府支出、税收等财政政策手段和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4)价格制度和市场体系。建立、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强化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要素市场,形成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的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同时要培育和健全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汇率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5)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等多种方式并存;应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要坚持公平的原则,解决收入两极分化问题,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6)社会保障制度。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标准
按照党的十五大要求,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看两条:
一是公有制资产是否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是否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
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国企国资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另一方面,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通过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创新发展,促使国有企业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让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九大后,我国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动力呈现诸多新特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有效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与此同时,国企改革发展必须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向推进,这是国有企业必须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
(2)合伙制
(3)公司制
##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1、产权清晰:企业的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 和价值边界;
2、权责明确:合理区分和确 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 利和义务;
3、政企分开:政府主要起宏观 调控和行业管理等职能,并与企业的经营 职能相分离;
4、管理科学:指企业组织合 理化,核心是激励和约束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 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
##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两大重点:
1。加快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
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
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重要行业及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绝对控股
涉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相对控股
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参股的形式,或者是全部退出。
2.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
- 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
1.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2.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
3.推动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中国特色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包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方向、基本宗旨以及由此决定所必须采取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混合所有制其实是把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优点结合起来,私有制符合人性自私的特点,可带来竞争性,调动积极性,而公有制可避免贫富分化过大,矛盾激化。
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除了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之外,随着生产力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控股经济也将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即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新的有效实现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深层次上的融合;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利益及发展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同兴衰、共进退。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克服国有独资企业的弊端
政企不分、机制不活、效率不高、腐败高发是国有企业饱受诟病的弊端。从深层次看,产生国企弊端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外部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干预,另一方面是来自所有者缺位,缺乏高效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而且委托代理链条长,客观上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外部因素是条件性的,内部因素则是决定性的,因而内部改革至关重要,其中产权层面的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今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向,随着非公资本的引入,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将得到有效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将得到健全。
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国有资本的带动力
国有企业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带动力,更好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社会资本引入到国有企业,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通过向社会资本减持而退出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优先发展领域,从而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产业发展调节作用
## 市场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具体包括:
⑴ 买卖货物的市场,这种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即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买者和卖者聚集在一个场所中,进行交易,交易所为买、卖双方提供各种方便措施,有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和消费品交易市场。另外, 这种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依靠买卖双方的个别接触,中介人的邮政通信、电话电报或计算机网络来完成交易。
⑵各种服务市场, 是指不通过实物形态的产品而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服务市场可以分为广义服务市场和狭义服务市场两类。广义服务业是指除物质生产部门之外的所有其他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政府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等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狭义服务业一般包括公用事业、个人服务、企业服务、各种修理、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法律、会计等专业性服务。
* ## 市场机制
市场各种要素之间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相互联系过程、形成的经济运行程序及导致的资源配置功能,简称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现代市场体系的一般特征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1.现代市场是发达的开放性竞争性市场
- 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2.现代市场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3.国家对市场的微观调控和现代市场的有序性
现代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
1. 市场的萌芽阶段
2. 市场的形成和市场体系雏形的出现阶段
3.市场体系的形成阶段
4.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阶段
财税体制改革
https://wenku.baidu.com/view/2a4e12090242a8956aece451.html
目标: 建立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的财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具体要求:
1. 实行科学的收入分配体制,合理规范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建立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财税体系
2.健全国家财政职能,搞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搞好国有资产管理,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有效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3.适当集中必要的财力,确保重要财政的主导地位,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4.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分配关系逐步趋向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财政收支的中长期平衡
主要内容:
1. 改革税收制度,建立新型的税制体系
2. 实行分税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3. 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
2.规范财政转移支付
3.加强财政收支监督
4.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征管
金融体制改革
目标: 一方面要把每个金融企业真正转变为自主经营、字符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形成内有动力、外有竞争y压力的经营机制
另一方面要是银行真正建立起即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控制又能促进微观经济搞活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内容:
进一步规范中央银行的职能和改革中央银行机构,
进一步健全政策性银行
把国有大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之后,要努力提高其竞争力。
深化改革:
文本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银行、整劵和保险等商业性机构的内部改革
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其必然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拥有个人收入的自主分配权。
深化深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与人民
2.逐步提供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加大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切实对过高收入实行有效调节,取缔非法收入。
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改革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的底线?
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而货币政策可以将着重点放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等方面。
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和集中作用于金融体系,着力减缓因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所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利率和汇率市场改革
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明确利率、汇率市场化的目标,即“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要求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
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将持续增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国际经贸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大大增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任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
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特征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这几项社会保障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社会保障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强制性。所谓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2)普遍性。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3)福利性。所谓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能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价,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5)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的保障标准是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6)互济性。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并在全社会统一用于济助被保障对象,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从统一基金中相互调节。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ABCDE)。
A、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
C、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
D、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E、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完善和保障人权,包括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重体现了对公民经济权利保障,体现了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以人为本.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打好脱贫攻坚战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2、大力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复退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社会托底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4、高度重视健康建设工程,强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巩固提升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发展智慧医疗,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5、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构建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让绿色生态更多地惠及人民。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就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2)宏观调控目标是与宏观调控任务直接相关的。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和扩大就业,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目标定为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和手段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也运用法律手段、计划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包括税收、价格、利率、汇率、补贴等。
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依靠国家法权的力量,通过立法和司法程序,以法律法规为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达到对经济活动的调控。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调节的特点是具有全局性、强制性,因而调节效果十分明显和有效。
3、计划手段计划手段主要是通过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重点等进行引导,使社会经济能够按照符合规划的要求来发展
4、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实施的带有强制性的命令,要求各经济主体必须执行。
国家发展规划及其战略导向作用
国家发展规划是有关国家发展的长远总体计划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职能之一。十九大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实际上这是要建立‘1+4’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十九大报告对国家发展规划工作提出诸多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在规划指导思想上,要突出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国家发展规划的灵魂。
在规划发展目标上,要全面体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顺应社会呼声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国家发展规划就是要全面体现人民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和日益增长的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在规划发展任务上,要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发展的不充分体现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不平衡至少体现在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各类人群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区域不平衡中出现的“南升北降”问题。发展的不充分重点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这些都是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规划发展时序上,要切实对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如何实现这一战略安排需要五年发展规划来具体落实,现阶段要根据这一新战略安排积极谋划“十四五”规划。
在发展外部环境上,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规划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防止出现新兴大国崛起过程中潜在的“修昔底德陷阱”,确保开放条件下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如何做到让国家发展规划真正发挥出战略导向作用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发展方向正确。
二是建立科学的新时代发展指标,实施目标导向。
三是把控资源流向,实现问题导向。
四是加快发展规划立法进程,提供法律保障。
金融监管体系
人民银行即中国的央行为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主要负责宏观金融政策法规、货币流通和货币的流通量;
银监会主要负责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证监会主要负责对证券市场及相关参与者的监管;
保监会主要负责对保险市场及其参与者的监管;
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负债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及外汇市场管理和监管。
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一特征根源于(B)
A.价值规律的作用
B.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
C.社会经济的运行要有健全的法制基础
D.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中国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方式与途径
基本方式
1. 展卖
指把出口商品的展览和成交有机结合起来,边展边销,以销为主的做法。一般都是以展览会、博览会及其他交易会等形式进行,这样做有利于宣传出口产品,扩大影响,招揽潜在买主,促进交易,也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客户关系,扩大销售地区和范围。
2. 三来贸易
三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由外商提供设备(包括由外商投资建厂房)、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
3. 补偿贸易
指买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厂商进口机器、设备、技术,以及某些原材料,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产品或劳务等偿还的一种贸易方式。对缺乏技术和外汇的国家,利用这种贸易方式可以用外资买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强出口能力。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
1. 对外贸易
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2. 利用外资
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3. 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利用国际化技术经验优势,海外专家通常在国际先进企业中拥有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经验,这些国际化的经验是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短板,利用海外专家的技术经验优势可以在一定范围上迅速提升自己的技术短板。
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对外开放是全面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引凤筑巢,借助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搞好国内的建设;又乘船出海,开拓国际市场,培育跨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我国企业的素质。“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江泽民同志形象地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国外资金和引进先进技术;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资金输出;发展国际旅游事业和对外经济援助。
## “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十三五”时期是“一带一路”建设从起步到提速的关键阶段,必须全面准确深刻领会《建议》的要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
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总体要求:
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
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
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主要任务: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
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建立当地产业体系。
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造福当地民众。
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
新格局的深刻内涵
第一,“新”在突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上。
第二,“新”在拓展对外贸易强调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上
第三,“新”在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上。
第四,“新”在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上。
第五,“新”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上。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开放领域;开放布局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优化(),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改革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扶持政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发挥好综合保税区作用。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落实金融等行业改革开放举措,完善债券市场开放政策。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加强外商合法权益保护。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中国投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机遇一定会越来越多。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继续推动中美经贸磋商。中国秉持互利合作、共赢发展,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我们对作出的承诺认真履行,对自身合法权益坚决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