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Chat🤖让你学习和工作更高效,注册即送10W Token,即刻开启你的AI之旅 广告
![](https://box.kancloud.cn/2015-10-29_5631d1e6bd483.jpg)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Zero to One 读后感 ![](https://box.kancloud.cn/2015-10-29_5631c56dd484f.jpg) 《Zero to One》的中文版终于出版了,我在第一时间买了一本,并且和手头已经有的英文版进行了对照,总的来说,中信出版社的翻译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大家可以放心阅读,当然,英文好的同学还是推荐读英文原版。 关于这本书,我打算多写几篇文章来分别介绍,由于这本书实在太出名,关于书的介绍我就不多说了,只简单说一下 Peter Thiel 和他的 Paypal 黑帮,Peter Thiel 是 Paypal 和 Palantir 的创始人,后创立 Founders Fund 基金,是 facebook 第一个财务投资人。Paypal 团队中的联合创始人以及早期员工,如今都声名显赫,他们分别创办了 Tesla、SpaceX,LinkedIn、Yelp、Palantir、Youtube 等公司,这些公司的名字在如今的中国也是耳熟能详。这一大批人的成功创业,让硅谷给与他们独一无二的称呼:Paypal 黑帮。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 OneAPM 团队也非常热荣幸的迎来了一位 Paypal 早期员工的加盟,也让我们体验到了 Paypal 黑帮与众不同的文化。 《Zero to One》这本书是典型的新一代硅谷式创业思想的代表作,也是 Paypal 黑帮思想的集大成者,与中国互联网思维所强调的 风口,专注极致口碑快,从 1 到 N 不同的是,《Zero to One》更加强调的是 `ZERO TO ONE`,强调的是从无到有的创新。我个人是这种思想的信奉者,这也就是我们把公司命名为 [`OneAPM`](http://www.oneapm.com/) 的原因。 从 1 到 N 的思维方式正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蔓延,在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复制,有抄袭,有山寨,有非常激烈甚至惨烈的竞争存在,早期的竞争最典型的莫过于千团大战,大战高峰期中国大约有 8000 家团购企业存在,现在泡沫散去,只剩下个位数,而且,在我看来,团购行业的竞争至今并未诞生任何一个真正的赢家,即使强者如美团和点评,团购也已经不是主要的商业模式。 在今天的所谓「风口」领域,O2O 概念上的打车、专车、家政、洗衣、外卖、电影票、美甲等领域,P2P 概念上的互联网金融以及延伸等范围,都有无数大小公司在竞争,在这个号称万亿的市场,有数万企业在竞争。犹记得滴滴团队曾经对这种竞争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说我在自己身上插一刀,放五升血,然后我们就等着,看竞争对手跟不跟,竞争对手如果比较狠,同样也插一刀,放十升血,那么这一仗就算他们赢了,如果竞争对手软了,那就是我们赢了,那些吸血鬼就都上来吸我们的血了。这种竞争,是一种不死不休的决斗,是一种零和的博弈。除非所有对手都死去,只剩下一个人独孤求败,否则这个竞争就没有结束。 但是,这就是从 1 到 N 模式的宿命,走在这条路上的企业厮杀在红海里,它们信奉的生存法则是从竞争对手那里夺食,打败竞争对手对手,获取市场份额,狭路相逢勇者胜,最后在市场中做到第一。但是除了这种方式以外,还有另外一种企业,做的是从 0 到 1 的事情,这些企业通过创造和创新,尤其是技术的创造和创新,给人类发展带来进步,给人类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行性,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些企业通过技术专利、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等形成壁垒,从而实现在一个垂直领域的质变,有此开辟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蓝海](http://www.oneapm.com/info/about.html)市场而成为这个市场的唯一,当然,这也是我的理想,所以我们公司的中文名字是[蓝海讯通](http://www.oneapm.com/info/about.html)。 《Zero to One》这本书并非成功学秘籍,也并没有太多关于如何创业和经营的经验谈,Peter Thiel 写道,虽然他注意到许多模式,书中也有所涉及,但是《Zero to One》这本书绝非成功秘籍。创业的秘籍并不存在,尤其是从 0 到 1 的秘籍绝不存在,因为任何创新都是新颖而独特的,任何权威都不可能规定如何创新。事实上,最重要的模式是:成功人士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他们遵循的是基本原则,而非秘籍。在书中第一章,Peter Thiel 进一步延伸了关于这个模式的想法,他在面试的时候总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并且 Peter Thiel 认为,一个好的回答是,大多数人相信 X,但事实却是 X 的对立面。 在这里,我想好好的阐述一下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具备无与伦比的重要性,这个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是因为它和很多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至少我觉得它和下面这些问题都是相关的,我想先从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领域来谈一下这个问题,这样会更加简单明了。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钱学森之问,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另外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知乎这这一类问题,为什么有很多人好像什么都知道,但是在现实中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懂得这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在这里,我要揭示一个关键的逻辑,这个关键的逻辑,诅咒着 99% 的人。这个逻辑是什么呢?请紧跟下面这个案例,不要快速阅读,要慢慢看,一句一句地看。 > 地球是圆的吗? > > 是的。 > > 你知道地球是圆的吗? > > 知道。 > > 但是,你知道地球是圆的,说明你很厉害吗? > > 不。 你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而且你是对的,为什么不能证明你很厉害? 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了! 其实,任何对科学的贡献,都是在大家不知道、不同意,甚至强烈反对的时候,你坚持,并且发现你是对的之后,才产生的。也就是说,想要做出成就,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做大家都已经认同的事情。也就是,不能从众。在这方面,中国的学生是比较差的。这也是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中国的学生在结束学生时代以后,依然保留着学生时代的习惯。 我们再延伸一下,想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人所记住的世界历史上的大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而不是化学家或者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为什么?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费米、霍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发现,从最宏观最根本的角度,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把人类文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他们的发现,从某个角度看,都是属于「大多数人相信 X,但事实却是 X 的对立面」,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故事流传至今,所以你才会记得住他们 就拿速度这个事情来说吧,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光速行驶的飞船内,一个人从船舱后向前运动,那这个人是不是已经算超光速了?如果他算超光速的话,那就说明光速不是宇宙最快速度,以此类推的话,宇宙就没有最快速度??我觉得在现在这个年代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都属于相信 X 的大多数,那么事实是什么呢?速度合成不是 `v1 + v2 = v3`,大多数人在高中物理学到的那个是低速近似,高速下不适用。正确的合成公式是: 也就是说,光速 c 和任何速度的叠加最终结果都是光速。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的速度公式,基本上算是 100 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在我们这个世界,它还是属于「大多数人相信 X,但事实却是 X 的对立面」这个范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100 年前的人相信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牛顿说时空是绝对的而光速是相对的,所有人都认为如此,只有爱因斯坦认定光速是绝对的才是事实,所以爱因斯坦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而普通人还是普通人。 我们在看一看 成功人士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他们遵循的是基本原则 这句话,你是不是觉得时空是绝对的这个算是一个最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而爱因斯坦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大的价值。所以,我觉得一个朴素的遵循基本原则的物理学思维,是创业者最难得的宝贵财富。我们看一看马斯克的访谈: > 物理学思维直接影响了他创办 SpaceX。在那之前,他并没有看 NASA 是怎样做的,然后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是从最基本的物理学定律出发:计算发射 X 重的东西进入轨道需要消耗 Y 升燃料,再加上成本为 Z 的原材料 …… 因此,如果能够有正确的设计和制造流程,并用之创造一艘功能完备的火箭,就应该大大地降低现行火箭的发射成本。然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数百项工程上的额外创新。正是在物理学上本原且清晰的分析让他坚定地认为这些创新可以实现。 另外一个关于物理学的朴素思考的典范是薛定谔,我这里说的不是他有名的那只猫,而是他在后期关于生命科学的思考,薛定谔以一个物理学家的顶级头脑,从在那个时代仅有的知识出发,一个人完成了整个生命科学基本概念的奠基,这些思考,记录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 ![](https://box.kancloud.cn/2015-10-29_5631c56f4424f.jpg) 说了这么多,我希望大家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了 Peter Thiel 所说的逆向创业观点,和从 0 到 1 的根本是什么,从下一篇文章开始,我会聊一聊这本书其他的一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