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一篇文章(http://www.cnblogs.com/wangfupeng1988/p/3986420.html)的内容。
上一篇我们讲到在全局环境下的代码段中,执行上下文环境中有如何数据:
* 变量、函数表达式——变量声明,默认赋值为undefined;
* this——赋值;
* 函数声明——赋值;
如果在函数中,除了以上数据之外,还会有其他数据。先看以下代码:
![](http://images.cnitblog.com/blog/138012/201409/230840377174282.png)
以上代码展示了在函数体的语句执行之前,arguments变量和函数的参数都已经被赋值。从这里可以看出,函数每被调用一次,都会产生一个新的执行上下文环境。因为不同的调用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参数。
另外一点不同在于,函数在定义的时候(不是调用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函数体内部自由变量的作用域。至于“自由变量”和“作用域”是后面要专门拿出来讲述的重点,这里就先点到为止。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http://images.cnitblog.com/blog/138012/201409/230841277489133.png)
好了,总结完了函数的附加内容,我们就此要全面总结一下上下文环境的数据内容。
全局代码的上下文环境数据内容为:
|
普通变量(包括函数表达式),
如: var a = 10;
|
声明(默认赋值为undefined)
|
|
函数声明,
如: function fn() { }
|
赋值
|
|
this
|
赋值
|
如果代码段是函数体,那么在此基础上需要附加:
|
参数
|
赋值
|
|
arguments
|
赋值
|
|
自由变量的取值作用域
|
赋值
|
给执行上下文环境下一个通俗的定义——在执行代码之前,把将要用到的所有的变量都事先拿出来,有的直接赋值了,有的先用undefined占个空。
了解了执行上下文环境中的数据信息,你就不用再去死记硬背那些可恶的面试题了。理解了就不用背诵!
讲完了上下文环境,又来了新的问题——在执行js代码时,会有数不清的函数调用次数,会产生许多个上下文环境。这么多上下文环境该如何管理,以及如何销毁而释放内存呢?下一节将通过“执行上下文栈”来解释这个问题。
不过别着急,在解释“执行上下文栈”之前,还需要把this说一下,this还是挺重要的。
说完this,接着说执行上下文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