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章**: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读书笔记(十二)](http://blog.csdn.net/qq_17766199/article/details/50416811)
[设计模式之禅(第2版)之观察者模式](https://www.kancloud.cn/sstd521/design/193586)
[《JAVA与模式》之观察者模式](http://www.cnblogs.com/java-my-life/archive/2012/05/16/2502279.html)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http://www.cnblogs.com/chenpi/p/5212922.html)
[Android 设计模式 之 观察者模式](http://blog.csdn.net/fangchongbory/article/details/7774044)
####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Observer)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又叫做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Model/View)模式、源-监听(Source/Listener)模式或者从属(Dependents)模式。
**因为这个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解耦,将被观察者和观察者解耦,使得它们之间的依赖性更小,甚至做到毫无依赖。比如安卓的开源项目EventBus、Otto、AndroidEventBus等事件总线类的和RxJava响应式编程其核心都是使用观察者模式。**
**松耦合**:当2个对象之间松耦合,它们依然可以交互,但是不太清楚彼此的细节,观察者模式提供了一种对象设计,让主题和观察者之间松耦合。松耦合之所以能让我们建立弹性的OO系统,能够应对变化,是因为对象之间的相互依赖降低到了最低。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 **UML类图**
:-: ![](https://box.kancloud.cn/9480f7c3c36900241e019a9e35cc123c_628x249.jpg)
图1 观察者模式UML类图
* **抽象主题(Subject)角色**:
**被观察的角色**,抽象主题角色把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集合(比如ArrayList对象)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何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抽象主题角色又叫做抽象被观察者(Observable)角色。
* **具体主题(ConcreteSubject)角色**:
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改变时,给所有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具体主题角色又叫做**具体被观察者(Concrete Observable)角色**。
* **抽象观察者(Observer)角色**:
该角色是**观察者的抽象类**,为所有的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接口,在得到主题的通知时更新自己,这个接口叫做**更新接口**。
* **具体观察者(ConcreteObserver)角色**:
存储与主题的状态自恰的状态。具体观察者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以便使本身的状态与主题的状态相协调。如果需要,具体观察者角色可以保持一个指向具体主题对象的引用。
>[warning] **注意:实现观察者模式的方法不止一种,但是以包含Subject与Observer接口的类设计的做法最常见**。
#### **JAVA提供的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在JAVA语言的java.util库里面,提供了一个Observable类以及一个Observer接口,构成JAVA语言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Observer接口**
这个接口只定义了一个方法,即update()方法,当被观察者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被观察者对象的notifyObservers()方法就会调用这一方法。
~~~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
**Observable类**
被观察者类都是java.util.Observable类的子类。java.util.Observable提供公开的方法支持观察者对象,这些方法中有两个对Observable的子类非常重要:一个是setChanged(),另一个是notifyObservers()。
1. setChanged()被调用之后会设置一个内部标记变量,代表被观察者对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2. notifyObservers(),这个方法被调用时,会调用所有登记过的观察者对象的update()方法,使这些观察者对象可以更新自己。
:-: ![](https://box.kancloud.cn/f1658108e7eb038b8a288937fcc5af62_936x530.jpg)
图2 java内置的观察者之Observable
~~~
public class Observable {
private boolean changed = false;
private Vector obs;
/** Construct an Observable with zero Observers. */
public Observable() {
obs = new Vector();
}
/**
* 将一个观察者添加到观察者聚集上面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 {
if (o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obs.contains(o)) {
obs.addElement(o);
}
}
/**
* 将一个观察者从观察者聚集上删除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eleteObserver(Observer o) {
obs.removeElement(o);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notifyObservers(null);
}
/**
* 如果本对象有变化(那时hasChanged 方法会返回true)
* 调用本方法通知所有登记的观察者,即调用它们的update()方法
* 传入this和arg作为参数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Object arg) {
Object[] arrLocal;
synchronized (this) {
if (!changed)
return;
arrLocal = obs.toArray();
clearChanged();
}
for (int i = arrLocal.length-1; i>=0; i--)
((Observer)arrLocal[i]).update(this, arg);
}
/**
* 将观察者聚集清空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eleteObservers() {
obs.removeAllElements();
}
/**
* 将“已变化”设置为true
*/
protected synchronized void setChanged() {
changed = true;
}
/**
* 将“已变化”重置为false
*/
protected synchronized void clearChanged() {
changed = false;
}
/**
* 检测本对象是否已变化
*/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hasChanged() {
return changed;
}
/**
* Returns the number of observers of this <tt>Observable</tt> object.
*
* @return the number of observers of this object.
*/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countObservers() {
return obs.size();
}
}
~~~
这个**Observable类**代表一个**被观察者对象**,有时称之为**主题对象**。一个被观察者对象可以有数个观察者对象,**每个观察者对象都是实现Observer接口的对象**。在被观察者发生变化时,会调用Observable的notifyObservers()方法,此方法调用所有的具体观察者的update()方法,从而使所有的观察者都被通知更新自己。
Java内置的观察者模式如何运作?可以参考下一节中气象站简单实现实例
#### **使用场景**
* (1)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是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
* (2)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 (3)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事件总线的处理机制。
#### **总结**
**优点**
1.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抽象耦合,应对业务变化。
2. 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缺点**
在应用观察者模式时需要考虑一下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的问题,程序中包括一个被观察者、多个观察者,开发、调试等内容会比较复杂,而且在Java中消息的通知一般是顺序执行,那么一个观察者卡顿,会影响整体的执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用异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