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这节课重点学习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简称为 DFS)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简称为 BFS)。 DFS 和 BFS 经常在算法面试题当中出现,在整个算法面试知识点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应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对图进行遍历,树也是图的一种。 #### 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 / DFS) 深度优先搜索,从起点出发,从规定的方向中选择其中一个不断地向前走,直到无法继续为止,然后尝试另外一种方向,直到最后走到终点。就像走迷宫一样,尽量往深处走。 DFS 解决的是连通性的问题,即,给定两个点,一个是起始点,一个是终点,判断是不是有一条路径能从起点连接到终点。起点和终点,也可以指的是某种起始状态和最终的状态。问题的要求并不在乎路径是长还是短,只在乎有还是没有。有时候题目也会要求把找到的路径完整的打印出来。 * [ ] DFS 遍历 例题:假设我们有这么一个图,里面有A、B、C、D、E、F、G、H 8 个顶点,点和点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对这个图进行深度优先的遍历。 * [ ] 解题思路 必须依赖栈(Stack),特点是后进先出(LIFO)。 第一步,选择一个起始顶点,例如从顶点 A 开始。把 A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用红色标记),并输出到结果中。   第二步,寻找与 A 相连并且还没有被访问过的顶点,顶点 A 与 B、D、G 相连,而且它们都还没有被访问过,我们按照字母顺序处理,所以将 B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 第三步,现在我们在顶点 B 上,重复上面的操作,由于 B 与 A、E、F 相连,如果按照字母顺序处理的话,A 应该是要被访问的,但是 A 已经被访问了,所以我们访问顶点 E,将 E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 第四步,从 E 开始,E 与 B、G 相连,但是B刚刚被访问过了,所以下一个被访问的将是G,把G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 第五步,现在我们在顶点 G 的位置,由于与 G 相连的顶点都被访问过了,类似于我们走到了一个死胡同,必须尝试其他的路口了。所以我们这里要做的就是简单地将 G 从栈里弹出,表示我们从 G 这里已经无法继续走下去了,看看能不能从前一个路口找到出路。 可以看到,每次我们在考虑下一个要被访问的点是什么的时候,如果发现周围的顶点都被访问了,就把当前的顶点弹出。 第六步,现在栈的顶部记录的是顶点 E,我们来看看与 E 相连的顶点中有没有还没被访问到的,发现它们都被访问了,所以把 E 也弹出去。  第七步,当前栈的顶点是 B,看看它周围有没有还没被访问的顶点,有,是顶点 F,于是把 F 压入栈,标记它为访问过,并输出到结果中。 第八步,当前顶点是 F,与 F 相连并且还未被访问到的点是 C 和 D,按照字母顺序来,下一个被访问的点是 C,将 C 压入栈,标记为访问过,输出到结果中。    第九步,当前顶点为 C,与 C 相连并尚未被访问到的顶点是 H,将 H 压入栈,标记为访问过,输出到结果中。   第十步,当前顶点是 H,由于和它相连的点都被访问过了,将它弹出栈。   第十一步,当前顶点是 C,与 C 相连的点都被访问过了,将 C 弹出栈。 第十二步,当前顶点是 F,与 F 相连的并且尚未访问的点是 D,将 D 压入栈,输出到结果中,并标记为访问过。   第十三步,当前顶点是 D,与它相连的点都被访问过了,将它弹出栈。以此类推,顶点 F,B,A 的邻居都被访问过了,将它们依次弹出栈就好了。最后,当栈里已经没有顶点需要处理了,我们的整个遍历结束。            **例题分析一** 给定一个二维矩阵代表一个迷宫,迷宫里面有通道,也有墙壁,通道由数字 0 表示,而墙壁由 -1 表示,有墙壁的地方不能通过,那么,能不能从 A 点走到 B 点。 从 A 开始走的话,有很多条路径通往 B,例如下面两种。          * [ ] 代码实现 根据例题,来看实现代码,如下。 ``` boolean dfs(int maze[][], int x, int y) {     // 第一步:判断是否找到了B     if (x == B[0] && y == B[1]) {         return true;     }      // 第二步:标记当前的点已经被访问过     maze[x][y] = -1;     // 第三步:在四个方向上尝试     for (int d = 0; d < 4; d++) {         int i = x + dx[d], j = y + dy[d];         // 第四步:如果有一条路径被找到了,返回true         if (isSafe(maze, i, j) && dfs(maze, i, j)) {             return true;         }     }     // 付出了所有的努力还是没能找到B,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 ``` * [ ] 非递归实现 递归实现: * 代码看上去很简洁; * 实际应用中,递归需要压入和弹出栈,栈深的时候会造成运行效率低下。 非递归实现: * 栈支持压入和弹出; * 栈能提高效率。 代码实现 ``` boolean dfs(int maze[][], int x, int y) {     // 创建一个Stack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     // 将起始点压入栈,标记它访问过     stack.push(new Integer[] {x, y});     maze[x][y] = -1;          while (!stack.isEmpty()) {         // 取出当前点         Integer[] pos = stack.pop();         x = pos[0]; y = pos[1];                // 判断是否找到了目的地         if (x == B[0] && y == B[1]) {           return true;         }              // 在四个方向上尝试           for (int d = 0; d < 4; d++) {             int i = x + dx[d], j = y + dy[d];                      if (isSafe(maze, i, j)) {             stack.push(new Integer[] {i, j});             maze[i][j] = -1;             }         }     }     return false; } ``` **算法分析** DFS 是图论里的算法,分析利用 DFS 解题的复杂度时,应当借用图论的思想。图有两种表示方式:邻接表、邻接矩阵。假设图里有 V 个顶点,E 条边。 时间复杂度: * 邻接表 访问所有顶点的时间为 O(V),而查找所有顶点的邻居一共需要 O(E) 的时间,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是 O(V + E)。 * 邻接矩阵 查找每个顶点的邻居需要 O(V) 的时间,所以查找整个矩阵的时候需要 O(V2) 的时间。 举例:利用 DFS 在迷宫里找一条路径的复杂度。迷宫是用矩阵表示。 解法:把迷宫看成是邻接矩阵。假设矩阵有 M 行 N 列,那么一共有 M × N 个顶点,因此时间复杂度就是 O(M × N)。 空间复杂度: DFS 需要堆栈来辅助,在最坏情况下,得把所有顶点都压入堆栈里,所以它的空间复杂度是 O(V),即 O(M × N)。 * 例题分析二 例题:利用 DFS 去寻找最短的路径。 解题思路 思路 1:暴力法。 寻找出所有的路径,然后比较它们的长短,找出最短的那个。此时必须尝试所有的可能。因为 DFS 解决的只是连通性问题,不是用来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 思路 2:优化法。 一边寻找目的地,一边记录它和起始点的距离(也就是步数)。 从某方向到达该点所需要的步数更少,则更新。 从各方向到达该点所需要的步数都更多,则不再尝试。     代码实现 ``` void solve(int maze[][]) {     // 第一步. 除了A之外,将其他等于0的地方用MAX_VALUE替换     for (int i = 0; i < maze.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maze[0].length; j++) {        if (maze[i][j] == 0 && !(i == A[0] && j == A[1])) {                 maze[i][j] = Integer.MAX_VALUE;             }         }     }     // 第二步. 进行优化的DFS操作     dfs(maze, A[0], A[1]);     // 第三步. 看看是否找到了目的地     if (maze[B[0]][B[1]] < Integer.MAX_VALUE) {         print("Shortest path count is: " + maze[B[0]][B[1]]);     } else {       print("Cannot find B!");     } }           void dfs(int maze[][], int x, int y) {         // 第一步. 判断是否找到了B         if (x == B[0] && y == B[1]) return;         // 第二步. 在四个方向上尝试         for (int d = 0; d < 4; d++) {             int i = x + dx[d], j = y + dy[d];             // 判断下一个点的步数是否比目前的步数+1还要大             if (isSafe(maze, i, j) && maze[i][j] > maze[x][y] + 1) {             // 如果是,就更新下一个点的步数,并继续DFS下去                 maze[i][j] = maze[x][y] + 1;                 dfs(maze, i, j);             }         }     } ``` 注意:之前的题目只要找到了一个路径就返回,这里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去尝试,直到找到最短路径。 运行结果 当程序运行完毕之后,矩阵的最终结果如下。 ``` 2,  1,  A,  1,  2,  3 3,  2, -1,  2,  3,  4  4,  3, -1,  3,  4,  5  5,  4, -1, -1,  5,  6  6, -1,  8,  7,  6,  7  7,  8,  9,  8,  7, -1 ``` 可以看到,矩阵中每个点的数值代表着它离 A 点最近的步数。 #### 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 / BFS) 广度优先搜索,一般用来解决最短路径的问题。和深度优先搜索不同,广度优先的搜索是从起始点出发,一层一层地进行,每层当中的点距离起始点的步数都是相同的,当找到了目的地之后就可以立即结束。 广度优先的搜索可以同时从起始点和终点开始进行,称之为双端 BFS。这种算法往往可以大大地提高搜索的效率。 举例:在社交应用程序中,两个人之间需要经过多少个朋友的介绍才能互相认识对方。 解法: * 只从一个方向进行 BFS,有时候这个人认识的朋友特别多,那么会导致搜索起来非常慢; * 如果另外一方认识的人比较少,从这一方进行搜索,就能极大地减少搜索的次数; * 每次在决定从哪一边进行搜索的时候,要判断一下哪边认识的人比较少,然后从那边进行搜索。 **BFS 遍历** 例题:假设我们有这么一个图,里面有A、B、C、D、E、F、G、H 8 个顶点,点和点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对这个图进行深度优先的遍历。            **解题思路** 依赖队列(Queue),先进先出(FIFO)。 一层一层地把与某个点相连的点放入队列中,处理节点的时候正好按照它们进入队列的顺序进行。 第一步,选择一个起始顶点,让我们从顶点 A 开始。把 A 压入队列,标记它为访问过(用红色标记)。   第二步,从队列的头取出顶点 A,打印输出到结果中,同时将与它相连的尚未被访问过的点按照字母大小顺序压入队列,同时把它们都标记为访问过,防止它们被重复地添加到队列中。 第三步,从队列的头取出顶点 B,打印输出它,同时将与它相连的尚未被访问过的点(也就是 E 和 F)压入队列,同时把它们都标记为访问过。 第四步,继续从队列的头取出顶点 D,打印输出它,此时我们发现,与 D 相连的顶点 A 和 F 都被标记访问过了,所以就不要把它们压入队列里。    第五步,接下来,队列的头是顶点 G,打印输出它,同样的,G 周围的点都被标记访问过了。我们不做任何处理。 第六步,队列的头是 E,打印输出它,它周围的点也都被标记为访问过了,我们不做任何处理。 第七步,接下来轮到顶点 F,打印输出它,将 C 压入队列,并标记 C 为访问过。 第八步,将 C 从队列中移出,打印输出它,与它相连的 H 还没被访问到,将 H 压入队列,将它标记为访问过。         第九步,队列里只剩下 H 了,将它移出,打印输出它,发现它的邻居都被访问过了,不做任何事情。 第十步,队列为空,表示所有的点都被处理完毕了,程序结束。 * [ ] 例题分析一 运用广度优先搜索的算法在迷宫中寻找最短的路径。 **解题思路** 搜索的过程如下。 从起始点 A 出发,类似于涟漪,一层一层地扫描,避开墙壁,同时把每个点与 A 的距离或者步数标记上。当找到目的地的时候返回步数,这个步数保证是最短的。 代码实现 ``` void bfs(int[][] maze, int x, int y) {     // 创建一个队列queue,将起始点A加入队列中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add(new Integer[] {x, y});        // 只要队列不为空就一直循环下去       while (!queue.isEmpty()) {         // 从队列的头取出当前点         Integer[] pos = queue.poll();         x = pos[0]; y = pos[1];                // 从四个方向进行BFS         for (int d = 0; d < 4; d++) {             int i = x + dx[d], j = y + dy[d];                      if (isSafe(maze, i, j)) {                 // 记录步数(标记访问过)                 maze[i][j] = maze[x][y] + 1;                 // 然后添加到队列中                   queue.add(new Integer[] {i, j});                 // 如果发现了目的地就返回                   if (i == B[0] && j == B[1]) return;             }         }     } } ``` * [ ] 算法分析 同样借助图论的分析方法,假设有 V 个顶点,E 条边。 时间复杂度: * 邻接表 每个顶点都需要被访问一次,时间复杂度是 O(V);相连的顶点(也就是每条边)也都要被访问一次,加起来就是 O(E)。因此整体时间复杂度就是 O(V+E)。 * 邻接矩阵 V 个顶点,每次都要检查每个顶点与其他顶点是否有联系,因此时间复杂度是 O(V2)。 举例:在迷宫里进行 BFS 搜索。 解法:用邻接矩阵。假设矩阵有 M 行 N 列,那么一共有 M×N 个顶点,时间复杂度就是 O(M×N)。 空间复杂度: 需要借助一个队列,所有顶点都要进入队列一次,从队列弹出一次。在最坏的情况下,空间复杂度是 O(V),即 O(M×N)。 * [ ] 例题分析二 例题:假设从起始点 A 走到目的地 B 的过程中,最多允许打通 3 堵墙,求最短的路径的步数。(这个题目可以扩展到允许打通任意数目的墙。) * [ ] 解题思路 * 思路 1:暴力法。 1. 首先枚举出所有拆墙的方法. 假设一共有 K 堵墙在当前的迷宫里,最多允许拆 3 堵墙,有四种情况:不拆,只拆一堵墙、两堵墙、三堵墙。组合方式如下。 ``` C(K, 0) + C(K, 1) + C(K, 2) + C(K, 3) = 1 + K + K ×(K - 1) / 2 + K× (K - 1) ×(K - 2) / 6 ``` 上式复杂度为 K 的 3 次方,如果允许打通墙的数量是 w,那么就是 K 的 w 次方。 2. 分别进行 BFS,整体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n2×Kw),从中找到最短的那条路径。 很显然,该方法非常没有效率。 * 思路 2: 1. 将 BFS 的数量减少。 * 在不允许打通墙的情况下,只有一个人进行 BFS 搜索,时间复杂度是 n2; * 允许打通一堵墙的情况下,分身为两个人进行 BFS 搜索,时间复杂度是 2×n2; * 允许打通两堵墙的情况下,分身为三个人进行 BFS 搜索,时间复杂度是 3×n2; * 允许打通三堵墙的情况下,分身为四个人进行 BFS 搜索,时间复杂度是 4×n2。  2. 解决关键问题。 * 如果第一个人又遇到了一堵墙,那么他是否需要再次分身呢?不能。 * 第一个人怎么告诉第二个人可以去访问这个点?把这个点放入到队列中。 * 如何让 4 个人在独立的平面里搜索?利用一个三维矩阵记录每个层面里的点。 只需要 4 个人去做 BFS,整体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4 倍的 BFS。 代码实现 ``` int bfs(int[][] maze, int x, int y, int w) {     // 初始化     int steps = 0, z = 0;     // 利用队列来辅助BFS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add(new Integer[] {x, y, z});     queue.add(null);     // 三维的visited记录各层平面中每个点是否被访问过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N][N][w + 1];     visited[x][y][z] = true;       // 只要队列不为空就一直循环     while (!queue.isEmpty()) {         Integer[] pos = queue.poll();                if (pos != null) {             // 取出当前点             x = pos[0]; y = pos[1]; z = pos[2];             // 如果遇到了目的地就立即返回步数             if (x == B[0] && y == B[1]) {               return steps;             }                  // 朝四个方向尝试         for (int d = 0; d < 4; d++) {             int i = x + dx[d], j = y + dy[d];                        if (!isSafe(maze, i, j, z, visited)) {                 continue;             }                        // 如果在当前层遇到了墙,尝试打通它             int k = getLayer(maze, w, i, j, z);                        if (k >= 0) {                 // 如果能打通墙,就在下一层尝试                 visited[i][j][k] = true;                 queue.add(new Integer[] {i, j, k});             }         }       } else {         steps++;                  if (!queue.isEmpty()) {             queue.add(null);         }       }     }          return -1; } ``` 注意: * 初始化队列的时候,除了把在第一层里的起始点 A 加入到队列中,还加入了一个 null,这是使用 BFS 的一个小技巧,用来帮助我们计算当前遍历了多少步数。 * 其中,利用 getLayer 函数判断是否遇到了墙壁,以及是否能打通墙壁到下一层。 * 最后,如果当前点是 null,表明已经处理完当前的步数,继续下一步。 getLayer 函数的代码实现如下。 ``` int getLayer(int[][] maze, int w, int x, int y, int z) {     if (maze[x][y] == -1) {         return z < w ? z + 1 : -1;     }     return z; } ``` getLayer 的思想很简单,如果当前遇到的是一堵墙,那么看打通的墙壁个数是否已经超出了规定,如果没有,就继续打通它,否则返回 -1。另外,如果当前遇到的不是一堵墙,就继续在当前的平面里进行 BFS。 #### 结语 这节课学习了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这两种搜索算法。它们都是算法面试中常考的知识点。建议对二者比较学习。 LeetCode 上对 DFS 以及 BFS 有非常好的分类和题库,而且对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都有考察,是很好的练手的平台,希望大家多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