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时间:2015年10月14日下午
> 地点:云栖大会B—3—2风云厅
> 主题:跨界之美:从量子、建筑到数据中心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云栖小镇参加阿里巴巴第六届的云栖大会。我们这次会场做了积极的准备,邀请到三位阿里巴巴技术的专家,同时还邀请了三位跨界的业界专家跟我们进行一个跨界的碰撞和交流。我们就工业、信息、数据、时代对基础设施展开一个讨论。演讲之后,我们会安排一个客户和伙伴和阿里巴巴专家组成的圆桌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展开一个讨论。每一场的嘉宾演讲完之后有一个提问问答的环节,提问的朋友会得到一个神秘的礼品。
第一场嘉宾是一位80后,在他的科研过程中与一项很神秘的领域结缘,这个神秘的学科如此的令人困惑和痴迷,接下来有请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陆朝阳教授。
陆朝阳: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会议的主办方邀请我作为来宾的到来。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们是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很高兴从今年8月开始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我们是新成立的中科院-阿里巴巴实验室的研究成员,今天的20分钟的时间里,我想给大家展示一些量子物理奇特的地方。它是比我们的头发丝还要小一千万倍的物理学科,要把它完全讲明白是很困难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这么一个冷门的量子物理学和我们高大上的计算机、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回顾物理学的历史,在最近的几百年来,物理学不断催生一些创新技术的诞生,比如说当时为了计算导弹和核武器的需要有大量计算,所以催生出了计算机。还有像欧洲的科学家为了在全世界分享数据,直接产生了万维网。我们可以做更大的开发,我们小时候都很喜欢看西游记,在里面有很多的想象,比如孙悟空的分身术,类似于这些我们可能觉得是一些想象。但是随着我们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很多我们觉得很荒谬的想象变成了现实。比如说千里眼和顺风耳,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功能,比如说手机、电话都可以做到。今天马总也讲了,我们一定要有梦想。还有一些人说我现在的苹果手机用得很好的,不需要量子物理来改变生活,但实际上我们现在随着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些瓶颈的问题。未来的计算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持续的增长我们的计算能力怎么办?王坚博士曾说,我们现在每个人所消耗的晶体管数量和消耗的大米数量是一样的,这就说明了人类对于计算的需求是迫切的。
二是我们的密码学,基于数学上的安全性,比如说大家淘宝账户上的password,分解这么大的数,目前的计算机需要几百年才能破解,就算它不是绝对安全,你也会很放心的用。目前随着数学计算能力不断的提高,其中一个是量子计算机的方式,使得这种依赖于数学的安全不断的受到挑战。最近大家听到很多消息,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安全瓶颈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量子力学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已经为解决一些当代前沿的问题做了准备。下面我给大家简要的解释一下什么是量子?量子是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单位。我们把一块铁不断的砍,砍到基本的单元。一个光子有非常非常小的能量,比如说我们买了一个40瓦的电灯泡,这里面包含的光子如果平均的分给中国的每个人的话,每个人可以分到一千亿的光子。这么一个在微观领域里面的基本的粒子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宏观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比如说我们的手机、电脑,这样一些量子的状态可以处于0和1,而且可以同时处于0和1,它就是兼明的现象。如果我们这个人也可以这样的话,我今天可在上海又在杭州,在我们的兼明里面是一种或者的方式。在微观领域,这是一种类似于孙悟空的分身术。我刚才讲的是一个微观粒子或者说量子的情况。如果说我有两个电子或者说两个光子的话,我们可以让它处于另外一种状态。我一般置备了两个量子之后,不管放多远,中间有什么阻隔,他们一直会保持心有灵犀的关系。当我测量某一个粒子的话,另外一个会收到一个相应的影响。比如说我这个电子测到这么一个资讯,另外一个电子也会收到。
这样一种奇妙的现象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新东西呢?第一个变化是量子通信,也就是今天上午发布的一个产品,它背后的物理原理就是这样。我们传说的光子是基本的单位,它不能再被分割了。比如电子衍射,当我去看这个电子到底经过哪个夹缝的时候,后面的条就消失了。在量子的时候,你去看它,它可能不是一个叠加态了,一旦有了窃听的话,不可避免的影响量子的状态,一旦影响之后,通信双方都可以感觉到窃听。但是像这种窃听的话,比如说今天用的手机、电话,窃听者可以让你感知不到。这部分物理实现上相对比较简单,我们在2007年开始产业化方面的研究,国庆阅兵的时候建立了城市范围之内的量子光纤网。十八大会议的时候也用到了量子通信的技术。目前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城市建立了多个节点的网络之后,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一个项目是连接北京到上海的两千多里的量子通信的主干网。这个网络应该在2016年能够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实现更加远距离的空间,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另外一个中科院的量子卫星项目投入6到7个亿,通过卫星来实现超远距离的通信,还有比如说跟国外大使馆之间的通信,通过卫星的方式进行中转。首先我们实现城市范围之内的量子通信网,通过量子通信实现城市之间的,比如说杭州和上海之间的网络,利用卫星实现超远距离的量子通信的网络。目前公司主要包括科大国盾,以及阿里在量子通信基础设施之上开发各种各样的用户应用。
刚才讲的是量子通信这一块,能否更加给力一点,做一些更有想象力的事。比如说在星球大战的时候,我们能否实现当时科幻电影里面所描绘的瞬间转移的事。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对于量子是可以的,这里面主要用到一种纠缠的概念。比如说这里面有一个位置的量子态,在这两个人之间有纠缠,在这里做一个态,通过纠缠就传到那里了。最早的时候是1997年时候,实现了光子的隐形传态。我们知道更加复杂的问题也是由这些基本粒子组成的,原来我们希望推广到更远距离更加复杂的系统。比如说实现两个光子的研究常态,还有在北京长城16公里的传态。
量子计算还是处于比较基础的研究阶段,因为我们这个量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比如说我有三个量子的话,可以同时存在01234567的8种状态。我只要把它做一次运算,它就提供了一种原理上真正的并行计算,这样一种并行计算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提速或者说加速。分解这个数是我们一开始讲的密码学的基础,是配套的。量子计算机真正的造出来后,现在所谓的密码都不堪一击了。量子物理学给大家关了一扇门,但是也打开了一扇窗。还有目前所关注的大数据,智能方面的一些问题,量子计算机也可以带来很多的帮助。
在量子计算方面,我们国家的研究基础,在光量子的操作领域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我们同时也在做存储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目前的计划在今年的年底或者说明年的时间做一个18个量子比特这样的操作,在量子计算机原型上做了一些展示。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团队所入选的中国十大科学新闻,超过北大,清华,复旦加起来的数。目前量子领域国际上有非常大的投入,IBM投入了30亿美元,美国欧洲也纷纷组成了很多联合的量子实验室,在国际上也有很多人积极地介入量子通信产业。从去年年终开始,我们和国家有关部门探讨,我们希望联合高校和国家的通信部门进行合作和研发。中国大部分的企业目光比较短浅,他们在乎很快赚到钱的投资的方向。我们很高兴的看到阿里巴巴对这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7月底中科院和阿里巴巴在上海建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我们希望把这个事做好。这也是第一次在我们国家私营企业大规模的介入这个基础的研究,对我国的科学研究试验是具有非常里程碑意义的试验。
我们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在量子计算领域达到目前商用计算机的最好水平。我们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超越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通过十五年的努力,能够达到天河二号百亿亿倍的能力。事实上,通过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到,量子的数目并没有增加很多,但是我们知道量子计算的能力是随着数目指数上升的,所以几十个比特的提升就能带来计算能力爆炸性的增长。
回顾一下量子物理发展史,通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和水平。在未来的50到100年,量子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在未来的一百年来,希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主持人:感谢陆朝阳的精彩演讲。相信大家对于量子在互联网上应用充满了期待,我们在二楼的展厅展出了一些量子设备和一些产品的介绍。对量子或者说量子应用有任何问题的可以现场提问,奖品是一本量子物理史话,大家可以研究。
提问:第一,你刚才提出一个目标,从一位两位复制到一百位比特,这是我们的目标。假如这个技术能够走出实验室大概又是几年的周期?第二,假如这个量子计算实现了,会给普通的用户有一个怎么样的实质性的变化?
陆朝阳:第一个问题,我们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史,我如果做一个预计的话,我们的量子计算机可能不至于说一个人那么大,你如果去我们的实验室看的话,第一台做的量子计算机可能会比较笨拙的,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个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第一步研究不是说它非常小,我追求是计算能力,先把计算能力先提升,后面再进一步走出实验室落地应用。我们和阿里交流过,他们觉得能够在实验室里面把计算能力做得很好就满足当前的预期了。
第二个问题关于应用场景的话,我个人认为会在一些涉及复杂应用的场景发挥重大作用,比如药物设计,物理化学和金融等方面。
主持人:最后两个提问机会。
提问:第一,因为你前面讲到国内量子计算现在做的还不算世界领先,但是非常的重要。现在潘教授的团队做的更多的是硬件和试验。一个在硬件上一个在基础的算法上,在某些特定的问题上,对于量子计算来说,现在比较直接看到的在于它的运行处理上的超强的能力。对于量子的计算的算法是不是一个完备的状态,是不是有我们还不了解的算法?
陆朝阳:量子算法还没有到完备的状态,还有更好的期待大家去发掘。
提问:第二,你对于外来我们使用量子算法,它是不是可以对我们现在的一些计算,比如说大数据的处理起到一些作用?
陆朝阳:量子算法必须用量子计算机。
提问:我们目前用一些,它不一定准确,但是可以加速。第三,你刚才讲到如果量子能力大幅度的增强,这时候它的能耗也会上升?
陆朝阳: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量子计算是可逆过程,所以量子计算机的能耗是非常小的,能耗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不存在问题。
提问:作为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如果说从事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物理上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地步?像物理科班那样去学吗?
陆朝阳:现在量子力学、量子光学这些是要学,你要用量子的思维去学的你的计算机,学到什么程度看你自己了。
主持人:掌声欢送陆朝阳。很欣喜的看到一个趋势,大家对量子和计算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大家对量子计算的方法是希望通过云计算,这个概念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下一场开始进入一个基础设施的核心命题,我们如何延续对基础设施的追求,如何掌控建设的节奏和发展,下面有请阿里巴巴技术保障事业部总经理周明。
周明:大家下午好!陆朝阳讲的非常的好,让我非常的有压力,他那么的多状态我这里只有一个云。我们这个技术保障部有个英文名字叫AIS(Alibaba Infrastructure Service),我们一直以来承担着阿里巴巴的几十个事业部,包括淘宝、天猫、阿里云等等它们整个的基础设施的服务,尤其在今天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是希望努力把我们所积攒的一些经验可以献给各位创业者和企业。下面我会尝试着介绍一下整个技术保障部在基础设施这一块能够给各位在云上的客户提供的服务。
我会分为两块,一是基础设施。二是讲我们背后所具有的整个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基础设施这一块,首先要看整个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网络,大家可以看到在国内,整个云计算网络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我们希望云计算的服务器能让阿里云的客户无论他是身在电信运营商还是联通运营商,都能快捷的访问。我们就测试了所有的运营商在每一个城市的网络效果,在哪里能最好的覆盖全中国的用户。叠加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个测试结果真的跟我们的各个城市的繁荣程度是一致。所以我们的基础设施主要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此外,我们也选择了离北京很近的张北建设数据中心,能够很好的兼顾客户需求和绿色环保。
首先质量要好,接下来我们也很重视成本,因为只有不断降低成本,客户才能得到性价比更高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在逐步考虑一些西部地区,在网络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绿色能源节能环保,选择合适的业务场景服务用户,比如数据冷存储服务。
海外布局也很重要,目前阿里云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硅谷都有为大家提供云计算的服务中心,年内还有更多地会开服。在规划服务数据中心的时候,我们考虑的出发点就是,如何帮助我们云上的客户更好的服务他的全球用户。比如在巴西访问美国的数据中心,用户体验好不好。同时我们在全球都有本地的支持团队,保证快速响应。
基础设施除了全球的数据中心,还要重点考虑网络的连接,确保所有的网络连接都能接入多个运营商,保证用户的访问更快更优质。另外阿里云有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在二楼的展台上可以看见一个真实的案例,今年阿里云盾曾经帮一位游戏客户抵抗了450多G的攻击,这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一次网络攻击。
我们还通过阿里云向所有的客户开放CDN服务。阿里在CDN方面的技术积累很深,因为整个淘宝的业务模式决定了我们对CDN技术的高度依赖,有一种说法是电商就是做图片生意的,因为用户必须通过大量图片才能决定购买。如果用户浏览时访问质量不好,店铺的生意就会受影响。所以阿里的CDN对访问质量要求非常高,比较做到图片的响应非常快速,我们选择的CDN节点都是最好的。
大家进场的时候,可能都看到广场上的阿里数据中心实验室,也能够VR头盔参观最新落成的阿里云千岛湖数据中心,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湖水自然冷技术的数据中心,每年能够节省80%的制冷能源消耗,年平均PUE低于1.3,最低能达到1.17,在杭州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说全球做到的最好的之一。
除了节能,大家可能不一定清楚,千岛湖数据中心还非常节水。传统的制冷做法,一万台服务器一天大约会消耗两百吨的水,但是千岛湖采用密闭水冷管道,几乎没有任何水分蒸发,是世界上最节水的数据中心之一。节能环保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也设计一个数据中心实验室,可以方便的移动,让我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气候条件下探索最节能的制冷方案。
效率也很重要,所以我们通过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来做数据中心,它带来的好处就是整个交付非常快。而且通过工厂预制,工艺质量也更有保证。效率提升,就意味着库存减少,成本降低,最终能够惠及更多云上用户,为大家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服务。
接下来介绍一下网络的情况。阿里一直做网络,之前是为了满足自己整个交易平台的业务需求,在网络这一块我们做了非常多的资源设计,从硬件到软件,在下面的议程里面会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面不做细说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通过一些资源的方式方法可以降低我们的成本,并且可以快速的向前推进。我们在二楼的展台有一个阿里自研的服务器整机柜,里面放了我们设计的服务器、交换机和SSD闪存。我们做自研主要的出发点除了要对底层硬件有更强的把控力、不断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灵活的根据云上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针对服务的业务场景和类型,通过软硬件结合做到性能更优,成本更低。
成本和质量只是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的一部分,要做到一个非常优质的服务,还需要非常强大的体系化的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服务能力,以及通过云服务的形式能够为各位提供哪些服务。这是整个阿里巴巴双十一从2009年到2014年的数字,这里的交易创建和支付讲的是每秒的交易创建能力和交易支付能力。2014年双11我们的支付能力达到了8万笔每秒,支付达到了38000笔每秒,今年的双十一还会有更强的能力。最初几年的双11,用户体验不太好,有很多卡顿,逐渐到只有局部或少量卡顿,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要给用户一个丝般顺滑的双11。要实现这个目标,背后要做非常多的工作,如何建设弹性收缩能力,如何快速扩容。前几年有不太懂技术的人说过,没关系,阿里有钱,加机器就行,但在座的内行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准备,就算给你服务器你也不好。
接下介绍我们的运维平台,我们的运维平台整合了很多数据,从IDC、网络、中间件到应用层我们都有实时监控,一旦交易下跌马上就能知道。刚才我介绍了,技术保障这个团队承担着整个阿里巴巴各个事业部的业务。除了服务好阿里的业务,我们希望为云计算的用户提供同样的运维服务。为了不断提高可用率,保证双11这样的极端峰值,我们也在可用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大家可能听说过的异地多活项目,就是我们团队在做。
后面我们有同学会介绍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包括我们正在投入研发的新一代核心的部件,以及正在做的非常多的软硬件结合的一些基础研发工作。
前面介绍了很多技术点,如果没有一个靠谱的组织机构,是无法支撑这个承诺的。所以我们今年专门成立了一个云服务团队,负责为云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POC、到交付、迁移,后续还会做培训和认证,目的都是帮客户更好地上云、用云。除了自己的技术力量,还会积极建立生态,让更多合作伙伴一起进来为云客户服务,比如有一家服务商说我有很好的迁云的解决方案,我们会非常支持。如果有些大型企业有建设专有云的需求,我们这支团队也能提供非常全面的服务。
接下来做个小结:第一,我们具备优秀的全球和全国的资源,能够提供非常高质量的用户体验;第二,我们会不断努力降低成本,让我们的客户得到实惠。第三,通过云平台把我们的运维能力和客户共享,没有云计算之前大家如果开公司,要买服务器交换机,业务还没起来,就要招4、5个人,今天非常便捷,网上点点就能搞定。接下来我们会把越来越多的运维能力也象这样产品化,为更多公司分担运维的压力。
我们有多年积淀的服务阿里业务包括双11这样的具体挑战的经验,我们有为客户服务的组织结构,我们希望为所有的云客户提供最好的体验,让客户不用操心基础设施的事,踏踏实实大胆的做业务。
主持人:下面进入一个问答的环节。三个问题,请每位提问者尽量简练。
提问:第一,关于刚才看到的千岛湖的数据中心里面,像这样的数据中心在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关注点或者说建筑的原则想了解一下?
周明:你这个问题挺大的,我试着简要的回答一下。第一、我们通过湖水自然冷技术来保证冷却,确保整个数据中心非常节能,长期降低运营成本。第二、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包括运行安全和技术安全,以及从物理管理上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第三、就是要把绿色环保落到实处,湖水制冷的技术本身很环保,但在执行层面也要有非常周密的考虑,比如取湖水时要建设管道,就需要通过林业部门审批,建好后还要快速复原植被覆盖。再比如我们的楼用地面很小,为了保证规模,建了11层高,要做水冷就需要把水抽出来以后提到12层楼这么高,是不是能够利用排水落差发电,回收一部分电能,尽管不多,我们还是想办法实现了。
提问:第二、在整个运维的过程中,你更关注的是用技术的手段来实现管理,还是用制度的手段来实现管理?
周明: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两者需要结合运用,以数据中心管理为例,做好标准化的管理,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你从长期来看,一定要通过技术的手段不断进步。
提问:首先我们阿里云的构架或者说未来希望成为一个全球的商业的基础设施,这么大一个盘子,未来五年,我们对IDC的需求量有多大?这些东西成本很高,很耗电,开始也提到会换到西北去,但是那边的网络那么差,对我们的体验会不会也那么差?另外就是IDC的一些合作公司跟阿里是什么关系?
周明:未来五年有多少量,这个数字不能透露。但是据一些统计,在2014年整个全中国服务器的采购量是180万台,能够看到全社会的计算需求提升很快。阿里巴巴目前每年的增长在20%以内。王坚博士曾经说过,我们的愿景是未来全中国有50%的流量跑在阿里云上。第二个问题你可能是在我们在张北的数据中心,张北距离北京市两百多公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互联网出口不一定要从张北本地出来,可以拉回北京,保证网络质量。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数据中心的合作伙伴,对于阿里巴巴来讲,今天我要建数据中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可控。怎么保证可控?是指我要去跟政府谈地,跟电子部门谈电,争取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支持,采用什么样的建设标准,核心设备的选择,如果这些事都全盘可控,谁来投资已经不重要了。在数据中心领域我们已经有一些多年合作的运营商伙伴,包括张北、千岛湖数据中心都是这样,建立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提问:双十一的平台,里面的增长量是巨大的,从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角度来说的话,你们是如何考虑当期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周明:当我们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双十一的增长不是一倍两倍,可能对数据中心资源是个大挑战。但今天幸运的是阿里巴巴把云计算作为了一个战略决策,我们做完了双十一以后,就可以立刻把资源释放出来,不会存在库存和浪费的问题。未来云计算的盘子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主持人:刚才两个嘉宾讲的,通过量子技术的引用,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和以往是不一样的,以往可能是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建设。今天我们不断提到成本的同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成本的优化不断的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做非常多的尝试,让新技术、产品或者说新鲜的生产力可以给到客户体验,让他自己生产。我自己是一个有过五年时间创业经验的人,最近大家可以看一下在创业圈里面发生了很多的事,比如说A和B打着打着打到一起去了,C和D已经合并了。第三场出场的嘉宾是哈佛大学设计学的博士、特赞设计科技创始人范凌。
范凌:大家下午好!刚才看主持人介绍我非常的痛苦,确实我是一个设计师,为什么到一个技术大牛云集的会议上。陆教授希望把量子这个复杂的事情讲简单,我是把每天都发生的事讲得复杂一点。我自己小时候数学特别的好,艺术也非常的好。父母参加家长会,老师说我数学好、画画也特别的好。所以父母就我学理科,但因为叛逆我就选了艺术,但后来发现我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技术和科学。创业之前,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交互设计,和科技发生了一点关系。我做了一个创业公司特赞,我们的logo是两只手,这个名字代表了一个价值观。手是人文类里面特别重要的东西,人文是手工艺不能被忘记的。
建筑师所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城市。我先讲讲城市的起源,几千年前,城市是一个聚会的场所,一堆人比嗓门谁大。城市是集中最多资源,集中最多不同群体的人在一起谈事的地方。接下来慢慢城市越来越大了,开始有危害了,然后城市就圈了一圈墙,这时候城市里面和外面发生了区别,里面就叫文明,外面叫农村了。城里面是开发文明和思考的地方,外面农村是生产资料的地方。再后来,工业来了,这里面的资源对接效率最高,产成的关系最直白。中国的城市是国家所有的,所有的土地是国家所有的。农村的土地是每个人的。所以城市化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到城市化的时候,原来的政治立场、文化立场就变成了经济的立场。20世纪、19世纪城市兴起的时候,基础设施是什么?最典型的20世纪的城市是纽约有了电梯、高速公路、地铁、汽车、冰箱、电视机、微波炉,我们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最原始的动力是建筑师。从人与人都认识的,人与人都讲话的,变成了垂直的高效的。
最早提出的一些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我们依然还在做这个事,我们设想的基础设施的目标还是这几个点:更高、更快、更强、更大。但我们不能忘记另外一类基础设施的属性,这就是人文的价值。人文很痛苦,最近有一本书叫人类简史,在机场是个畅销书,到底是我们驯服了粮食小麦,还是粮食小麦驯服了人类?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有这个技术的力量,开始会驯服一些野生的东西。然后我们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必须得去种地,种完地以后我们必须留在这里。过了一段时间又是技术驯服了人,但是人文是不断追求的问题,信任的问题,民主的问题,空间的问题。所以对我来说,基础设施有两类,一个是刚性的,一个是柔性的基础设施。马云讲了,云技术是解放社会资源的一种能力,就是把技术社会化。马云是最好的数字人文学者。对我而言,数字的人文很重要,也就是说了解数字技术。大数据的发展可能是人文的发展社会结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堂课。我们设想更高、更快、更强、更大的结果,我们是否能够承受?
现在讲讲架构师,如果我们回去看好莱坞的电影或者说中国的电影,那些强调个人主义的电影里面的主角一定是男的,很多时候是建筑师。我玩了一个游戏-模拟游戏,十年才出一版。纽约时报评价它是上帝游戏的上帝,有一个媒体讲有6个建筑师来玩模拟城市。对于社会、城市、基础设施有不同的构想,从企业到个人到社会组织,到公司。它说这6个机构可能是全世界最精英的6个机构来设计城市,他们要设计的就是智慧城市,用这个游戏。两天以后又一个报道出来了,问题出现了,这个问题是什么?玩的人太多了,而且太多人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想的方式玩。也就是说,建筑师或者说架构师越来越多是被消解。原来搭架构的人是在这样一个结构体系里面的,单一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单一等级是说你在这里面只有一个选择,在民主的政府也只有一个选择,你只能选择一个政府。多等级的意思是说你有几个选择,自上而下可以保证企业的运作,右下角这个工人运动是完全无组织的,理想的未来。
如果我们认为从传统的物理城市到智慧城市,从传统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到高架的基础设施到现在的云计算互联网这样的基础设施转化中,一些东西会同时出现了,我想介绍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在这个角度里面对当代有建设性的参照。最后一个人是建筑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第一个人叫富勒(音译),他号称自己是科学家,其实是一个设计师,他讲了很多的故事,他说要改变世界。30多岁前一无所有,第一个孩子去世了,被学校开除,突然在河的那一边看到一道金光,说要重新来做。他说城市太糟糕了,他要改变城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改造整个城市,我们就把整个城市造上来,形成一个新的环境,一种花最大的面积用最少的材料来建设,如果说这个结构是最物质性的话,那网络的起点就改变了呢?他讲了一句话对的影响非常大,他说我们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我们一定会创造问题。要解决问题只能创造一个新的东西,这个新的东西会让人忘记旧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我们要过一个宽的河流,我不会教这个人怎么去游泳,我会造一个桥,让他忘记游泳这个事,但桥又会带来新问题,然后我们再造一个新的东西来解决它。像爱因斯坦来讲,我们不能用创造问题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他的解决方式是创造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来取代旧的。
第二个人叫亚历山大。他当时在建筑行业里面是被抛弃了,但是被计算机还有控制论捡起来了。他的理论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被肢解为很多简单的问题,所以你解决了最底层的简单的问题就可以把上面复杂的问题解决了。
第三个人叫尼葛洛庞帝,他在60年代的时候想,我们不断的创造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创造过程中,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自己想一个逻辑去解决那个东西,为什么这个东西带来的新环境会影响我?他做了一个反面的试验,这个小方块会动,中间有一个老鼠不断的走,走的过程中这个小方块会不断的换位。人和这个环境或者说小动物和这个不停的互动,诞生了一个新概念就是人机交互。
我们做过一些事希望能够尽可能让技术看上去更可爱一些。我们做过一个实验,在纽约公园做了个机器人,让不同的小朋友画不同的脸,这个机器人只会走直线,身上插着一个旗子,写着它要去的终点,看有没有善良的人帮助它走到目的地。最后的实验结果,有40%的概率让这个小机器人走到终点。
我最近发现阿里做过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阿里没有宣传过。淘宝网上的用户现在据说有6亿多了,五一长假的时候他鼓励用户花40几块钱买一个测试自己家水的东西,让大家都回家测各地的水质。如果说一个网站的使用者有6亿,通过这些人自发的愿意花钱,就能完成一个机构要花很久才能完成的事情,这是全世界最节能最节省的事。我们有一个机会让一帮没有目的的人可以随机的通过某一个东西组织起来导向某种善意的结果,这种善意的结果其实就是互联网的起源。刚才陆教授讲了互联网的技术起源是量子物理,其实它还有一个人文起源,就是这种善意。
主持人:问答提问。
提问:因为人文专业的搞这个东西很少见,但是造成了有一些跟人文相关的问题,我想问你怎么样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理念优雅的应用到计算机科学中,怎么样提取人文的精华进行跨界运用。
范凌:我今天的话题对于这个技术大会更像一个甜品,让大家在满满的技术日程中能够换个思路,会心一笑,有些启发。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必需品,但是希望有一个改变。你的这几个问题接近于一个回答,大提琴家马友友说过,两个圈汇聚的位置的创造力是最丰富的,比如马云是做商业的,也在往科技的圈子里面走,我们总设想,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意义上的,而在于说这两者之间相同的共同体可能会产生第三个身份。原来我们认为城市建筑是硬性的东西,现在我们发现城市搭建起来,最底层可能是水管,上层是光缆,最上层就是云计算。
主持人:你的创业团队里面有没有IT工程师?有没有用阿里云?
范凌:我们就是阿里云的客户,创业团队里三分之二都是工程师。
主持人: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点是云计算可以用到什么程度?我一直跟他们讲,你用不用云计算是能力的问题。第四位演讲嘉宾是阿里巴巴技术保障研发总监高山渊。
高山渊:范凌讲的非常好,他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非常的高,更高、更快、更强、更大。对于范凌这种有品位的人,我们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他的要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很荣幸。今天我想聊聊阿里巴巴怎么样去做好我们的基础设施,让我们的云客户能够享受到这样好的优质服务。我今天的演讲主要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基础设施到底是怎么样来支持业务发展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在中间的演讲环节,有一个同学问到,我们建设一个像千岛湖数据中心的时候,考虑的原则是什么?我会做一个阐述。第二,我们在这个的原则支持下,我们做了什么东西? 我们今天自研的技术成果是什么样的状态?未来几年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什么样的研发,为更好的云技术的未来做更好的服务的设施。
根据美国针对300多位专业人士的调研,他们在选择云计算的时候,会考虑很多方面,但是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方面会优先考虑三件事,第一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第二个需求是性能,第三是对于成本的考量。刚才主持人说使用云计算需要能力,其实建设运营基础设施需要更高的能力。如果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够的话,你更加要用云计算来帮助你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今天做云计算基础设施就是要去应对这样的挑战,满足客户对于可靠性、性能、成本这三者合一的挑剔的要求。为什么说是一个挑剔的要求?因为我们知道对于这样一个可以说类似于CAP理论的东西,我今天既要东西好、可靠性高,又要性能好,就意味着更多新的东西要用,又要我的成本低,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按照网络的要求,在这种三个都要稳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做到。我们今天去做这样的调整,就是要在这三个中间寻找最佳平衡。这样带来很多的取舍,因为这个基础设施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比如说我今天从服务器出发,服务器往下拆解,会涉及到CPO、电源、机箱等等,同样我把基础设施累加起来往宏观方面建设的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网络怎么样把它连通,怎么用软件把一个一个标准的服务器云化出来提供给客户,每一个层次上都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在这样的复杂的系统里面牵涉都很多的领域,你调整一个非常小的变化,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你整个系统很能达到一个最优的状态,这是我们非常难以做好的第二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硬件,研发周期是非常长的,投入的研发非常的高。今天我们要运营一个非常庞大的基础设施,阿里今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不是说所有的硬件都要自己做的情况下,投入的研发费用已经是好多个手指都数不过来的数字了。针对这样的条件下,你要把这个事做成,就是我们今天基础设施最大的挑战。
既然用户有这样的稳定性,高性能、低成本的诉求,我们怎么样去应对这样的挑战?下面就是回到刚才那位同学问的问题,我们在基础设施上怎么样?比如说今天发布的量子加密产品,以及在二楼展示的最新自研硬件,既然用户需要可靠性和成本,我们就要兼顾它。除此之外,云客户需要的解决方案,我们给他提供一个裸的产品是满足不了用户对于高性能云计算基础设施的要求的,所以我们也会去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比如说OS等等。这些内容我们都在后面会详细的介绍我们是怎么去做到这些可靠性、性能成本的平衡,包括给业务提供统一化的解决方案的。
回到前面说的挑战里面,从整个产业来看,假如说我们从服务器的角度分析,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我们今天要做的事就是在每一个层次上掌握每一个层次应该有的核心技术。比如说对于传统上在ODM比较强项上,它会交付给我一个成品的东西,但是今天成品的东西对于我来说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我会介入到系统的设计,供应链的管理等等环节去掌控我这个环节的技术,掌控我这个环节的供应链去提升我的质量,降低我的成本。传统上很多ODM的服务器都是ODM去做的,我们怎么样通过我们的努力去让ODM的核心能力能够直接的作用于我们的基础设施,为我们的云计算服务,这是我们今天正在努力要做好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再往上是产业链的最上游,涉及到物理学、材料等等,对于最终的成本、性能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能否去搞清楚这样一个尖端行业里面的技术点在哪里?我们能够用到它什么好的技术去作用于我们今天的基础设施,是我们今天再去努力的方向。
前面讲完了我们对于基础设施的出发点,我们要满足用户对于基础设施在稳定性、可靠性、性能成本三者之间平衡的考虑基础上,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我们在后面做了一个展示。大家一般会把云计算的产品分成存储、计算、网络等等。前面周明在对于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里面做了比较多的介绍,最底下的两张图片,是我们今天在千岛湖的实景图片,非常的漂亮,不管是左边的夕阳落下去的图片,还是右边的湖水分流的设计,照出来都是非常的漂亮。最终大家说云计算也好,大数据也好,都落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存储,二是存下来的数据我要做怎么样发挥。
首先说IDC,我们今天看到的实际上是千岛湖的概括介绍,对于阿里所有的IDC来说,一直以来的追求是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回到我们的原则上来说,我们的原则是低成本、高效率交付给客户。像千岛湖这样的数据中心,我们做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之后,能够得到的一个结果就是能源效率指标PUE。我们在做一些技术的储备,为未来在张北的数据中心做一些技术的准备。这样一个数据中心,不论是性能还是效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另外在数据中心里面我们要考虑的是的交付效率,因为今天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是非常非常长的,从拿地到谈各种条件,以年计的周期。今天在互联网变化这么快的条件下,这样的速度是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我们在交付效率上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模块化数据中心ADM体现了我们的交付技术,可以使我们的IDC效率提升40%。在供电上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创新,比如说市电、直流。传统的电要经过几级的变压、整流,这里面每一级的转化都会有一些损耗。但是今天阿里这样整个的供电效率里面我们能够达到97%的效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另外我们的数据中心都经过4A的认证。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创新,不能说我们要用新的技术,我们要降低我们的成本,就去冒然用不安全的东西,相反我们要更加提升我们的安全性。
我们有一个天蝎计划,服务器的整机技术。稳定性方面,所有的天蝎的服务器,经过认证比传统的服务器有所提升。传统的每一台服务器都有单独的电源供电,电源要做一加一才能保证它的稳定,更大的问题是风向震动。另外是部署效率,整机的交付我们可以做到一天物理部署五千台服务器。低成本,TCO优于传统的服务器。
另外在计算领域,阿里今天跟英特尔有深度的合作。我们为了云计算的发展,为了我们自己的业务发展,在计算领域跟英特尔做了非常多的技术探讨。之前不管是阿里也好,还是国内其他的行业,在大部分时间远远落后于英特尔的步伐。例如,英特尔在发布一个新的CPO之后,我们使用的时候已经落后于它6到9个月。但到今年年底前,我们将能够做到和英特尔同步发布最新一代英特尔CPO架构的云计算产品。这就是我们跟英特尔做了非常多深入合作的结果。
另外是存储。之前主要做了一件事,基于P3接口的硬盘,它的一个好处就是性能非常好,而且成本比较低。在这两个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款是可以软件定位的系统,我们结合我们的业务场景,把我们在上层应用里面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用硬件的方式写到我们的部件里面解决,这样极大释放了我们业务研发的压力。这个存储服务器是专门为存储做的定制存储,结合了专用的存储服务器,我们也推出了一款专门的云产品,它能够做到一个非常低的存储成本。亚马逊有相关的产品,我们能做到比亚马逊售价更低。
另外一个是网络。大家一直以来对于互联网访问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好象觉得都是网络的问题,有些不见得是,但是网络今天追求的目标是稳定可控。因为网络对于云计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网络如果做不到高稳定性的话,一个小的波动会影响到上层非常多的云计算的稳定性。我们今天是10GE的全面的应用,40GE的Aliguard,我们基于这种网络高性能的软件加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做到了单机方可以防护1TB能力的水准。我们网络自研的成果体现在网络的质量提升。对网络管理方式的优化,自动化部署等等的方式都会在这个网络上体现出来。未来还有一些智能网络的设备会投入使用。
最后再讲一下量子技术。实际上量子这件事能够运用到互联网里面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光我们技术保障部就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才能说我们可以把这个东西用起来。随着云产品的发布,会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发布出来,未来的话可以展望一下,应用我们的生产技术是可以期望的。对于压力来说,我们会积极的跟中科院的团队探讨,把我们的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等等做一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未来的重点突破方向,还是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会每一个都更上一层台阶。比如说对于IDC来说,张北会更绿色、环保、节能。另外,在这种自研IDC的控制下,我们多了一层对业务的保证。服务器是未来的标志,预计在今年年底或者说明年初会应用于我们的产品里面。在计算领域,除了跟英特尔加强合作以外,我们还会在其他方面加强合作。今天我的内容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提问环节。
提问:我们在使用阿里云的时候,我们的业务形态可能是需要在各个节点之间有一个通信的需求,但是发现网络其实不尽人意,我想知道阿里云在这方面的规划是什么样的?是说以后就不建议这种尝试,还是说以后有网络质量方面的提升?
高山渊:我们有一个网络的建设计划,这个作用是连通我们所有的节点之间,但是也要考虑一些政策因素,比如说海外的节点互通是否能够走得通?如果有些点因为政策原因走不通,对于未来骨干网覆盖到的地方的用户,在服务方面会做一个适当的考量。
主持人:接下来这位演讲者是英特尔中国战略办公室首席技术官蔡中宁。
蔡中宁:大家好,今天来了以后觉得学了很多的东西,看到阿里云计算确实超前,量子计算是一个很新的领域。很高兴大家到这里来跟我一起分享,今天讲一下有关云计算的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英特尔结合下走的路。
我想主要在中国讲,我们云上做了很多的创新,在现在创新的情况下,英在中国的状态实际上中国完全有可能也有力量完全超前。第一个是比较有点哲学和商业的讲法,因为今天的会上大家讲了很多。创新到底是看得到的摸得到的东西还是一个理念?实际上创业是给公司带来很多的价值,不管是你用阿里云也好,或者在它的下面都可以创造很多的价值。第二个讲一些创新的想法,再往下面我们的服务器与我们的用户之间的关联。最后是我们有哪些地方有创新。英特尔在明年会有一些实质,在后年有一些新的产品出来。
对这个公司的价值,不但是先进的产品,最重要的是领先的成果,是一个精神,一种文化的体现,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有很多的创新,很多公司,老的公司阿里云这种。阿里巴巴和很多公司在这方面的创新是一样的,这个是公司的文化,是公司的一种价值。
这个图线里面的黄线指的是一般的公司,五年加在一起之后是28%,但是你看世界上前5%的公司有一些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有几个方面可以理解。一个它可以给投资人可以提供回报,更多的人来买你的公司。另一方面它有很多的价值。中国和美国在创新上有一些不同,实际上很多国家都有优点,中国在同等领域有不同的创新,在商业应用。
主持人:因为网络的问题,现在间歇一下。大家有没有问题在这个时间可以抛出来?
提问:现在英特尔具备了硬件的条件,英特尔会带来我们更期待的什么东西?
蔡中宁:我里面介绍了一些框架,这些框架是我们合并了一起以后,在CPO里面给你放了一块自留地,这块地我有肥料、旁边的耕地,灌溉系统都搞好了。但是里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根据你的需要。所以你可以有很多根据你不同的需要来做不同的加速,你可以很快的利用一些资源,包括内存,包括今后还会有光纤,4G。
接着说,左上角这个比如说突破性的商业模式用了很多,技术上有很多改进,但最重要的是我有突出的商业的模式,右下角这个地方是技术的更新,比如说现在说的量子的计算,高精度的CPU属于这个阶段。真正在上面最好的就是像face book,它不断有全新的技术,而且它有崭新的商业模式。在右上角上面突破性的商业模式和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这种公司往往时间很长,不但是利的全世界的今后的潮流,而且这个公司通常是利润很好的,因为它是领先的。
这个是我刚才回答同事的问题,这个就是英特尔下一代的产品。这个英特尔的产品现在只有4个,但是再过一年以后,我们速度就快很多,这个和现在的阿里云SSD结合在一起的话,K完全有很多崭新的应用和服务。在右边你可以看到这边是CPU,它有一个是PCAE。中间这个QPA,在这儿QPA一致性,数据是需要有一致性,比如说你做商业的特别是管理层面,你希望它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提供了QPA,是直接高速的而且是硬件实行所有的一致性。这个里面,我们提供所有的IO,它的电是怎么进去的,你在这里面要放什么随你自己,你IP要加速。
在这个时候,软件和硬件就很难分,有的时候在左边的执行的软件如果在某一个路上做了很花时间,功耗很高,影响速度的话,这个就直接反映出用户的声音,从左边到右边以后,右边就加速。我们知道一个东西更有效,硬件就是为这个软件设计的。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同另外一条道到这里来,所以这里面就很多的东西可以做。很灵活,兼容性很好。有一些软件很难欠缺,在这个时候,不是去改变软件,而是让硬件改变,这样的话,软件和硬件可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这个我想讲一下,从历史上看加速器。你看到越往上面,如果你要分开得话,你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硬件分得很远的话,复杂性就越增加了,越靠近CPU,你就比较容易去铺。另一方面,整个系统开发的时间会短。英特尔在阿里巴巴合作有很好的成效,我希望在座的继续这样。因为这里面很多的领域不是英特尔能够做的。在医药上要有医药的厂家,化工要有化工的厂家,我们需要最好的云上的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大家都来提供这个IP,都可以放到这里面来驾驶和英特尔一起来抵达硬件,成为硬件的一部分。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和阿里巴巴把这个云的平台提供更好的价值。如果你做一个ACK的话,如果你不上几百万的话,很难把这个价值拿回来,而且一般需要12到18个月的时间。
这个是我们做的例子,我们在数据存取上怎么样压缩、加密。在欧洲有欧洲的密码要求,在中国有中国的要求,你如果每个人单做的话会非常的贵。这样的话我们把它整合起来放到这个上面来一起做。
我们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做,更好的协调,看所有的资源在一起,更好的提供大数据的分析,在各个方面。
这个是我们英特尔做,右上角我们是希望和阿里一起做的,和阿里的平台优化了以后,根据每一个最终端用户的需要来提供,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来提供合作。谢谢大家,这就是今天的内容。
提问:我们传统的做(英文)的开发,我们都是写的软件的代码,你现在放的一个硬件的IP的技术之后,我怎么把我的软件应用到你这个上面来呢?
蔡中宁:我们是一起来做优化,一条路大家现在都在做(英文),有一些效果但是还也一些继续做的工作。还有一个是英特尔提供的,根据你的情况它做一些最初的(英文)转变,然后通过专门的工程师来调整,这两条路线都在走,估计在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的两个都会放开,根据每一个人的需要去选择其中的一项。至于怎么到达这个地方,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做了,在商业化正式化产品里面的时候,我们会教大家用。
主持人:今天我们最后一场个人的演讲,在阿里巴巴活跃这一支团,他们在阿里巴巴技术发展历史上身经百战,是阿里巴巴云计算的技术者和开拓者,如今他们专注于为企业客户做服务,因为他们的存在,拉近了云计算的和现实的距离。我们有请阿里巴巴技术保障云服务资深专家刘少杰。
刘少杰:我想讲的题目是怎么样让云计算为真实世界服务。今天上午传达了一个很强烈的信号,一个经济的转型或者说升级是需要依赖于我们的思考方式和云计算带给我们的改变去推动一些新的改变的诞生。我想分享个点,作为我们这么大一个云计算的运营商或者说服务商,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未来?在座的大部分的来宾是企业家或者是创业者,或者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非常清晰的业务目标,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今年要达到什么样的数字,大家有自己的梦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团队怎么样,我要赢得什么样的角色。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对一些变化和挑战有可能跟我们相信是不一样的,过去的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和很多的同事讨论一个问题,所谓“互联网+”,所谓现在的基础设施、云计算和数据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数据、计算能力、连接这三个在DT时代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因素。我们通过互联网、物联网,通过很多很多这样的链条,把人、物和产业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这是连接的价值,在连接的过程中,我们投入了生产,我们开始创新,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时候产品数据,因为我们有了用户,我们要了解用户、产品、市场。但是用计算来处理这些数据,我们有能力或者说机会来驾驭一种全新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人脑不具备的。这种数据带来的挑战有可能要远远超越以往的想象,今天很多的创业者通过购买一些资产的资源解决了瓶颈,达到了自己的业务目标,整合了很多的产业。假如把问题放到这个范围内,是不是会让我们的发展节奏发生变化。
全球化是最近几年阿里巴巴在着重考虑和设计突破的地方,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中国企业它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完全在中国或者是中国大陆地区,东南亚、南美或者说金砖五国已经慢慢开始成为中国国内市场之外一个新鲜的市场。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走出去,也看到了很多国外企业家走进来,在黑暗森林体系下,只要你的产品有用户,就会带来很多的竞争,就会有更多的高级的对手盯向你。我们在物联网时代会遇到什么样的数据,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今天很多的专家说数据库处理各种文本、图片。今天我们在会场里面发现,我们这个会场里面积累了很多的资料,有可能我们拿出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有很多的数据,会有很多的服务和信息给到你,你会得到更多的启示,你会因此改变一些想法。这个挑战使得我们以往的连接,我们以往拉通一个网线,这就是我们认为具备了连接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是难以控制的。如果说你的用户在亚洲,客户在欧洲。还有很多的独角兽公司,大部分的业务从生下来就是面对用户了,不存在选择我只服务于本地的市场或者说只服务于国内的用户,这是不存在的。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因为数据变得越来越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你必须要有能力实时化的处理各种各样的发生的突发状况,怎么样才能让基础设施在这个挑战中发挥作用?就是我们刚才所讲,数据、连接、云计算是三个重要的因素。基础设施的作用让这三个生产要素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这个点,让阿里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能够给客户给大众给更多的创业者和开发者、梦想者提供这种机会,促进创新、抓住新的机会,建立它的成本,我们要一起面对什么事,这是我们回到现实中必须想的事。
第一,我们很多的客户信息化的程度、时间远远早于我们今天的创业高潮,在80年代或者说90年代就有一大批的行业客户有信息化的历程,他们经历了过去几代的软硬件,我们在他们的仓库里面仍然能够找到一些非常陈旧的原型。对于老旧的设施,有谁能够迁移转化到新的设备里面去。我们的软件风险、数据风险是极大的,因为很难保证在迁移的过程中数据是安全的,很难保证你的团队中总有一个人对过去的是非常熟悉的,当你在使用一项老技术,你还要保证他的岗位。
第二,想象一下对于“四世”基础设施,你的工程资源是不是总能够被新的应用所使用,你的资源利用率比平时多的一些一致性是如何保障的?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弹性,我们每个人团队中的成员,骨干成员或者是新加入的成员,他们本身能力如果不断的往前发展,可以想象在任何一个五年、八年,有志于长期为社会服务的企业里面,每个人特别是团队中的骨干,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技术路线,发挥自己的技术价值,你才有可能留住他,你才能为他创造一个新的技术空间。
第三,预研与试错成本。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预研能力,这个成本是非常大的。这些技术当然不是每一个必须要有人承担,我们通过这些先期的投入,把这个服务于客户。
通过阿里巴巴的能力也好,设备也好,产品也好,去把我们的能量赋予客户、大家和更多的团队,甚至赋予全球海外的客户,让他们理解阿里巴巴是有能力做这个事的。我们提倡的服务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服务,你在阿里的特别运用中看到了什么?红包、秒杀、支付等等,这些系统我们今天都有能力通过服务的方式给到客户,你看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我们把阿里放在左边,客户放在右边,中间怎么连通?通过我们的运营能力,把这个给到用户,所以这是一个复能的过程。复能就是阿里本身并不是一个传统服务的公司,我们只是把能力转移给客户团队,把我们好的东西和好的经验给到客户,并且要帮助客户发展他自己的团队,让客户的团队有能力做很多很多的事。
以下我们先讲一下方案。今天我们讲的方案是一个全链条的方案。很多的客户和创业者他们受困扰的程度不是从传统架构转向云架构的问题。而是一个云如何建设,端如何开发,中间的管道如何保证安全畅通、高速。我们过去有幸在七八年前做云端的建设,我们自己也在沉淀技术,我们在过去的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PC互联网专项云端互联网的状态。下个月的双十一的服务,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客户会下单全部在手机上完成。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从PC到端的过程,所以我们是有能力提供云和端权力的解决方案。其中的一条我们有完整的系统架构诊断和咨询服务,往往客户找到我们,或者说给我们的问题,你有没有帮我做到未来三到五年的计划。今天有可能对国内大多数的企业做到诊断和咨询,以阿里为品质的保障的方案。
第二,我们中午看的一个小片子,阿里的交易是几个互联网巨头中难度最高的。我们今天是有能力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把这个能力给到客户。
第三,核心系统精巧的设计。
第四,行业大数据的应用。阿里的很多数据关系到很多的行业,从中会看到很多经济运行的规律、发展的势头,或者说我们关心的其他的数据。但是越来越多的客户诉求是如何让我更加关注环境,如何让我更加给大家带来更方便的出行的环境,如何让我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民生,如何让我关心教育,如何改善今天实际的生存体验,在结合了收入、空气、水、土地、树木,很多因素之后,如何判断今天的幸福指数是高还是低?这样的应用我们依托于很多积累下来的模型、数据可以做很多的演算。
第五,阿里巴巴今天有能力设计、维护、建设、交付和投产国内最先进的ICU网络,我们有很完善的方案,这个基础设施将会极大程度的节省用户的成本。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有胆量做云计算的服务,因为它的电、网、土地的连接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跟一些其他的国家相比,我们今天是不是应该集中我们的优势产能?
很多东西你买回家并不一定用得好,这并不是一个产品的问题。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提供了如下几个云服务产品集,一个是架构治理,在这个架构之下,可以让你体验到四世同堂。二是数据管控,三是应用管理,四是项目管理,五是企业安全。
这里快速的过一下,我们的运营服务,我们有全球的运营中心。有远程的专家诊断,可以做软件、硬件的升级,让你尽可能少浪费去解决企业的资源拓展问题。对于客户系统中有可能出现的高峰或者说促销或者说它的业务最强点,我们可以有专人职守提供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比较复杂的,碰到的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在这里面也会考虑到生态伙伴的介入,让大家能够比较快速、平稳、安全的享受到我们提供的这种服务。
在过去的几年里,沉淀下来的客户看起来非常的多,通过服务、云计算、方案,把真实世界中很多大家想到或者说想不到,看到或者看不到的事情发生连接。今天的很多信息,交通信息、出行信息、兴趣、偏好、你的个人对前沿信息的了解程度,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还是遇到一些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带来一些改变。
我们今天做了这么多基础设施的研发,投入了如此多的成本,除了能够让客户感受到云计算之外,还能够以产品和云计算的方式把客户拉近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带来下一个技术创新,带来未来通往未来梦想的一个平台路线。
主持人:下一个环节是一个圆桌论坛。圆桌会议的嘉宾是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方林,石化盈科研究院架构师陈海龙。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何路烨。云上贵州CTO秦晓东。
方林:我是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我觉得这一次的大会做的很令我震惊,今天在这里希望和大家探讨一下云计算,在生物行业是怎么样运用的。
陈海龙:我是石化盈科研究院的架构师陈海龙,我是负责做大型项目的设计和研发,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各位专家一起探讨交流云计算方面。
何路烨:我是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何路烨。有123家证券公司,150家期货公司都是通过证通公司实现互通。
秦晓东:我是云上贵州的秦晓东,非常有幸去年在阿里巴巴的帮助下,我们利用阿里云的技术搭建了全国首个省级政府和企业统筹共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目前我们这个平台在和阿里巴巴合作,服务于我们全省各级政府,所以我们计划三年内把全省9个市州,所有的省级部门数据全部统筹汇集到云上贵州的平台,实现汇聚、融通。云计算一是转变了政府的模式,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把我们所有的应用采用了数据共享,后来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还有很多的法律的问题。今天有幸有这个机会和这么多的专家共同探讨这方面的云计算的关系,管理的问题,所以谢谢大家!
侯金刚:我是阿里巴巴技术保障研究员。主要负责上云过程前、中、后的一系列的问题,跟云相关的工作我们都来做。
主持人:阿里是一家客户第一的公司。假如说我们在讲云计算、 基础设施等等,你会希望哪朵云来做你的系统。
方林:这对于我们来讲,特别是对于金融这些部门来讲,安全是非常关键的。从我的角度讲,安全、稳定、高效和开放,要注重这四点。安全稳定不需要过多阐述,我一直对把高性能计算和云结合起来是有看法的,但是测试以后,发现性能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对于华大来讲,效率看得很重的。我希望以后多一些系统整合在一起,给华大提供服务更有吸引力。开放,对于一个好的系统来说,系统本身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不能说就是这个系统被大家接受。在这个生态系统建起来以后,给用户带来的极大地方便以后,整个云系统也好,平台也好,可推广的速度才会更快。我大概对云的期待是这样的。
陈海龙:首先我们希望它是方便的,支持动态的搜索。因为像我们之前启用的系统,基本上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规划,基本上后期的变化也是不大的,我们的企业也在跟互联网结合,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和访问量波动比较大。所以我们希望它能够非常方便的扩容或者说缩容。其次,我们可能也是比较关注它能否提供一个非常全面的服务产品,因为我本身是做应用架构这一块,我们希望后续有更多的产品和组件。这样的话没有必要在底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再次,我们希望它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安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话题,是重中之重的话题。我们在传统的机房里面,往往会把整个机房划分为很多的安全区域,架设很多的防火墙来保证安全,这样对整个的系统有很大的影响。这样的话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安全的,我们希望能够像传统的网络机房环境一样,也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网络安全区域的划分,能够很好的做一个应用层面和系统层面的架构,能够防止一些攻击,保证我们整个平台稳定。最后,我们希望能够运行的应用也是稳定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应用在一个稳定的云上对接,持续不断的稳定的对外提供服务,在传统应用里面会考虑一些策略,希望在云上有类似的方案,让我们的应用达到类似的效果。
何路烨:云上安全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证通面临的问题是金融,现在搞证通做支付,我刚刚也经历过一个传统架构下的阵痛。上海融创集团是全球五百强,我们花了十亿级的规模做了三年。在证通,我们是1月8日成立的,到10月8日投产,传统的架构是十亿级,现在是亿级,同等的性能规模差不多,从这里大家看,一个是三年,一个是一年,一个是十亿级,一个是亿级。从时间成本和投入的人力上,都有所节省。我们在这次做转型之后的最大的体会,为什么选阿里云?我们认为有两个经验,我们现在是从传统的架构也是身经百战。一是从应用上,你要从你的应用架构设计对云的价值才能真正的体现。第二,我们选云一定要选体系化。你做一个转型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云的基础设施,还涉及到你的人文技术,阿里云还有一些大数据,在这边根据我们证通的诉求可以进行选择性的使用。还有很多的产品还没有使用,这一点对支持转型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证通在金融业也是有突破的,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很多专家也提到了平衡,我要说的关键词一个是安全,因为搞金融首先是安全。二是效率。我们从成本、人力都可以看出来效率是不同的。第三个成本。因为它是市场化运作的。第四个是体验。现在讲互联网都是讲体验的角色。最终我们选了阿里云的合作,是安全、效率、成本和体验的理念。
秦晓东:去年我们成功的把七朵云迁到了阿里的操作系统里面,今年我们按计划到年底要迁200个以上的系统,我们在迁移政府这些已有的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第一个最大的难题,很多部门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安全问题怎么解决?因为以往的安全它的应用在它自己的服务器里面,它可以跟安全厂商购买设备、软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从某种程度上,包括安全的情况对他是透明的。现在它搬到云上以后,怎么办呢?它的安全完全依赖于你的云平台。数据原来是存储在存储器里面,现在统一存到云上,它也担心安全的问题。还有云平台的管理者、运营者你会不会看到我们的数据,你会不会拿我的数据。二是云计算怎么做?在云上安全认证怎么做?企业的信息系统做得不多,政府的系统比较注重等保评定,还有安全运营状况的大数据的分析和监控,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采用云计算以后出现的新课题新问题。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个云计算的性能问题,我们原来传统的很多政府,比如说社保,我们对医保系统,社保系统连了上千家医院,到市州在传统的架构里面,现在传到云上以后,特别是的存储性能达不到它原先的光纤,会带来很大的延迟,对它的业务有影响。还有一个问题在云平台上不能做到双集群,不能做到热点的盈余。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开始,凡是新建的信息系统,我们需要统一的云上平台,你必须按照我的新的数据库来做,老的你就要改造。它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的观念,在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大数据的分析前提和条件下,打破数据的瓶颈,如果大数据不能发生观点,数据库不能通的话,你不能调取他的数据。今年面临的问题两到三年我们就能够解决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法律问题,我们已经在启动了包括大数据的工作,有些法律的问题,包括政府资源的管理,政府数据作为资产怎么样去管理、共享?包括云计算的安全边界在哪里,也是需要通过制度、规范、标准、法律去约定的。你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把我们政府数据迁到云上以后怎么样用这个数据。第二用大数据用云计算来提供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它的社会管理水平。第三通过这种方式,通过数据的开放,让我们对政府的发展,对政府的管理起到一个很强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刚才独立演讲的嘉宾有很多,今天我们看到的几位客户,言语中表现出对我们阿里的鼓励也有鞭策。我希望几位客户用一句话回答,假如我们今天的阿里技术团队提供服务,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素晓东:第一个是安全,第二个是诚信,这种服务带来的功能和效率是诚信的。我们的用户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如果政府的部门感觉我们提供了云计算不安全不可信,我们也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他的发展。
何路烨:可量化、自动化、可塑化。给我们证通输入了私有云,在这三化下,给证通的阿里云做一些更多的探讨。
陈海龙:希望阿里云的团队能够给我们云上的进行应用构建给一些指导,包括我们的一些传统的应用怎么样向云上迁移,怎么样能够比较理性的去做一些事情。另外我也希望阿里云能够给我一些云上应用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的经验或者说工具,帮助我们提供工作效率,因为我们现在跟之前不太一样,之前可能是应用系统的环境没有那么复杂。
方林:我们必须要好,今天想把这个基础设施所有的问题阿里能够帮助解决是最好的,同时对我们应用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这个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希望。
主持人:归根到底还是如何特别是方林老师的发言,怎么样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包括何总的怎么样更加便利性。下面一个环节请侯金刚介绍一下阿里在这方面的分析、判断。
侯金刚:今天一直在享受阿里云这样的服务内容。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安全,对我们云环境性能持续的保障,到一些产品的分配的传动,到本身平台的开放,各位嘉宾对我们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要求,刚才这边也提出来,最好是所有的服务都是我们来提供的,让大家可以很容易的开展业务,这个东西也是我们今天在做大数据平台,各种各样的云服务希望达成的目标,我们今年一直努力的去做,今天通过下午几位嘉宾的演讲,我们的基础设施实际上,特别是针对阿里云的基础设施是有非常大的投入。一方面来讲帮助我们的客户应用,方便我们的内部客户还是我们的终端的用户,大大的帮助客户来去改善这种网络的覆盖,质量的覆盖,这个东西是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我们知道今年的基础设施都是偏硬件的,比较刚性的东西,我们希望在硬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弹性,也满足各位嘉宾提到了安全性的问题,区别于过去的产品,通过我们的数据更新和运营的能力使我们的基础设施智能化,达到各位嘉宾提到的各种安全的问题和灵活的部署。
第二点来讲的话,我的同事也提到了,我们在基础设施上不单单是只考虑到我们直接和供应商的合作来直接帮他服务,我们还在做垂直的端到端的技术的服务,从芯片到系统到数据更新集成,一方面使得我们现存的技术平台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大家。
第三点各位嘉宾一直讲到我们从传统的架构转向互联网的架构,是一个很大的革新,我们传统IT往云上迁移的时候,架构模式、运营模式等等大的变化。我们一直优化不同的互联网的平台,它的架构和研发的过程和管理,到日常的运营过程。所以我们愿意把我们过去十几年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大家一起共享,运用到大数据云平台。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流程就结束了,最后一个环节是大家关于本次本场讲座中的任何问题可以提两个问题。
提问:(听不清楚)
侯金刚:今天阿里云是全世界第三大的云,阿里云同比的增长是106%,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从整个云基础设施来讲的话,在中国我们是第一,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同行。在海外来讲的话,我们比亚马逊还是要少的,今年你会看到,我们在新加坡、美国都已经开通了云服务,我们在其他的几个城市,美国的美洲、欧洲、中东都加紧部署。我们全球的云数据中心,我们会很快的赶上去。
另外,云的产品服务程度来讲的话,我们可能仅次于亚马逊,但是阿里巴巴在电商、金融支付积累了大量的服务,这些服务你会看到,我们是远远超过了亚马逊的,刚才几位嘉宾也提到了很多的中间件服务,产品服务的程度。毕竟亚马逊做了十多年,阿里巴巴今年才做了六年的云,无论是规模还是收入上比它落后,但是我们追赶的速度不会慢下来。
提问:首先问一下侯金刚在专有云上阿里云是怎么样的考量?另外向问证通的老总,你说的是专有云,为什么会选择专有云而不是多云?
侯金刚:他的问题就是说关于专有云和公共云,我们的策略是怎么样的?我们的策略更多的是交给我们的客户来选择,但是在这个专业云和公共云上来讲的话,我们希望大家用统一的基础设施,统一的云平台,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到统一的研发的模式和服务来提供,至于客户来讲的话,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上公共云,它可以获得更好的优化的设施,更好的获得全球化的弹性,但是我们愿意把这个选择权留给客户。
何路烨:这个问题当初我们也是慎重的思考过,主要是因为,一是金融的慎重性原则。我们证通的架构是一个多架构共存的架构,我们也有IO的部分在,为什么呢?虽然证通做的是私有云,但是阿里做的是公共云。二是证通自己的技术人员是用传统的安全手段,这些技术我们在用,从我们的技术人员掌握来看,直接往上云转需要一个转型,是一个人才的考量。我们用了阿里云是使用了传统的技术来应对互联网,因为我们也有手机的APP,也有PC客户端。三是从规划的角度来看,我们必然要有公共云的一个路径。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方面是人力、技能。二是证通自己技术人员的掌控。三是成本掌控。四是跟证通发展的路径有关。最后还是一个公共云的服务。
主持人:感谢各位客户、来宾,今天分会场的环节到此结束,阿里巴巴会运用新技术来进行各方面的建设,明年我们在这里再会。
- 大会介绍
- 大会亮点
- 大会故事
- 属于开发者的云栖大会,政府为何来参展?
- 云栖大会不是凭空而生 前5年做了什么
- 云栖小镇:做创业的基础设施
- 大会议程
- 大会主论坛
- 海外专场
- 政务专场
- 基础设施专场
- 合作伙伴专场
- 机器人专场
- 智能创新产品专场
- 智能未来专场
- 游戏专场
- 企业级互联网架构专场
- 大数据研究专场
- 安全保障专场
- 开源专场
- 技术输出专场
- 容器技术专场
- 大数据实践专场
- 创客专场
- 第一财经专场
- 电商专场
- 移动开发专场
- 生物识别专场
- YunOS专场
- 智能物联专场
- 医疗专场
- 云视频专场
- 主题演讲
- 云栖大会主论坛
-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主题演讲
- 安全专场
- 合作伙伴专场讨论
- 基础设施分论坛讨论
- 公共服务专场
- 基因专场讨论
- 精彩图集
- 场馆及展台
- 主会场
- 马云发言
- 马云陪同省长巡馆
- 李津专访
- 李津阿里云产品发布
- 游戏云专场
- 创客+大赛
- 格灵深瞳
- 小咖秀
- 美女机器人
- 开发者之夜
- 计算重构世界
- 千岛湖数据中心
- 量子计算联合实验室
- 天池大奖赛
- 淘富成真
- 王坚博士演讲
- 产品体验
- 新闻报道
- 以“云栖”之名 聚科技创新创业力量
- 天池24小时极限挑战赛登陆云栖大会
- 阿里云富士康发布“淘富成真” 为创业者提供硬件、电商、云计算能力
- 阿里云联手中科院 利用量子通信加密云计算安全
- 阿里巴巴CTO王坚:谈“大数据”是对数据的不自信
- 阿里云重新定义云计算:计算就是公共服务
- 阿里云栖大会展示中国计算力量 吸引全球2万开发者参与
- 中瑞奇:用大数据呵护每一颗跳动的心脏
- 小咖秀爆红 阿里云助创业进入“快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