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 pre-notify - 可写流实现 - 初始化参数 - write() - 流程图 - 注意事项 - _write() - 流程图 - 注意事项 - end() - 可读流实现 - 初始化参数 - 流动模式和暂停模式 - 流动模式 - 暂停模式 - case1 - case2 - 流程图 - 实现难点 - howMuchToRead - pipe - 源码 [TOC] ## pre-notify 可读可写流的简明实现,以求加深对可读流可写流的印象与理解。 本文用流程图概括了整个源码的实现,着重讲述了比较重要以及难实现的点,推荐打开尾巴处的仓库地址,对照实际的代码来阅读。 (づ ̄ 3 ̄)づ Let`s go! ## 可写流实现 ### 初始化参数 ``` class WriteStream extends EventEmitter{ constructor(path,options){ this.path = path; this.flags = options.flags||'w'; this.encoding = options.encoding||'utf8'; this.highWaterMark = options.highWaterMark||16*1024; this.mode = options.mode||0o666; this.autoClose = options.autoClose||true; this.fd = options.fd||null; // 之所以需要pos,是因为还可以将flags设置成a 追加嘛 this.pos = options.start||0; // 用来标识是否正在真正写入文件 this.writing = false; // 用于缓存正在写入时write进的东东 this.buffers = []; // 用来标识缓存区的大小 this.leng = 0; // 用来标识写入文件完毕后是否需要触发drain事件 this.needDrain = false; // 用来标识是否已经调用过end()方法 this.isEnd = false; // --- --- --- this.open(); // 打开文件,缓存fd } } ``` ### write() #### 流程图 ![](https://box.kancloud.cn/1a2c46f711e044901d8035d8a234cd78_1006x738.png) `_write`部分没有详细注释,其中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如果此次`write`方法是通过调用`end`间接调用的,那么在`_write`写入文件完毕后会关闭文件。 #### 注意事项 - 写入的必须是 `buffer` 或则 `字符串`,数字是**不行的** ``` let flag = ws.write(1+'','utf8',()=>{ console.log('ok'); }); ``` - 只有当攒存的数据大于 `hightWaterMark` **且** 缓存的数据被清空时,才会触发 `drain` 事件。 - `needDrain` 和 `isEnd` 都是针对于**整个写入对象**来说的。 ### \_write() #### 流程图 ![](https://box.kancloud.cn/ffa49c7eb1e33f3d3862d6832f7e4a9f_382x601.png) #### 注意事项 - 这里判断是否为 `end()` 方法调用并不是依靠 `isEnd` 而是依据调用 `_write` 方法时的第三个参数 `end` ,因为 isEnd 的改变是在**本轮执行**时就改变了,而我们要关闭文件的话必须确保的是在调用完 end 以后。 ``` // write 方法中 ... else{ // isWriting this.push({ chunk ,end ,callback }) } ... // --- --- --- // clearBuffer 方法中 ... if(buf){ this._write(buf.chunk,()=>{ buf.callback(); this.clearBuffer(); },buf.end); ... ``` ### end() ``` end(chunk,encoding=this.encoding,callback=()=>{}){ this.write(chunk,encoding,callback,true); } ``` 第三个参数为内部使用,用来标识是通过end调用的write方法,调用之后不再允许使用write继续写入,并且在end实际写入文件后关闭文件 ## 可读流实现 ### 初始化参数 ``` class ReadStream extends EventEmitter{ constructor(path,options){ this.path = path; this.flags = options.flags||'r'; this.highWaterMark = options.highWaterMark||64*1024; this.encoding = options.encoding||null; this.mode = options.mode||0o666; this.autoClose = options.autoClose||true; this.fd = options.fd||null; this.pos = options.start||0; this.end = options.end||null; // 标识可读流此刻的模式 流动||暂停 this.flowing = false; // 每一次读取的buffer的大小 this.buffer = Buffer.alloc(this.highWaterMark); // 用于暂停模式时缓存读取的数据 this.buffers = []; // 相当于rs._readableState.length this.length = 0; // 是否需要发射readable事件 // 只有缓存区被读取干净时才会发射事件 this.emittedReadable = false; // --- --- --- this.open(); this.on('newListener',(eventName)=>{ // 切换为流动模式读取 if(eventName === 'data'){ this.flowing = true; this.read(); } if(eventName === 'readable'){ // 切换为暂停模式读取 this.flowing = false; this.read(); } }); } } ``` ### 流动模式和暂停模式 从上面的参数初始化可知,可读流可以通过监听两种不同的事件来获取数据。 #### 流动模式 监听的第一种 `data` 事件被称之为可读流的 `流动模式` 读取,监听之后它会框框的不停发射它所读取到的data,每次读取到的data大小取决于 `highWaterMark` 。另外我们可以在data的回调中通过`.pause()` 方法暂停文件的读取和data的发射,什么时候想恢复了还可以通过 `.resume()` 来恢复文件的读取和data的发射。 #### 暂停模式 监听的第二种 `readable` 事件被称之为可读流的 `暂停模式` 读取。 不同于流动模式的读取,暂停模式下,首先当我们一旦监听readable事件,它会先去读取 `highWaterMark` 个字节到缓存中**并且会触发一次 `readable` 事件来通知我们**,而我们想要拿到这些缓存中的数据需要通过 `read(n)` 。 并且这个模式下,它很智能,只要我们从缓存中拿取了数据且剩下的数据小于 `highWaterMark` 时,它就**会自动续杯**,往缓冲区再填充 `highWaterMark` 这么多字节的数据。 > **注意**,它每次填充的数据都是刚好 `hightWaterMark` 这么多,不会多也不会少。 那,readable 事件除了刚开始那一次触发,什么时候会再触发呢? 答案是当缓存区被抽干,嗯。。。**完全抽干再续上杯**的时候就会再一次触发的 `readable` 事件。 > **注意:** 续杯并不一定等于会触发readable,只有缓冲区被抽干,并且还续了杯,才会触发readable ##### case1 让我们看如下这么个栗子 ``` // 假设hightWaterMark为3 rs.on('readable',()=>{ let result = rs.read(1); console.log(result); result = rs.read(1); console.log(result); result = rs.read(1); console.log(result); }) <<< 会一直打印,直到整个文件被读取完 ```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我们在readable回调了刚好读取了 `highWaterMark` 这么多字节的数据,每一次刚好把缓冲区读完,这意味着它续杯的时候就会再一次触发 readable,这样就形成了递归,不断触发readable。 ##### case2 还有一种情况会不断触发 readable ``` rs.on('readable',()=>{ let result = rs.read(); // 什么都不填 console.log(result); }) <<< 每次会打印hightWaterMark个字节 ``` 实际上这个栗子是上面栗子的简写形式,`rs.read()` 就相当于 `rs.read(rs.highWaterMark)` #### 流程图 ![](https://box.kancloud.cn/70d6e8bcb0057ef3ad5e119a96ac90c6_840x869.png) 上面的流程图中有一点是没有详细注释的,就是当要读取的字节数大于缓冲区中存储的字节数时,Node.js源码中是会将 `hightWaterMark` 先扩充(扩充的大小是按照**2的N次方**的方式来扩充的),再去读取数据。嗯。。。读一个比你设置的hightWaterMark还大的,有虾米意义?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highWaterMark设置大点不就好咯?我们这里的实现略过这种情况。 #### 实现难点 ##### howMuchToRead 读不像写,读的时候不仅可以设置 `start` 还能设置 `end`。 So,当我们设置了 `end` 时,我们每次读取的大小可能就不再是 `highWaterMark` 个了,准确来说我们最后一次读取的量应该是 `this.end-this.pos+1` 这么多个。 > **注意:** 之所以要+1,是因为流的API是全Node中最奇葩的,它的索引位置是包前又包后的! 所以每次读取前,我们需要先计算先读取的字节数 ``` let howMuchToRead = this.end?Math.min(this.highWaterMark,this.end-this.pos+1):this.hightWaterMark; ``` ### pipe pipe实现就很简单咯,就是利用可写流的 `flag` 和 可读流的流动模式 以及 `pause` 和 `resume` 方法。 ``` pipe(ws){ this.on('data',(data)=>{ let flag = ws.write(data); if(!flag)this.pause(); }); ws.on('drain',()=>{ this.resume(); }); this.on('end',()=>{ ws.end(); }); } ``` ## 源码 > 仓库地址: [点我点我!](https://github.com/fancierpj0/i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