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管理概述
#### 产品的定义是什么?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由此可见,产品因为人们需要才有存在的意义,即**需求**是产品存在的基础。
做好产品的第一步,就是把握好需求!
* * * * *
#### 1.把需求放在一边
需求,主要来自公司内部(老板或领导、其他部门或同事)、外部(用户、客户、合作伙伴)、还有产品经理自己(调研策划或灵感)。源源不断的需求积累,往往让PM手足无措,到底应该先满足哪一个?
先不要急,先把需求放在一边,别让它打乱你的思路。
产品的目的是要满足需求,不同阶段的产品要满足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你要先对产品现状拥有清晰的认知。
从一个产品最初的诞生开始,你就要坚持一个原则:控制自己的欲望。
产品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到落地形成产品,一定要懂得“做的越多,死得越快”的道理,把握最初最核心的需求,做出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满足它,并快速的抛到市场上去验证,快速试错,小步快跑,你才能走对接下来的每一步。
是的,在产品诞生初期,只满足最核心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是非常清晰和具体的,排除其他的需求干扰。
当产品验证了需求可行性,成功进入迭代升级阶段时,你就可以把一大堆的需求全部拿过来综合考量了。
#### 2.需求的三六九等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产品需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
“你怎么没有XX功能、XX功能啊?大家都有,你怎么没有啊?”
同行竞品都已经做了而且已经被用户广泛认可的需求,属于基本型需求,你必须满足。没得说,把这类需求,从需求池里挑出来,放在一边。如何全面的采集这类需求?调查竞品基本上就够了。
PS:有些大家都做了的功能,不一定是用户普遍接受了的,有可能是彼此抄袭的结果。这里讲一个小技巧,去调研竞品的用户,得到的反馈是很有价值的。
“我觉得你应该……”“再加一个XX功能,我就更方便了”这类用户模糊/明确提出的新功能/新需求,属于期望型需求,你先把这类需求从需求池里挑出来放在一边。
PS:期望型需求,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小众化趋势,所以你要识别出更大众化的需求去满足。不是说小众需求不满足,而是延后满足,因为前期大众化需求更容易带来新用户,防止老用户流失。另外,用户说出来的,并不一定是真正他想要的,你要挖掘他背后真实的需求,将这些用户需求进行合并,再转化成具体的产品功能。
“我怎么没想到呢,你这功能太TM有创意了”这属于兴奋型需求,这种需求往往很难从用户那里获得,大多依赖于PM自身对人性、产品等深入的挖掘,从而创造的新需求,注意,这是创造的用户的新需求。
有了以上三种需求的划分,你就有清晰地思路来处理海量的需求了。
#### 3.合理的满足需求
产品在不同的阶段,面临的市场环境、用户体量不同,需求满足的策略也是不同的。
产品初期,你要做最小可行性产品,当然以基本型需求满足为主,但如果市场环境竞争激烈,可以适当实现一些期望型需求,做出产品的差异化,但千万不要做兴奋型需求,因为在产品的初期,PM本身对市场、目标用户以及未来的产品方向认识不深,灵光一闪的兴奋型需求,绝大多数都是伪需求,徒增产品负担。
产品进入快速增长期,产品模式和方向已然得到了验证,此时为了加速产品发展、避免竞品赶超,还是应以基本型需求为主,适当增加期望型需求的比例,依据产品研发实力来决定。当然,在此阶段如果可以创造出极具吸引力的兴奋型需求,必然会加速用户积累,形成竞争壁垒,建议在研发实力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尝试。
当产品进入稳定的迭代更新期,基本型需求大多已满足,此时应以期望型需求(包括小众需求)开发为主,在此阶段可以采用A/B测试等的方法,实验性的创造一些兴奋型需求,进行快速试错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