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云GVP开源项目 12k star Uniapp+ElementUI 功能强大 支持多语言、二开方便! 广告
* [ ] 在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课上,吕欣老师提到了 “媒体黄金时间的重新定义”。交通广播的黄金时间是 6:00 – 7:00 和 17:30 – 18:30 的早晚交通高峰,电视的黄金时间是 19:00 – 21:00,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和我们互相成为延伸,不再像广播、电视那样那么受限于使用的场景。那么这个时代的黄金时间是什么? * [ ]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你认为什么时候发朋友圈最合适?** 有人说,晚饭后发朋友圈最合适,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闲下来刷朋友圈;也有人说,晚上发朋友圈的人太多了,自己发的内容太容易被淹没,反而更难取得关注;还有人说,早起发朋友圈更好、正午发朋友圈更好,因为大家有起床后工作前或是午饭后刷朋友圈的习惯,而且那时朋友圈更新的频率比较小…… * [ ] 以上都是大家对朋友圈发布的基于经验的思考,经验会不会出错呢?我想研究一下。 首先,我们发朋友圈最期待的就是两个反馈:点赞和评论,因为它们是由我们所发布的内容转化而来的,所以我们称之为 “**转化量**”。来看看我朋友圈一天中点赞量和评论量在 24 小时时间上的分布,其中图中的每一个点代表一条朋友圈,纵坐标是其收获的点赞量 / 评论量,横坐标是朋友圈发布的时间。 :-: 朋友圈点赞数与时间散点图 ![](https://img.kancloud.cn/b9/b9/b9b94ddf40398b0673000a2c31ba0f16_1080x517.png) :-: 朋友圈评论数与时间散点图 ![](https://img.kancloud.cn/ce/84/ce8493986f3be37726d65c93dd103fd4_1080x605.png)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想下结论了,显然朋友圈晚上发最合适嘛,晚上的点又高又密。真的是这样吗?这其中有许多的问题。 首先是样本,图中的 7418 个点代表我获取我的朋友圈的 7418 条数据,局限性很大,不能代表所有人朋友圈的发布情况。其次,点的密度大只能说明该时段朋友圈的发布量大,这没什么。还有,晚上点赞量高的朋友圈多,但点赞量低的朋友圈也多,**点赞量的期望**真的会高于其他时段吗? 抛开样本的局限性不说,我们先看一看这些朋友圈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的: ![](https://img.kancloud.cn/58/44/584434b406bb3cf13302a4d37e85d518_1080x583.png) :-: 朋友圈发布时间直方图 工作日和周末各时段的平均发布量对比图: ![](https://img.kancloud.cn/a3/c6/a3c6be7e62b566c3870eb0fbd81dc550_1080x474.png) 可以看出,我的朋友喜欢在正午、傍晚、和晚间发布朋友圈,在每晚 21:00 – 23:00 达到全日的最高峰。同时,周末的高峰比工作日更高。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晚上发朋友圈会被 “淹没” 了。 可是,发朋友圈的人多,看朋友圈的人也会多啊!我把一天拆成 48 个时段,统计每个时段朋友圈的数量、点赞总量、评论总量,绘制成如下散点图。 :-: 各时间段点赞量(黑)、评论量(灰)与发布量的散点图与拟合直线 ![](https://img.kancloud.cn/b2/50/b2506383b0f1be0a7c64f71983df2963_1080x624.png) 其中,每一个点代表一个时段,横坐标是其间朋友圈的数量,纵坐标是其点赞总量(黑)/ 评论总量(灰)。再进行一波线性拟合,发现……无论什么时候发朋友圈,获得点赞、评论数量的期望几乎是一样的,一样的! 这可真是太尴尬了。 这个时候老师发来了一条公式:**选择或然率公式**。 ![](https://img.kancloud.cn/a5/a7/a5a706fce95d5112b03e9bb076480813_1080x230.png) 将其投影在微信朋友圈上,我也得出了一条类似的公式:(微信朋友圈)转化量公式。 ![](https://img.kancloud.cn/ef/31/ef31b61df4476355f9c7ff043c789304_1080x94.png) 进行简单的转换,可以得出: ![](https://img.kancloud.cn/7c/26/7c263ef67d7dcf539fd24e8c8d6d3c5e_1080x447.png) 也就是: ![](https://img.kancloud.cn/19/d7/19d7b197de4a14d45b58915a245decf9_1080x150.png) 所以,转化量期望恒定的源头就在于:我们发朋友圈的时间和浏览朋友圈的时间分布几乎是一致的。 等等,回到刚才的问题,期望一样又能怎样呢?**期望恒定了,我们获得更大转化量的机会也恒定了吗?** 这时,我们来关注一个新的指标:**注意熵**。 微信朋友圈的发布、浏览、点赞、评论都是**符号互动**的重要组成,它形成了比以往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强弱互惠性服务关系**。这些互动拓展了个体维持关系的能力,同时也挤压了用户的时间,占用了用户的注意力。 假设我们的注意在各条朋友圈之间的分配是完全随机的,那么各条朋友圈获得的曝光机会也就是相等的。但事实上,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某几个位置而忽视其余位置,我们怎样去描述**注意的集中或分散程度**? 基于香农的信息熵理论,用户朋友圈的注意熵可以反应用户**注意的不确定性**。 熵被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出现的期望值,计算方法是: ![](https://img.kancloud.cn/dc/fb/dcfb532d8741dfc2a65130dc254a0928_1080x293.png) 我将点赞以及评论数据作为计算注意熵的来源,探究用户注意的分散度。对于一份点赞样本 C,P(ci) =ci/∑C,即某条朋友圈的点赞数可反应用户注意停留在该内容上的概率。 同样把一天分为 48 个时段,对每个时段的所有朋友圈计算注意熵,可以得到总注意熵的趋势图: ![](https://img.kancloud.cn/e2/61/e2615d22517345f413c8a26fc8482957_1080x621.png) :-: 各时间段的总注意熵 如果对每个时段取定量的朋友圈样本,可以绘制各时段确定样本数注意熵的趋势图: ![](https://img.kancloud.cn/17/87/1787b633c16fe86e3c93810ca185f4fb_1080x617.png) :-: 各时间段确定样本数的注意熵 由图可知,在一个确定时间段内,用户的注意的随机性会因内容的增多而变强,而在一个确定数量的样本中,用户注意的随机性几乎恒定。 这就说明,用户浏览内容时,注意力出现的概率是恒定的,即用户出现对某条朋友圈关注度提升的概率是恒定的,但是用户的注意总量会被有限时间的内容数量所稀释,信息量越大,用户随时间分配注意的随机性越强。 太玄学了。 紧接着,我的神仙老师又发来了一本书——**巴拉巴西的《链接》**,读完之后,我发现其中**无尺度网络**的**幂律分布**同样适用于微信朋友圈。 首先,我们把我朋友圈的每一个用户视作一个**节点**,每一个次点赞都形成两个节点之间的**有向边**,这样一来,一个**有向图**就形成了: ![](https://img.kancloud.cn/9e/49/9e49dbebdb555e65a3ac1ee894d15322_1080x637.png) 一个相同阶数和边数的**随机图**: ![](https://img.kancloud.cn/bf/8f/bf8f525b8e6cf030498d5cedc5921e79_1080x1018.png) 统计两个图中各个节点的**度**(节点连接的边数),可以发现,朋友圈的图的度的分布是**幂律分布**,而随机图的分布是**二项式分布**。对于幂律分布来说,研究其**度的期望**的意义不很大。 ![](https://img.kancloud.cn/23/08/23082dab64c206c5fe9b6f775abbf8f2_1080x667.png) :-: 二图度分布对比图 平均没有意义,多少不是关键。 综上所述,如果朋友圈的质量足够高,那么我们可以一直维持在自己朋友圈这个幂律分布的顶端节点——那个拥有连接数最多的节点,这个时候,朋友圈转化率的期望值没有意义——它几乎是恒定的,朋友圈发布的数量不是关键——大部分朋友圈会被 “淹没”,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我们获得的曝光量。所以,质量足够高,什么时候 “人多” 什么时候发,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 “黄金时间”。 用《链接》里的另一句话作为此次小思考的收尾:**节点永远在为链接而竞争**。 One more thing…… ![](https://img.kancloud.cn/79/17/791764b06ccd7f3c4e25ef4ea6d203e9_1080x543.png) :-: 根据点赞关系绘制的社区图,可以非常精准的分类我的各个好友群体 ***** 非常感谢吕欣老师、沈浩老师、孙国玉老师、张辉老师的悉心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