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本章讨论在力学图中常用到的事件( Event ),然后对【[进阶 - 第 2.0 章](http://www.ourd3js.com/wordpress/?p=555)】的人物关系图进行改进,使用户能够固定拖拽的对象。 在【[入门 - 第 9.2 章](http://www.ourd3js.com/wordpress/?p=196)】和【[进阶 - 第 2.0 章](http://www.ourd3js.com/wordpress/?p=555)】中,都用到了以下代码: ~~~ force.on("tick", function(){ }); ~~~ 这里的 force 是之前代码中定义的布局( Layout ),tick 表示当运动进行中每更新一帧时。这是力学图中最常使用的事件,用于设定力学图每一帧是如何更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事件。 ## 1. 布局的事件 代码中,假设定义如下的布局: ~~~ var force = d3.layout.force() .size([width,height]) .linkDistance(200) .charge(-1500); ~~~ 力学图布局 force 本身的事件,D3 提供了3个,分别为 start ,end,tick。在写代码时,可形如: ~~~ //力学图运动开始时 force.on("start", function(){ console.log("开始"); }); //力学图运动结束时 force.on("end", function(){ console.log("结束"); }); //力学图每一帧 force.on("tick", function(){ console.log("进行中"); }); ~~~ 各事件发生时,就会执行相应的代码。 ## 2. 拖拽的事件 在【[入门 - 第 9.2 章](http://www.ourd3js.com/wordpress/?p=196)】和【[进阶 - 第 2.0 章](http://www.ourd3js.com/wordpress/?p=555)】中,都出现了以下代码: ~~~ .call(force.drag); ~~~ 即设定当拖拽时调用函数 force.drag()。D3 中提供了3种拖拽事件:dragstart、dragend、drag。 ~~~ var drag = force.drag() .on("dragstart",function(d,i){ console.log("拖拽状态:开始"); }) .on("dragend",function(d,i){ console.log("拖拽状态:结束"); }) .on("drag",function(d,i){ console.log("拖拽状态:进行中"); }); ~~~ 上面代码中,分别定义了三种事件后,将此拖拽函数赋值给变量 drag,在调用时,只要使用: ~~~ .call(drag); ~~~ 即可。 ## 3. 顶点的固定 使用布局转换数据之后,顶点有一个属性 fixed 。当这个值为 true 时,顶点就是固定不动的;为 false 时,它就是运动的。默认是 false 的。如果要改进【[进阶 - 第 2.0 章](http://www.ourd3js.com/wordpress/?p=555)】的代码,使得用户能够任意固定和解锁顶点,可添加代码如下:当拖拽开始时,被拖拽顶点设定为固定的: ~~~ var drag = force.drag() .on("dragstart",function(d,i){ d.fixed = true; //拖拽开始后设定被拖拽对象为固定 label_text_2.text("拖拽状态:开始"); }) ~~~ 当鼠标双击顶点时,对顶点解锁: ~~~ nodes_img.on("dblclick",function(d,i){ d.fixed = false; }) ~~~ ## 4. 结果 在左上角添加了标签文字,请好好体会一下各事件发生的状况。 拖拽后顶点会固定,双击顶点能够解锁。 完整代码请点击下面链接,右键选择“查看网页源代码”: [http://www.ourd3js.com/demo/J-2.1/relationforce.html](http://www.ourd3js.com/demo/J-2.1/relationforce.html) 谢谢阅读。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署名(BY)-非商业性(NC)-禁止演绎(ND) - 发表日期:2014年11月08日 - 更多内容:[OUR D3.JS - 数据可视化专题站](http://www.ourd3js.com/) 和 [CSDN个人博客](http://blog.csdn.net/lzhlzz) - 备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