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nerText: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你在浏览器看到的内容。它的值是经过浏览器解释过的结果:它将元素的`innerHTML`换码、解释,最终显示出来,然后去除各种格式信息留下的纯文本。它会把`<br/>`换成换行符,会将多个空格并成一个空格对待,而本来的换行符却并不会引起换行,IE会将其当作一个普通的单词边界(一般是空格)。再说的形象点,一个元素的`innerText`属性的值,和你将这个元素内容复制粘贴到记事本里的内容一致。
- textContent:它的内容则是`innerHTML`去除所有标签后的内容(我怀疑这个是从XMLDOM中照搬过来的属性,特性完全一致)。它会将innerHTML中的转义字符(<、 什么的)进行换码,但是不对任何html标签进行解释,而是直接剔除它们。它也不会对innerHTML中的文本按照HTML的方式进行格式转换,比如多个空格还会原原本本地保留,不会合并为一个空格,换行符仍然存在(相反`<br/>`却不会导致换行)。
更加简练的总结:IE中的innerText是需要对innerHTML的值进行:
1、HTML转义(等同于XML转义,对<、&等转义字符进行处理);
2、经过HTML解释和CSS样式解释;
3、之后又剔除格式信息
之后留下的纯文本。
而FF中的textContent没有2、3步,在经过了HTML转义之后直接剔除所有html标签后得到的纯文本。
- 1.Mock.js
- 2.conic-gradient 圆锥渐变
- 3.ES6 Module学习笔记
- 4.ES6函数扩展学习笔记
- 5.导入topojson模块的坑
- 6.git 内部分享
- 7.npm install --save
- 8.nvm和nrm
- 9.删除node_modules文件夹
- 10.es6 symbol
- 11.Set和Map数据结构
- 12.chrome控制台的$0
- 13.d3-ordinal
- 14.Object.assign() 和lodash的merge()
- 15.echarts x轴坐标文字显示不全
- 16.echarts地图配置项--中文
- 17.webpack自动浏览器打开插件
- 18.D3线条和面积动画--未采用
- 19.投影滤镜
- 20.文本挡住触发事件
- 21图表用法
- 22.大胆的表现自己把
- 23.裁剪clip-path
- 24svg线条动画的反向和时间误差
- 25.visibility和display的区别
- 26.SVG滤镜
- 27windo命令行的坑
- 28.textContent与innerText的不同
- 29.CSS3炫酷文本
- 30.更改webpack配置文件路径
- 31.大胖给我做的css codereivew
- 32.定义接口不要限定死
- 33.不使用浮动,用inline-block平分出现换行问题
- 34.输入框的校验
- 35.handlbars的registerHelper
- 36.animation-fill-mode
- 37.svg嵌套HTML,实现文本换行
- 38.SVN出现黄色感叹号
- 39.typeof与instanceof
- 40.SVG里面谨慎设置font-family
- 41.新脚手架里的相对路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