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在发送数据前,通信双方必须在彼此间建立一条连接。所谓的“连接”,其实是客户端和服务端保存的一份关于对方的信息,如ip地址、端口号等。
TCP可以看成是一种字节流,它会处理IP层或以下的层的丢包、重复以及错误问题。在连接的建立过程中,双方需要交换一些连接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放在TCP头部。
一个TCP连接由一个4元组构成,分别是两个IP地址和两个端口号。一个TCP连接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连接、数据传输、退出(关闭)。**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一个链接,通过四次挥手来关闭一个连接。**
**当一个连接被建立或被终止时,交换的报文段只包含TCP头部,而没有数据。**
### TCP报文的头部结构
在了解TCP连接之前先来了解一下TCP报文的头部结构。
![](https://pic4.zhimg.com/80/v2-2aa192d35fb785d6ff699035d060dc47_720w.jpg)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义如下:
* ACK:确认序号有效。
* FIN:释放一个连接。
* PSH: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交给应用层。
* RST:重置连接。
* SYN:发起一个新连接。
* 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
* 不要将确认序号ack与标志位中的ACK搞混了。
* 确认方ack=发起方seq+1,两端配对。
###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的本质是确认通信双方收发数据的能力
首先,我让信使运输一份信件给对方,**对方收到了,那么他就知道了我的发件能力和他的收件能力是可以的。**
于是他给我回信,**我若收到了,我便知我的发件能力和他的收件能力是可以的,并且他的发件能力和我的收件能力是可以。**
然而此时他还不知道他的发件能力和我的收件能力到底可不可以,于是我最后回馈一次**,他若收到了,他便清楚了他的发件能力和我的收件能力是可以的。**
这,就是三次握手,这样说,你理解了吗?
![](https://pic1.zhimg.com/80/v2-c2602875a99f219451bb5d9fe087812c_720w.jpg)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要向服务端发起连接请求,首先客户端随机生成一个起始序列号ISN(比如是100),那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的报文段包含SYN标志位(也就是SYN=1),序列号seq=100。
*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发过来的报文后,发现SYN=1,知道这是一个连接请求,于是将客户端的起始序列号100存起来,并且随机生成一个服务端的起始序列号(比如是300)。然后给客户端回复一段报文,回复报文包含SYN和ACK标志(也就是SYN=1,ACK=1)、序列号seq=300、确认号ack=101(客户端发过来的序列号+1)。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回复后发现ACK=1并且ack=101,于是知道服务端已经收到了序列号为100的那段报文;同时发现SYN=1,知道了服务端同意了这次连接,于是就将服务端的序列号300给存下来。然后客户端再回复一段报文给服务端,报文包含ACK标志位(ACK=1)、ack=301(服务端序列号+1)、seq=101(第一次握手时发送报文是占据一个序列号的,所以这次seq就从101开始,需要注意的是不携带数据的ACK报文是不占据序列号的,所以后面第一次正式发送数据时seq还是101)。当服务端收到报文后发现ACK=1并且ack=301,就知道客户端收到序列号为300的报文了,就这样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TCP建立了连接。
### 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的目的是关闭一个连接
![](https://pic4.zhimg.com/80/v2-083462b035aeaa02bbf10f67ab78f51f_720w.jpg)
比如客户端初始化的序列号ISA=100,服务端初始化的序列号ISA=300。TCP连接成功后客户端总共发送了1000个字节的数据,服务端在客户端发FIN报文前总共回复了2000个字节的数据。
* 第一次挥手:当客户端的数据都传输完成后,客户端向服务端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当然数据没发完时也可以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并停止发送数据),释放连接报文包含FIN标志位(FIN=1)、序列号seq=1101(100+1+1000,其中的1是建立连接时占的一个序列号)。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发出FIN报文段后只是不能发数据了,但是还可以正常收数据;另外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占据一个序列号。
*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发的FIN报文后给客户端回复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含ACK标志位(ACK=1)、确认号ack=1102(客户端FIN报文序列号1101+1)、序列号seq=2300(300+2000)。此时服务端处于关闭等待状态,而不是立马给客户端发FIN报文,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服务端可能还有数据没发完。
* 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将最后数据(比如50个字节)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报文包含FIN和ACK标志位(FIN=1,ACK=1)、确认号和第二次挥手一样ack=1102、序列号seq=2350(2300+50)。
*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的FIN报文后,向服务端发出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含ACK标志位(ACK=1)、确认号ack=2351、序列号seq=1102。注意客户端发出确认报文后不是立马释放TCP连接,而是要经过2MSL(最长报文段寿命的2倍时长)后才释放TCP连接。而服务端一旦收到客户端发出的确认报文就会立马释放TCP连接,所以服务端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 常见面试题
### 为什么TCP连接的时候是3次?2次不可以吗?
因为需要考虑连接时丢包的问题,如果只握手2次,第二次握手时如果服务端发给客户端的确认报文段丢失,此时服务端已经准备好了收发数(可以理解服务端已经连接成功)据,而客户端一直没收到服务端的确认报文,所以客户端就不知道服务端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理解为客户端未连接成功),这种情况下客户端不会给服务端发数据,也会忽略服务端发过来的数据。
如果是三次握手,即便发生丢包也不会有问题,比如如果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的确认ack报文丢失,服务端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ack报文的话就会重新进行第二次握手,也就是服务端会重发SYN报文段,客户端收到重发的报文段后会再次给服务端发送确认ack报文。
### 为什么TCP连接的时候是3次,关闭的时候却是4次?
因为只有在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没有数据要发送的时候才能断开TCP。而客户端发出FIN报文时只能保证客户端没有数据发了,服务端还有没有数据发客户端是不知道的。而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FIN报文后只能先回复客户端一个确认报文来告诉客户端我服务端已经收到你的FIN报文了,但我服务端还有一些数据没发完,等这些数据发完了服务端才能给客户端发FIN报文(所以不能一次性将确认报文和FIN报文发给客户端,就是这里多出来了一次)。
### 为什么客户端发出第四次挥手的确认报文后要等2MSL的时间才能释放TCP连接?
这里同样是要考虑丢包的问题,如果第四次挥手的报文丢失,服务端没收到确认ack报文就会重发第三次挥手的报文,这样报文一去一回最长时间就是2MSL,所以需要等这么长时间来确认服务端确实已经收到了。
### 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客户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
TCP设有一个保活计时器,客户端如果出现故障,服务器不能一直等下去,白白浪费资源。服务器每收到一次客户端的请求后都会重新复位这个计时器,时间通常是设置为2小时,若两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数据,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每隔75秒钟发送一次。若一连发送10个探测报文仍然没反应,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连接。
- PHP篇
- 函数传值和传引用的区别
- 简述PHP的垃圾回收机制
- 简述CGI、FAST-CGI、PHP-FPM的关系
- 常见正则表达式
- 多进程写文件,如何保证都写成功
- php支持回调函数的数组函数
- MySQL篇
- MySQL的两种存储引擎区别
- 事务的四大特性
- 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
- 什么是索引
- 索引有哪些数据结构,优缺点
- 索引的一些潜规则
- SQL的优化方案
- 简述MySQL的锁机制
- 死锁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
- 简述MySQL的主从复制过程,延迟问题怎么解决
- 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
- 数据库中间件MyCat
- Linux篇
- Linux常用命令
- 对日志文件的IP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并显示次数最多的前5名
- WEB篇
- 跨域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解决跨域
- Redis篇
- redis介绍
- redis和memcached区别
- redis的持久化方案
- 缓存穿透、击穿、雪崩、预热、更新、降级
- 网络篇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简述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过程
- UDP、TCP 区别,适用场景
- HTTP常见状态码含义
- 设计模式篇
- 单例模式
- 简单工厂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策略模式
- 注册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安全篇
- 跨站脚本攻击(XSS)
- 跨站点请求伪造(CSRF)
- SQL 注入
- 应用层拒绝服务攻击
- PHP安全
- 运维篇
- docker面试题
- 消息队列篇
- 架构篇
- 数据结构与算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