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分布式锁的三种实现方式之前,先了解一下分布式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 在分布式系统环境下,一个方法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机器的一个线程执行;
2. 高可用的获取锁与释放锁;
3. 高性能的获取锁与释放锁;
4. 具备可重入特性;
5. 具备锁失效机制,防止死锁;
6. 具备非阻塞锁特性,即没有获取到锁将直接返回获取锁失败。
分布式的CAP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分布式系统都无法同时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项。”所以,很多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要对这三者做出取舍。在互联网领域的绝大多数的场景中,都需要牺牲强一致性来换取系统的高可用性,系统往往只需要保证“最终一致性”,只要这个最终时间是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即可。
通常分布式锁以单独的服务方式实现,目前比较常用的分布式锁实现有三种:
*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
* 基于缓存(redis,memcached,tair)实现分布式锁。
* 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尽管有这三种方案,但是不同的业务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型,他们之间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 1、 基于数据库的实现方式
基于数据库的实现方式的核心思想是: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表,表中包含方法名等字段,并在方法名字段上创建唯一索引,想要执行某个方法,就使用这个方法名向表中插入数据,成功插入则获取锁,执行完成后删除对应的行数据释放锁。
创建一个表:
```
DROP TABLE IF EXISTS `method_lock`;
CREATE TABLE `method_lock` (
`id`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主键',
`method_name` varchar(64) NOT NULL COMMENT '锁定的方法名',
`desc` varchar(255) NOT NULL COMMENT '备注信息',
`upd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idx_method_name` (`method_name`)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3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锁定中的方法';
```
想要执行某个方法,就使用这个方法名向表中插入数据:
```
INSERT INTO method_lock (method_name, desc) VALUES ('methodName', '测试的methodName');
```
因为我们对method\_name做了唯一性约束,这里如果有多个请求同时提交到数据库的话,数据库会保证只有一个操作可以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操作成功的那个线程获得了该方法的锁,可以执行方法体内容。
成功插入则获取锁,执行完成后删除对应的行数据释放锁:
```
delete from method_lock where method_name ='methodName';
```
注意:这里只是使用基于数据库的一种方法,使用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还有很多其他的用法可以实现!
使用基于数据库的这种实现方式很简单,但是对于分布式锁应该具备的条件来说,它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及优化:
1. 因为是基于数据库实现的,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将直接影响分布式锁的可用性及性能,所以,数据库需要双机部署、数据同步、主备切换;
2. 不具备可重入的特性,因为同一个线程在释放锁之前,行数据一直存在,无法再次成功插入数据,所以,需要在表中新增一列,用于记录当前获取到锁的机器和线程信息,在再次获取锁的时候,先查询表中机器和线程信息是否和当前机器和线程相同,若相同则直接获取锁;
3. 没有锁失效机制,因为有可能出现成功插入数据后,服务器宕机了,对应的数据没有被删除,当服务恢复后一直获取不到锁,所以,需要在表中新增一列,用于记录失效时间,并且需要有定时任务清除这些失效的数据;
4. 不具备阻塞锁特性,获取不到锁直接返回失败,所以需要优化获取逻辑,循环多次去获取。
5. 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方式将会越来越复杂;依赖数据库需要一定的资源开销,性能问题需要考虑。
#### 2、基于Redis的实现方式
选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原因:
1. Redis有很高的性能;
2. Redis命令对此支持较好,实现起来比较方便;
主要实现方式:
1. SET lock currentTime+expireTime EX 600 NX,使用set设置lock值,并设置过期时间为600秒,如果成功,则获取锁;
2. 获取锁后,如果该节点掉线,则到过期时间ock值自动失效;
3. 释放锁时,使用del删除lock键值;
使用redis单机来做分布式锁服务,可能会出现单点问题,导致服务可用性差,因此在服务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官方建议使用redis集群(例如5台,成功请求锁超过3台就认为获取锁),来实现redis分布式锁。
优点:性能高,redis可持久化,也能保证数据不易丢失,redis集群方式提高稳定性。
缺点:使用redis主从切换时可能丢失部分数据。
#### 3、基于ZooKeeper的实现方式
ZooKeeper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开源组件,它内部是一个分层的文件系统目录树结构,规定同一个目录下只能有一个唯一文件名。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步骤如下:
1. 创建一个目录mylock;
2. 线程A想获取锁就在mylock目录下创建临时顺序节点;
3. 获取mylock目录下所有的子节点,然后获取比自己小的兄弟节点,如果不存在,则说明当前线程顺序号最小,获得锁;
4. 线程B获取所有节点,判断自己不是最小节点,设置监听比自己次小的节点;
5. 线程A处理完,删除自己的节点,线程B监听到变更事件,判断自己是不是最小的节点,如果是则获得锁。
这里推荐一个Apache的开源库Curator,它是一个ZooKeeper客户端,Curator提供的InterProcessMutex是分布式锁的实现,acquire方法用于获取锁,release方法用于释放锁。
优点:具备高可用、可重入、阻塞锁特性,可解决失效死锁问题。
缺点:因为需要频繁的创建和删除节点,性能上不如Redis方式。
上面的三种实现方式,没有在所有场合都是完美的,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实现方式。
在分布式环境中,对资源进行上锁有时候是很重要的,比如抢购某一资源,这时候使用分布式锁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资源。
- 一、经典(一)
- 二、经典(二)
- 三、经典(三)
- 四、经典(四)
- 五、经典(五)
- 六、经典(六)
- 七、经典(七)
- 八、经典(八)
- 九、经典(九)
- 十、经典(十)
- 十一、经典(十一)
- 十二、经典(十二)
- 其他
- 1、知识点一
- 2、面试集
- 3、负载均衡原理
- 4、LVS相关了解
- 5、微服务架构
- 6、分布式锁实现原理
- 7、Etcd怎么实现分布式锁
- 8、Redis的数据结构有哪些,以及实现场景
- 9、Mysql高可用方案有哪些
- 10、Go语言的栈空间管理是怎么样的
- 11、Goroutine和Channel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12、Go中的锁有哪些?三种锁,读写锁,互斥锁,还有map的安全的锁?
- 13、怎么限制Goroutine的数量
- 14、Goroutine和线程的区别?
- 15、中间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