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此处我打算简单讲下我的职业生涯。 ## 天下有变 18年11月,公司线上一个活动,微信分享邀请注册出现严重bug,导致分享行为走不通,邀请排行榜也不准,对运营销售的影响比较大,公司里人们都有点看低开发。 ## 走马上任 那会公司总共30来人,公司有一位boss是产品,当时产品、设计、开发统归产品boss管,程序员说少也不少,前端加后端11人,没配测试。boss决定在开发团队中选一个人当leader,在开发一线凝聚战斗力,把控质量,提高效率,保障按期交付。那会儿,把我从一个并没有实际领导团队经验的管理菜鸡,任命来负责技术管理的工作。 之后除了开发内部的宣讲会,开始参加各种产品、运营、教研、销售部门提的需求会,公司决策会的大会小会,同时也会写很多代码,看开发同事上班划水啊,逛社区啊,会伸手管管防止摸鱼,心里也会有点精神资本家的意思,从18年底开始,经常是公司走得最晚的一个人。 ## 极为广泛的工作内容 2019年,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给运营、销售、教研导出各种维度的数据,和他们开需求会,部门会,改线上bug,参与制定每次迭代的开发周期,负责并参与制定每个开发任务的工期,整理开发思路,组织宣讲,对产品最终交付的质量负责,git版本控制,上线管理,不断完善开发规范和内部制度并监督执行,同时也负责关键环节的代码编写,优化加速接口的一些工作,等等。 一直都特别累。 创业公司本来就很少存在上班摸鱼的情况,经常加班写码推进度,再加上没啥管理经验,我就觉得多压榨压榨自己的效率,交付的快一些,代码也相对靠谱一些不出bug;再者公司也没有OA,开发同事范围内的一些请假、调休、晚餐餐补、交通补助汇总报销的这些琐碎小事也到我肩头;日常的制度性人员管理,代码管理;十来个开发出啥问题都找我解决下,比如开发环境出问题,git使用出问题,代码实现的业务逻辑有疑问等等的吧,19年的上半年累得要死要死的。最后觉得这样下去真的不行,头发掉的厉害,从一个大学健身4年,精气神都不错的小伙从140多斤的累成了160斤,有一次在公司楼下打篮球,没打几个球感觉浑身脱力心脏快蹦出来了,至此,真切的感受到,工作强度超过生理极限了。想想当初司马懿打探消息,听说军中「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直言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单靠一个人,终归只是一个强点,不能激发团队的力量。运用管理能力运转开发团队,管理者应该把整体效率的提升作为工作重点。 怎么解决这种局面呢? ## 破局 **组织架构** 明确了员工转正制度; 明确了团队工作流程; 明确了技术部管理制度; 明确了技术部考核标准; 执行过一段时间出bug发红包制度,严抓实现质量; 增加月度综合评定,包含十多项考核条目,以此得出月度优秀员工,以及年终奖评定; 建立了轮流值班制度,更好的解放不值班的开发同事的生产力(更专注),把事情安排交代到一两个人身上,抓责任也好抓; 建立了项目制,即一次大的版本迭代设定一个总负责人,对进度和实现质量负责,也给与相应的权利和奖励; 增设前端负责人,对前端负责; 确定了开发协作规范(简化版的git workflow); 增加开发的宣讲环节,脑暴一下,提升实现质量下限; 统一了开发同事的本地环境,搭建了测试环境,预发布环境(效率提升),各自环境建立独立建数据库(数据安全)。 总之确定了很多细节,比如晚餐餐补是多少钱可报销,到几点可以打车交通补助,产研设计的交付流程,每天公司同事和用户反馈的问题谁来处理,很多事情定下来了,效率提升很多,我也解套了。 相对比技术的提升,管理能力的提升更为显著一些,掌握了很多作为公司中层如何工作的技巧。 |一线开发者 | 中层管理者 | | --- | --- | | 对强制加班制度的不满意 |对公司整体的协作运转,商机紧迫的理解,发现身边优秀的人,见贤思齐 | | 站在员工的角度 |同时站在管理者&员工角度,和老板,开发同事能换位思考,思维共识。 | | 做好自己负责的部分 | 对整个产品使用的人性化,流畅,健壮负责 | | 其他同事解决不了自己来 |授人以渔(或者共同思考解决问题) | | 期望乐观,希望他好我好 | 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儿,志不同确实不相为谋,相反,给有能力有态度的人更多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