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https://img.kancloud.cn/41/e0/41e066af9a6c25a24868d9667253ec98_1241x333.jpg) ***** 在学习顺序表之前,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 列表的下标为什么从零开始 - 为什么列表append比insert快 - 列表append之后,id值为什么不变,也可以说内存地址不变 在程序中,经常需要将一组(通常是同为某个类型的)数据元素作为整体管理和使用,需要创建这种元素组,用变量记录它们,传进传出函数等。一组数据中包含的元素个数可能发生变化(可以增加或删除元素)。 <br>对于这种需求,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便是将这样一组元素看成一个序列,用元素在序列里的位置和顺序,表示实际应用中的某种有意义的信息,或者表示数据之间的某种关系。 <br>这样的一组序列元素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将其抽象为**线性表**。一个线性表是某类元素的一个集合,还记录着元素之间的一种顺序关系。线性表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在实际程序中应用非常广泛,它还经常被用作更复杂的数据结构的实现基础。 根据线性表的实际存储方式,分为两种实现模型: - **顺序表**,将元素顺序地存放在一块连续的存储区里,元素间的顺序关系由它们的存储顺序自然表示。 - **链表**,将元素存放在通过链接构造起来的一系列存储块中。 ## 顺序表的基本形式 ![](https://box.kancloud.cn/5889f314aff8f46bf282af0255620ca9_1382x600.png) 图a表示的是顺序表的基本形式,数据元素本身连续存储,每个元素所占的存储单元大小固定相同,元素的下标是其逻辑地址,而元素存储的物理地址(实际内存地址)可以通过存储区的起始地址Loc (e0)加上逻辑地址(第i个元素)与存储单元大小(c)的乘积计算而得,即: **Loc(ei) = Loc(e0) + c\*i** 故,访问指定元素时无需从头遍历,通过计算便可获得对应地址,其时间复杂度为O(1)。 如果元素的大小不统一,则须采用图b的元素外置的形式,将实际数据元素另行存储,而顺序表中各单元位置保存对应元素的地址信息(即链接)。由于每个链接所需的存储量相同,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元素链接的存储位置,而后顺着链接找到实际存储的数据元素。**注意,图b中的c不再是数据元素的大小,而是存储一个链接地址所需的存储量,这个量通常很小。** 图b这样的顺序表也被称为对实际数据的索引,这是最简单的索引结构。 ## 数组要从0开始编号,而不是从1开始呢? 从数组存储的内存模型上来看,“下标”最确切的定义应该是“偏移(offset)”。前面也讲到,如果用 a 来表示数组的首地址,a[0] 就是偏移为 0 的位置,也就是首地址,a[k] 就表示偏移 k 个 type_size 的位置,所以计算 a[k] 的内存地址只需要用这个公式: ``` a[k]_address = base_address + k * type_size ``` 但是,如果数组从 1 开始计数,那我们计算数组元素 a[k] 的内存地址就会变为: ``` a[k]_address = base_address + (k-1)*type_size ``` 对比两个公式,我们不难发现,从 1 开始编号,每次随机访问数组元素都多了一次减法运算,对于 CPU 来说,就是多了一次减法指令。数组作为非常基础的数据结构,通过下标随机访问数组元素又是其非常基础的编程操作,效率的优化就要尽可能做到极致。所以为了减少一次减法操作,数组选择了从 0 开始编号,而不是从 1 开始。 ## 基本顺序表与元素外围顺序表 ![](https://box.kancloud.cn/5889f314aff8f46bf282af0255620ca9_1382x600.png) ## 顺序表的结构 ![](https://img.kancloud.cn/a4/22/a42259afc1ca8ce01aa916d0b8f929e6_292x448.png) 一个顺序表的完整信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表中的元素集合,另一部分是为实现正确操作而需记录的信息,即有关表的整体情况的信息,这部分信息主要包括元素存储区的**容量**和当前表中已有的**元素个数**两项。 ## 顺序表的两种基本实现方式 ![](https://box.kancloud.cn/4cddb7499e25157f47c2644857d3ddd0_1108x246.png) 图a为一体式结构,存储表信息的单元与元素存储区以连续的方式安排在一块存储区里,两部分数据的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顺序表对象。 一体式结构整体性强,易于管理。但是由于数据元素存储区域是表对象的一部分,顺序表创建后,元素存储区就固定了。 图b为分离式结构,表对象里只保存与整个表有关的信息(即容量和元素个数),实际数据元素存放在另一个独立的元素存储区里,通过链接与基本表对象关联。 ## 元素存储区替换 一体式结构由于顺序表信息区与数据区连续存储在一起,所以若想更换数据区,则只能整体搬迁,即整个顺序表对象(指存储顺序表的结构信息的区域)改变了。 分离式结构若想更换数据区,只需将表信息区中的数据区链接地址更新即可,而该顺序表对象不变。 ## 元素存储区扩充 采用分离式结构的顺序表,若将数据区更换为存储空间更大的区域,则可以在不改变表对象的前提下对其数据存储区进行了扩充,所有使用这个表的地方都不必修改。只要程序的运行环境(计算机系统)还有空闲存储,这种表结构就不会因为满了而导致操作无法进行。人们把采用这种技术实现的顺序表称为动态顺序表,因为其容量可以在使用中动态变化。 扩充的两种策略 - 每次扩充增加固定数目的存储位置,如每次扩充增加10个元素位置,这种策略可称为线性增长。 - 特点:节省空间,但是扩充操作频繁,操作次数多。 - 每次扩充容量加倍,如每次扩充增加一倍存储空间。 - 特点:减少了扩充操作的执行次数,但可能会浪费空间资源。以空间换时间,推荐的方式。 ## 顺序表的操作 ### 增加元素 ![](https://box.kancloud.cn/c011425c88cd59c231b1e30f5866c6a6_964x500.png) a. 尾端加入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1) b. 非保序的加入元素(不常见),时间复杂度为O(1) c. 保序的元素加入,时间复杂度为O(n) # 保序是插入元素,原先的顺序不变 ### 删除元素 ![](https://box.kancloud.cn/824f58ec5060a866045110d341f63275_976x456.png) a. 删除表尾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1) b. 非保序的元素删除(不常见),时间复杂度为O(1) c. 保序的元素删除,时间复杂度为O(n) ## Python中的顺序表 Python中的list和tuple两种类型采用了顺序表的实现技术,具有前面讨论的顺序表的所有性质。 tuple是不可变类型,即不变的顺序表,因此不支持改变其内部状态的任何操作,而其他方面,则与list的性质类似。 ## list的基本实现技术 Python标准类型list就是一种元素个数可变的线性表,可以加入和删除元素,并在各种操作中维持已有元素的顺序(即保序),而且还具有以下行为特征: * 基于下标(位置)的高效元素访问和更新,时间复杂度应该是O(1); 为满足该特征,应该采用顺序表技术,表中元素保存在一块连续的存储区中。 * 允许任意加入元素,而且在不断加入元素的过程中,表对象的标识(函数id得到的值)不变。 为满足该特征,就必须能更换元素存储区,并且为保证更换存储区时list对象的标识id不变,只能采用分离式实现技术。 在Python的官方实现中,list就是一种采用分离式技术实现的动态顺序表。这就是为什么用list.append(x) (或 list.insert(len(list), x),即尾部插入)比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效率高的原因。 在Python的官方实现中,list实现采用了如下的策略:在建立空表(或者很小的表)时,系统分配一块能容纳8个元素的存储区;在执行插入操作(insert或append)时,如果元素存储区满就换一块4倍大的存储区。但如果此时的表已经很大(目前的阀值为50000),则改变策略,采用加一倍的方法。引入这种改变策略的方式,是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空闲的存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