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20 年互联网从无到有,未来 30 年互联网从有到无,“无”指的是无所不在。未来,任何一家企业的业务都将构建在软件和互联网的基础之上。
软件交付能力对于业务中台的建设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挑战。
![](https://img.kancloud.cn/09/e6/09e69d0537c17a45b1a47e3effbdb4ce_1315x649.png)
* 随着竞争的加剧,业务中台对研发效能的期望越来越高
* 随着产业互联网向纵深的发展,产品和协作的复杂度越来越高,研发效能有下降的趋势
#
## 研发效能提升的三个核心问题
![](https://img.kancloud.cn/7f/eb/7feb3862c9b99aae6e1d9b1199f734ce_1321x691.png)
> #### 1、 以流动效率为核心提升团队的持续交付能力
![](https://img.kancloud.cn/13/71/1371e7846dac2dab4090d1743671d406_1325x839.png)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通常是按职能组织团队的,如业务部门、产品部门、开发部门、测试部门及运维部门等,每个职能都可以说自己很高效,从各自的视角去提升效率,看上去每一个职能都很繁忙,看似高效。但是从用户/客户的角度去看,用户关心的是需求是以多快速度交付到他的手中,满足他“所想即所得”的述求。我们看单个需求在研发过程流动的整个周期,从需求提出到完成的整个时间线上,我们分别用红线表示等待时长,绿线表示被处理的时长,红长绿短。为什么会这样呢?
产品同学批量去做需求分析、开发同学攒一批需求,一起完成开发。但如果从单个需求的视角来看,单个人一段时间只能处理一个需求,其它需求就会处于等待,等待不仅仅是因为批量,还可能是各部门的协调问题
> #### 2、以用户价值为核心规划和探索有效的产品
![](https://img.kancloud.cn/1d/a7/1da78286ddfc900ae6360c66788cd42f_1361x721.png)
我们需要去规划和探索有效的需求。如何去探索呢?过去是以组织和资源为核心,一件东西只要生产出来就有人买,但今天选择权已经从生产方转移到用户侧,用户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所有的公司都是围绕用户来做,这非常像地心说向日心说转移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从以组织和资源为核心转变成以用户价值为核心。
![](https://img.kancloud.cn/a6/32/a632d399bd7cd59fcc0fefc3313fc02c_1484x934.png)
> #### 3、以长期效率为核心沉淀优质软件资产和工程能力
我们可以看下图,一条红线,一条绿线。如果为了追求短期效率,一定会选择红线,就是说开发的越多,接下来做的就越慢,代码写的不好,后面的测试、持续交付又没跟上,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前面欠的太多,就需要还债,甚至是利息,如果只是还债,可能就会把这条红线拉平
按项目制开发的系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建设方的目的是为了验收交付赚钱,天然就是追求短期效率,这就更需要实现长期效率的管理和技术平台支撑
![](https://img.kancloud.cn/ba/4c/ba4cb3af256c4f9190ec7072037b63de_1228x844.p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期器,我们要不断的提升工程能力,比如说工具、平台、还有一些好的实践,甚至员工技能的问题。比如说持续交付实践,比如说环境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持续集成部署的方式,让代码快速的流动,安全放心的发布软件,发布上机后,安全运维能确保服务的稳定性
![](https://img.kancloud.cn/87/77/877727030e1b99e99becad4743d17f71_1468x817.png)
#### 总结
以流动效率为核心提升团队的持续交付能力;以客户价值为核心规划和探索有效的产品;以长期效率为核心沉淀优质软件资产和工程的能力。这三个核心构成了我们的研发效能过提升之道。
![](https://img.kancloud.cn/e0/50/e050b62f6d736f932712fb55acb37b49_1525x830.png)
- 第1章 企业业务中台架构
- 1.1 企业数字化转型
- 1.2 阿里中台架构演进
- 1.3 企业数据模型与IT总体架构
- 第2章 研发效能最优化
- 2.1 可视化的交付过程
- 2.2 限制并行需求量加快流速
- 第3章 云资源目录
- 3.1 服务器
- 3.2 数据库
- 3.3 网络及安全
- 3.4 容器服务
- 3.5 安全服务
- 3.6 云存储
- 3.7 消息队列
- 3.8 人工智能
- 3.9 分布式应用
- 3.10 云效率
- 3.11 云市场
- 3.12 数据分析
- 3.13 云端真机测试
- 第4章 中台架构详解
- 4.1 中台架构实践
- 4.2 中台数据模型解析
- 4.3 中台应用架构实践
- 4.4 中台技术路线
- 4.5 中台实践问题剖析
- 4.6 中台实践Demo
- 第5章 应用与中台相结合
- 5.1 应用架构详解
- 5.2 应用技术路线
- 5.3 应用与中台相结合
- 5.4 应用与中台实践问题剖析
- 5.5 应用解决明细
- 第6章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