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序言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其实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
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诸如,人的感觉是怎么工作的?人怎么能识别各种事物?人怎么能记住各种经验?人是怎样理解语言,又是怎样组织和表达语言的?人是如何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所谓人那么有“个性”是怎么回事?人的情绪和“脾气”又是怎么回事?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吗?人的意识是怎么回事?意识之外又有些什么?还有梦?人的智力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成分?怎么测量?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不胜枚举。
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是社会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这些心理与行为是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哪些受环境影响,哪些由先天遗传决定?这些是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和改善人的发展?人们怎样才能学习、记忆得更有效?这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工作中和家庭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工作是为了什么?领导是怎么起作用的?怎样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这些是组织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今天的工业设计如何使人更舒适更有效?从仪器仪表到工作环境怎样设计才能使人的疲劳或伤害减到最小,效率达到最高?这些是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关心的话题。人所不断发展积累的心理与行为会如何影响人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人投资决策会有什么不同?人的感知、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人际互动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广告是怎么起作用的?这些是经济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在地球和在太空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失重情况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会有哪些变化?这些是航空航天心理学最关切的。运动员是怎么选拔和培养的?他们在比赛的瞬间如何能承受各种压力?成绩波动是怎么回事?运动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可以控制的吗?这些是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的美感是哪里来的?审美活动有哪些心理特征?艺术创造是天才的特权?普通人如何能培养艺术家的气质和才干?这些是艺术心理学的领域。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总之,在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心理学问题,都需要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的博大!
有人总结说,世界有三大谜:物质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意识起源之谜。心理学恰恰是探索关于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而且,由于这第三个谜很大程度又和前两个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使心理学成为一个更加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也是一个使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领域。这体现了心理学的重要!
科学心理学1879年诞生于德国,但在20世纪初中叶,它的中心就移到了美国。在今天的美国,有3000多所大学有心理学学位教育,不少大学每年主修心理学的学生超过千人;全美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学科是心理学;书店里书籍最多最丰富的领域之一是心理学;社会对专业工作者需求最旺盛的领域之一也包括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这样一个学科在一个发达工业国家里所具有的影响。
我国心理学起步并不晚。1900年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就已经有《心理学慨论》的课程。1917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20世纪20-40年代已有相当一批在国外学成回国的心理学家在国内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心理学在20世纪中叶后相当一段时期的中国处于被搁置甚至被封杀的境地,这使得中国的心理学大伤元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心理学得到复兴。经过20世纪最后20年的努力,我国的心理学终于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目前国内设立心理学系的大学已达到约60来所,是20年前的15倍!但总体来说,我国心理学仍相对较弱,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积累仍很有限。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和普及成为我国心理学发屐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而要做妤这方面的工作,优秀教材是关键。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不仅如此,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练习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教育部高教司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迅速提高,多次倡议在一定条件下引用外版教材,体现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教材改革的重点思路。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也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在国内推动引进外版优秀教材的工作,使得国际上真正优秀的高校教材能为我所用,加速我国心理学高等教育的提高。而这也正是《心理学与生活》这本教材翻译出版的契机。
我从1990年开始就使用这部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著名教授津巴多博士(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所写的这部《心理学与生活》,作为我在北大心理学系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并一直跟踪它的发展,斯坦福每出一个新的版本,我就跟进一个版本。2001年我在夏威夷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参加由津巴多教授组织的一个专题研讨会,向他介绍了我们多年使用他的教材的情况,并建议翻译出版中文本,他十分欣喜并表示支持。这促成了最后翻译这本经典教材的决心。
2002年,我的好友,也是当年北大的同窗,多年从事出版工作的刘力先生几经努力,完成了这部教材最新版的版权引进工作,使得我终于有可能实现多年来的想法。于是,这部经典的心理学教材,也是一部鸿篇巨制的翻译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可以说,《心理学与生活》这部教材的翻译工作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一项大型工程,也是北大心理学系历史上少有的大动作。2003年底,我召集系里部分教师开翻译动员会,全系共有18位教授、副教授倾情出动,可以说,整个教材的翻译是北大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没有他们的通力合作和精诚奉献,就没有这部教材如此迅速地问世。特别是王苏教授虽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仍欣然动笔翻译本书第一部分“前言”,其精神令人感动。更令人悲痛的是,这竟然是王苏教授的绝笔。他自2003年2月完成序言的翻译以来,一直身体不适,直至10月3日与我们诀别。这部教材的翻译凝聚有他的心血,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奉献!我们也以此部教材的翻译出版作为对他的永远怀念。
本书各部分的译者依序为:前言,王苏教授;第1章,王垒教授;第2章,朱滢教授;第3章,沈政教授;第4章,吴艳红副教授;第5章,韩世辉教授;第6章,苏彦提教授;第7章,包燕副教授;第8章,耿海燕副教授;第9章,张亚旭副教授;第10章,杨炯炯副教授;第11章,周晓林教授;第12章,肖健教授;第13章,王垒教授;第14章,王登峰教授;第15章,甘怡群副教授;第16章,钱铭怡教授;第17章,张智勇副教授;第18章,侯玉波副教授;人名列表和术语表由王垒和潘莹欣翻译。特别要感谢北大心理学系的许多研究生们,他们作为教授的助手作了大量的基础性或辅助性工作,为本教材的顺利出版立下汗马功劳。
尤其要感谢新曲线公司的刘力先生,他在版权引进乃至最后清样审定上花费了许多心血。还要感谢这部教材的编辑陈浩莺小姐以及美术编辑陶建胜先生、排版制作李爱娟小姐,他们的工作使这部经典教材得到了最终的完美再现。
王垒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2003年10月于北京大学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