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 Redis持久化策略 Redis一共支持四种持久化方式,主要使用的两种: * 定时快照方式(snapshot):该持久化方式实际是在Redis内部一个定时器事件,每隔固定时间去检查当前数据发生的改变次数与时间是否满足配置的持久化触发的条件,如果满足则通过操作系统fork调用来创建出一个子进程,这个子进程默认会与父进程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这时就可以通过子进程来遍历整个内存来进行存储操作,而主进程则仍然可以提供服务,当有写入时由操作系统按照内存页(page)为单位来进行copy-on-write保证父子进程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它的缺点是快照只是代表一段时间内的内存映像,所以系统重启会丢失上次快照与重启之间所有的数据 * 基于语句追加文件的方式(aof):aof方式实际类似MySQl的基于语句的binlog方式,即每条会使Redis内存数据发生改变的命令都会追加到一个log文件中,也就是说这个log文件就是Redis的持久化数据;aof的方式的主要缺点是追加log文件可能导致体积过大,当系统重启恢复数据时如果是aof的方式则加载数据会非常慢,几十G的数据可能需要几小时才能加载完,当然这个耗时并不是因为磁盘文件读取速度慢,而是由于读取的所有命令都要在内存中执行一遍。另外由于每条命令都要写log,所以使用aof的方式,Redis的读写性能也会有所下降 * Redis 还可以同时使用 AOF 持久化和 RDB 持久化。 在这种情况下, 当 Redis 重启时, 它会优先使用 AOF 文件来还原数据集, 因为 AOF 文件保存的数据集通常比 RDB 文件所保存的数据集更完整 * 可以关闭持久化功能,让数据只在服务器运行时存在 Redis的持久化使用了Buffer I/O,所谓Buffer I/O是指Redis对持久化文件的写入和读取操作都会使用物理内存的Page Cache,而大多数数据库系统会使用Direct I/O来绕过这层Page Cache并自行维护一个数据的Cache。而当Redis的持久化文件过大(尤其是快照文件),并对其进行读写时,磁盘文件中的数据都会被加载到物理内存中作为操作系统对该文件的一层Cache,而这层Cache的数据与Redis内存中管理的数据实际是重复存储的。虽然内核在物理内存紧张时会做Page Cache的剔除工作,但内核很可能认为某块Page Cache更重要,而让你的进程开始Swap,这时你的系统就会开始出现不稳定或者崩溃了,因此在持久化配置后,针对内存使用需要实时监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