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入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解释器(Interpreter)模式的:
> 解释器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给定一个语言之后,解释器模式可以定义出其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同时提供一个解释器。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个解释器来解释这个语言中的句子。
## 定义
所谓解释器模式就是定义语言的文法,并且建立一个解释器来解释该语言中的句子。
在这里我们将语言理解成使用规定格式和语法的代码。
例如我经常利用正则表达式来检测某些字符串是否符合我们规定的格式。这里正则表达式就是解释器模式的应用,解释器为正则表达式定义了一个文法,如何表示一个特定的正则表达式,以及如何解释这个正则表达式。
解释器模式描述了如何构成一个简单的语言解释器,主要应用在使用面向对象语言开发的编译器中。它描述了如何为简单的语言定义一个文法,如何在该语言中表示一个句子,以及如何解释这些句子。
在解释器模式中除了能够使用文法规则来定义一个语言,还有通过一个更加直观的方法来表示——使用抽象语法树。抽象语法树能够更好地,更直观地表示一个语言的构成,每一颗抽象语法树对应一个语言实例。
## 结构
下面就以一个示意性的系统为例,讨论解释器模式的结构。系统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5c35b761e6766ff0521709b547d87ec_476x123.png)
模式所涉及的角色如下所示:
* (1)抽象表达式(Expression)角色:声明一个所有的具体表达式角色都需要实现的抽象接口。这个接口主要是一个interpret()方法,称做解释操作。
* (2)终结符表达式(Terminal Expression)角色:实现了抽象表达式角色所要求的接口,主要是一个interpret()方法;文法中的每一个终结符都有一个具体终结表达式与之相对应。比如有一个简单的公式R=R1+R2,在里面R1和R2就是终结符,对应的解析R1和R2的解释器就是终结符表达式。
* (3)非终结符表达式(Nonterminal Expression)角色:文法中的每一条规则都需要一个具体的非终结符表达式,非终结符表达式一般是文法中的运算符或者其他关键字,比如公式R=R1+R2中,“+"就是非终结符,解析“+”的解释器就是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
* (4)环境(Context)角色:这个角色的任务一般是用来存放文法中各个终结符所对应的具体值,比如R=R1+R2,我们给R1赋值100,给R2赋值200。这些信息需要存放到环境角色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使用Map来充当环境角色就足够了。
## 代码实现
为了说明解释器模式的实现办法,这里给出一个最简单的文法和对应的解释器模式的实现,这就是模拟Java语言中对布尔表达式进行操作和求值。
在这个语言中终结符是布尔变量,也就是常量true和false。非终结符表达式包含运算符and,or和not等布尔表达式。这个简单的文法如下:
```
Expression ::= Constant | Variable | Or | And | Not
And ::=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r ::= Expression 'OR' Expression
Not ::= 'NOT' Expression
Variable ::= 任何标识符
Constant ::= 'true' | 'false'
```
解释器模式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dc1bc898bba0a3b58e44f4b792b5eb67_815x432.png)
抽象表达式角色
```
public abstract class Expression {
/**
* 以环境为准,本方法解释给定的任何一个表达式
*/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 检验两个表达式在结构上是否相同
*/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 返回表达式的hash code
*/
public abstract int hashCode();
/**
* 将表达式转换成字符串
*/
public abstract String toString();
}
```
一个Constant对象代表一个布尔常量
```
public class Constant extends Expression{
private boolean value;
public Constant(boolean value){
this.value = valu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Constant){
return this.value == ((Constant)obj).value;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valu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ew Boolean(value).toString();
}
}
```
一个Variable对象代表一个有名变量
```
public class Variable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ariabl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Variable)
{
return this.name.equals(
((Variable)obj).name);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m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ctx.lookup(this);
}
}
```
代表逻辑“与”操作的And类,表示由两个布尔表达式通过逻辑“与”操作给出一个新的布尔表达式的操作
```
public class And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Expression left,right;
public And(Expression left ,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And)
{
return left.equals(((And)obj).left) &&
right.equals(((And)obj).right);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left.interpret(ctx) && right.interpret(ctx);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 + left.toString() + " AND " + right.toString() + ")";
}
}
```
代表逻辑“或”操作的Or类,代表由两个布尔表达式通过逻辑“或”操作给出一个新的布尔表达式的操作
```
public class Or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Expression left,right;
public Or(Expression left ,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Or)
{
return this.left.equals(((Or)obj).left) && this.right.equals(((Or)obj).right);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left.interpret(ctx) || right.interpret(ctx);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 + left.toString() + " OR " + right.toString() + ")";
}
}
```
代表逻辑“非”操作的Not类,代表由一个布尔表达式通过逻辑“非”操作给出一个新的布尔表达式的操作
```
public class Not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Expression exp;
public Not(Expression exp){
this.exp = exp;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Not)
{
return exp.equals(
((Not)obj).exp);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exp.interpret(ctx);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ot " + exp.toString() + ")";
}
}
```
环境(Context)类定义出从变量到布尔值的一个映射
```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Map<Variable,Boolean> map = new HashMap<Variable,Boolean>();
public void assign(Variable var , boolean value){
map.put(var, new Boolean(value));
}
public boolean lookup(Variable var)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Boolean value = map.get(var);
if(value == null){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return value.booleanValue();
}
}
```
客户端类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text ctx = new Context();
Variable x = new Variable("x");
Variable y = new Variable("y");
Constant c = new Constant(true);
ctx.assign(x, false);
ctx.assign(y, true);
Expression exp = new Or(new And(c,x) , new And(y,new Not(x)));
System.out.println("x=" + x.interpret(ctx));
System.out.println("y=" + y.interpret(ctx));
System.out.println(exp.toString() + "=" + exp.interpret(ctx));
}
}
```
运行结果如下:
```
x=false
y=true
```
## 优点
* 可扩展性比较好,灵活
* 增加了新的解释表达式的方式
* 易于实现简单文法
## 缺点
* 可利用场景比较小
* 对于复杂的文法比较难维护
* 解释器模式会引起类膨胀
## 适用场景
* 1、可以将一个需要解释执行的语言中的句子表示为一个抽象语法树。
* 2、一些重复出现的问题可以用一种简单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 3、文法较为简单。
## 总结
* 1、在解释器模式中由于语法是由很多类表示的,所以可扩展性强。
* 2、虽然解释器的可扩展性强,但是如果语法规则的数目太大的时候,该模式可能就会变得异常复杂。所以解释器模式适用于文法较为简单的。
* 3、解释器模式可以处理脚本语言和编程语言。常用于解决某一特定类型的问题频繁发生情况。
- java
- 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总览
- 设计原则
- 工厂方法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 单例模式
- 建造者模式
- 原型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代理模式
- 外观模式
- 桥接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 策略模式
- 模板方法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迭代子模式
- 责任链模式
- 命令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状态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解释器模式
- 附录
- JVM相关
- JVM内存结构
- Java虚拟机的内存组成以及堆内存介绍
- Java堆和栈
- 附录-数据结构的堆栈和内存分配的堆区栈区的区别
- Java内存之Java 堆
- Java内存之虚拟机和内存区域概述
- Java 内存之方法区和运行时常量池
- Java 内存之直接内存(堆外内存)
- JAVA内存模型
- Java内存模型介绍
- 内存模型如何解决缓存一致性问题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基础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重排序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顺序一致性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volatile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锁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final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总结
- 内存可见性
- JAVA对象模型
- JVM内存结构 VS Java内存模型 VS Java对象模型
- Java的对象模型
- Java的对象头
- HotSpot虚拟机
- HotSpot虚拟机对象探秘
- 深入分析Java的编译原理
- Java虚拟机的锁优化技术
- 对象和数组并不是都在堆上分配内存的
- 垃圾回收
- JVM内存管理及垃圾回收
- JVM 垃圾回收器工作原理及使用实例介绍
- JVM内存回收理论与实现(对象存活的判定)
- JVM参数及调优
- CMS GC日志分析
- JVM实用参数(一)JVM类型以及编译器模式
- JVM实用参数(二)参数分类和即时(JIT)编译器诊断
- JVM实用参数(三)打印所有XX参数及值
- JVM实用参数(四)内存调优
- JVM实用参数(五)新生代垃圾回收
- JVM实用参数(六) 吞吐量收集器
- JVM实用参数(七)CMS收集器
- JVM实用参数(八)GC日志
- Java性能调优原则
- JVM 优化经验总结
- 面试题整理
- 面试题1
- java日志规约
- Spring安全
- OAtuth2.0简介
- Spring Session 简介(一)
- Spring Session 简介(二)
- Spring Session 简介(三)
- Spring Security 简介(一)
- Spring Security 简介(二)
- Spring Security 简介(三)
- Spring Security 简介(四)
- Spring Security 简介(五)
- Spring Security Oauth2 (一)
- Spring Security Oauth2 (二)
- Spring Security Oauth2 (三)
- SpringBoot
- Shiro
- Shiro和Spring Security对比
- Shiro简介
- Session、Cookie和Cache
- Web Socket
- Spring WebFl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