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OC]
:-:
“嘀!嘀!嘀!”
王璐对着自己设计的“黑手套”喊叫着,手套震动起来。这是模拟汽车鸣笛的场景,听障人士可第一时间感知震动,意识到有车经过,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以上是鹅厂设计师——王璐设计的一款业余硬件产品,欲帮助听障人士触摸声音。
:-: ![](https://box.kancloud.cn/88f4b5d8b21b41763d556295d7a4c4c3_729x504.jpg)
## 从一次交通事故说起
王璐本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个能修灯泡、焊接电路的“女汉子”。研究生开始研读自己喜欢的交互设计。“设计+技术”结合,生活许多难题都可以巧妙解决。
:-: ![](https://box.kancloud.cn/3ee430e4913e72223dd86963eae6a8a6_1280x720.jpg)
王璐喜欢来源于生活的小设计——比如给马桶贴一个靶的设计,她运用在自己家里。她说,好的设计会让生活便捷有趣。
一次外出,王璐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的全过程: 车铃声很刺耳,一位阿姨全然没有察觉,结结实实地被车子撞倒在地上,咿咿呀呀地叫,没人听得懂她在说什么。撞她的人吆五喝六几句,扬长而去。王璐上前询问,看不懂她在比划什么,于是用手机打字交流,面对的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句子,意思基本靠猜。“这位阿姨是一位听障人士。“
看着阿姨之前被撞缝了二十多针的伤疤,以及腿上一些发青的地方。王璐意识到,听障人士比普通人少了一个知觉,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个痛点真的很痛”,出于职业敏感,王璐寻思着如何解决。
## 听障人士居然爱听音乐
“他们究竟是怎么过日子的?”在此之前,王璐对听障人士一无所知。
一年多的时间,王璐去了很多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无锡聋哑人学校、听障人士工厂……
“有的以为我是骗钱的”。这个群体对外十分敏感。王璐遇到了一些不解的目光,但接触多了,她开始了解并走进了他们的世界。工厂里,一大伙人每天乐呵呵的,不再躲闪她,反而会一窝蜂围上来。“其实他们私底下很热情,对生活有特别的感知”。王璐问大伙平时喜欢做些什么,有人在纸上写下“听音乐”三个字。
“听音乐?”王璐有些吃惊,看着他们一边把音乐调到最大声,一边把耳机塞到耳朵里。音乐从耳机里溜出来,王璐听得很清楚。他们有节奏地跟着音乐晃动,原来所谓的“听音乐”,是通过声音震动耳膜去感知节奏。
触觉——视觉之外,听障人士最敏感的知觉之一。王璐找到了解决痛点的切入口。
:-: ![](https://box.kancloud.cn/62a3bf8ddd8333852293a2f6e468833c_800x449.jpg)
## 麻烦,总是在动手后开始出现
王璐开始查找文献,她发现人的手指是触觉感知最灵敏的部位。“可不可以做一个将声音转化为震动的智能手套”。想法从这一刻定型,设计的过程却像怀胎十月,漫长波折又令人期待。
草图方案分析,功能结构设计,指间反馈设计,震动反馈设计……王璐提及很多专业问题。越入坑越深。除了汽车笛声,听障人士在门铃、呼叫名字等场景识别声音也很有必要。王璐认为,这个产品需要识别不同的声音。比如,门铃响了,给予食指中强度的震动;有人叫他的名字,拇指会低强度的震动;有汽车鸣笛,则多个手指反馈高强度的震动。
:-: ![](https://box.kancloud.cn/bef4c863dd46d45431301009abc32d46_1078x605.jpg)
“很多硬件找不到,组装不起来”,“变压问题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问题一样一样往外冒,走几步就有个大难题。咨询专家,向同学求助,到硬件市场淘零件……她泡在一堆硬件里,装了拆,拆了又重新装。一年前,手套基本成型,王璐给它起了名字,叫“触摸声音的智能手套”。
## 这只是个概念,但希望更多人知道
:-: ![](https://box.kancloud.cn/e116e72b348923d2d0654d1915777516_1077x601.jpg)
王璐又戴上手套,喊了句“王小璐”,食指感受到了微麻的振动。每当拿起手套测试时,她总是表现得异常兴奋。“哎呀失败了,好像电压不稳定”,王璐又拿起小螺丝刀,调起了电压。她知道,这是一个试验性产品,许多零部件经常不稳定,而且更新也停滞。
会考虑将它量产吗?面对这个问题,王璐说:量产不是她一个人能做到的。她希望会有更多设计师能把社会责任融入到设计、产品里;倡导更多的设计师,在弱势群体的领域做更多新尝试。她给听障人士测试的时候,大家觉得很实用,就是太笨重了,而且对环境噪音有一定要求。
未来,“触摸声音的智能手套”或许就此悄无声息,或许某个厂商将它量产。王璐不知道。她正在“密谋”另一个新的设计,问她是什么?她笑道:“保密,做出来再说”。
:-: ![](https://box.kancloud.cn/b3c753603425e9fc781aa5043456d7ba_1080x811.jpg)
## 一直都是进行时
工作中,王璐是《逆战》、《穿越火线》的交互设计师,日常里她就开启雷达,琢磨“不务正业”能做些什么。在鹅厂,像王璐这样的设计师、产品经理、程序员有许多。
每年的“创益24小时”,鹅厂员工会聚集在一起24小时不睡觉,为公益脑暴一款新产品或新设计。腾讯志愿者协会技术公益分会的小伙伴,会推动APP的信息无障碍适配,让视障人士可以更好地读取屏幕内容。此之外,鹅厂员工还发明了——益行家“ 运动捐步"、QQ邮箱“暖灯计划”、QQ空间“老有所衣”等产品,他们不断尝试用自己和科技的力量,做更好的连接。
- 封面
- 简介
- 前言
- 第一篇 创新科技的公益应用
- 有温度的技术:腾讯区块链落地公益,让失踪儿童早回家
- 轻松筹阳光链+智AI:互联网+公益放心求、放心捐
-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微力笃行 科技赋能
- 京东公益:区块链物资公益实现阳光、透明的好公益
- QQ全城助力:“人脸寻亲”帮走失孩子找到家
- ThoughtWorks: 用一枚“会说话的钮扣”,治愈留守儿童的每个孤独时刻
- 第二篇 信息技术的新用户与新场景
- 颗粒公益:让公益被更多人“看见”
- 腾讯女设计师:让听障人士触摸声音
- 第三篇 开源文化成为社会新公益
- 数知x公益:将主题开放数据引入公益
- freeCodeCamp: Learn to code and help nonprofits
- 第四篇 提高公益组织的管理效率
- 数据之美,在于发现: 大数据技术助力恩派引领社会创新
- 轻松筹:轻松之间,真情无限
- 随手记:持续推动透明公益的未来
- 金数据:让公益人聪明地工作
- 灵析:让人人皆可参与公益,且受益
- Teambition:协作,助力公益前行
- NGO评级数据库:NGO和CSR的百合网
- 第五篇 公益组织的信息化探索
- 小朋友画廊:“互联网+公益”的创新革命
- 第一反应®:让意外不再夺走生命
- 主办方简介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