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TOC] 2014年《中国公益行业人才发展现状调查 报告》中发现,随着公益行业的发展,公益组织越来越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同时公益人才也越来越成为行业最迫切的需求。但是报告同时指出,2014年全国仅28.7%的从业者参与过公益人才支持类项目,大部分从业者因经济、时间、地域、观念等原因,难有机会参与到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中去。人才培养成为行业的一大挑战。 从业者综合职业能力低,导致低效公益。传统的公益人能力建设模式,难以避免跨地域、时间周期短、系统性不强等困扰。如何为公益从业者提供低门槛、灵活、系统的职业教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center> ![](https://box.kancloud.cn/1e9c9cdab14a456d0f7ae111b6188a7c_1637x579.jpg) </center> ## 打造在线学习社区,填补行业空缺 最初,益修组建的学习阵地仅仅是微信群,定期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人共同学习网络上的公开学习资源。经过对这几百位从业者学习需求的收集和对现有公益学习产品的不断测试,团队初始成员决定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公益人专门开发一套轻量、趣味、个性化的学习产品和服务,并于2015年初正式组建益修学院全职团队,开始打造针对非营利行业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 益修学院通过搜集从业者在实践中的一手需求,与行业专家一道进行课程开发,借鉴真实案例为涉及问题量身定做解决方案,以5-10分钟轻量视频课程产品呈现于在线学习社区,让公益从业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有针对、有系统、低成本、高效能、愉快地学习职业技能,推动个人的进步、陪伴学习的实践、鼓励知识的交流,从而提供独一无二的互动学习体验,最终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能力建设机制和知识库。1天1块钱的学习成本,实现了低门槛和大覆盖量。 <center> ![](https://box.kancloud.cn/23fd3ffb0b6ef33535c45afc67d57377_1461x973.jpg) </center> ## 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2015年8月100位天使用户,到现在一年后的10000名注册用户、80位讲师、200节课程,益修学院给大量公益从业者带来了学习习惯上的改变。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观看短视频课程,并寻找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需求反馈通道,提交问题、求课程。 <center> ![](https://box.kancloud.cn/b6848f8b3cee81750f2b1ab07da40b3b_1566x1006.jpg) </center> 益修学院对公益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不断分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课程体系和在线学习体系。在解决普遍性问题、提供基础行业知识的同时,益修也有针对性地开发个性化学习产品和服务。比如针对社会工作者开发的“100个小组游戏”系列课程,便是根据社会工作者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以及经常与人群互动的实际需求,而量身定做的学习产品。在这一系列课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观看应用于不同场合的小组游戏的玩法,并通过视频中的游戏现场演示进行直观的学习。不同的学习群体,还可以在记录学习内容的同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将线上课程搬到线下进行实践,获得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center> ![](https://box.kancloud.cn/a7eee0db5a24fcc09cafe12dafae1dff_1934x921.jpg) </center> <center> 益修在线短视频课程</center> <center> ![](https://box.kancloud.cn/2d875f8de91e8645d79ab662989d9cfd_5312x2988.jpg) </center> <center> 翻转课堂-线下学习小组集体学习益修在线课程</center> 针对当下公益组织筹款人才、项目人才等人才缺口问题,益修学院陆续开发出公益筹资官、公益项目官等角色路径课程。除聚焦不同角色的职业、专业技能的学习外,角色路径课程还为学习者提供系列的能力升级指引,以及线上、线下实践、实习渠道,实现每一位前来学习的从业者都能理论与实战通吃,并获得职业发展和晋升的可能。 除了个人学习者外,公益机构的机构人才培养需求也越来越多地递向我们,尤其二三线城市的公益组织以及在地能力建设机构,对于跨地域的在线学习十分渴求。曾经有一家非北、上、广地区的枢纽型组织向我们提出需求,作为支持性组织,他们需要更丰富、更新鲜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去为当地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服务。于是结合当地社会组织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和从业者实际遇到的工作中的困惑,益修针对性地为其设计了开发课程,并随时根据需求进行课程开发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在地支持性机构和各类公益机构了解到这种学习模式的便利和低成本后,与我们取得了联系。截至目前,与益修合作的公益机构已达15家。 ## 既是学习者也是分享者,跨界让智慧流动起来 益修学院的讲师是多元的、跨界的。益修鼓励一线实战的从业者,将实践中的案例贡献出来,并经由行业专家、课程开发团队的打磨,转化为知识传递给更多公益人。曾经有公益人对我们说,这种分享方式促进了他主动寻找实践中的问题,也开始习惯积累案例。 同时益修也融合其他专业行业的前辈和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为公益行业提供更加专项专业的建议,比如我们邀请财新网的专家为公益人讲解怎么做传播;邀请互联网公司HR人士为公益组织讲解人力资源的基本建设。 目前,有将近20位各界人士,通过益修学院网站的“做老师”通道,向益修发出做老师申请,其中部分老师已通过审核并与益修共同开启了课程开发模式。 <center> ![](https://box.kancloud.cn/2bdbc79dc602f0ab928b1f7fc128889a_1934x1028.jpg) </center> <center> ![](https://box.kancloud.cn/bb22282acd42d78c417c05ad0c312468_1914x1002.jpg) </center> <center> 来自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的皮揣子老师讲授“锚定”在沟通中的作用</center> 互联网化的学习模式逐渐成为趋势,互联网将为教育公平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线上和线下无法相互完全取代,如何将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是益修和众多能力建设机构共同面临的挑战。然而,这也正是公益行业能力建设发展的机遇,不是吗? ## 资源链接信息 项目发起人: 陈希文,联合创始人&CEO。曾任职于香港红会、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办事处)。10年教育和海外社会服务经验,分别与东亚5国,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运行项目,涉及区域发展、青年与志愿者发展、难民工作、赈灾项目和纪录片制作。 朱艾琳,联合创始人。香港大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硕士,大成教练。8年教育及社会服务经验,曾赴美求学、欧洲工作、并于香港多所高校任职从事学生发展、服务研习、舍堂教育及学生支援工作。 王璇,联合创始人。曾任职于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负责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工作。8年公益组织志愿者及教育NGO全职经验,9年国际学校教育工作经验。 * 客服:help@yixiuxueyuan.com * 机构战略合作:partner@yixiuxueyuan.com * 课程|机构合作:course@yixiuxueyuan.com * 官网:[www.yixiuxueyuan.com](http://www.yixiuxueyuan.com) * 微信公众号:yixiu-xueyuan ![](https://box.kancloud.cn/f976908001b71e906d0d52fdacf73905_344x344.jpg =150x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