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纠正一个流行的概念,估计大家都听说过“软件技术人员的工作寿命只能到30岁”。如果你相信这个说法,在软件技术领域,你已经失去了一半机会,成功会离你更远。中国的软件行业真正开始发展是从2000年开始,在2000年前,在中国,有几个人是真正的研发人员?所以现在来看没几个人30多岁了还在搞技术,就算是30多岁还在搞软件技术的人,也大多是管理人员。加之大家对软件技术人员天天加班、知识更新太快等逻辑的认可,给80后从事技术的人员造成了假象,得出了一个看似极其合理的逻辑“软件技术人员的工作寿命只能到30岁”。这是很荒唐的结论,大家看看在微软、GOOGLE等软件行业巨头里面,正是一些有着丰富经验、扎实基础技术功底的人在支撑整个企业技术的发展,这些人,把技术做深、做透做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大多数已经有着10年甚至20年的软件技术领域工作经验,现在仍然在技术领域呼风唤雨,成为全世界软件技术发展的中流砥柱。但这些中流砥柱里面,中国技术人员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在未来十年,支撑软件技术发展的中流砥柱将会成为80后程序员。我相信,中国软件技术人员在世界技术领域里面绝对不会再仅仅是微乎其微的配角。这一切都靠我们!
一个应届毕业生,经过适当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代码编写人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代码编写人员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软件工程师。代码编写人员与真正的软件工程师的区别就像“会说话”与“演讲者”的区别。如果你到30岁还只是个代码编写人员,似乎就验证了“软件技术人员的工作寿命只到30岁”,但悲哀的是,你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软件技术人员,没有验证任何东西,不过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个借口寻求心里安慰而已。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不同,但失败归结起来就只有几个原因:
浅尝辄止:在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或者一套方法时,才刚刚入门,就觉得整个体系已完全了解,进而以非常藐视的态度学习,经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整个技术能力体系成了一个空架子,不坚实,最终成了一个代码工人,工作时间再长,也顶多是个熟练的代码工人。
擅于找借口:擅于找借口的人总觉得任何失败都和自己无关,总是希望找出一些理由来证明失败是合理的,这样的工作逻辑,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失败。
从不总结:不管工作多少年,多没有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体系,没有自己的代码库,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积累。最终导致任何时候开展任何一个工作都像是重新开始。
如果我们经常犯以上错误,很可能几年后,还是一个代码编写人员。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在这里,总结以下前期学习的经验:
自学精神。作为一名软件技术人员,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希望被动地接受训练还是主动地训练自己,这个态度很重要。在软件技术行业里,很多知识不能依靠他人提供的培训,成功的技术人员往往都是通过自学--靠自己来训练自己。
务于精熟:针对基础部分知识学习,一定要精细化,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针对在基础知识以上的框架级应用(例如Spring等)学习,首先需要从整体理解其核心设计理念,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应用,更多的需要理解在框架设计之初,为何设计者要采用该设计理念。学习软件设计思想时,不仅要注重小技巧的获得,更应该深刻领会其在方法上的独到之处和设计上的奇巧之处。这种方式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同时,个人的整体技术能力体系将会是夯实可靠的。
擅于总结、找到兴奋点:定期总结(最好一个月一次)是一个软件技术人员成长的核心,通过定期总结,可以让好的代码段、设法方法及基础知识得到有效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在总结过程中找出自己的成长点,只有感受到不段进步,才能持续的兴奋。
甩开借口、需求解决方法:在工作中,做任何事都可能会失败,软件开发也一样,关键在于对待失败的态度,在失败后,不凡甩开借口,不要再去关注外围环境或者他人做得是否足够好,不要天天只懂得抱怨,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会让自己毫无成长,先认真思考自己在工作中是否有可以再改进的地方,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工作逻辑,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失败的几率。
接受不同的意见。在与同事合作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产生。虚心接受别人不同的想法,并很好地与个人意见进行最优化整合,才能有助于达到最终目的。
以上都是个人的观点,受个人水平影响,仅给大家做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