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轻松地调用各大LLM模型接口,支持GPT4、智谱、星火、月之暗面及文生图 广告
《论语睿智》目录:半部论语治天下 * * * * * ### 历史变迁:《论语》的原境、失境、复境 * **经典的诞生** 中华五千年没有间断的文明史,常常因为历史的偶然性,或多或少的造成断层。孔子作为儒家的丰碑,通常我们只能高山仰止,对精心编纂的《论语》,虽然被世人奉为经典,但相距今时久远,今人想探其究竟,却始终不得章法,只能是敬而远之。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及后学根据讨论记录或回忆补记,整理和编辑《论语》。最后的定稿,却把讨论中的问题大多省略去了,流传下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半部论语”。因为当时阅读,很容易根据《论语》的语句把被省略的问题及上下文恢复出来。当时的书写材料是竹简,不是纸。竹简要经过劈削杀青等工艺才能用于书写。竹简越多,每册书的重量也就越大,不但制作竹简的成本大,而且搬运阅读费时费力,所以古人写书,都力图减少不必要的语句。对《论语》来说,简牍上的文句是教材,而在先秦,学习《论语》不只需要教材,还需要老师,省略的问题通常由老师提出来,一代传一代,既不需要写在教材中,也不需要教学参考书来记录问题。     秦始皇焚书坑儒,老师没有来得及带出学生就被害了,文化出现断代。没有老师,许多提问就缺失了。之后的历朝历代,均有学者大儒对这部华夏经典做出了自己的解读,虽观点各不相同,但有一个说法却很一致,那就是《论语》的各章之间没有什么关联,都是碎片化的。我们学习论语,也是按照这种碎片化的方式,东听一句,西学一句,管中窥豹,难以见得全貌。     两汉时期,汉语从一字词为主过渡为二字词为主,原有的微分词意渐被整合,新意的语词大量涌现。《论语》成了古文,本来较易从原文逆推的提问也被后人忽视,原初语境进一步缺失,同一次讨论的不同章句被当作相对独立的语录。     另一方面,学者们对《论语》的理解和探究越来越细。近代的考古发现和遗存部落的调查资料, 使得现代学者可以在三纲九目同一律的基础上考订和理解《论语》原初语境和提问,以及对于原文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 * * * * * * **《论语》里都讨论了啥?**     “论语”译成现代汉语是“精心选择排序编辑的谈论集”,书面直译是“精编对话”。《论语》一共二十篇,是孔子和学生们的答问和讨论。每一篇记录了若干次讨论。 《论语》中的每次讨论有一到四个学生参加,多数情况是二三个学生参加: **● 第一篇《学而第一》** 讲学习知识就是交朋友。 共16章(0101~0116),记录了两次讨论: 前9章(0101~0109),乐学导国(曾子、有子和子夏),讨论治家理国和乐于学习之间的关系,曾子、有子和子夏参加,与孔子讨论; 后7章(0110~0116),观政辨人(子禽、子贡和有子),讨论如何用管理知识观察辨认的问题,子禽、子贡和有子参加,与孔子讨论。 **● 第二篇《为政第二》** 讲从事政治要得人心。 共24章(0201~0224),记录了四次讨论: 用4章(0201~0204),为政修己(曾子),讨论为政和自身修养的关系,北辰,不踰矩; 用8章(0205~0212),孝省观人(子游、子夏),讨论如何通过孝顺父母成为君子; 用5章(0213~0217),君子小人(子贡、子路),讨论如何从不成熟的人成长为成熟的君子; 用7章(0218~0224),干禄勇为(子张),讨论从政的时候有关于俸禄、信任、规则的问题。 **● 第三篇《八佾第三》** 讲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方队,也就是春秋当时最顶级的礼乐规矩。这一篇是上一篇《为政第二》的深入。从儒学八条目来看,本篇是诚意,即科学精神,不能自欺欺人,要用相对客观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善恶,最重要的标准是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及再分配协调规则——礼,应该用这些规则来要求自己和团结身边的人。 共26章(0301~0326),记录了四次讨论: 用7章(0301~0307),礼乐诸夏(冉有),用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及再分配协调规则来判断是非,以及其中的基本原则; 用9章(0308~0316),后文古道(子夏),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及再分配协调规则的源流; 用4章(0317~0320),尽礼不伤(子贡),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及再分配协调规则的稳定性,全面性,不对称性,各自履行单方面义务; 用6章(0321~0326),问社金铎(宰我),历史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及再分配协调规则的实施,这些规则(礼)与音乐歌舞和谐精神(乐)的关系。 **● 第四篇《里仁第四》** 讲真诚待人的社区环境。 共26章(0401~0426),记录了二次讨论: 用15章(0401~0415),里仁观过(曾子),包括心性(信念信仰,仁)与首属(次属)群体(里、党、适)的相关、最高境界(好仁)、日常(造次颠沛)体现、物性基础(道,复杂科学)、群性展开(天下)、层间操作(德、土、刑、惠、利、位); 用11章(0416~0426),义利讷敏(子游),讨论正心的路径:义,利,见贤思齐,事父母,邻,君,友。 **● 第五篇《公冶长第五》** 讨论修身齐家。 共28章 (0501~0528),记录了二次讨论: 前18章(0501~0518),性道下问(子贡、子路),公冶长托子路向孔子询问婚娶之事,子贡反省自己修身不够; 后10章(0519~0528),忠清再思(子张),子张在陈国时询问孔子,孔子讲了如何取得朋友的信任。 **● 第六篇《雍也第六》** 讨论治国平天下。 共30章 (0601~0630),记录了四次讨论: 用13章(0601~0613),周急箪瓢(子夏),讨论如何识、选拔别优秀的人才; 用8章(0614~0621),文质语上(子游),讨论社会分层中,有文化教养的彬彬君子与劳而无功的人; 用4章(0622~0625),鬼神水山(樊迟),樊迟问智慧和真诚待人,孔子用“觚”来比喻礼乐制度; 用5章(0626~0630),中庸取譬(宰我),宰我和孔子讨论治国平天下的中庸原则。 **● 第七篇《述而第七》** 讨论以物性(复杂科学)为主,是从《而第七》的八条目到《泰伯第八》的三纲领的构造整合方法:述比默识,由相对简单到相对复杂。 共38章 (0701~0738),记录了二次讨论: 用10章(0701~0710),述比默识(颜渊),讨论认识复杂现象的路径及相关教育和力行; 用28章(0711~0738),慎齐学易(子路、冉有、子贡),讨论群体行为中的复杂现象和个体面临的复杂选择; **● 第八篇《泰伯第八》** 讨论物性(复杂科学)认识的最复杂案例。 共21章 (0801~0821),记录了三次讨论: 用2章(0801~0802),三让至谷(孔子、曾子),曾子询问“中庸至德”的实例:吴泰伯怎样落实中庸; 用5章(0803~0807),曾子嘱托(曾子、子思、孟敬子),此时孔子己去世,记录曾子去世前仍然保持着志士情操,把子思和其他学生召来作最后的教学; 用14章(0808~0821),邦之政道(孔子、曾子),记录孔子回答曾子,具体吴泰如何建立分工分层的资源分配和再分配的协调规则。 **● 第九篇《子罕第九》** 讲孔子一度病势危重,子路把子贡、牢、颜回召集在一起,为孔子身后作准备,师兄弟回忆孔子一生。 共31章 (0901~0931),记录了两次讨论: 用12章(0901~0912),子之憾事(子路、子贡、子牢、颜回),三个人领会到孔子的四个特点,牢又问孔子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用5章(0913~0931),居陋岁寒(子贡),子路舍生取义之后,子贡反思了许多人生道理,去孔子那里求教。 **● 第十篇《乡党第十》** 是孔子去世后的追记。 共27章 (1001~1027),记录了两个主题: 用5章(1001~1005),发而中节(孔子),以孔子为范例,显示出复杂科学落实到操作层面时,以“发而皆中节”的方式填补“适度留余”中的“余”; 用22章(1006~1027),衣食住行(孔子、季康子、子路),第6章之后也是孔子落实“礼”:衣(1006、1007)、食(1008~1011)、住(1012~1024)、行(1025~1027),这些操作细节中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 第十一篇《先进第十一》** 讲得是颜渊去世引起的哀痛有所减缓之后,子游和子夏去看望孔子,讲述对颜渊的尊重。 共27章 (1101~1126),记录了三个主题: 用7章(1101~1107),用先政事(孔子、子游、子夏),子游和子夏在颜渊去世后去看望孔子,孔子表明,在用人之际时,更愿意用前期的弟子; 用5章(1108~1112),丧葬颜渊(孔子、颜渊、季路),记述颜渊的丧、葬,以及老师和学生对于他的思念; 用14章(1113~1126),师生言志(闵子骞、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记录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公西华去安慰孔子,师生之间说了许多心里话,谈论对于“创新”的认知。 **● 第十二篇《颜渊第十二》** 讲述真诚正直的人,如何明辨是非,以及治国。 共24章 (1201~1224),讨论了三个主题: 用5章(1201~1205),克己有命(仲弓、司马牛、子夏、子张),仲弓和司马牛去向孔子请教真诚待人,首先谈起颜渊问过的真诚待人,孔子回答了仲弓和司马牛; 用15章(1206~1220),问明居行(子张),讨论明辨是非及其与治国的关系; 用4章(1221~1224),崇德辨惑(樊迟、子夏),追记子张询问崇德辨惑之前,樊迟问子夏不真诚和不正直的人会怎样。 **● 第十三篇《子路第十三》** 讨论治国管理有关问题:见效时段(1310)、长远效果(1311)、前提条件(1312)、以王者为榜样的要点(1313)、正名(举例,1314、1315),成熟的决策者对自己的要求:刚、毅、木、讷近仁。 共30章 (1301~1330),讨论了四个主题: 用8章(1301~1308),正名鲁卫(子路、樊迟),孔子离开鲁国去卫国之前,子路询问赴卫之后怎么进行政治管理,如何对待被管理者,以及即将面对的问题; 用7章(1309~1315),庶富教之(冉有),孔子师生到了卫国之后,面对较多的人口,冉有询问政治方针,孔子回答“富之、教之”之后,冉有又追问治国大纲的其他侧面; 用3章(1316~1318),欲速隐直(<叶公>子夏),孔子在巡游列国的最南端回答楚国的叶公,孔子回到鲁卫边境,在卫国的莒父回答子夏; 用12章(1319~1330),说器刚毅(樊迟、子贡、子路),孔子师生离开卫国回到鲁国,樊迟与子贡去向孔子求教真诚待人的三条标准,子贡问孔子关于志士和中庸之人的特点, 孔子回答成熟的决策者敢于负责,当机立断。 **● 第十四篇《宪问第十四》** 讨论君子与国家关系,成为君子的规则,天道和国家运行的规则。 共44章 (1401~1444),讨论了五个主题: 用11章(1401~1411),邦道无怨(原宪南宫适),原宪问孔子真诚待人的具体标准和特点(难能可贵、邦有道和邦无道),成熟的人的标准和特点(无怨难,无骄易); 用13章(1412~1424),成人上达(子路、子贡),子路问什么是没有缺憾的人,以及怎样对待君主; 用4章(1425~1428),在位谋政(客人:曾子),孔子会见曾子,成熟的人不能越出自己的身份地位,按照原定预案来做事。回答曾子应变作答该注意什么; 用9章(1429~1437),天知道命(子贡、子路),子贡问对于于固执己见的人该怎么办,孔子不赞成用激将法,而是遵循天道,进行开辟新的秩序、新的区域、新的局面、新的理解(辟世、辟地、辟色、辟言)。 用7章(1438~1444),晨门荷蒉(子路、子张<原壤>),子张追随孔子来到鲁国后,在孔子家里的见闻,询问国家大事只靠宰相。 **● 第十五篇《卫灵公第十五》** 讨论社会安定的基础:粮食,如何进行社会资源分配规则,以及师生、君臣之间相处方式的区别。 共42章 (1501~1542),讨论了两个主题: 用33章(1501~1533),困穷无为(子路、子贡),粮食的重要性,以及解决粮食危机之后,如何成为有作为的人; 用9章(1534~1542),书绅当仁(子张、颜渊、子贡<盲乐师>),如何落实分层分工的资源分配规则,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对老师、对君主的区别:敬事后食;有教无类。 **● 第十六篇《季氏第十六》** 用14章(1601~1614),寡贫三友(冉有),冉有面临是非选择(伐为颛臾),与孔子讨论治国(有国患均)、齐家(有家患安)、工作(冉有决定辞职:子孙微矣)、交友(益损三友),理解自己的使命(生知上也),人生使命的九种状态(君子九思)。 **● 第十七篇《阳货第十七》** 讲述从事领导工作的实际经历。孔子答应去季府上班(处士),对子张举例说明真诚待人需要达到的效果,要学习《诗经》。与儿子讨论领导的艺术。与子贡讨论如何与不成熟的男女相处。 共26章 (1701~1726),讨论了两个主题: 用14章(1701~1718),戏言学诗(子张),孔子答应季氏家臣阳货为社区效力(吾将仕矣),孔子带着子张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说了两句玩笑话,孔子认为儿子孔鲤应该弹唱《诗经》的前两部分,与其讨论领导中的“明规则”与“潜规则”; 用8章(1719~1726),何言难养(子贡、宰我、子路),孔子回鲁国不久的一天,发出慨叹,子贡为调节心情,与孔子下棋,讨论不成熟的男女。 **● 第十八篇《微子第十八》** 讲述平民百姓对待孔子和其弟子的态度,以及孔子对非主流人群的评价。 共11章 (1801~1811),讨论了两个主题: 用7章(1801~1807),佐君行义(孔子),讲孔子巡游西行去卫,离开和回到鲁国的过程中,受到的不解和冷遇; 用4章(1808~1811),无求一人(逸民),是孔子师生对疏离主流社会的人物(逸民)的评价,周公减少人才流失的措施(无求一人)及效果(周有八士)。 **● 第十九篇《子张第十九》** 用25章(1901~1925),再传弟子(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是孔子去世之后,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之间的交往,以及来自孔门之外的议论和应对。 **● 第二十篇《尧曰第二十》** 用3章(2001~2003),历数归人(子张、孔子),第二十篇记录了一次讨论,共3章,子张与孔子讨论历数归人,是最复杂层面的大问题。 全书共记录了孔子与学生的43次讨论,另记录了相对独立的事件、孔子与儿子的谈话、学生之间的回忆、议论等16次。 纵观整本《论语》,是一本讨论“管理”的著作。管理指的是针对于人的行为,群体的行为,如何制定规则、执行程序,以及调节和改进。听起来这些规则和程序很复杂,孔子把这套程序称之为“礼”。孔子师生的文化背景就是已经制定了行为规范——“礼”。而孔子所说的“学”,既包括理解这些程序,也就是“知礼”,还包括如何具体的执行“礼”,也就是“克己复礼”。孔子师生的讨论重点是如何调节优化群体性行为,中庸权衡,分寸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