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Chat2.0新版上线,更智能更精彩,支持会话、画图、阅读、搜索等,送10W Token,即刻开启你的AI之旅 广告
## 第01回:《学而第一》泰山崩塌:对话语集,传世经典 小包说:孔子一口气说了学习、交友、君子三件毫不相关的事,是不是精神分裂? **诗云: 孔哲徂背木永摧,子弟索泪祭先师, 论训撰书成实录,语简意赅后世知。** 两汉六朝学者认为《论语》由孔子的第一代学生记录编定: 公元前479年,哀公十六年,哲人孔子告别了人间。孔子逝世以后,太阳似乎都停下来为他哀悼,孔子的学生们非常悲痛,心情就像泰山崩塌一样,经过很久也不能恢复平静。学生们哀挽凄楚,就像把梁父山上的树木全都摧毁,百年也无法复原。生老病死不遂人愿,离开了孔子,学生们感到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位老师,更像是失去了一位亲人,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来。孔子说过的话,即使很短的几个字,也绝妙无比,还有许多光明磊落的行为,都没有记录成文。于是孔子的学生们把过去受到的孔子教诲陈述出来,各自记录自己的见闻,写成《论语》这本书,把当年和老师之间的对话和学习的过程照实记录。对前辈,表达学生们尊敬仰慕至圣先师之情;对后辈,把楷模的标准留给万代。这本书成为传世经典的时候,不能没有名称。所以题上了“论语”两个字,用“精心编辑(论)的对话(语)集”来作为这本书的名称。 南朝梁代皇侃 《论语义疏·序》:“至哀公十六年,哲人其萎。徂[cú]背之后,过隙叵[pǒ]驻。门人痛大[tài]山长毁,哀梁木永摧。隐几[jī]非昔,离索行泪;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弟子佥[qiān]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而实录。 上以尊仰圣师,下则垂轨万代。既方为世典,不可无名……因题‘论语’两字,以为此书之名也。” 唐代柳宗元注意到 《论语》记载的事件最晚是曾子临终之前,于是考订《论语》由曾子的学生编辑成书,还指出两个姓名:乐正子春、子思。旁证是《论语》中只有曾子和有子的述称为“子”,有子被称为“子”的原因是因为孔子去世后曾被年轻的同学们推为老师,曾子被称为“子”的原因是因为《论语》的编辑者是曾子的学生。 据《史记·卷67》记载:孔子去世之后,学生们非常怀念孔子,就把有若当成孔子来尊重,因为有若的外貌很像孔子,因此尊称他为“有子”。有若是孔子的优秀生之一,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有若追随孔子的时间最长,既与孔子的前期学生同学,也与孔子的后期学生同学。孔子的学生们在哀思过后,发生了两件事,使得其他学生不再把有若当成孔子。这两件事都涉及复杂现象的预测问题。在孔子的学生中,只有很少的学生会应用复杂科学的规律。有若应用得不太好,所以大家站起来对有若说:“有若啊!请你别坐在老师的位子上,请你‘撤座’”。有若的科学造诣(物性探究)不如孔子, 但是有若的心性学问和群性品德都是很好的,死后受到鲁人的尊重,也受到子思的尊重,所以在《论语》中,有子被称为“子”,和子思的老师曾参[shēn](曾子)一样受到尊重。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姓孔名伋,字子思。子思精编的每一个专题,都是曾子记忆中最精彩的对话,逻辑严整,所以曾子记住了每一个专题的来龙去脉。这正如现代学者的高水准讨论及交锋,事后可以回忆出你来我往的每一个重要细节。高水平的棋手对奕之后,通常也能够凭记忆复盘。由于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所以第一篇《学而第一》和第二篇《为政第二》都是以曾子的问题开篇。 * * * * * **诗云: 春秋霸业争雄烈,天子诸侯不来王, 圣人一出泰山撼,儒生问学远名扬。** 春秋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割据,而孔丘却专心做学问,开创了儒门教学,广收弟子。虽是老师,却没什么大架子,为人很是随和,最喜欢和学生弟子们一起谈天说地,就在简单的对话里,融入教学的内容。一天,刚刚吃过午饭,温暖的午后,孔子和三个弟子曾参[shēn](曾子),有若(有子)和子夏在饭后散步,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学习好,职位高,朋友多,也最勤奋,经常向孔子请教如何学习和为人处事。 很长时间以来,曾参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学习很忙,又要交朋识友,时间实在不够用。有人也建议曾子,既然交朋友这么耗费时间,不如就专心学习吧,可是曾子却不这么想。 曾参虽然年龄在三人中最小,但志向远大,不仅要自己成为学霸,还要时刻锻炼自己的领导力,为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做准备。因此对于曾子来说,结交朋友与努力学习同样重要。 孔子的学生众多,朋友更多,在迎来送往中,却一点也没耽误读书和教学。曾参也希望成为老师这样的人,于是向前一施礼,诚心问道:“孔老师,学生我每天都努力学习,能看到凌晨三点的曲阜城,学习知识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哪有时间交朋友?我常常忘记给朋友圈点赞,忙得群里发红包都没时间抢,朋友们说我读书都读成书呆子了。很长时间不和大家一起玩耍,结果都被拉黑啦!您说学习知识重要,还是交朋友重要呢?” 孔子听了,哈哈大笑,朗声答道【子曰】: “当然是学习知识重要啦!其实学习不是死读书。曾参啊,你有没有发觉,学习就是在交朋友啊!不仅要学习知识,并把所学加以运用【学】,而且要每隔三四个月就对所学进行一次复习,反复相见【习】,就像朋友时常相聚就成了老朋友,不是也很愉快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当然,也不是因为学习就不交朋友,朋友从遥远的地方出发【自远】,会有那个地方的见识,刚刚来到【方来】我们的面前,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奇的见闻和知识,不是也让人感到快乐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然,也有人不理解【人不知】好学的人对于知识的渴求,这也没有关系。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有相同喜好的人自然会相互理解,我们以知识为友,以相互分享知识的人为友,内心很充实,顾不上生气【人不知而不愠】,这不就是成熟的人吗?!【不亦君子乎?】” 曾参听了孔子的教导,明白了学习知识和交朋友之间关系,不住的点头,然而旁边的有若听了,却提出了新的问题,他问:“孔老师,您说学习这件事比交朋友重要,那应该学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原文】010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 * * * ### 【重点解析】 **● 学,就是学习知识?**     “学”本身,已经包括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两个方面。“學”字头上是两只手捧爻(数字“五”和“六”),学习数字和文字并加以运用。最初的文字是数字,学习文字从五和六开始。孔子教学的文献都是经典文献, 不能只放在头脑里,还要落实在生活中:用《诗经》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并落实在处理爱情职业信仰这样一些人生事务中;用《尚书》增长组织管理能力,要落实在具体的组织管理(齐家治国平天下) 之中;把《周礼》、《仪礼》和《礼记》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把《春秋》精神体现在忠君爱国,抵御强暴,伸张正义之中等等。如果把“习”理解为“实习”,就丢失了“学”中的“运用知识”,万万不可。 **● 习是小鸟在飞?**     我们把“习”认为是实践,习字的繁体是習,理解为小鸟从太阳上飞过。这是不正确的,习的本意是“重复”。其实这里就是指太阳本身插上翅膀,像鸟一样每天东升西落,飞过天空。这是古人最早认识到的重复事件。而习字后来引伸出习惯、熟习、温习、复习等义,都与“重复”相关。 **● 朋乎?友乎?** 这里的朋,不是现今的”朋友“,朋的甲骨文是一根线串着六个贝,线的中部吊起。“友”是关系密切的友人,甲骨文构型是并列的两只手,表示携手相助。“朋”的原意是钱贝,引申为以钱贝相交往,引伸为较生疏的友。周初时“朋”仍表示钱财,“西南得朋,东北亡朋”。孔子本人区分朋与友,而孔子晚年的学生们已经把“朋友”两字连用,但连用时与现代含义不同,一是表示朋与友两类人;二是把朋作为动词,“朋友”的意思是以朋(钱)相交相助,进而为友。 **● “远方”还是“远、方”?**     两汉时期,汉语从一字词为主过渡为二字词为主,原有的“一词一意”渐被整合,合体词大量涌现。在此处,“远”表示地点遥远,“方”表示时间刚刚。“方”的原意是确定工程建筑的初始基线,以人为参照点的空间取向,引伸为正在开始、刚才、四方(前后左右)、方形、共同特点。因此“远”和“方”不能作为一个合成词来解读。 **● 人不知,就是你不懂我?**     “知”的词意是理会,理解,沟通,管理,互动。知的词意不但包括现代所说的熟悉和理解,还包括测量和操作,相当于后来说的天人互动,知行合一,或智行合一。知中必有智,但智中不必有知中的行。 **● 孔子一口气说了学习、交友、君子三件毫无关系的事,他是不是精神分裂?** 这是因为缺少上下文造成的误读。《论语》是孔子师生的对话语录,古时没有现今“正规”的教育机构,采取的是探究启发式教育:在一定的语境下,遇到问题困境或者弟子发问,老师解答,在互动中学生学习到知识。相比较今日,是真正的翻转课堂,沉浸式教学。而且学习后可以立刻实践验证。我们今时今日要想真正理解论语的内涵,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做“语境还原”,在对文字正确解读的基础上,根据古代文献等线索,还原学生的提问的场景。此处《学而第一》第一章,讨论的是学习和交友之间的关系,因此是针对曾子的提问进行的回答,三句话相互贯穿,逐层递进。并为第二章的内容,有子的提问做了铺垫。 欲知子是如何曰的,请关注下一回《论语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