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 Agent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第 9 讲中,我们讲了“为什么需要树”,是因为人们想要更好的检索信息。这时候你一定会有疑问:可是我们到现在都还没讲怎样用树查找信息啊? 要用树检索信息,就不得不掌握平衡树,平衡树的全称是平衡二叉查找树(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简称 Balanced Tree)。为什么可以把“二叉”这个特性省略呢?是因为没有二叉这个很强的约束条件,其实平衡的意义也不是很大,为什么呢?下面且听我细细道来。 #### 二叉查找树 (BST) 我们先来看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简称 BST),二叉查找树顾名思义就是有查找功能的二叉树,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吧: ![](https://img.kancloud.cn/af/5b/af5b4f1d6a7c587df0e341c814d0d850_502x502.png)   上图是一颗以 50 节点为根的二叉查找树,规范的来说: * 二叉查找树是一棵二叉树,也就是说每一个节点至多有 2 个孩子,也就是 2 个子树。 * 二叉查找树的任意一个节点都比它的左子树所有节点大,同时比右子树所有节点小。 我们来验证一下上图这个例子是不是符合二叉查找树的定义。可以先看 50 这个根节点,它只有两个孩子,它的左子树的节点比如 17,50 是大于 17 的,又比如 19,50 也大于 19;右孩子呢,有 76,50 小于 76,还有比如 72,50 也小于 72。所以 50 这个节点符合了关于孩子个数,以及孩子与自己之间大小的定义了。 我们再看一个节点,比如 23 这个节点,它只有一个孩子,也可以说,它唯一的后代是 19,19 小于 23,完美。看来我们这棵树的的确确是一个二叉查找树。 #### 在二叉查找树中搜索节点 知道了二叉查找树的定义,我们一定要探寻它的究竟!为什么二叉查找树定义奇怪的特性,究竟有什么用?其实都是为了方便搜索节点! 你看,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所有左子树的节点都小于根节点,所有右子树的节点都大于根节点。当我们需要查找一个节点的时候,如果这个节点小于根,那我们肯定是去左子树中继续查找,因为它不可能出现在右子树中了,右子树的所有节点必须大于根。反过来说,如果想要查找的值大于根呢?我们就只需要去右子树中查找即可。 是不是搜索变得很简单了?也很容易用递归的方式实现: ``` TreeNode* Search(TreeNode* root, int key) {      if (root == nullptr || root->key == key) {        return root;      }           if (root->key < key) {       return Search(root->right, key);      }        return Search(root->left, key);  } ``` 这是不是让你想起了经典的二分查找法?确实很类似。这样在二叉查找树中的搜索形象的说,就是顺着根节点往下撸。上面 Search() 方法的每一次调用都会在树中往下移动一层。所以我们可以想到这样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就是树的高度 O(h)。 让我们想象一个最优情形,如果二叉查找树是完美对称平衡的,如图中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8e/45/8e454f5deb3ce8719b1d86aec593347a_755x347.png) 这棵树的高度是 O(log n),n 是这棵树的节点数量。无论搜索哪个节点,我们最多需要运行上面的 Search() 方法 O(log n),怎么样?是不是有种逃不出如来佛祖手掌心的感觉。 再让我们看一个最坏的情况,如果二叉查找树每一个节点都只有一个孩子呢?如图中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1c/7e/1c7e4644a5d6e30a1b443b2ac83df114_426x408.png) 这样的二叉树退化成了一个一维链表,最坏情况是需要从第一个节点查找到第 n 个节点,时间复杂度就成了 O(n) 了。 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二叉查找树的搜索特性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如果这棵树的形状长得不好,数据偏向一边而不平衡,也无从谈起高效的查询特性啊,那我们怎样维护好一个二叉查找树的高度和形状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包括红黑树和 AVL 树在内的平衡树。 #### 平衡树 平衡树,就是说一棵树的数据结构能够维护好自己的高度和形状,让形状保持平衡的同时,高度也会得到控制。平衡树的定义其实是比较粗糙的,属于一个愿景。具体实现平衡的方式就要深入具体平衡树的种类了。 红黑树被定义成: * 一棵二叉树,每一个节点要么是红色,要么是黑色 * 根节点一定是黑色 * 红节点不能有红孩子 每条从根节点到底部的路径都经过同样数量的黑节点 看个例子,这棵红黑树的根节点值是 13,是一个黑色节点。比如红节点 8 的两个孩子是黑色节点 1 和 11,因为红节点不能有红孩子。可以看到,从根节点 13 通向 22 的路径,经过了 13 和 25 这两个黑节点;从根节点 13 通向 11 的路径,经过了 13 和 11 这两个黑节点。因为最后一个定义就是说: ![](https://img.kancloud.cn/35/02/3502e1ce997e2c475353a2325e3e7e89_1600x770.png) 满足这些定义的红黑树可以被数学证明树的高度为 O(log n)。要实现一棵红黑树是非常难的,其中有许多节点插入 / 删除需要用到旋转等操作细节,我们在这一讲中无法展开讲解,可自行查阅资料学习。 还有一种平衡树叫 B 树,B 树的每个节点可以存储多个数值,但是要求: * 所有叶子节点的深度一样 * 非叶子节点只能存储 b - 1 到 2b - 1 个值 * 根节点最多存储 2b - 1 个值 红黑树可以被理解成 order 为 4 的一种特殊 B 树,称为 2-3-4 树,之所以称为 2-3-4 树,是因为每个有子树的节点都只可能有两个,或者 3 个,或者 4 个子节点。 类似想法的平衡树实现还有很多,比如 AVL 树,由它的发明者们的名字首字母命名,分别是 Adelson-Velsky-Landis,它的定义很简单,任意一个节点的左右子树高度最多相差 1。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就不再一一展开各种平衡树的讲解了,可自行查阅资料学习。 #### Log-Structured 结构 在计算机存储数据结构的发展中,Log-Structured 结构的诞生为许多文件系统或者是数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说,Google 的三驾马车之一,Bigtable 文件系统的底层存储数据结构采用的就是 Log-Structured 结构,还有大家所熟知的 MongoDB 和 HBase 这类的 NoSQL 数据库,它们的底层存储数据结构其实也是 Log-Structured 结构。 而 Log-Structured 结构其实和平衡树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在这些框架应用里面,通常都会使用平衡树来优化数据的查找速度。在这一讲中,我会先介绍什么是 Log-Structured 结构,而在下一讲中,再详细介绍平衡树数据结构是如何被应用在 Log-Structured 结构中的。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常见的问题应用。假设一个视频网站需要一个统计视频观看次数的功能,如果给你来设计的话,会采用哪种数据结构呢?你可能会觉得这并不难,我们可以运用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以视频的 URL 作为键、观看次数作为值,保存在哈希表里面。所有保存在哈希表里面的初始值都为 0,表示并无任何人观看,而每次有人观看了一个视频之后,就将这个视频所对应的值取出然后加 1。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设计思路可能运行得很好。可当用户量增大了之后,会发现在更新哈希表的时候必须要加锁,不然的话,大量的这种并行 +1 操作可能会覆盖掉各自的值。比方说,在同一时间,有两个用户都观看了一个视频,它们都根据视频的 URL 在哈希表中取出了观看次数的值 0,在更新操作 +1 了之后,都把 1 这个值保存在了哈希表中,而实际上,哈希表中的值应该是 2。 不难发现,这种操作的瓶颈其实是在更新操作,也就是写操作上。那有没有方法可以不用顾及写操作的高并发问题,同时也可以最终获得一个准确的结果呢?答案就是使用 Log-Structured 结构。 Log-Structured 结构,有时候也会被称作是 Append-only Sequence of Data,因为所有的写操作都会不停地添加进这个数据结构中,而不会更新原来已有的值,这也是 Log-Structured 结构的一大特性。 我们来看看在采用了 Log-Structured 结构之后,在上面的统计视频网站观看次数的应用中,底层的数据结构变成怎么样了。 假设现在网站总共有三个视频,URL 分别就是 A、B 和 C,那一个可能的数据结构图就如下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ca/19/ca1925f31abe24db1cacfc0374ab8b64_1888x340.png)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数据结构其实和数组非常像,数组里的值就保存着 URL 和 1,每次有新用户观看过视频之后,就会将 URL 和 1 加到数组的结尾。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只需要遍历一遍这个数组,然后将不同的 URL 值加起来就可以得到观看的总数,例如 A 的观看总数为 8 次,B 为 3 次,C 为 5 次。 这其实就是 Log-Structured 结构的本质了,不过细心的你应该可以发现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 Log-Structured 结构,其实在应用里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个数组不可能在内存中无限地增长下去,我们要如何处理呢?如果每次想要知道结果,就必须遍历一遍这样的数组,时间复杂度会非常高,那该怎么优化呢?平衡树是如何被应用在里面的呢?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会在下一讲中为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