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资产配置的工具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投资工具是股票和债券,股票一般就一种,债券的品种稍多,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市政债等, 债券的估值和债券类型、债券评级、息率、付息方式等等都有紧密关系,所以投资债券和投资股票有很大的区别。 其他的投资工具有实物商品如黄金、白银等,不动产如住宅、商铺等。在美日澳的证券交易所,还有一种像股票一样自由交易的特殊地产投资工具--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可以很好地替代实物房产投资。 以上是都是适合个人的投资工具,机构投资者在此之外还可以选择投资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外汇和股权投资等。至于非主流的投资工具,如收藏品和数字货币等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资产配置的方法有四种。 (1)主动型。投资者自己制定投资策略,直接进入市场操作。 (2)被动型。投资者不制定投资策略,而是购买基金、信托等方进行投资 (3)顾问型。投资者根据顾问的建议,自己操作或购买基金等。 (4)持有型。投资者只有一个投资策略——长期持有某个ETF或ETF固定比例组合。 这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但在美国日趋流行,近年来受到不少关注。 不同的投资方法都有自己特点,没有简单的优劣之分。倒是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在很多讲投资的文章里被忽视。 投资是一项专业的活动,而且它的起点低而专业性又不容易体现。 普通投资者很少具备投资能力,而且也很难分辨机构的投资水平。所以投资者要么过度相信自己要么过度相信机构,最终获得的收益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第一章我们曾引用过近50年来的美国市场回报,投资者大幅跑输指数。而根据晨星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Mind the Gap: Global Investor Returns Show the Costs of Bad Timing Around the World)。结果显示,不管是哪种基金,投资者都要落后于他们投资的基金——各类基金的平均收益为每年5.00%,投资者的平均收益为每年3.96%,两者相差1个百分点/年。 长期数据已经表明,如果是投资者自己制定投资策略,不论是投资基金还是直接入市,往往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主动型投资不适合大多数投资人。 另一方面,中国的投资顾问发展较晚,专业性也有待提高,有心的投资人不妨去搜一下投顾职位的招聘广告,看看有几家会提专业性方面的要求? 更大的问题在于缺少独立的投资顾问。国内投顾经常推荐自己公司代理的产品,尤其是高佣金的产品,至于是否适合投资人则另当别论。我们多次强调资产配置和投资人需求的匹配性是决定财富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一个既不专业又存在利益冲突的投资顾问显然很难胜任投资者的期望。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的投资管理业务发展已相当成熟,弥补了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息理解和信息利用的不对称地位,能够很好地帮助客户进行财富规划。相信未来中国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和独立投顾都会越来越多,但在目前来看顾问型投资还远未到成熟阶段。 至于持有型投资主要和美国股市的长期向上有关,在一个长期下跌或长期震荡的市场则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投资人认为美国市场未来还会延续总体向上的格局,那么这种投资方式也是值得考虑的。 因此,对于大部分国内投资者来说,被动型投资是比较好的选择,前提是投资者必须具备识别投资机构的能力,否则的话可能还不如持有型投资。 下一节我们将重点讲述怎样识别第三方机构的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