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市面上有很多理财课都会花很多篇幅来讲资产配置理论,对于用户来说这些内容的价值有多少却值得深思。 这就好比你手上有食材(比如债券、股票),也知道如何炒菜(怎么买卖资产),但是如果没有菜谱(怎么配置资产)的话,你怎么做出一份自己喜欢的美食呢? 大部分理财课里关于资产配置的内容都来自于金融学教材,且不说这些理论是否正确,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就非易事。假设你想做一份番茄炒蛋,而手边的菜谱里只说把番茄和蛋一起炒炒,也不说油放多少,蛋和番茄如何配比,那么你能靠这份菜谱做出什么好吃的菜吗?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经典资产组合理论里讲资产配置必然会说到有效边界(Efficient frontier)。 假设资产配置模型里有股票和债券两种资产类别,这两个资产类别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比例组成投资组合,譬如90:10、80:20、15:85等。有效边界,用通俗的讲法来说,就是代表最有效率的资产比例。即在相同的风险下(以标准偏差衡量),遵照有效边界可以算出得到最高报酬的投资配比。或者在相同回报下,遵照有效边界可以算出最低风险的投资配比。 于是,很多投资人心中自然会浮出一个想法——我何不利用有效边界将我的投资组合最优化? 这是个大有问题的想法——你看的是那个有效边界? 有效边界有两种,一是依过去历史资料画出的有效边界。 这种依过去历史做出有效边界,对于未来投资,可说是几乎毫无参考价值。 为什么? 因为你会发现,依过去数据做出的有效边界,不会有例外,一定是有很高的比重放在近期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或投资板块。 譬如你在1988年用历史数据建构起有效边界。在有效边界的每个点都会有相当比重放在80年代大涨特涨的日本股市。假如你真照这样投资,你马上可以在89年日本股市崩盘中体会什么叫"错误极大化"。 过去这样投资的结果比较好,不代表未来会一样好。 那假如你看的是”未来”的有效边界呢? 这时,问题就出在,很少有人可以事先准确知道未来怎样的投资组合会落在有效边界。 假如你可以知道的话,等于已经事先知道未来那个资产表现最好。那又何必使用资产配置,将资金分散投入各种资产类别与地区。你完全应该直接投入未来表现最好的资产里。 想用有效边界来“优化”资产配置投资组合,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那么什么才是配置资产的正确方式呢?睿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认为资产配置的目的不是获取最高收益或者最低风险,而是尽可能程度满足投资人财富管理需求,历史只能作为参考,要获得良好的未来,只能依靠合理的计划和谨慎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