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40766/answer/89210950
**在开始回答 前,先简单概括性地说说Linux现有的所有进程间IPC方式:**
1. **管道:**在创建时分配一个page大小的内存,缓存区大小比较有限;
2. **消息队列**:信息复制两次,额外的CPU消耗;不合适频繁或信息量大的通信;
3. **共享内存**:无须复制,共享缓冲区直接付附加到进程虚拟地址空间,速度快;但进程间的同步问题操作系统无法实现,必须各进程利用同步工具解决;
4. **套接字**:作为更通用的接口,传输效率低,主要用于不通机器或跨网络的通信;
5. **信号量**:常作为一种锁机制,防止某进程正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其他进程也访问该资源。因此,主要作为进程间以及同一进程内不同线程之间的同步手段。
6. **信号**: 不适用于信息交换,更适用于进程中断控制,比如非法内存访问,杀死某个进程等;
**Android的内核也是基于Linux内核,为何不直接采用Linux现有的进程IPC方案呢,难道Linux社区那么多优秀人员都没有考虑到有Binder这样一个更优秀的方案,是google太过于牛B吗?事实是真相并非如此,请细细往下看,您就明白了。**
*****
**接下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从5个角度来展开对Binder的分析:**
* **(1)从性能的角度** **数据拷贝次数:**Binder数据拷贝只需要一次,而管道、消息队列、Socket都需要2次,但共享内存方式一次内存拷贝都不需要;从性能角度看,Binder性能仅次于共享内存。
* **(2)从稳定性的角度**
Binder是基于C/S架构的,简单解释下C/S架构,是指客户端(Client)和服务端(Server)组成的架构,Client端有什么需求,直接发送给Server端去完成,架构清晰明朗,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稳定性较好;而共享内存实现方式复杂,没有客户与服务端之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否则可能会出现死锁等问题;从这稳定性角度看,Binder架构优越于共享内存。
仅仅从以上两点,各有优劣,还不足以支撑google去采用binder的IPC机制,那么更重要的原因是:
* **(3)从安全的角度**
传统Linux 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而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的开源体系,拥有非常多的开发平台,App来源甚广,因此手机的安全显得额外重要;对于普通用户,绝不希望从App商店下载偷窥隐射数据、后台造成手机耗电等等问题,传统Linux IPC无任何保护措施,完全由上层协议来确保。
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前面提到C/S架构,**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判断UID/PID是否满足访问权限,目前权限控制很多时候是通过弹出权限询问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运行**。Android 6.0,也称为Android M,在6.0之前的系统是在App第一次安装时,会将整个App所涉及的所有权限一次询问,只要留意看会发现很多App根本用不上通信录和短信,但在这一次性权限权限时会包含进去,让用户拒绝不得,因为拒绝后App无法正常使用,而一旦授权后,应用便可以胡作非为。
针对这个问题,google在Android M做了调整,不再是安装时一并询问所有权限,而是在App运行过程中,需要哪个权限再弹框询问用户是否给相应的权限,对权限做了更细地控制,让用户有了更多的可控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用户诟病的地方,那也就是权限询问的弹框的次数大幅度增多。**对于Android M平台上,有些App开发者可能会写出让手机异常频繁弹框的App,企图直到用户授权为止,这对用户来说是不能忍的,用户最后吐槽的可不光是App,还有Android系统以及手机厂商,有些用户可能就跳果粉了,这还需要广大Android开发者以及手机厂商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安全与体验俱佳的Android手机。
Android中权限控制策略有SELinux等多方面手段,下面列举从Binder的一个角度的权限控制:
[Android源码的Binder权限是如何控制? -Gityuan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003297/answer/89328987?from=profile_answer_card)
**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另外,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从安全角度,Binder的安全性更高。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反驳**,Android就算用了Binder架构,而现如今Android手机的各种流氓软件,不就是干着这种偷窥隐射,后台偷偷跑流量的事吗?没错,确实存在,但这不能说Binder的安全性不好,因为Android系统仍然是掌握主控权,可以控制这类App的流氓行为,只是对于该采用何种策略来控制,在这方面android的确存在很多有待进步的空间,这也是google以及各大手机厂商一直努力改善的地方之一。在Android 6.0,google对于app的权限问题作为较多的努力,大大收紧的应用权限;另外,在**Google举办的Android Bootcamp 2016**大会中,google也表示在Android 7.0 (也叫Android N)的权限隐私方面会进一步加强加固,比如SELinux,Memory safe language(还在research中)等等,在今年的5月18日至5月20日,google将推出Android N。
话题扯远了,继续说Binder。
* **(4)从语言层面的角度**
大家多知道Linux是基于C语言(面向过程的语言),而Android是基于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语句),而对于Binder恰恰也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将进程间通信转化为通过对某个Binder对象的引用调用该对象的方法,而其独特之处在于Binder对象是一个可以跨进程引用的对象,它的实体位于一个进程中,而它的引用却遍布于系统的各个进程之中。可以从一个进程传给其它进程,让大家都能访问同一Server,就像将一个对象或引用赋值给另一个引用一样。Binder模糊了进程边界,淡化了进程间通信过程,整个系统仿佛运行于同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之中。从语言层面,Binder更适合基于面向对象语言的Android系统,对于Linux系统可能会有点“水土不服”。
**另外,Binder是为Android这类系统而生,而并非Linux社区没有想到Binder IPC机制的存在,对于Linux社区的广大开发人员,我还是表示深深佩服,让世界有了如此精湛而美妙的开源系统**。也并非Linux现有的IPC机制不够好,相反地,经过这么多优秀工程师的不断打磨,依然非常优秀,每种Linux的IPC机制都有存在的价值,同时在Android系统中也依然采用了大量Linux现有的IPC机制,根据每类IPC的原理特性,因时制宜,不同场景特性往往会采用其下最适宜的。比如在**Android OS中的Zygote进程的IPC采用的是Socket(套接字)机制**,Android中的**Kill Process采用的signal(信号)机制**等等。而**Binder更多则用在system\_server进程与上层App层的IPC交互**。
* **(5)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
总所周知,Linux内核是开源的系统,所开放源代码许可协议GPL保护,该协议具有“病毒式感染”的能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受GPL保护的Linux Kernel是运行在内核空间,对于上层的任何类库、服务、应用等运行在用户空间,一旦进行SysCall(系统调用),调用到底层Kernel,那么也必须遵循GPL协议。
而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对于GPL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为此,Google巧妙地将GPL协议控制在内核空间,将用户空间的协议采用Apache-2.0协议(允许基于Android的开发商不向社区反馈源码),同时在GPL协议与Apache-2.0之间的Lib库中采用BSD证授权方法,有效隔断了GPL的传染性,仍有较大争议,但至少目前缓解Android,让GPL止步于内核空间,这是Google在GPL Linux下 开源与商业化共存的一个成功典范。
**有了这些铺垫,我们再说说Binder的今世前缘**
Binder是基于开源的 [OpenBinder](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ngryredplanet.com/~hackbod/openbinder/docs/html/BinderIPCMechanism.html)实现的,OpenBinder是一个开源的系统IPC机制,最初是由 [Be Inc.](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Be_Inc.) 开发,接着由[Palm, Inc.](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Palm%2C_Inc.)公司负责开发,现在OpenBinder的作者在Google工作,既然作者在Google公司,在用户空间采用Binder 作为核心的IPC机制,再用Apache-2.0协议保护,自然而然是没什么问题,减少法律风险,以及对开发成本也大有裨益的,那么从公司战略角度,Binder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再说一点关于OpenBinder,在2015年OpenBinder以及合入到Linux Kernel主线 3.19版本,这也算是Google对Linux的一点回馈吧。
**综合上述5点,可知Binder是Android系统上层进程间通信的不二选择。**
*****
**接着,回答楼主提到的**D-Bus
也采用C/S架构的IPC机制,**[D-Bus](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freedesktop.org/wiki/Software/dbus/)**是在用户空间实现的方法,效率低,消息拷贝次数和上下文切换次数都明显多过于Binder。针对D-Bus这些缺陷,于是就产生了**kdbus**,这是D-Bus在内核实现版,效率得到提升,与Binder一样在内核作为字符设计,通过open()打开设备,mmap()映射内存。
(1)kdbus在进程间通信过程,Client端将消息在内存的消息队列,可以存储大量的消息,Server端不断从消息队里中取消息,大小只受限内存;
(2)Binder的机制是每次通信,会通信的进程或线程中的todo队里中增加binder事务,并且每个进程所允许Binder线程数,google提供的默认最大线程数为16个,受限于CPU,由于线程数太多,增加系统负载,并且每个进程默认分配的(1M-8K)大小的内存。
而kdbus对于内存消耗较大,同时也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和大量消息的系统。Binder对CPU和内存的需求比较低,效率比较高,从而进一步说明Binder适合于移动系统Android,但是,也有一定缺点,就是不同利用Binder输出大数据,比如利用Binder传输几M大小的图片,便会出现异常,虽然有厂商会增加Binder内存,但是也不可能比系统默认内存大很多,否则整个系统的可用内存大幅度降低。
**最后,简单讲讲Android Binder架构**
Binder在Android系统中江湖地位非常之高。在Zygote孵化出system\_server进程后,在system\_server进程中出初始化支持整个Android framework的各种各样的Service,而这些Service从大的方向来划分,分为Java层Framework和Native Framework层(C++)的Service,几乎都是基于BInder IPC机制。
1. **Java framework: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例如 ActivityManagerService(用于控制Activity、Service、进程等) 这个服务作为Server端,间接继承Binder类,而相应的ActivityManager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 当然还有PackageManagerService、WindowManagerService等等很多系统服务都是采用C/S架构;
2. **Native Framework层:这是C++层,作为Server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Binder类,Client端继承(或间接继承)于BpBinder**。例如MediaPlayService(用于多媒体相关)作为Server端,继承于BBinder类,而相应的MediaPlay作为Client端,间接继承于BpBinder类。
**总之,一句话"无Binder不Android"。**
- 前言
- Android系统的体系结构
- Dalvik VM 和 JVM 的比较
- Android 打包应用程序并安装的过程
- Android ADB工具
- Android应用开发
- Android UI相关知识总结
- Android 中window 、view、 Activity的关系
- Android应用界面
- Android中的drawable和bitmap
- AndroidUI组件adapterView及其子类和Adapter的关系
- Android四大组件
- Android 数据存储
- SharedPreference
- Android应用的资源
- 数组资源
- 使用Drawable资源
- Material Design
- Android 进程和线程
- 进程
- 线程
- Android Application类的介绍
- 意图(Intent)
- Intent 和 Intent 过滤器(Google官网介绍)
- Android中关于任务栈的总结
- 任务和返回栈(官网译文)
- 总结
- Android应用安全现状与解决方案
- Android 安全开发
- HTTPS
- 安卓 代码混淆与打包
- 动态注入技术(hook技术)
- 一、什么是hook技术
- 二、常用的Hook 工具
- Xposed源码剖析——概述
- Xposed源码剖析——app_process作用详解
- Xposed源码剖析——Xposed初始化
- Xposed源码剖析——hook具体实现
- 无需Root也能Hook?——Depoxsed框架演示
- 三、HookAndroid应用
- 四、Hook原生应用程序
- 五、Hook 检测/修复
- Android 应用的逆向与加固保护技术
- OpenCV在Android中的开发
- Android高级开发进阶
- 高级UI
- UI绘制流程及原理
- Android新布局ConstraintLayout约束布局
- 关键帧动画
- 帧动画共享元素变换
- Android异步消息处理机制完全解析,带你从源码的角度彻底理解
- Android中为什么主线程不会因为Looper.loop()里的死循环卡死?
- 为什么 Android 要采用 Binder 作为 IPC 机制?
- JVM 中一个线程的 Java 栈和寄存器中分别放的是什么?
- Android源码的Binder权限是如何控制?
- 如何详解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
- 为什么Android的Handler采用管道而不使用Binder?
- ThreadLocal,你真的懂了吗?
- Android屏幕刷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