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内的寻找
程序员是一群善于思考的人, 作为一个程序员可能或多或少都思考过人生, 就在2015年两位互联网界的大佬思考出了自己的人生, 一位是李开复, 另外一位是黎万强。
李开复在他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阐述说要选择自己热爱的事情。而黎万强在他的《花与树的星空》摄影展上也是向众人们表达了要选择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
寻找人生的意义一定是向内找,而不是向外找。 很多人习惯性的向外寻找, 思考出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得到名利权,然而向外找是无休止的,看见很多人创业成功后又选择创业,赚了钱还要赚更多的钱, 成名了还要成更大的名。
李开复和黎万强他们不是向外寻找,都是向内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热爱, 他们所阐述的热爱的事,重点在热爱,而不在具体某一件事,如果找到了自己的热爱, 对外可以体现为多件不同的事。 这种热爱是无条件的热爱,在做事之前和做事之中就充满了兴奋和力量。而向外寻找的人生的意义往往就是有条件的, 需要做事之后得到什么结果才会觉得有价值, 在做事之中可能是煎熬和犹豫的。
本节将阐述人向外寻找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以及如何向内寻找自己真正的热爱。
###为什么要向外寻找?
当我们还没有出生,在娘胎的时候,是没有向外寻找的习惯的,那时我们不区分外界和自己,没有你和我的概念,当感觉到高兴、愤怒等情绪时无法区分是母亲发出的还是自己发出的。 这种无区分性的完全的融合状态是一种纯然的存在,或是全然活在本体中,这个本体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说过,有的人称它为“真我”。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 我们就开始了向外寻找,让我们想想从娘胎到出生的过程。 当我们还在娘胎时,是我们附近的羊水给我们提供营养,维持着我们的生命。 当有一天,我们出生了,我们被挤出了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陌生, 第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恐惧,失去了给我们提供营养的羊水,我们大声的哭,一直想要寻找以前的羊水,向外寻找的习惯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婴儿的时候饿了就哭,只有哭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那个时候只能这样才能维持生命。当我们哭而没有引起别人注意,我们就觉得缺少了爱,小时候如果缺乏对爱的感受,长大后就不断向外寻找爱。
小时候的缺失,使我们在本体外形成了坑洞。这个坑洞让我们和本体的某部分切断了联系,让我们感到无限的匮乏,我们需要向外不断索取东西来填补这个坑洞,弥补自己的匮乏感。当我们小时候缺乏爱时,长大后就不断向外寻找爱, 当我们小时候缺乏别人的关注, 长大后就不断向外寻找关注、想成名、想所有的人都关注自己。 当我们小时候缺乏价值感时, 长大后就不断向外寻找价值感。很多人思考出的人生的意义其实只是在填补这些坑洞。
然而我们要填补的坑洞是一个无底洞,如果一味的向外寻找来填补这个坑洞,那将是无休止的。然而,我们缺少的爱、价值等其实我们的本体都有,只是现在本体外面形成了坑洞,让我们和本体的这些方面切断了联系。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向外寻找, 而是向内认识我们的坑洞, 然后摘掉坑洞接触我们的本体。
和本体接触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能感受到是一种融合感。 这种融合感在我们小时候就有,当我们小时候我们能感知外界的花花草草,在晴天能感受到阳光的暖和,看着蝴蝶在花朵上飘飘起舞,能感受到蝴蝶的快乐,在雨天能感受到空气湿润,听着窗外滴答的雨声感觉到纯净的雨水都润到了自己的心间。小时候和外界是融合的。 然而慢慢长大融合感逐渐消失,经历越多,形成坑洞越多,失去了和本体联系,慢慢感受不到了这个融合感。
让我们向内寻找吧,寻找本体,重新感受到融合感,找到我们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如何向内寻找?
* 找到内心无条件的主观判断法则
有段时间我感觉工作没有意义,又开始寻找人生的意义,于是我咨询了三生社群的创始人、《全息智慧》的作者李春光, 他是清华建筑系毕业又去美国修了哲学系,对哲学研究颇深。 他告诉我一定不要向外寻找,要向内寻找, 他问我有没有对什么事情是无条件喜欢的,在做事之前或做事之中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因为这个事有什么结果才喜欢。想想为什么喜欢这种事情, 找出内心对事物判断是否喜欢的那个无条件的判断法则,注意一定是无条件的。 在外界做什么事情不重要,只要符合这个无条件的判断法则就行,找到这个法则后可能对应外界的不仅只是一件事情,可以是多件事情。外界的事情可以变,但内心的无条件判断法则是不会变的,也不会消失,如果你找到的法则变化了或消失了,那一般这个法则还是有条件的。
我的无条件判断法则是什么? 我下来不断思考我有没有无条件喜欢的事情。 还真被我发现了几件无条件喜欢做的事情,然后通过事情就能分析出无条件判断法则。
比如,我喜欢看间谍片,那是无条件的,我并不是为了看间谍片后和别人聊剧情,而是在看的过程中就喜欢,我在看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我不断的猜测谁是间谍,不断的想阴谋是什么, 影片给我强烈的带入感,当国民党特务出动要抓地下党时我内心也会紧张,当地下党识破国民党阴谋时,我内心也会喜悦。但我不喜欢看韩剧,那种剧情很慢的,哭都会哭十几分钟的电视,不会让我大脑有充分的思考,觉得很无聊。
又比如,我喜欢编程,也是无条件,并不是为了自己写的程序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而是在写程序的过程中就感觉到满足。编程能让我充分思考,考虑程序的可读性、安全性、可扩展性。我会把我的代码写的很整洁优雅,就像是精心的打扫干净自己的房间一样, 看见自己整洁优雅的代码,心中的体验非常的好。
分析我这些无条件喜欢的事情, 我发现只要事情能让我认真的深入思考我就会喜欢。我不喜欢看韩剧是因为哭都会哭十几分钟不能让我深入思考。 我也看不惯一些不认真的做法,比如一些外包公司的程序员敷衍了事的写程序员, 表面看功能没有问题, 实际程序有很多安全漏洞,也没有扩展性。这种内心无条件的主观判断法则最终能总结为一种品质,我发现我从小没有丢失的就是“真诚”。
这个内心无条件的主观判断法则, 在李春光的《全息智慧》中,称其为生命契约。这是我们一生要无条件的去实现的。外在做什么事情不重要, 只要符合我们的生命契约,只要能增强我们的生命契约就行, 我们在做这类事情的时候能感受到融合感, 感觉我们和事情融为一体了。
生命契约并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发现生命契约能带来本体的那种融合感, 其实生命契约就是本体的一部分,是我们没有失去联系的那部分本体。既然它是我们一直存在从来没有失去联系的那部分本体,那为什么我们平时感受不到它?它就像空气一样,虽然一直存在,但我们很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需要深入内心分析才能发现它。
那是因为小时候经验形成的坑洞给我们带来的匮乏感太大,让我们把重心都集中在这种匮乏感上,很少注意本来没有失去联系的本体。生命契约让我们无条件的去做事, 而坑洞让我们有条件的去做事,坑洞让我们在乎事情结果,让我们向外索取,使我们去追求名权利。要知道坑洞背后就藏着本体,只要摘下坑洞,接触本体,我们一样能感受到力量,一样可以无条件的去做事。如果我们只找到自己生命契约,而没有正确面对自己的坑洞,那么就可能只做得好自己喜欢的事情, 做不好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们摘掉坑洞后接触到的那部分本体是十分新鲜的,它带来的力量感甚至比生命契约更大。
* 摘掉内心的坑洞
坑洞会给我们带来匮乏感,会让我们有不好的情绪,前一节已经说过我们往往逃避这种不好的情绪,不想承认它们。 很多人的快乐都是假装的快乐,他们不承认自己的痛苦。比如有的人不承认父母不爱他,假装父母很爱他;有的人不承认工作无聊,假装工作很有趣;有的人不承认自己交际差,假装自己朋友多;很多人故意让自己很忙,假装自己活得很充实,其实活得很孤单。 不要逃避这些“环感觉”, 他们往往给我们传递了信息, 告诉我们这里有个坑洞,而一旦我们一直逃避, 坑洞就永远不能摘掉。
坑洞的形成是因为小时候的缺失,当我们有不好的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家抓住它,不逃避,也不向外索取东西来填补, 我们只要静静的观察,不要有任何外在的行为。我们要思考这个坏感觉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小时候的哪件事情引起的。我们要对小时候的事情有重新的认识。我们往往是因为小时候的幼稚对这件事情认识不全面客观,形成了偏见或错觉, 导致我们形成了心理阴影, 这个阴影就是我们的坑洞。我们不断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对它进行重新认识, 慢慢的坑洞就会消失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以前害怕和人打交道, 在大街上害怕找人问路, 在餐厅害怕叫服务员。我为什么还有这种害怕的感觉?要找到根源问题,先就不要逃避这种感觉, 静静的去体会它,仔细回忆小时候做什么事情有同样的感觉。 我发现我小时候去商店买东西,害怕问老板商品的价格, 那种害怕的感觉就和现在一样。为什么害怕问老板价格? 回到小时候的场景,深入思考一下原因。 我终于知道了,是因为我小时候家里太穷,我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都有零花钱,他们可以买很多新奇的东西来玩。我没有买过那些东西。 我去商店害怕问价格,是害怕老板知道我没有买过,怕老板知道我家穷。我现在长大了,要对这件事情进行重新的认识,发现小时候真是幼稚, 问价格不等于穷。 就算是一瓶水每个地方卖的价格都不一样, 去哪儿买都要问一遍价格。
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我内心有很大一个自卑的坑洞,而在这个坑洞之后藏着的是本体的自信的一面。我只有摘掉这个坑洞才能释放我的自信。不然我以后就一直做不好和人打交道的事情。通过不断的训练,每当出现和人打交道的害怕的情绪, 我都回去小时候场景,对事情重新认识, 慢慢的我的坑洞消失了。我现在和人打交道很自然也很自信。
## 感悟本体
本体是道不明的,我们只能去感悟它。它是很多书籍提到的“真我”,佛家说的“心性”, 道家说的“道” 。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能道明的都不是真正的本体。所以我们只能说说本体的一些特征。
* 接触本体能感受到“融合感”
当我们还在母体中时,那时是全然活在本体中,那个时候不分“你我”,能感受到融合感 。
人是出生的0-7个月才形成“我”的概念的。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能控制世界所有的东西,后面发现我只能控制自己的胳膊,不能控制桌子动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腿,不能控制头上的电灯,然后才发现:胳膊和腿才是我的, 桌子和电灯不是我的。
小孩喜欢打游戏、喜欢看科幻片,那是因为游戏、科幻片满足了他们刚出生时的愿望,他们感觉自己能当超人,自己有超能力, 但大人觉得小孩幼稚,其实是大人的思想越来越弱,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可能控制外界的事物,甚至连困难都可能控制不了。 人由小长大其实思想是由强变弱的过程。我们不能让其变弱, 有时候需要回到小时候那种状态,感觉自己很强大才能把事做大。
当我们还是小孩时也能感受到融合感,能感知世界上的花花草草,能感知周围人的情绪。当慢慢长大,这种融合感开始丢失,我们和本体接触越来越少。
大自然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 一个物体是由各种元素、原子、分子组成,如果物体移动会产生能量, 比如风移动产生的能量可以发电。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 人的身体是由各种元素、原子、分子组成, 人还有精神,人的精神和自然界的能量是差不多的东西。本体能和大自然做连接,当我们接触本体时,能感受到自己和大自然融合,我们能将大自然的能量转化为人的精神。
自然界有能量守恒定律,人的精神同样遵守这个定律。当我们精神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 其他地方可能就会失去什么东西, 比如我们想得到别人的注意, 想在别人面前表现, 同时就可能会有人得不到表现,失去别人的注意。 当你在别人面前炫耀的时候,想别人崇拜你, 其实别人可能不是崇拜你, 而是嫉妒你。再比如我们发泄愤怒,其实这个愤怒并没有消失,只是从你身上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人和人之前的情绪,像是有一个无形的“球”, 你传给我,我再传给他。
接触本体,能和其他人做连接,和其他人产生融合感,我们会变得特别敏感,能感知到他人的情绪。我们感到的情绪会更加强烈,痛会更痛,愤怒会更愤怒。但我们千万不要把这种更强烈的情绪传递给别人,别人会受更大的伤害。 接触本体,我们更有力量,我们能接住情绪的“球”,让这个球在我们这里停下来,然后把球传给大自然, 大自然能包容一切。
忙碌的工作会让我们失去和本体的连接,当你发现无法感知周围人的情绪,无法感知大自然时,应该放下工作去大自然走走,回到大自然,吸取大自然中的能量。
本体不仅能连接人和大自然,还能和“事”做连接。我们用本体去做事,会体会到一种融合感,我们和事情融合在一起了,忘记了时间,在做事的过程中就很享受,不再在乎事情的结果,不在乎成败。我们感受不到事情的“重要”,感受不到“压力”, 感受不到“紧张”,只感受得到“融合感” ,这样做事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要感受到这种融合感,需要我们全然的“活着当下”,活着当下了,我们的思维没有在过去和未来,只在当前这件事情上。这样我们就不会感觉到压力、紧张。 如果感觉到压力、紧张, 那是因为我们思维在思考未来的结果,而没有在当下。
要和事情融合在一起,我们需要有专注力。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心里却放不下其他事情, 一边做现在的事情,一边想其他事情, 这样是达不到和事情融合的,我们要学会放下其他事情,只专注当前的一件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这件事情太重要了, 它和前途有关和名誉有关,让我们觉得压力,做事时会觉得紧张,这样是达不到和事情融合的, 我们要学会“无关”,不要觉得事情很重要,全身心的投入去做事,自然会做好。
真正接触本体时,上台演讲时,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都不再感觉自己紧张, 而是觉得自己很释放, 能真正投入做事中,才能体会这种释放的感觉。
* 本体有多个切面,能折射出多种品质
本体就像是岩石中的黄金。它并不是那块岩石,他埋藏在岩石里面。本体就存在于知觉、情绪和心念活动里,但并非上述的任何一样东西。宝石埋藏在大地之中,但它们并非大地本身,它们是另一种东西。你内在的本体也是另一种东西、它即不是你的肌肉,也不是你的情绪和思想,然而它就埋藏于其中。你内在的本体就像岩石中的黄金、大地中的宝石一般。
本体如同宝石那样有多个切面,每个切面都能折射出光芒。本体能在我们人身上折射出多种品质。我们越是小时候越能接触本体, 我们看那些小孩,他们真诚、自信、勇敢、有好奇心, 而当人慢慢长大会丢失一些品质,变得不真诚、不自信。那是因为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情,在本体之外形成的坑洞,阻挡了本体发光。我们要分析小时候的事件,摘掉这些坑洞。
本体能折射出品质,但品质并不是本体,就像太阳能发光,但光并不是太阳。
爱、祥和、价值感、力量和意志,这些都是本体的不同面向。有了本体,你体验到的就不再是愤怒而是力量。你不再感觉到自傲或自卑,你会体认到自己的价值,你会体认到你是圆满和强有力的。
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应该是向外索取,追求名权利,而应该向内寻找,找到自己的本体。分析自己本体哪些面向丢失了,哪些面向是一直存在的,我们要找回丢失的面向、加强一直存在的面向。我分析自己发现:可能我从来没有丢失过的是“真诚“,而丢失很严重的是“自信”。
我一直做技术,后面转管理,内心十分的害怕。做管理要做决策,每次决策我总是犹豫,即使决策后还总是怀疑自己决定到底对不对。我害怕做管理并不是因为缺管理技巧,而是因为不自信。不是买本管理技巧的书学学就能做好的, 而是要找回自己本体缺失的部分。每个人做不好管理的原因都不一样,有的是缺乏自信、有的是缺少真诚、有的可能是缺少意志, 这些情况都不是看书能找到解决方法,必须向内寻找,深入分析自己,找回自己的本体。
我很多次想独立创业,但都没有行动,总觉得自己积累不够:要学更多的东西,积累更多的资源、人脉才能创业。后面发现并不是积累不够的问题,而是自己不够自信。当自己有自信后就敢出来创业,我现在创业,建立了“优伯立信”公司,创业的过程能让我每天体认到自信,这是我的收获。
* 本体有吸引力
很多人因为受外界影响,他的本体被隐藏起来了,我们见很多人,他们不能顺畅的表达自己、孤僻、内向、很多行为让人诧异,他们的让人感觉“不自然”。他们很想去做一些事情又害怕去做,不能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事。他们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是在“装”,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外在的表现和真正的内心不一样。他们明明是块宝石,却在外在裹了厚厚的岩石。他们一直捂着,不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内心,慢慢丢失自己, 失去和本体的连接。
我们要将自己的本体释放出来,不要“捂着”、“装着”了,让我们表现“自然”一些, 遵循自己内心去做事。
本体具有吸引力,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 能吸引财富、名望围绕在周围,能吸引大自然、宇宙的能量。按内心去做事,展示出自己的本体,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讲个故事,大家可以从中理解到本体的吸引力。
有个和尚想在山上建座庙,周围人告诉他,建庙是需要很多钱的,没有几十万根本不行,还要懂很多知识才行,要了解建筑学,要购买建筑机械、钢筋、水泥,要知道用什么材料好,劝他放弃建庙的想法。然而,和尚知识遵循内心的想法,他只是想建庙,第二天就去山上开始伐木,准备搭建庙宇。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被他吸引,后面很多义工一起来帮他,有出力的,帮他一起干活,也有出钱的,给他买了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最后庙宇建成了。
寻找本体一定是向内的寻找,我们要不断的省视自己。写“感悟笔记”是一种感悟本体的一种好方法。首先去商店找一个你喜欢的本子,凭着你的感觉,去感受笔记本的外形、颜色、纸质是否让你心仪,一定要找个自己感觉喜欢的,不能随便买一个。每当我们有情绪时,心里不舒服时,打开笔记本,用笔记录下来你的心情。写感悟笔记比较随意,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是像写日志那样,不用注意调理逻辑。前面说过我们的潜意识会出现在梦或杂念之中,而通过写感悟笔记的方式可以抓住杂念,抓住了就马上把它记录下来。在写感悟笔记时不断问自己问题, 问自己为什么心情不好? 你在一边写一边就知道了答案, 就好像在和神对话一下, 好像神指挥了你的手用笔将答案写到了纸上。 写感悟笔记能让我们发现很多真相,能让我们发现小时候的根源问题,能越来越认识自己。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就是用写感悟笔记的方法发现了一些人生真谛,然后写出来一本书《与神对话》,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体会一下如何写感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