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我心中的城徽**
:-: (此文章应为1984年的--按照文中叙说年代)
:--
我漫步在烟台街头,沁人肺腑的海风把我的心、洁净的马路、整齐的楼房和翠树红花都吹得欲醉欲睡了。这里不愧为海的城市,我亲眼看到难得见的大肥蟹,竟用卡车装着在街头副食品商店门前叫卖的气派;看到海水浴场沙滩上那五彩斑斓的遮阳伞和驭帆远去的帆板运动员那种舒美劲儿;就连马路快车道护栏也是浪花般的色调,那座墩上是白色的浪尖、淡蓝的大海,而且还有一只翱翔着的海燕……这么美、这么静,直让我看到了大海的深沉的气质。
前些日子,这里一位搞城市规划的同志对我说,要在这海边建立一座具有海滨城市特点的雕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是搏击暴风雨的海燕吗?似嫌落俗;捧着大鱼的少女吧?那就是烟台的特征?我笑自己的非分之想,因为这件事是雕塑师、美术家的事,连个圆圈儿都画不圆的我,哪里会设计具有光辉历史却又得天独厚水色山光的港城雕塑呢?但是,不知怎的,我按捺不住一缕故土之情,竟使我失眠,竟至于沉于苦苦的思索……
追溯烟台的历史,从二千二百年前,秦始皇东巡三登芝罘,射鱼刻石纪功扬威算起,两千年的风云变幻,千秋功罪早就有评说定论。人们对远古的记载如若还有些陌生,我们不妨将历史按十位数字向后倒退两位,在距今一百二十年前,烟台宁静的海湾曾被英法联军的炮火惊扰。浓烟大火中,这美丽的海滨惨遭过血的洗礼。继后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将烟台开为商埠,古老的芝罘湾,海面漂浮着外国火轮的油污斑斑,青青的塔顶山下,响起了传教士敲响的礼拜钟声。一个小小的烟台,居然䴢集着十五个国家的领事馆……这里的人民,这里的山山水水,蒙受了绝不应该蒙受的奇耻大辱,它有负于我们的祖先在烟台山顶建立烽火台传警御敌、卫国保疆的心愿。但,这能怨人民吗?
人民是有炎黄子孙的光荣传统的。只要读读历史,掩卷遐想之际,便在你眼前再现出那威武雄壮的画面:清咸丰十一年的秋天,正当海啸浪飞的季节,以张敏行为为首的捻军,高擎着义旗,挥动着大刀,呼啸着,呐喊着,攻占了这个城市的西郊通神岗。
七十三年前,武昌起义的枪声振奋了全国,烟台的革命党人,在一个深夜里智取海防营,攻占道台衙门,没收了大清银行。
五十六年前,在血色的红五月里,我们党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港城建立了第一个支部,成立了“崆峒社”、“野火社”等富有革命特色的宣传机构,号召苦难的人民奋起斗争。
三十九年前仲秋月圆的时分,在这浪涛汹涌的海边,震动人心的枪炮、手榴弹声打破了毓璜顶几百年的沉默,闪亮了烟台山原有的容颜。我们党的儿女,在晨雾硝烟火光刀影中,从南塔顶、竹林寺、老虎岩、四马路、建昌街冲杀了进来,于是大海哗啦啦地欢唱起来,全市人民倾城而出涌向当时最繁华的北大街,欢迎人民解放军风尘仆仆地入城……
如果我记得对,这该是烟台的历史。我,不是个雕塑师却为这城市的城徽苦苦思索,也确实是为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 封面
- 大海的怀念
- 海妈妈
- 芝罘情思——海滨拾零之二
- 海岸路抒怀——海滨拾零之四
- 老街老巷
- 权威从哪里来
- 教诲
- 醉春风
- 宋磊学画记之一
- 宋磊学画记之二
- 只因他是主人翁
- 气磅礴 色斑烂
- 寄情“老解放”
- 他们日夜在战斗
- 华发添 志弥坚
- 渔歌湾
- 质朴的追求
- 不善巧思 必落俗套
- 乘长风起舞
- 智慧与理想的腾飞
- 哀歌
- 爱国主义的凯歌
- 钢铁二题
- 夜航明灯
- 在光荣的岗位上
- 载誉归来访韩涛
- 许身艺海勤探求
- 观众需要真善美的艺术
- 盔甲山抒怀
- 珍珠的光采
- 老帆杆
- 赞美你丰美的大地
- 一封无法寄发的信
- 光与火的凝聚
- 要演出人物性格来——戏曲琐谈
- 迷人的柜台
- 银色的鸥翅
- 风雨夜话人
- 新姿新色放新花
- 陈酒新酒总关情
- 玉环醉舞全凭酒
- 鼓舞的琼浆
- 葡萄酒城漫步
- 下笔有心声
- 迷人的《每周一曲》
- 沂水蒙山 巍巍雄风
- 结婚万花筒
- 岁月长鲜歌不谢
- “梨园芬芳”芬芳了梨园
- 海事
- 为王焕理《拙斋小草》序
- 烟台,我心中的城徽
- 一曲秉公执法的赞歌
- 父亲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