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 Agent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我在[上一讲](http://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8799)对比和分析了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算是专栏进入并发编程阶段的热身,相信你已经对线程安全,以及如何使用基本的同步机制有了基础,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 synchronize 底层机制,分析其他锁实现和应用场景。 今天我要问你的问题是 ,synchronized 底层如何实现?什么是锁的升级、降级? ## 典型回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简单复习一下上一讲的知识点。synchronized 代码块是由一对儿 monitorenter/monitorexit 指令实现的,Monitor 对象是同步的基本实现[单元](https://docs.oracle.com/javase/specs/jls/se10/html/jls-8.html#d5e13622)。 在 Java 6 之前,Monitor 的实现完全是依靠操作系统内部的互斥锁,因为需要进行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所以同步操作是一个无差别的重量级操作。 现代的(Oracle)JDK 中,JVM 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进,提供了三种不同的 Monitor 实现,也就是常说的三种不同的锁:偏斜锁(Biased Locking)、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大大改进了其性能。 所谓锁的升级、降级,就是 JVM 优化 synchronized 运行的机制,当 JVM 检测到不同的竞争状况时,会自动切换到适合的锁实现,这种切换就是锁的升级、降级。 当没有竞争出现时,默认会使用偏斜锁。JVM 会利用 CAS 操作([compare and swap](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are-and-swap)),在对象头上的 Mark Word 部分设置线程 ID,以表示这个对象偏向于当前线程,所以并不涉及真正的互斥锁。这样做的假设是基于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大部分对象生命周期中最多会被一个线程锁定,使用偏斜锁可以降低无竞争开销。 如果有另外的线程试图锁定某个已经被偏斜过的对象,JVM 就需要撤销(revoke)偏斜锁,并切换到轻量级锁实现。轻量级锁依赖 CAS 操作 Mark Word 来试图获取锁,如果重试成功,就使用普通的轻量级锁;否则,进一步升级为重量级锁。 我注意到有的观点认为 Java 不会进行锁降级。实际上据我所知,锁降级确实是会发生的,当 JVM 进入安全点([SafePoint](http://blog.ragozin.info/2012/10/safepoints-in-hotspot-jvm.html))的时候,会检查是否有闲置的 Monitor,然后试图进行降级。 ## 考点分析 今天的问题主要是考察你对 Java 内置锁实现的掌握,也是并发的经典题目。我在前面给出的典型回答,涵盖了一些基本概念。如果基础不牢,有些概念理解起来就比较晦涩,我建议还是尽量理解和掌握,即使有不懂的也不用担心,在后续学习中还会逐步加深认识。 我个人认为,能够基础性地理解这些概念和机制,其实对于大多数并发编程已经足够了,毕竟大部分工程师未必会进行更底层、更基础的研发,很多时候解决的是知道与否,真正的提高还要靠实践踩坑。 后面我会进一步分析: * 从源码层面,稍微展开一些 synchronized 的底层实现,并补充一些上面答案中欠缺的细节,有同学反馈这部分容易被问到。如果你对 Java 底层源码有兴趣,但还没有找到入手点,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切入点。 * 理解并发包中 java.util.concurrent.lock 提供的其他锁实现,毕竟 Java 可不是只有 ReentrantLock 一种显式的锁类型,我会结合代码分析其使用。 ## 知识扩展 我在[上一讲](http://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8799)提到过 synchronized 是 JVM 内部的 Intrinsic Lock,所以偏斜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的代码实现,并不在核心类库部分,而是在 JVM 的代码中。 Java 代码运行可能是解释模式也可能是编译模式(如果不记得,请复习[专栏第 1 讲](http://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6845)),所以对应的同步逻辑实现,也会分散在不同模块下,比如,解释器版本就是: [src/hotspot/share/interpreter/interpreterRuntime.cpp](http://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6659a8f57d78/src/hotspot/share/interpreter/interpreterRuntime.cpp) 为了简化便于理解,我这里会专注于通用的基类实现: [src/hotspot/share/runtime/](http://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6659a8f57d78/src/hotspot/share/runtime/) 另外请注意,链接指向的是最新 JDK 代码库,所以可能某些实现与历史版本有所不同。 首先,synchronized 的行为是 JVM runtime 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先找到 Runtime 相关的功能实现。通过在代码中查询类似“monitor\_enter”或“Monitor Enter”,很直观的就可以定位到: * [sharedRuntime.cpp](http://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6659a8f57d78/src/hotspot/share/runtime/sharedRuntime.cpp)/hpp,它是解释器和编译器运行时的基类。 * [synchronizer.cpp](https://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896e80158d35/src/hotspot/share/runtime/synchronizer.cpp)/hpp,JVM 同步相关的各种基础逻辑。 在 sharedRuntime.cpp 中,下面代码体现了 synchronized 的主要逻辑。 ~~~ Handle h_obj(THREAD, obj); if (UseBiasedLocking) { // Retry fast entry if bias is revoked to avoid unnecessary inflation ObjectSynchronizer::fast_enter(h_obj, lock, true, CHECK); } else { ObjectSynchronizer::slow_enter(h_obj, lock, CHECK); } ~~~ 其实现可以简单进行分解: * UseBiasedLocking 是一个检查,因为,在 JVM 启动时,我们可以指定是否开启偏斜锁。 偏斜锁并不适合所有应用场景,撤销操作(revoke)是比较重的行为,只有当存在较多不会真正竞争的 synchronized 块儿时,才能体现出明显改善。实践中对于偏斜锁的一直是有争议的,有人甚至认为,当你需要大量使用并发类库时,往往意味着你不需要偏斜锁。从具体选择来看,我还是建议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测试,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使用。 还有一方面是,偏斜锁会延缓 JIT 预热的进程,所以很多性能测试中会显式地关闭偏斜锁,命令如下: ~~~ -XX:-UseBiasedLocking ~~~ * fast\_enter 是我们熟悉的完整锁获取路径,slow\_enter 则是绕过偏斜锁,直接进入轻量级锁获取逻辑。 那么 fast\_enter 是如何实现的呢?同样是通过在代码库搜索,我们可以定位到 synchronizer.cpp。 类似 fast\_enter 这种实现,解释器或者动态编译器,都是拷贝这段基础逻辑,所以如果我们修改这部分逻辑,要保证一致性。这部分代码是非常敏感的,微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死锁或者正确性问题。 ~~~ void ObjectSynchronizer::fast_enter(Handle obj, BasicLock* lock, bool attempt_rebias, TRAPS) { if (UseBiasedLocking) { if (!SafepointSynchronize::is_at_safepoint()) { BiasedLocking::Condition cond = BiasedLocking::revoke_and_rebias(obj, attempt_rebias, THREAD); if (cond == BiasedLocking::BIAS_REVOKED_AND_REBIASED) { return; } } else { assert(!attempt_rebias, "can not rebias toward VM thread"); BiasedLocking::revoke_at_safepoint(obj); } assert(!obj->mark()->has_bias_pattern(), "biases should be revoked by now"); } slow_enter(obj, lock, THREAD); } ~~~ 我来分析下这段逻辑实现: * [biasedLocking](http://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6659a8f57d78/src/hotspot/share/runtime/biasedLocking.cpp)定义了偏斜锁相关操作,revoke\_and\_rebias 是获取偏斜锁的入口方法,revoke\_at\_safepoint 则定义了当检测到安全点时的处理逻辑。 * 如果获取偏斜锁失败,则进入 slow\_enter。 * 这个方法里面同样检查是否开启了偏斜锁,但是从代码路径来看,其实如果关闭了偏斜锁,是不会进入这个方法的,所以算是个额外的保障性检查吧。 另外,如果你仔细查看[synchronizer.cpp](https://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896e80158d35/src/hotspot/share/runtime/synchronizer.cpp)里,会发现不仅仅是 synchronized 的逻辑,包括从本地代码,也就是 JNI,触发的 Monitor 动作,全都可以在里面找到(jni\_enter/jni\_exit)。 关于[biasedLocking](http://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6659a8f57d78/src/hotspot/share/runtime/biasedLocking.cpp)的更多细节我就不展开了,明白它是通过 CAS 设置 Mark Word 就完全够用了,对象头中 Mark Word 的结构,可以参考下图: ![](https://img.kancloud.cn/b1/22/b1221c308d2aaf13d0d677033ee406fc_1005x314.png) 顺着锁升降级的过程分析下去,偏斜锁到轻量级锁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来看看 slow\_enter 到底做了什么。 ~~~ void ObjectSynchronizer::slow_enter(Handle obj, BasicLock* lock, TRAPS) { markOop mark = obj->mark(); if (mark->is_neutral()) { // 将目前的 Mark Word 复制到 Displaced Header 上 lock->set_displaced_header(mark); // 利用 CAS 设置对象的 Mark Word if (mark == obj()->cas_set_mark((markOop) lock, mark)) { TEVENT(slow_enter: release stacklock); return; } // 检查存在竞争 } else if (mark->has_locker() && THREAD->is_lock_owned((address)mark->locker())) { // 清除 lock->set_displaced_header(NULL); return; } // 重置 Displaced Header lock->set_displaced_header(markOopDesc::unused_mark()); ObjectSynchronizer::inflate(THREAD, obj(), inflate_cause_monitor_enter)->enter(THREAD); } ~~~ 请结合我在代码中添加的注释,来理解如何从试图获取轻量级锁,逐步进入锁膨胀的过程。你可以发现这个处理逻辑,和我在这一讲最初介绍的过程是十分吻合的。 * 设置 Displaced Header,然后利用 cas\_set\_mark 设置对象 Mark Word,如果成功就成功获取轻量级锁。 * 否则 Displaced Header,然后进入锁膨胀阶段,具体实现在 inflate 方法中。 今天就不介绍膨胀的细节了,我这里提供了源代码分析的思路和样例,考虑到应用实践,再进一步增加源代码解读意义不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我提供的[synchronizer.cpp](hg.openjdk.java.net/jdk/jdk/file/896e80158d35/src/hotspot/share/runtime/synchronizer.cpp)链接,例如: * **deflate\_idle\_monitors**是分析**锁降级**逻辑的入口,这部分行为还在进行持续改进,因为其逻辑是在安全点内运行,处理不当可能拖长 JVM 停顿(STW,stop-the-world)的时间。 * fast\_exit 或者 slow\_exit 是对应的锁释放逻辑。 前面分析了 synchronized 的底层实现,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相对轻松的内容。 我在上一讲对比了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Java 核心类库中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锁类型,具体请参考下面的图。 ![](https://img.kancloud.cn/f5/75/f5753a4695fd771f8178120858086811_751x310.png) 你可能注意到了,这些锁竟然不都是实现了 Lock 接口,ReadWriteLock 是一个单独的接口,它通常是代表了一对儿锁,分别对应只读和写操作,标准类库中提供了再入版本的读写锁实现(ReentrantReadWriteLock),对应的语义和 ReentrantLock 比较相似。 StampedLock 竟然也是个单独的类型,从类图结构可以看出它是不支持再入性的语义的,也就是它不是以持有锁的线程为单位。 为什么我们需要读写锁(ReadWriteLock)等其他锁呢? 这是因为,虽然 ReentrantLock 和 synchronized 简单实用,但是行为上有一定局限性,通俗点说就是“太霸道”,要么不占,要么独占。实际应用场景中,有的时候不需要大量竞争的写操作,而是以并发读取为主,如何进一步优化并发操作的粒度呢? Java 并发包提供的读写锁等扩展了锁的能力,它所基于的原理是多个读操作是不需要互斥的,因为读操作并不会更改数据,所以不存在互相干扰。而写操作则会导致并发一致性的问题,所以写线程之间、读写线程之间,需要精心设计的互斥逻辑。 下面是一个基于读写锁实现的数据结构,当数据量较大,并发读多、并发写少的时候,能够比纯同步版本凸显出优势。 ~~~ public class RWSample {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String> m = new TreeMap<>(); private final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wl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rivate final Lock r = rwl.readLock(); private final Lock w = rwl.writeLock(); public String get(String key) { r.lock(); System.out.println(" 读锁锁定!"); try { return m.get(key); } finally { r.unlock(); } } public String put(String key, String entry) { w.lock(); System.out.println(" 写锁锁定!"); try { return m.put(key, entry); } finally { w.unlock(); } } // … } ~~~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读锁试图锁定时,写锁是被某个线程持有,读锁将无法获得,而只好等待对方操作结束,这样就可以自动保证不会读取到有争议的数据。 读写锁看起来比 synchronized 的粒度似乎细一些,但在实际应用中,其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还是因为相对比较大的开销。 所以,JDK 在后期引入了 StampedLock,在提供类似读写锁的同时,还支持优化读模式。优化读基于假设,大多数情况下读操作并不会和写操作冲突,其逻辑是先试着读,然后通过 validate 方法确认是否进入了写模式,如果没有进入,就成功避免了开销;如果进入,则尝试获取读锁。请参考我下面的样例代码。 ~~~ public class StampedSample { private final StampedLock sl = new StampedLock(); void mutate() { long stamp = sl.writeLock(); try { write(); } finally { sl.unlockWrite(stamp); } } Data access() { long stamp = sl.tryOptimisticRead(); Data data = read(); if (!sl.validate(stamp)) { stamp = sl.readLock(); try { data = read(); } finally { sl.unlockRead(stamp); } } return data; } // … } ~~~ 注意,这里的 writeLock 和 unLockWrite 一定要保证成对调用。 你可能很好奇这些显式锁的实现机制,Java 并发包内的各种同步工具,不仅仅是各种 Lock,其他的如[Semaphore](https://docs.oracle.com/javase/10/docs/api/java/util/concurrent/Semaphore.html)、[CountDownLatch](https://docs.oracle.com/javase/10/docs/api/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html),甚至是早期的[FutureTask](https://docs.oracle.com/javase/10/docs/api/java/util/concurrent/FutureTask.html)等,都是基于一种[AQS](https://docs.oracle.com/javase/10/docs/api/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html)框架。 今天,我全面分析了 synchronized 相关实现和内部运行机制,简单介绍了并发包中提供的其他显式锁,并结合样例代码介绍了其使用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一课一练 关于今天我们讨论的你做到心中有数了吗?思考一个问题,你知道“自旋锁”是做什么的吗?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