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 函数的扩展 ## 函数参数的默认值 ### 基本用法 ES6 之前,不能直接为函数的参数指定默认值,只能采用变通的方法。 ```javascript function log(x, y) { y = y || 'World'; console.log(x, y); } log('Hello') // Hello World log('Hello', 'China') // Hello China log('Hello', '') // Hello World ``` 上面代码检查函数`log`的参数`y`有没有赋值,如果没有,则指定默认值为`World`。这种写法的缺点在于,如果参数`y`赋值了,但是对应的布尔值为`false`,则该赋值不起作用。就像上面代码的最后一行,参数`y`等于空字符,结果被改为默认值。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通常需要先判断一下参数`y`是否被赋值,如果没有,再等于默认值。 ```javascript if (typeof y === 'undefined') { y = 'World'; } ``` ES6 允许为函数的参数设置默认值,即直接写在参数定义的后面。 ```javascript function log(x, y = 'World') { console.log(x, y); } log('Hello') // Hello World log('Hello', 'China') // Hello China log('Hello', '') // Hello ``` 可以看到,ES6 的写法比 ES5 简洁许多,而且非常自然。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javascript function Point(x = 0, y = 0) { this.x = x; this.y = y; } const p = new Point(); p // { x: 0, y: 0 } ``` 除了简洁,ES6 的写法还有两个好处:首先,阅读代码的人,可以立刻意识到哪些参数是可以省略的,不用查看函数体或文档;其次,有利于将来的代码优化,即使未来的版本在对外接口中,彻底拿掉这个参数,也不会导致以前的代码无法运行。 参数变量是默认声明的,所以不能用`let`或`const`再次声明。 ```javascript function foo(x = 5) { let x = 1; // error const x = 2; // error } ``` 上面代码中,参数变量`x`是默认声明的,在函数体中,不能用`let`或`const`再次声明,否则会报错。 使用参数默认值时,函数不能有同名参数。 ```javascript // 不报错 function foo(x, x, y) { // ... } // 报错 function foo(x, x, y = 1) { // ... } // SyntaxError: Duplicate parameter name not allowed in this context ``` 另外,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是,参数默认值不是传值的,而是每次都重新计算默认值表达式的值。也就是说,参数默认值是惰性求值的。 ```javascript let x = 99; function foo(p = x + 1) { console.log(p); } foo() // 100 x = 100; foo() // 101 ``` 上面代码中,参数`p`的默认值是`x + 1`。这时,每次调用函数`foo`,都会重新计算`x + 1`,而不是默认`p`等于 100。 ### 与解构赋值默认值结合使用 参数默认值可以与解构赋值的默认值,结合起来使用。 ```javascript function foo({x, y = 5}) { console.log(x, y); } foo({}) // undefined 5 foo({x: 1}) // 1 5 foo({x: 1, y: 2}) // 1 2 foo() //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x' of undefined ``` 上面代码只使用了对象的解构赋值默认值,没有使用函数参数的默认值。只有当函数`foo`的参数是一个对象时,变量`x`和`y`才会通过解构赋值生成。如果函数`foo`调用时没提供参数,变量`x`和`y`就不会生成,从而报错。通过提供函数参数的默认值,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javascript function foo({x, y = 5} = {}) { console.log(x, y); } foo() // undefined 5 ``` 上面代码指定,如果没有提供参数,函数`foo`的参数默认为一个空对象。 下面是另一个解构赋值默认值的例子。 ```javascript function fetch(url, { body = '', method = 'GET', headers = {} }) { console.log(method); } fetch('http://example.com', {}) // "GET" fetch('http://example.com') // 报错 ``` 上面代码中,如果函数`fetch`的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对象,就可以为它的三个属性设置默认值。这种写法不能省略第二个参数,如果结合函数参数的默认值,就可以省略第二个参数。这时,就出现了双重默认值。 ```javascript function fetch(url, { body = '', method = 'GET', headers = {} } = {}) { console.log(method); } fetch('http://example.com') // "GET" ``` 上面代码中,函数`fetch`没有第二个参数时,函数参数的默认值就会生效,然后才是解构赋值的默认值生效,变量`method`才会取到默认值`GET`。 作为练习,请问下面两种写法有什么差别? ```javascript // 写法一 function m1({x = 0, y = 0} = {}) { return [x, y]; } // 写法二 function m2({x, y} = { x: 0, y: 0 }) { return [x, y]; } ``` 上面两种写法都对函数的参数设定了默认值,区别是写法一函数参数的默认值是空对象,但是设置了对象解构赋值的默认值;写法二函数参数的默认值是一个有具体属性的对象,但是没有设置对象解构赋值的默认值。 ```javascript // 函数没有参数的情况 m1() // [0, 0] m2() // [0, 0] // x 和 y 都有值的情况 m1({x: 3, y: 8}) // [3, 8] m2({x: 3, y: 8}) // [3, 8] // x 有值,y 无值的情况 m1({x: 3}) // [3, 0] m2({x: 3}) // [3, undefined] // x 和 y 都无值的情况 m1({}) // [0, 0]; m2({}) // [undefined, undefined] m1({z: 3}) // [0, 0] m2({z: 3}) // [undefined, undefined] ``` ### 参数默认值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定义了默认值的参数,应该是函数的尾参数。因为这样比较容易看出来,到底省略了哪些参数。如果非尾部的参数设置默认值,实际上这个参数是没法省略的。 ```javascript // 例一 function f(x = 1, y) { return [x, y]; } f() // [1, undefined] f(2) // [2, undefined] f(, 1) // 报错 f(undefined, 1) // [1, 1] // 例二 function f(x, y = 5, z) { return [x, y, z]; } f() // [undefined, 5, undefined] f(1) // [1, 5, undefined] f(1, ,2) // 报错 f(1, undefined, 2) // [1, 5, 2] ``` 上面代码中,有默认值的参数都不是尾参数。这时,无法只省略该参数,而不省略它后面的参数,除非显式输入`undefined`。 如果传入`undefined`,将触发该参数等于默认值,`null`则没有这个效果。 ```javascript function foo(x = 5, y = 6) { console.log(x, y); } foo(undefined, null) // 5 null ``` 上面代码中,`x`参数对应`undefined`,结果触发了默认值,`y`参数等于`null`,就没有触发默认值。 ### 函数的 length 属性 指定了默认值以后,函数的`length`属性,将返回没有指定默认值的参数个数。也就是说,指定了默认值后,`length`属性将失真。 ```javascript (function (a) {}).length // 1 (function (a = 5) {}).length // 0 (function (a, b, c = 5) {}).length // 2 ``` 上面代码中,`length`属性的返回值,等于函数的参数个数减去指定了默认值的参数个数。比如,上面最后一个函数,定义了 3 个参数,其中有一个参数`c`指定了默认值,因此`length`属性等于`3`减去`1`,最后得到`2`。 这是因为`length`属性的含义是,该函数预期传入的参数个数。某个参数指定默认值以后,预期传入的参数个数就不包括这个参数了。同理,后文的 rest 参数也不会计入`length`属性。 ```javascript (function(...args) {}).length // 0 ``` 如果设置了默认值的参数不是尾参数,那么`length`属性也不再计入后面的参数了。 ```javascript (function (a = 0, b, c) {}).length // 0 (function (a, b = 1, c) {}).length // 1 ``` ### 作用域 一旦设置了参数的默认值,函数进行声明初始化时,参数会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context)。等到初始化结束,这个作用域就会消失。这种语法行为,在不设置参数默认值时,是不会出现的。 ```javascript var x = 1; function f(x, y = x) { console.log(y); } f(2) // 2 ``` 上面代码中,参数`y`的默认值等于变量`x`。调用函数`f`时,参数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在这个作用域里面,默认值变量`x`指向第一个参数`x`,而不是全局变量`x`,所以输出是`2`。 再看下面的例子。 ```javascript let x = 1; function f(y = x) { let x = 2; console.log(y); } f() // 1 ``` 上面代码中,函数`f`调用时,参数`y = x`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这个作用域里面,变量`x`本身没有定义,所以指向外层的全局变量`x`。函数调用时,函数体内部的局部变量`x`影响不到默认值变量`x`。 如果此时,全局变量`x`不存在,就会报错。 ```javascript function f(y = x) { let x = 2; console.log(y); } f() //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 下面这样写,也会报错。 ```javascript var x = 1; function foo(x = x) { // ... } foo() //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 上面代码中,参数`x = x`形成一个单独作用域。实际执行的是`let x = x`,由于暂时性死区的原因,这行代码会报错”x 未定义“。 如果参数的默认值是一个函数,该函数的作用域也遵守这个规则。请看下面的例子。 ```javascript let foo = 'outer'; function bar(func = () => foo) { let foo = 'inner'; console.log(func()); } bar(); // outer ``` 上面代码中,函数`bar`的参数`func`的默认值是一个匿名函数,返回值为变量`foo`。函数参数形成的单独作用域里面,并没有定义变量`foo`,所以`foo`指向外层的全局变量`foo`,因此输出`outer`。 如果写成下面这样,就会报错。 ```javascript function bar(func = () => foo) { let foo = 'inner'; console.log(func()); } bar() // ReferenceError: foo is not defined ``` 上面代码中,匿名函数里面的`foo`指向函数外层,但是函数外层并没有声明变量`foo`,所以就报错了。 下面是一个更复杂的例子。 ```javascript var x = 1; function foo(x, y = function() { x = 2; }) { var x = 3; y(); console.log(x); } foo() // 3 x // 1 ``` 上面代码中,函数`foo`的参数形成一个单独作用域。这个作用域里面,首先声明了变量`x`,然后声明了变量`y`,`y`的默认值是一个匿名函数。这个匿名函数内部的变量`x`,指向同一个作用域的第一个参数`x`。函数`foo`内部又声明了一个内部变量`x`,该变量与第一个参数`x`由于不是同一个作用域,所以不是同一个变量,因此执行`y`后,内部变量`x`和外部全局变量`x`的值都没变。 如果将`var x = 3`的`var`去除,函数`foo`的内部变量`x`就指向第一个参数`x`,与匿名函数内部的`x`是一致的,所以最后输出的就是`2`,而外层的全局变量`x`依然不受影响。 ```javascript var x = 1; function foo(x, y = function() { x = 2; }) { x = 3; y(); console.log(x); } foo() // 2 x // 1 ``` ### 应用 利用参数默认值,可以指定某一个参数不得省略,如果省略就抛出一个错误。 ```javascript function throwIfMissing() { throw new Error('Missing parameter'); } function foo(mustBeProvided = throwIfMissing()) { return mustBeProvided; } foo() // Error: Missing parameter ``` 上面代码的`foo`函数,如果调用的时候没有参数,就会调用默认值`throwIfMissing`函数,从而抛出一个错误。 从上面代码还可以看到,参数`mustBeProvided`的默认值等于`throwIfMissing`函数的运行结果(注意函数名`throwIfMissing`之后有一对圆括号),这表明参数的默认值不是在定义时执行,而是在运行时执行。如果参数已经赋值,默认值中的函数就不会运行。 另外,可以将参数默认值设为`undefined`,表明这个参数是可以省略的。 ```javascript function foo(optional = undefined) { ··· } ``` ## rest 参数 ES6 引入 rest 参数(形式为`...变量名`),用于获取函数的多余参数,这样就不需要使用`arguments`对象了。rest 参数搭配的变量是一个数组,该变量将多余的参数放入数组中。 ```javascript function add(...values) { let sum = 0; for (var val of values) { sum += val; } return sum; } add(2, 5, 3) // 10 ``` 上面代码的`add`函数是一个求和函数,利用 rest 参数,可以向该函数传入任意数目的参数。 下面是一个 rest 参数代替`arguments`变量的例子。 ```javascript // arguments变量的写法 function sortNumbers() { return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sort(); } // rest参数的写法 const sortNumbers = (...numbers) => numbers.sort(); ``` 上面代码的两种写法,比较后可以发现,rest 参数的写法更自然也更简洁。 `arguments`对象不是数组,而是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所以为了使用数组的方法,必须使用`Array.prototype.slice.call`先将其转为数组。rest 参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就是一个真正的数组,数组特有的方法都可以使用。下面是一个利用 rest 参数改写数组`push`方法的例子。 ```javascript function push(array, ...items) { items.forEach(function(item) { array.push(item); console.log(item); }); } var a = []; push(a, 1, 2, 3) ``` 注意,rest 参数之后不能再有其他参数(即只能是最后一个参数),否则会报错。 ```javascript // 报错 function f(a, ...b, c) { // ... } ``` 函数的`length`属性,不包括 rest 参数。 ```javascript (function(a) {}).length // 1 (function(...a) {}).length // 0 (function(a, ...b) {}).length // 1 ``` ## 严格模式 从 ES5 开始,函数内部可以设定为严格模式。 ```javascript function doSomething(a, b) { 'use strict'; // code } ``` ES2016 做了一点修改,规定只要函数参数使用了默认值、解构赋值、或者扩展运算符,那么函数内部就不能显式设定为严格模式,否则会报错。 ```javascript // 报错 function doSomething(a, b = a) { 'use strict'; // code } // 报错 const doSomething = function ({a, b}) { 'use strict'; // code }; // 报错 const doSomething = (...a) => { 'use strict'; // code }; const obj = { // 报错 doSomething({a, b}) { 'use strict'; // code } }; ``` 这样规定的原因是,函数内部的严格模式,同时适用于函数体和函数参数。但是,函数执行的时候,先执行函数参数,然后再执行函数体。这样就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只有从函数体之中,才能知道参数是否应该以严格模式执行,但是参数却应该先于函数体执行。 ```javascript // 报错 function doSomething(value = 070) { 'use strict'; return value; } ``` 上面代码中,参数`value`的默认值是八进制数`070`,但是严格模式下不能用前缀`0`表示八进制,所以应该报错。但是实际上,JavaScript 引擎会先成功执行`value = 070`,然后进入函数体内部,发现需要用严格模式执行,这时才会报错。 虽然可以先解析函数体代码,再执行参数代码,但是这样无疑就增加了复杂性。因此,标准索性禁止了这种用法,只要参数使用了默认值、解构赋值、或者扩展运算符,就不能显式指定严格模式。 两种方法可以规避这种限制。第一种是设定全局性的严格模式,这是合法的。 ```javascript 'use strict'; function doSomething(a, b = a) { // code } ``` 第二种是把函数包在一个无参数的立即执行函数里面。 ```javascript const doSomething = (function () { 'use strict'; return function(value = 42) { return value; }; }()); ``` ## name 属性 函数的`name`属性,返回该函数的函数名。 ```javascript function foo() {} foo.name // "foo" ``` 这个属性早就被浏览器广泛支持,但是直到 ES6,才将其写入了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ES6 对这个属性的行为做出了一些修改。如果将一个匿名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ES5 的`name`属性,会返回空字符串,而 ES6 的`name`属性会返回实际的函数名。 ```javascript var f = function () {}; // ES5 f.name // "" // ES6 f.name // "f" ``` 上面代码中,变量`f`等于一个匿名函数,ES5 和 ES6 的`name`属性返回的值不一样。 如果将一个具名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则 ES5 和 ES6 的`name`属性都返回这个具名函数原本的名字。 ```javascript const bar = function baz() {}; // ES5 bar.name // "baz" // ES6 bar.name // "baz" ``` `Function`构造函数返回的函数实例,`name`属性的值为`anonymous`。 ```javascript (new Function).name // "anonymous" ``` `bind`返回的函数,`name`属性值会加上`bound`前缀。 ```javascript function foo() {}; foo.bind({}).name // "bound foo" (function(){}).bind({}).name // "bound " ``` ## 箭头函数 ### 基本用法 ES6 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 ```javascript var f = v => v;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v) { return v; }; ``` 如果箭头函数不需要参数或需要多个参数,就使用一个圆括号代表参数部分。 ```javascript var f = () => 5;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 { return 5 }; var sum = (num1, num2) => num1 + num2; // 等同于 var sum = function(num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 如果箭头函数的代码块部分多于一条语句,就要使用大括号将它们括起来,并且使用`return`语句返回。 ```javascript var sum = (num1, num2) => { return num1 + num2; } ``` 由于大括号被解释为代码块,所以如果箭头函数直接返回一个对象,必须在对象外面加上括号,否则会报错。 ```javascript // 报错 let getTempItem = id => { id: id, name: "Temp" }; // 不报错 let getTempItem = id => ({ id: id, name: "Temp" }); ``` 下面是一种特殊情况,虽然可以运行,但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javascript let foo = () => { a: 1 }; foo() // undefined ``` 上面代码中,原始意图是返回一个对象`{ a: 1 }`,但是由于引擎认为大括号是代码块,所以执行了一行语句`a: 1`。这时,`a`可以被解释为语句的标签,因此实际执行的语句是`1;`,然后函数就结束了,没有返回值。 如果箭头函数只有一行语句,且不需要返回值,可以采用下面的写法,就不用写大括号了。 ```javascript let fn = () => void doesNotReturn(); ``` 箭头函数可以与变量解构结合使用。 ```javascript const full = ({ first, last }) => first + ' ' + last; // 等同于 function full(person) { return person.first + ' ' + person.last; } ``` 箭头函数使得表达更加简洁。 ```javascript const isEven = n => n % 2 === 0; const square = n => n * n; ``` 上面代码只用了两行,就定义了两个简单的工具函数。如果不用箭头函数,可能就要占用多行,而且还不如现在这样写醒目。 箭头函数的一个用处是简化回调函数。 ```javascript // 正常函数写法 [1,2,3].map(function (x) { return x * x; }); // 箭头函数写法 [1,2,3].map(x => x * x); ``` 另一个例子是 ```javascript // 正常函数写法 var result = values.sort(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 箭头函数写法 var result = values.sort((a, b) => a - b); ``` 下面是 rest 参数与箭头函数结合的例子。 ```javascript const numbers = (...nums) => nums; numbers(1, 2, 3, 4, 5) // [1,2,3,4,5] const headAndTail = (head, ...tail) => [head, tail]; headAndTail(1, 2, 3, 4, 5) // [1,[2,3,4,5]] ``` ### 使用注意点 箭头函数有几个使用注意点。 (1)函数体内的`this`对象,就是定义时所在的对象,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 (2)不可以当作构造函数,也就是说,不可以使用`new`命令,否则会抛出一个错误。 (3)不可以使用`arguments`对象,该对象在函数体内不存在。如果要用,可以用 rest 参数代替。 (4)不可以使用`yield`命令,因此箭头函数不能用作 Generator 函数。 上面四点中,第一点尤其值得注意。`this`对象的指向是可变的,但是在箭头函数中,它是固定的。 ```javascript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100); } var id = 21; foo.call({ id: 42 }); // id: 42 ``` 上面代码中,`setTimeout()`的参数是一个箭头函数,这个箭头函数的定义生效是在`foo`函数生成时,而它的真正执行要等到 100 毫秒后。如果是普通函数,执行时`this`应该指向全局对象`window`,这时应该输出`21`。但是,箭头函数导致`this`总是指向函数定义生效时所在的对象(本例是`{id: 42}`),所以打印出来的是`42`。 箭头函数可以让`setTimeout`里面的`this`,绑定定义时所在的作用域,而不是指向运行时所在的作用域。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javascript function Timer() { this.s1 = 0; this.s2 = 0; // 箭头函数 setInterval(() => this.s1++, 1000); // 普通函数 setInterval(function () { this.s2++; }, 1000); } var timer = new Timer(); setTimeout(() => console.log('s1: ', timer.s1), 3100); setTimeout(() => console.log('s2: ', timer.s2), 3100); // s1: 3 // s2: 0 ``` 上面代码中,`Timer`函数内部设置了两个定时器,分别使用了箭头函数和普通函数。前者的`this`绑定定义时所在的作用域(即`Timer`函数),后者的`this`指向运行时所在的作用域(即全局对象)。所以,3100 毫秒之后,`timer.s1`被更新了 3 次,而`timer.s2`一次都没更新。 箭头函数可以让`this`指向固定化,这种特性很有利于封装回调函数。下面是一个例子,DOM 事件的回调函数封装在一个对象里面。 ```javascript var handler = { id: '123456', init: function()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this.doSomething(event.type), false); }, doSomething: function(type) { console.log('Handling ' + type + ' for ' + this.id); } }; ``` 上面代码的`init`方法中,使用了箭头函数,这导致这个箭头函数里面的`this`,总是指向`handler`对象。否则,回调函数运行时,`this.doSomething`这一行会报错,因为此时`this`指向`document`对象。 `this`指向的固定化,并不是因为箭头函数内部有绑定`this`的机制,实际原因是箭头函数根本没有自己的`this`,导致内部的`this`就是外层代码块的`this`。正是因为它没有`this`,所以也就不能用作构造函数。 所以,箭头函数转成 ES5 的代码如下。 ```javascript // ES6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100); } // ES5 function foo() { var _this = this;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id:', _this.id); }, 100); } ``` 上面代码中,转换后的 ES5 版本清楚地说明了,箭头函数里面根本没有自己的`this`,而是引用外层的`this`。 请问下面的代码之中有几个`this`? ```javascript function foo() { return () => { return () => { return () => { console.log('id:', this.id); }; }; }; } var f = foo.call({id: 1}); var t1 = f.call({id: 2})()(); // id: 1 var t2 = f().call({id: 3})(); // id: 1 var t3 = f()().call({id: 4}); // id: 1 ``` 上面代码之中,只有一个`this`,就是函数`foo`的`this`,所以`t1`、`t2`、`t3`都输出同样的结果。因为所有的内层函数都是箭头函数,都没有自己的`this`,它们的`this`其实都是最外层`foo`函数的`this`。 除了`this`,以下三个变量在箭头函数之中也是不存在的,指向外层函数的对应变量:`arguments`、`super`、`new.target`。 ```javascript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args:', arguments); }, 100); } foo(2, 4, 6, 8) // args: [2, 4, 6, 8] ``` 上面代码中,箭头函数内部的变量`arguments`,其实是函数`foo`的`arguments`变量。 另外,由于箭头函数没有自己的`this`,所以当然也就不能用`call()`、`apply()`、`bind()`这些方法去改变`this`的指向。 ```javascript (function() { return [ (() => this.x).bind({ x: 'inner' })() ]; }).call({ x: 'outer' }); // ['outer'] ``` 上面代码中,箭头函数没有自己的`this`,所以`bind`方法无效,内部的`this`指向外部的`this`。 长期以来,JavaScript 语言的`this`对象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对象方法中使用`this`,必须非常小心。箭头函数”绑定”`this`,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困扰。 ### 不适用场合 由于箭头函数使得`this`从“动态”变成“静态”,下面两个场合不应该使用箭头函数。 第一个场合是定义对象的方法,且该方法内部包括`this`。 ```javascript const cat = { lives: 9, jumps: () => { this.lives--; } } ``` 上面代码中,`cat.jumps()`方法是一个箭头函数,这是错误的。调用`cat.jumps()`时,如果是普通函数,该方法内部的`this`指向`cat`;如果写成上面那样的箭头函数,使得`this`指向全局对象,因此不会得到预期结果。这是因为对象不构成单独的作用域,导致`jumps`箭头函数定义时的作用域就是全局作用域。 再看一个例子。 ```javascript globalThis.s = 21; const obj = { s: 42, m: () => console.log(this.s) }; obj.m() // 21 ``` 上面例子中,`obj.m()`使用箭头函数定义。JavaScript 引擎的处理方法是,先在全局空间生成这个箭头函数,然后赋值给`obj.m`,这导致箭头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全局对象,所以`obj.m()`输出的是全局空间的`21`,而不是对象内部的`42`。上面的代码实际上等同于下面的代码。 ```javascript globalThis.s = 21; globalThis.m = () => console.log(this.s); const obj = { s: 42, m: globalThis.m }; obj.m() // 21 ``` 由于上面这个原因,对象的属性建议使用传统的写法定义,不要用箭头函数定义。 第二个场合是需要动态`this`的时候,也不应使用箭头函数。 ```javascript var butt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ess');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this.classList.toggle('on'); }); ``` 上面代码运行时,点击按钮会报错,因为`button`的监听函数是一个箭头函数,导致里面的`this`就是全局对象。如果改成普通函数,`this`就会动态指向被点击的按钮对象。 另外,如果函数体很复杂,有许多行,或者函数内部有大量的读写操作,不单纯是为了计算值,这时也不应该使用箭头函数,而是要使用普通函数,这样可以提高代码可读性。 ### 嵌套的箭头函数 箭头函数内部,还可以再使用箭头函数。下面是一个 ES5 语法的多重嵌套函数。 ```javascript function insert(value) { return {into: function (array) { return {after: function (afterValue) { array.splice(array.indexOf(afterValue) + 1, 0, value); return array; }}; }}; } insert(2).into([1, 3]).after(1); //[1, 2, 3] ``` 上面这个函数,可以使用箭头函数改写。 ```javascript let insert = (value) => ({into: (array) => ({after: (afterValue) => { array.splice(array.indexOf(afterValue) + 1, 0, value); return array; }})}); insert(2).into([1, 3]).after(1); //[1, 2, 3] ``` 下面是一个部署管道机制(pipeline)的例子,即前一个函数的输出是后一个函数的输入。 ```javascript const pipeline = (...funcs) => val => funcs.reduce((a, b) => b(a), val); const plus1 = a => a + 1; const mult2 = a => a * 2; const addThenMult = pipeline(plus1, mult2); addThenMult(5) // 12 ``` 如果觉得上面的写法可读性比较差,也可以采用下面的写法。 ```javascript const plus1 = a => a + 1; const mult2 = a => a * 2; mult2(plus1(5)) // 12 ``` 箭头函数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很方便地改写 λ 演算。 ```javascript // λ演算的写法 fix = λf.(λx.f(λv.x(x)(v)))(λx.f(λv.x(x)(v))) // ES6的写法 var fix = f => (x => f(v => x(x)(v))) (x => f(v => x(x)(v))); ``` 上面两种写法,几乎是一一对应的。由于 λ 演算对于计算机科学非常重要,这使得我们可以用 ES6 作为替代工具,探索计算机科学。 ## 尾调用优化 ### 什么是尾调用? 尾调用(Tail Call)是函数式编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身非常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就是指某个函数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另一个函数。 ```javascript function f(x){ return g(x); } ``` 上面代码中,函数`f`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函数`g`,这就叫尾调用。 以下三种情况,都不属于尾调用。 ```javascript // 情况一 function f(x){ let y = g(x); return y; } // 情况二 function f(x){ return g(x) + 1; } // 情况三 function f(x){ g(x); } ``` 上面代码中,情况一是调用函数`g`之后,还有赋值操作,所以不属于尾调用,即使语义完全一样。情况二也属于调用后还有操作,即使写在一行内。情况三等同于下面的代码。 ```javascript function f(x){ g(x); return undefined; } ``` 尾调用不一定出现在函数尾部,只要是最后一步操作即可。 ```javascript function f(x) { if (x > 0) { return m(x) } return n(x); } ``` 上面代码中,函数`m`和`n`都属于尾调用,因为它们都是函数`f`的最后一步操作。 ### 尾调用优化 尾调用之所以与其他调用不同,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调用位置。 我们知道,函数调用会在内存形成一个“调用记录”,又称“调用帧”(call frame),保存调用位置和内部变量等信息。如果在函数`A`的内部调用函数`B`,那么在`A`的调用帧上方,还会形成一个`B`的调用帧。等到`B`运行结束,将结果返回到`A`,`B`的调用帧才会消失。如果函数`B`内部还调用函数`C`,那就还有一个`C`的调用帧,以此类推。所有的调用帧,就形成一个“调用栈”(call stack)。 尾调用由于是函数的最后一步操作,所以不需要保留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因为调用位置、内部变量等信息都不会再用到了,只要直接用内层函数的调用帧,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就可以了。 ```javascript function f() { let m = 1; let n = 2; return g(m + n); } f(); // 等同于 function f() { return g(3); } f(); // 等同于 g(3); ``` 上面代码中,如果函数`g`不是尾调用,函数`f`就需要保存内部变量`m`和`n`的值、`g`的调用位置等信息。但由于调用`g`之后,函数`f`就结束了,所以执行到最后一步,完全可以删除`f(x)`的调用帧,只保留`g(3)`的调用帧。 这就叫做“尾调用优化”(Tail call optimization),即只保留内层函数的调用帧。如果所有函数都是尾调用,那么完全可以做到每次执行时,调用帧只有一项,这将大大节省内存。这就是“尾调用优化”的意义。 注意,只有不再用到外层函数的内部变量,内层函数的调用帧才会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否则就无法进行“尾调用优化”。 ```javascript function addOne(a){ var one = 1; function inner(b){ return b + one; } return inner(a); } ``` 上面的函数不会进行尾调用优化,因为内层函数`inner`用到了外层函数`addOne`的内部变量`one`。 注意,目前只有 Safari 浏览器支持尾调用优化,Chrome 和 Firefox 都不支持。 ### 尾递归 函数调用自身,称为递归。如果尾调用自身,就称为尾递归。 递归非常耗费内存,因为需要同时保存成千上百个调用帧,很容易发生“栈溢出”错误(stack overflow)。但对于尾递归来说,由于只存在一个调用帧,所以永远不会发生“栈溢出”错误。 ```javascript function factorial(n) {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n * factorial(n - 1); } factorial(5) // 120 ``` 上面代码是一个阶乘函数,计算`n`的阶乘,最多需要保存`n`个调用记录,复杂度 O(n) 。 如果改写成尾递归,只保留一个调用记录,复杂度 O(1) 。 ```javascript function factorial(n, total) { if (n === 1) return total; return factorial(n - 1, n * total); } factorial(5, 1) // 120 ``` 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计算 Fibonacci 数列,也能充分说明尾递归优化的重要性。 非尾递归的 Fibonacci 数列实现如下。 ```javascript function Fibonacci (n) { if ( n <= 1 ) {return 1};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Fibonacci(10) // 89 Fibonacci(100) // 超时 Fibonacci(500) // 超时 ``` 尾递归优化过的 Fibonacci 数列实现如下。 ```javascript function Fibonacci2 (n , ac1 = 1 , ac2 = 1) { if( n <= 1 ) {return ac2}; return Fibonacci2 (n - 1, ac2, ac1 + ac2); } Fibonacci2(100) // 573147844013817200000 Fibonacci2(1000) // 7.0330367711422765e+208 Fibonacci2(10000) // Infinity ``` 由此可见,“尾调用优化”对递归操作意义重大,所以一些函数式编程语言将其写入了语言规格。ES6 亦是如此,第一次明确规定,所有 ECMAScript 的实现,都必须部署“尾调用优化”。这就是说,ES6 中只要使用尾递归,就不会发生栈溢出(或者层层递归造成的超时),相对节省内存。 ### 递归函数的改写 尾递归的实现,往往需要改写递归函数,确保最后一步只调用自身。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用到的内部变量改写成函数的参数。比如上面的例子,阶乘函数 factorial 需要用到一个中间变量`total`,那就把这个中间变量改写成函数的参数。这样做的缺点就是不太直观,第一眼很难看出来,为什么计算`5`的阶乘,需要传入两个参数`5`和`1`? 两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一是在尾递归函数之外,再提供一个正常形式的函数。 ```javascript function tailFactorial(n, total) { if (n === 1) return total; return tailFactorial(n - 1, n * total); } function factorial(n) { return tailFactorial(n, 1); } factorial(5) // 120 ``` 上面代码通过一个正常形式的阶乘函数`factorial`,调用尾递归函数`tailFactorial`,看起来就正常多了。 函数式编程有一个概念,叫做柯里化(currying),意思是将多参数的函数转换成单参数的形式。这里也可以使用柯里化。 ```javascript function currying(fn, n) { return function (m) { return fn.call(this, m, n); }; } function tailFactorial(n, total) { if (n === 1) return total; return tailFactorial(n - 1, n * total); } const factorial = currying(tailFactorial, 1); factorial(5) // 120 ``` 上面代码通过柯里化,将尾递归函数`tailFactorial`变为只接受一个参数的`factorial`。 第二种方法就简单多了,就是采用 ES6 的函数默认值。 ```javascript function factorial(n, total = 1) { if (n === 1) return total; return factorial(n - 1, n * total); } factorial(5) // 120 ``` 上面代码中,参数`total`有默认值`1`,所以调用时不用提供这个值。 总结一下,递归本质上是一种循环操作。纯粹的函数式编程语言没有循环操作命令,所有的循环都用递归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尾递归对这些语言极其重要。对于其他支持“尾调用优化”的语言(比如 Lua,ES6),只需要知道循环可以用递归代替,而一旦使用递归,就最好使用尾递归。 ### 严格模式 ES6 的尾调用优化只在严格模式下开启,正常模式是无效的。 这是因为在正常模式下,函数内部有两个变量,可以跟踪函数的调用栈。 - `func.arguments`:返回调用时函数的参数。 - `func.caller`:返回调用当前函数的那个函数。 尾调用优化发生时,函数的调用栈会改写,因此上面两个变量就会失真。严格模式禁用这两个变量,所以尾调用模式仅在严格模式下生效。 ```javascript function restricted() { 'use strict'; restricted.caller; // 报错 restricted.arguments; // 报错 } restricted(); ``` ### 尾递归优化的实现 尾递归优化只在严格模式下生效,那么正常模式下,或者那些不支持该功能的环境中,有没有办法也使用尾递归优化呢?回答是可以的,就是自己实现尾递归优化。 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尾递归之所以需要优化,原因是调用栈太多,造成溢出,那么只要减少调用栈,就不会溢出。怎么做可以减少调用栈呢?就是采用“循环”换掉“递归”。 下面是一个正常的递归函数。 ```javascript function sum(x, y) { if (y > 0) { return sum(x + 1, y - 1); } else { return x; } } sum(1, 100000) // Uncaught RangeError: Maximum call stack size exceeded(…) ``` 上面代码中,`sum`是一个递归函数,参数`x`是需要累加的值,参数`y`控制递归次数。一旦指定`sum`递归 100000 次,就会报错,提示超出调用栈的最大次数。 蹦床函数(trampoline)可以将递归执行转为循环执行。 ```javascript function trampoline(f) { while (f && f instanceof Function) { f = f(); } return f; } ``` 上面就是蹦床函数的一个实现,它接受一个函数`f`作为参数。只要`f`执行后返回一个函数,就继续执行。注意,这里是返回一个函数,然后执行该函数,而不是函数里面调用函数,这样就避免了递归执行,从而就消除了调用栈过大的问题。 然后,要做的就是将原来的递归函数,改写为每一步返回另一个函数。 ```javascript function sum(x, y) { if (y > 0) { return sum.bind(null, x + 1, y - 1); } else { return x; } } ``` 上面代码中,`sum`函数的每次执行,都会返回自身的另一个版本。 现在,使用蹦床函数执行`sum`,就不会发生调用栈溢出。 ```javascript trampoline(sum(1, 100000)) // 100001 ``` 蹦床函数并不是真正的尾递归优化,下面的实现才是。 ```javascript function tco(f) { var value; var active = false; var accumulated = []; return function accumulator() { accumulated.push(arguments); if (!active) { active = true; while (accumulated.length) { value = f.apply(this, accumulated.shift()); } active = false; return value; } }; } var sum = tco(function(x, y) { if (y > 0) { return sum(x + 1, y - 1) } else { return x } }); sum(1, 100000) // 100001 ``` 上面代码中,`tco`函数是尾递归优化的实现,它的奥妙就在于状态变量`active`。默认情况下,这个变量是不激活的。一旦进入尾递归优化的过程,这个变量就激活了。然后,每一轮递归`sum`返回的都是`undefined`,所以就避免了递归执行;而`accumulated`数组存放每一轮`sum`执行的参数,总是有值的,这就保证了`accumulator`函数内部的`while`循环总是会执行。这样就很巧妙地将“递归”改成了“循环”,而后一轮的参数会取代前一轮的参数,保证了调用栈只有一层。 ## 函数参数的尾逗号 ES2017 [允许](https://github.com/jeffmo/es-trailing-function-commas)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有尾逗号(trailing comma)。 此前,函数定义和调用时,都不允许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出现逗号。 ```javascript function clownsEverywhere( param1, param2 ) { /* ... */ } clownsEverywhere( 'foo', 'bar' ); ``` 上面代码中,如果在`param2`或`bar`后面加一个逗号,就会报错。 如果像上面这样,将参数写成多行(即每个参数占据一行),以后修改代码的时候,想为函数`clownsEverywhere`添加第三个参数,或者调整参数的次序,就势必要在原来最后一个参数后面添加一个逗号。这对于版本管理系统来说,就会显示添加逗号的那一行也发生了变动。这看上去有点冗余,因此新的语法允许定义和调用时,尾部直接有一个逗号。 ```javascript function clownsEverywhere( param1, param2, ) { /* ... */ } clownsEverywhere( 'foo', 'bar', ); ``` 这样的规定也使得,函数参数与数组和对象的尾逗号规则,保持一致了。 ## 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 [ES2019](https://github.com/tc39/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revision) 对函数实例的`toString()`方法做出了修改。 `toString()`方法返回函数代码本身,以前会省略注释和空格。 ```javascript function /* foo comment */ foo () {} foo.toString() // function foo() {} ``` 上面代码中,函数`foo`的原始代码包含注释,函数名`foo`和圆括号之间有空格,但是`toString()`方法都把它们省略了。 修改后的`toString()`方法,明确要求返回一模一样的原始代码。 ```javascript function /* foo comment */ foo () {} foo.toString() // "function /* foo comment */ foo () {}" ``` ## catch 命令的参数省略 JavaScript 语言的`try...catch`结构,以前明确要求`catch`命令后面必须跟参数,接受`try`代码块抛出的错误对象。 ```javascript try { // ... } catch (err) { // 处理错误 } ``` 上面代码中,`catch`命令后面带有参数`err`。 很多时候,`catch`代码块可能用不到这个参数。但是,为了保证语法正确,还是必须写。[ES2019](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optional-catch-binding) 做出了改变,允许`catch`语句省略参数。 ```javascript try { // ... } catch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