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er]渲染Canvas底层原理 Canvas 是 HTML5 提供的一种绘图API,它可以用于动态生成图形、图像和动画等视觉效果。Canvas 的底层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HTML 解析和 DOM 树构建:当浏览器解析 HTML 代码时,会创建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树结构。在 DOM 树中,如果遇到 `<canvas>` 标签,浏览器会创建一个对应的 Canvas 元素。 2. 像素缓冲区创建:Canvas 元素创建后,浏览器会为其分配一个像素缓冲区,这个缓冲区是一个二维网格,每个网格单元称为像素。像素缓冲区的大小可以通过设置 Canvas 元素的宽度和高度属性来指定。 3. 2D 或 3D 上下文获取:通过 JavaScript 代码,我们可以获取到 Canvas 元素的上下文对象,即 `CanvasRenderingContext2D`(2D 上下文)或 `WebGLRenderingContext`(3D 上下文),后者用于基于 WebGL 绘制 3D 图形。 4. 绘制命令执行:通过调用上下文对象的绘制方法,比如 `fillRect()`、`drawImage()` 等,我们可以向像素缓冲区绘制内容。这些绘制命令包括绘制形状、绘制文本、绘制图像等。 5. 栅格化和渲染:当执行了绘制命令后,浏览器会将绘制的图像转换成栅格(raster)或位图。这个过程称为栅格化。栅格化后的图像会被传递给图形处理单元(GPU)进行渲染,以便在屏幕上显示。 6. 显示和更新:最后,渲染好的图像会被显示在用户的屏幕上。如果有必要,当 Canvas 内容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重新执行绘制命令来更新画布上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Canvas 的底层原理可能因浏览器而异,不同浏览器对于渲染管线和优化等方面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Canvas 的原理是通过将绘制命令转换成栅格图像,再进行渲染和显示,实现在网页中动态绘制图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