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局域网上运行ping程序的结果输出一般有如下格式:
![](https://box.kancloud.cn/2016-04-13_570de1eab9949.png)
当返回ICMP回显应答时,要打印出序列号和TTL,并计算往返时间(TTL位于IP首部中的生存时间字段。当前的BSD系统中的ping程序每次收到回显应答时都打印出收到的TTL—有些系统并不这样做。我们将在第8章中通过traceroute程序来介绍TTL的用法)。
从上面的输出中可以看出,回显应答是以发送的次序返回的(0,1,2等)。
ping程序通过在ICMP报文数据中存放发送请求的时间值来计算往返时间。当应答返回时,用当前时间减去存放在ICMP报文中的时间值,即是往返时间。注意,在发送端bsdi上,往返时间的计算结果都为0 ms。这是因为程序使用的计时器分辨率低的原因。BSD/386版本0.9.4系统只能提供10 ms级的计时器(在附录B中有更详细的介绍)。在后面的章节中,当我们在具有较高分辨率计时器的系统上(Sun)查看tcpdump输出时会发现, ICMP回显请求和回显应答的时间差在4 ms以下。
输出的第一行包括目的主机的IP地址,尽管指定的是它的名字(svr4)。这说明名字已经经过解析器被转换成IP地址了。我们将在第14章介绍解析器和DNS。现在,我们发现,如果敲入ping命令,几秒钟过后会在第1行打印出IP地址,DNS就是利用这段时间来确定主机名所对应的IP地址。
本例中的tcpdump输出如图7-2所示。
从发送回显请求到收到回显应答,时间间隔始终为3.7 ms。还可以看到,回显请求大约每隔1秒钟发送一次。
通常,第1个往返时间值要比其他的大。这是由于目的端的硬件地址不在ARP高速缓存中
![](https://box.kancloud.cn/2016-04-13_570de1ead5996.png)
的缘故。正如我们在第4章中看到的那样,在发送第一个回显请求之前要发送一个ARP请求并接收ARP应答,这需要花费几毫秒的时间。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https://box.kancloud.cn/2016-04-13_570de1eaeff81.png)
第1个RTT中多出的3 ms很可能就是因为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例子运行在sun主机上,它提供的是具有微秒级分辨率的计时器,但是ping程序只能打印出毫秒级的往返时间。在前面运行于BSD/386 0.9.4版上的例子中,打印出来的往返时间值为0 ms,这是因为计时器只能提供10 ms的误差。下面的例子是BSD/386 1.0版的输出,它提供的计时器也具有微秒级的分辨率,因此, ping程序的输出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https://box.kancloud.cn/2016-04-13_570de1eb0fd5c.png)
- 第1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分层
- 1.3 TCP/IP的分层
- 1.4 互联网的地址
- 1.5 域名系统
- 1.6 封装
- 1.7 分用
- 1.8 客户-服务器模型
- 1.9 端口号
- 1.10 标准化过程
- 1.11 RFC
- 1.12 标准的简单服务
- 1.13 互联网
- 1.14 实现
- 1.15 应用编程接口
- 1.16 测试网络
- 1.17 小结
- 第2章 链路层
- 2.1 引言
- 2.2 以太网和IEEE 802封装
- 2.3 尾部封装
- 2.4 SLIP:串行线路IP
- 2.5 压缩的SLIP
- 2.6 PPP:点对点协议
- 2.7 环回接口
- 2.8 最大传输单元MTU
- 2.9 路径MTU
- 2.10 串行线路吞吐量计算
- 2.11 小结
- 第3章 IP:网际协议
- 3.1 引言
- 3.2 IP首部
- 3.3 IP路由选择
- 3.4 子网寻址
- 3.5 子网掩码
- 3.6 特殊情况的IP地址
- 3.7 一个子网的例子
- 3.8 ifconfig命令
- 3.9 netstat命令
- 3.10 IP的未来
- 3.11 小结
- 第4章 ARP:地址解析协议
- 4.1 引言
- 4.2 一个例子
- 4.3 ARP高速缓存
- 4.4 ARP的分组格式
- 4.5 ARP举例
- 4.5.1 一般的例子
- 4.5.2 对不存在主机的ARP请求
- 4.5.3 ARP高速缓存超时设置
- 4.6 ARP代理
- 4.7 免费ARP
- 4.8 arp命令
- 4.9 小结
- 第5章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 5.1 引言
- 5.2 RARP的分组格式
- 5.3 RARP举例
- 5.4 RARP服务器的设计
- 5.4.1 作为用户进程的RARP服务器
- 5.4.2 每个网络有多个RARP服务器
- 5.5 小结
- 第6章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 6.1 引言
- 6.2 ICMP报文的类型
- 6.3 ICMP地址掩码请求与应答
- 6.4 ICMP时间戳请求与应答
- 6.4.1 举例
- 6.4.2 另一种方法
- 6.5 ICMP端口不可达差错
- 6.6 ICMP报文的4.4BSD处理
- 6.7 小结
- 第7章 Ping程序
- 7.1 引言
- 7.2 Ping程序
- 7.2.1 LAN输出
- 7.2.2 WAN输出
- 7.2.3 线路SLIP链接
- 7.2.4 拨号SLIP链路
- 7.3 IP记录路由选项
- 7.3.1 通常的例子
- 7.3.2 异常的输出
- 7.4 IP时间戳选项
- 7.5 小结
- 第8章 Traceroute程序
- 8.1 引言
- 8.2 Traceroute程序的操作
- 8.3 局域网输出
- 8.4 广域网输出
- 8.5 IP源站选路选项
- 8.5.1 宽松的源站选路的traceroute程序示例
- 8.5.2 严格的源站选路的traceroute程序示例
- 8.5.3 宽松的源站选路traceroute程序的往返路由
- 8.6 小结
- 第9章 IP选路
- 9.1 引言
- 9.2 选路的原理
- 9.2.1 简单路由表
- 9.2.2 初始化路由表
- 9.2.3 较复杂的路由表
- 9.2.4 没有到达目的地的路由
- 9.3 ICMP主机与网络不可达差错
- 9.4 转发或不转发
- 9.5 ICMP重定向差错
- 9.5.1 一个例子
- 9.5.2 更多的细节
- 9.6 ICMP路由器发现报文
- 9.6.1 路由器操作
- 9.6.2 主机操作
- 9.6.3 实现
- 9.7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