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Android系统源代码的过程中,常常会对系统的一些实现原理或者执行逻辑有不确定的地方,这时候就有必要亲自写一个应用程序来验证系统的行为,从而证实系统的实现原理或者执行逻辑。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也会经常结合具体的应用程序实例来分析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本节就介绍如何在Android源代码工程环境中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
本节不打算详细介绍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并假设读者已经熟悉如何使用Android SDK来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具体可以参考前面在1.2小节中所介绍的《Professional Android 2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和《Google Android SDK开发范例大全》两本书。
在Android源代码工程环境中,我们通常把实验性质的Android应用程序放在packages/experimental目录下。本书将要开发的应用程序名称为HelloAndroid,它的目录结构如下:
~~~
~/Android/packages/experimental/HelloAndroid
----AndroidManifest.xml
----Android.mk
----src
----shy/luo/hello
----HelloAndroid.java
----res
----layout
----main.xml
----values
----strings.xml
----drawable
----icon.png
~~~
Android应用程序工程一般包含有一个源代码目录src、一个资源目录res、一个配置文件AndroidManifest.xml和一个编译脚本文件Android.mk。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介绍这些文件的实现。
HelloAndroid.java
~~~
package shy.luo.hello;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HelloAndroid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LOG_TAG = "shy.luo.hello.HelloAndroid";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Log.i(LOG_TAG, "HelloAndroid Activity Created.");
}
}
~~~
这是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源代码文件,定义了一个Activity组件HelloAndroid,用作应用程序的主界面。
main.xml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fill_parent" android:gravity="center">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gravity="center" android:text="@string/hello_android">
</textview>
</linearlayout>
~~~
这是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主界面配置文件,在屏幕中间用一个TextView控件来显示一段“Hello Android”文本。
strings.xml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ources>
<string name="app_name">HelloAndroid</string>
<string name="hello_android">Hello Android</string>
</resources>
~~~
这是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字符串资源文件,定义了在应用程序中用到的各个字符串。
icon.png
这是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图标,可以根据需要来放置不同的图片文件。
AndroidManifest.xml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shy.luo.hello" android:versioncode="1" android:versionname="1.0">
<application android:icon="@drawable/icon"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activity android:name=".HelloAndroid"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action>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category>
</intent-filter>
</activity>
</application>
</manifest>
~~~
这是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配置文件,应用程序HelloAndroid中所用到的Activity组件HelloAndroid需要在这里配置之后才能使用。
Android.mk
~~~
LOCAL_PATH:=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_TAGS := optional
LOCAL_SRC_FILES := $(call all-subdir-java-files)
LOCAL_PACKAGE_NAME := HelloAndroid
include $(BUILD_PACKAGE)
~~~
这是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编译脚本文件,指定应用程序的名字为“HelloAndroid”。
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各个文件都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们进行编译了。在Android源代码工程环境中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不需要使用make命令来重新编译整个Android源代码工程,因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只需要单独编译新增的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就可以了。在接下来的1.6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单独编译Android源代码工程中的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经过编译,以及重新打包Android系统文件system.img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新的system.img文件来启动Android模拟器了。Android模拟器启动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应用程序启动器中看到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快捷图标了。点击应用程序HelloAndroid的快捷图标,就可以将它启动起来,如图1-2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581d446f43ad3752d35d10f8a99e83d5_794x564.png =794x564)
- 文章概述
- 下载Android源码以及查看源码
- win10 平台通过VMware Workstation安装Ubuntu
- Linux系统安装Ubuntu编译Android源码
- Eclipse快捷键大全
- 前言
- 第一篇 初识Android系统
- 第一章 准备知识
- 1.1 Linux内核参考书籍
- 1.2 Android应用程序参考书籍
- 1.3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源代码
- 1.3.1 下载Android源代码
- 1.3.2 编译Android源代码
- 1.3.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 1.4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内核源代码
- 1.4.1 下载Android内核源代码
- 1.4.2 编译Android内核源代码
- 1.4.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 1.5 开发第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
- 1.6 单独编译和打包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 1.6.1 导入单独编译模块的mmm命令
- 1.6.2 单独编译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 1.6.3 重新打包Android系统镜像文件
- 第二章 硬件抽象层
- 2.1 开发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 2.1.1 实现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 2.1.2 修改内核Kconfig文件
- 2.1.3 修改内核Makefile文件
- 2.1.4 编译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 2.1.5 验证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 2.2 开发C可执行程序验证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 2.3 开发Android硬件抽象层模块
- 2.3.1 硬件抽象层模块编写规范
- 2.3.1.1 硬件抽象层模块文件命名规范
- 2.3.1.2 硬件抽象层模块结构体定义规范
- 2.3.2 编写硬件抽象层模块接口
- 2.3.3 硬件抽象层模块的加载过程
- 2.3.4 处理硬件设备访问权限问题
- 2.4 开发Android硬件访问服务
- 2.4.1 定义硬件访问服务接口
- 2.4.2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
- 2.4.3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的JNI方法
- 2.4.4 启动硬件访问服务
- 2.5 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来使用硬件访问服务
- 第三章 智能指针
- 3.1 轻量级指针
- 3.1.1 实现原理分析
- 3.1.2 使用实例分析
- 3.2 强指针和弱指针
- 3.2.1 强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 3.2.2 弱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 3.2.3 应用实例分析
- 第二篇 Android专用驱动系统
- 第四章 Logger日志系统
- 4.1 Logger日志格式
- 4.2 Logger日志驱动程序
- 4.2.1 基础数据结构
- 4.2.2 日志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 4.2.3 日志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 4.2.4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 4.2.5 日志记录的写入过程
- 4.3 运行时库层日志库
- 4.4 C/C++日志写入接口
- 4.5 Java日志写入接口
- 4.6 Logcat工具分析
- 4.6.1 基础数据结构
- 4.6.2 初始化过程
- 4.6.3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 4.6.4 日志记录的输出过程
- 第五章 Binder进程间通信系统
- 5.1 Binder驱动程序
- 5.1.1 基础数据结构
- 5.1.2 Binder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 5.1.3 Binder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 5.1.4 设备文件内存映射过程
- 5.1.5 内核缓冲区管理
- 5.1.5.1 分配内核缓冲区
- 5.1.5.2 释放内核缓冲区
- 5.1.5.3 查询内核缓冲区
- 5.2 Binder进程间通信库
- 5.3 Binder进程间通信应用实例
- 5.4 Binder对象引用计数技术
- 5.4.1 Binder本地对象的生命周期
- 5.4.2 Binder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
- 5.4.3 Binder引用对象的生命周期
- 5.4.4 Binder代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 5.5 Binder对象死亡通知机制
- 5.5.1 注册死亡接收通知
- 5.5.2 发送死亡接收通知
- 5.5.3 注销死亡接收通知
- 5.6 Service Manager的启动过程
- 5.6.1 打开和映射Binder设备文件
- 5.6.2 注册成为Binder上下文管理者
- 5.6.3 循环等待Client进程请求
- 5.7 Service Manager代理对象接口的获取过程
- 5.8 Service的启动过程
- 5.8.1 注册Service组件
- 5.8.1.1 封装通信数据为Parcel对象
- 5.8.1.2 发送和处理BC_TRANSACTION命令协议
- 5.8.1.3 发送和处理BR_TRANSACTION返回协议
- 5.8.1.4 发送和处理BC_REPLY命令协议
- 5.8.1.5 发送和处理BR_REPLY返回协议
- 5.8.2 循环等待Client进程请求
- 5.9 Service代理对象接口的获取过程
- 5.10 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Java实现接口
- 5.10.1 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代理对象接口
- 5.10.2 AIDL服务接口解析
- 5.10.3 Java服务的启动过程
- 5.10.4 获取Java服务的代理对象接口
- 5.10.5 Java服务的调用过程
- 第六章 Ashmem匿名共享内存系统
- 6.1 Ashmem驱动程序
- 6.1.1 相关数据结构
- 6.1.2 设备初始化过程
- 6.1.3 设备文件打开过程
- 6.1.4 设备文件内存映射过程
- 6.1.5 内存块的锁定和解锁过程
- 6.1.6 解锁状态内存块的回收过程
- 6.2 运行时库cutils的匿名共享内存接口
- 6.3 匿名共享内存的C++访问接口
- 6.3.1 MemoryHeapBase
- 6.3.1.1 Server端的实现
- 6.3.1.2 Client端的实现
- 6.3.2 MemoryBase
- 6.3.2.1 Server端的实现
- 6.3.2.2 Client端的实现
- 6.3.3 应用实例
- 6.4 匿名共享内存的Java访问接口
- 6.4.1 MemoryFile
- 6.4.2 应用实例
- 6.5 匿名共享内存的共享原理分析
- 第三篇 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篇
- 第七章 Activity组件的启动过程
- 7.1 Activity组件应用实例
- 7.2 根Activity的启动过程
- 7.3 Activity在进程内的启动过程
- 7.4 Activity在新进程中的启动过程
- 第八章 Service组件的启动过程
- 8.1 Service组件应用实例
- 8.2 Service在新进程中的启动过程
- 8.3 Service在进程内的绑定过程
- 第九章 Android系统广播机制
- 9.1 广播应用实例
- 9.2 广播接收者的注册过程
- 9.3 广播的发送过程
- 第十章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实现原理
- 10.1 Content Provider组件应用实例
- 10.1.1 ArticlesProvider
- 10.1.2 Article
- 10.2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启动过程
- 10.3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共享原理
- 10.4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更新通知机制
- 10.4.1 内容观察者的注册过程
- 10.4.2 数据更新的通知过程
- 第十一章 Zygote和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 11.1 Zygote进程的启动脚本
- 11.2 Zygote进程的启动过程
- 11.3 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 第十二章 Android应用程序进程的启动过程
- 12.1 应用程序进程的创建过程
- 12.2 Binder线程池的启动过程
- 12.3 消息循环的创建过程
- 第十三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消息处理机制
- 13.1 创建线程消息队列
- 13.2 线程消息循环过程
- 13.3 线程消息发送过程
- 13.4 线程消息处理过程
- 第十四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键盘消息处理机制
- 14.1 InputManager的启动过程
- 14.1.1 创建InputManager
- 14.1.2 启动InputManager
- 14.1.3 启动InputDispatcher
- 14.1.4 启动InputReader
- 14.2 InputChannel的注册过程
- 14.2.1 创建InputChannel
- 14.2.2 注册Server端InputChannel
- 14.2.3 注册当前激活窗口
- 14.2.4 注册Client端InputChannel
- 14.3 键盘消息的分发过程
- 14.3.1 InputReader处理键盘事件
- 14.3.2 InputDispatcher分发键盘事件
- 14.3.3 当前激活的窗口获得键盘消息
- 14.3.4 InputDispatcher获得键盘事件处理完成通知
- 14.4 InputChannel的注销过程
- 14.4.1 销毁应用程序窗口
- 14.4.2 注销Client端InputChannel
- 14.4.3 注销Server端InputChannel
- 第十五章 Android应用程序线程的消息循环模型
- 15.1 应用程序主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 15.2 界面无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 15.3 界面相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 第十六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装和显示过程
- 16.1 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
- 16.2 应用程序的显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