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硬件抽象层模块在内核中都对应有一个驱动程序,硬件抽象层模块就是通过这些驱动程序来访问硬件设备的,它们是通过读写设备文件来进行通信的。
硬件抽象层中的模块接口源文件一般保存在hardware/libhardware目录中。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虚拟硬件设备freg在硬件抽象层中的模块名称定义为freg,它的目录结构如下:
~~~
~/Android/hardware/libhardware
----include
----hardware
----freg.h
----modules
----freg
----freg.cpp
----Android.mk
~~~
它由三个文件组成,其中,freg.h和freg.cpp是源代码文件,而Android.mk是模块的编译脚本文件。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这三个文件的内容。
**freg.h**
~~~
#ifndef ANDROID_FREG_INTERFACE_H
#define ANDROID_FREG_INTERFACE_H
#include <hardware/hardware.h>
__BEGIN_DECLS
/*定义模块ID*/
#define FREG_HARDWARE_MODULE_ID "freg"
/*定义设备ID*/
#define FREG_HARDWARE_DEVICE_ID "freg"
/*自定义模块结构体*/
struct freg_module_t {
struct hw_module_t common;
};
/*自定义设备结构体*/
struct freg_device_t {
struct hw_device_t common;
int fd;
int (*set_val)(struct freg_device_t* dev, int val);
int (*get_val)(struct freg_device_t* dev, int* val);
};
__END_DECLS
#endif
~~~
这个文件中的常量和结构体都是按照硬件抽象层模块编写规范来定义的。宏FREG_HARDWARE_MODULE_ID和FREG_HARDWARE_DEVICE_ID分别用来描述模块ID和设备ID。结构体freg_module_t用来描述自定义的模块结构体,它的第一个成员变量的类型为hw_module_t。结构体freg_device_t用来描述虚拟硬件设备freg,它的第一个成员变量的类型为freg_device_t。此外,结构体freg_device_t还定义了其他三个成员变量,其中,成员变量fd是一个文件描述符,用来描述打开的设备文件/dev/freg,成员变量set_val和get_val是函数指针,它们分别用来写和读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寄存器val的内容。
**freg.cpp**
这是硬件抽象层模块freg的实现文件,我们分段来阅读。
文件首先包含相关头文件并且定义相关结构体变量。
~~~
#define LOG_TAG "FregHALStub"
#include <hardware/hardware.h>
#include <hardware/freg.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cutils/log.h>
#include <cutils/atomic.h>
#define DEVICE_NAME "/dev/freg"
#define MODULE_NAME "Freg"
#define MODULE_AUTHOR "shyluo@gmail.com"
/*设备打开和关闭接口*/
static int freg_device_open(const struct hw_module_t* module, const char* id, struct hw_device_t** device);
static int freg_device_close(struct hw_device_t* device);
/*设备寄存器读写接口*/
static int freg_get_val(struct freg_device_t* dev, int* val);
static int freg_set_val(struct freg_device_t* dev, int val);
/*定义模块操作方法结构体变量*/
static struct hw_module_methods_t freg_module_methods = {
open: freg_device_open
};
/*定义模块结构体变量*/
struct freg_module_t HAL_MODULE_INFO_SYM = {
common: {
tag: HARDWARE_MODULE_TAG,
version_major: 1,
version_minor: 0,
id: FREG_HARDWARE_MODULE_ID,
name: MODULE_NAME,
author: MODULE_AUTHOR,
methods: &freg_module_methods,
}
};
~~~
在这段代码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模块变量HAL_MODULE_INFO_SYM的定义。按照硬件抽象层模块编写规范,每一个硬件抽象层模块必须导出一个名称为HAL_MODULE_INFO_SYM的符号,它指向一个自定义的硬件抽象层模块结构体,而且它的第一个类型为hw_module_t的成员变量的tag值必须设置为HARDWARE_MODULE_TAG。除此之外,还初始化了这个硬件抽象层模块结构体的版本号、ID、名称、作者和操作方法列表等。
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打开和关闭分别由函数freg_device_open和freg_device_close来实现,如下所示。
~~~
static int freg_device_open(const struct hw_module_t* module, const char* id, struct hw_device_t** device) {
if(!strcmp(id, FREG_HARDWARE_DEVICE_ID)) {
struct freg_device_t* dev;
dev = (struct freg_device_t*)malloc(sizeof(struct freg_device_t));
if(!dev) {
LOGE("Failed to alloc space for freg_device_t.");
return -EFAULT;
}
memset(dev, 0, sizeof(struct freg_device_t));
dev->common.tag = HARDWARE_DEVICE_TAG;
dev->common.version = 0;
dev->common.module = (hw_module_t*)module;
dev->common.close = freg_device_close;
dev->set_val = freg_set_val;
dev->get_val = freg_get_val;
if((dev->fd = open(DEVICE_NAME, O_RDWR)) == -1) {
LOGE("Failed to open device file /dev/freg -- %s.", strerror(errno));
free(dev);
return -EFAULT;
}
*device = &(dev->common);
LOGI("Open device file /dev/freg successfully.");
return 0;
}
return -EFAULT;
}
static int freg_device_close(struct hw_device_t* device) {
struct freg_device_t* freg_device = (struct freg_device_t*)device;
if(freg_device) {
close(freg_device->fd);
free(freg_device);
}
return 0;
}
~~~
前面提到,一个硬件抽象层模块可能会包含多个硬件设备,而这些硬件设备的打开操作都是由函数freg_device_open来完成的,因此,函数freg_device_open会根据传进来的参数id来判断要打开哪一个硬件设备。
在硬件抽象层模块freg中,只有一个虚拟硬件设备freg,它使用结构体freg_device_t来描述。因此,函数freg_device_open发现参数id与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ID值匹配以后,就会分配一个freg_device_t结构体,并且对它的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按照硬件抽象层模块编写规范,硬件抽象层中的硬件设备标签(dev->common.tag)必须设置为HARDWARE_DEVICE_TAG。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关闭函数设置为freg_device_close,并且将它的读写函数设置为freg_get_val和freg_set_val。
初始化完成用来描述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结构体freg_device_t之后,我们就可以调用open函数来打开虚拟硬件设备文件/dev/freg了,并且将得到的文件描述符保存在结构体freg_device_t的成员变量fd中。
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关闭函数freg_device_close的实现比较简单,它主要是关闭设备文件/dev/freg,以及释放设备在打开时所分配的资源。
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读写函数freg_get_val和freg_set_val的实现如下所示。
~~~
static int freg_get_val(struct freg_device_t* dev, int* val) {
if(!dev) {
LOGE("Null dev pointer.");
return -EFAULT;
}
if(!val) {
LOGE("Null val pointer.");
return -EFAULT;
}
read(dev->fd, val, sizeof(*val));
LOGI("Get value %d from device file /dev/freg.", *val);
return 0;
}
static int freg_set_val(struct freg_device_t* dev, int val) {
if(!dev) {
LOGE("Null dev pointer.");
return -EFAULT;
}
LOGI("Set value %d to device file /dev/freg.", val);
write(dev->fd, &val, sizeof(val));
return 0;
}
~~~
这两个函数分别通过调用read和write函数来实现读写虚拟硬件设备freg的寄存器val的内容。
**Android.mk**
~~~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_TAGS := optional
LOCAL_PRELINK_MODULE := false
LOCAL_MODULE_PATH := $(TARGET_OUT_SHARED_LIBRARIES)/hw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log
LOCAL_SRC_FILES := freg.cpp
LOCAL_MODULE := freg.default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
这是硬件抽象层模块freg的编译脚本文件。第9行指定include命令的参数为$(BUILD_SHARED_LIBRARY),表示要将该硬件抽象层模块编译成一个动态链接库文件,名称为freg.default,并且保存在$(TARGET_OUT_SHARED_LIBRARIES)/hw目录下,即out/target/product/generic/system/lib/hw目录下。
> 注意:我们将硬件抽象层模块freg对应的文件名称定义为freg.default,编译成功后,系统就会自动在后 面加后缀.so,于是就得到了一个freg.default.so文件。根据硬件抽象层模块文件的命名规范,当我们要加载硬件抽象层模块freg时,只需要指定它的ID值,即“freg”,系统就会根据一定的规则成功地找到要加载的freg.default.so文件。
硬件抽象层模块freg的所有文件都准备好之后,我们就可以执行mmm和make snod命令对它进行编译和打包了。
~~~
USER@MACHINE:~/Android$ mmm ./hardware/libhardware/modules/freg
USER@MACHINE:~/Android$ make snod
~~~
最终就可以在out/target/product/generic/system/lib/hw目录下得到一个freg.default.so文件。
- 文章概述
- 下载Android源码以及查看源码
- win10 平台通过VMware Workstation安装Ubuntu
- Linux系统安装Ubuntu编译Android源码
- Eclipse快捷键大全
- 前言
- 第一篇 初识Android系统
- 第一章 准备知识
- 1.1 Linux内核参考书籍
- 1.2 Android应用程序参考书籍
- 1.3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源代码
- 1.3.1 下载Android源代码
- 1.3.2 编译Android源代码
- 1.3.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 1.4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内核源代码
- 1.4.1 下载Android内核源代码
- 1.4.2 编译Android内核源代码
- 1.4.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 1.5 开发第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
- 1.6 单独编译和打包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 1.6.1 导入单独编译模块的mmm命令
- 1.6.2 单独编译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 1.6.3 重新打包Android系统镜像文件
- 第二章 硬件抽象层
- 2.1 开发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 2.1.1 实现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 2.1.2 修改内核Kconfig文件
- 2.1.3 修改内核Makefile文件
- 2.1.4 编译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 2.1.5 验证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 2.2 开发C可执行程序验证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 2.3 开发Android硬件抽象层模块
- 2.3.1 硬件抽象层模块编写规范
- 2.3.1.1 硬件抽象层模块文件命名规范
- 2.3.1.2 硬件抽象层模块结构体定义规范
- 2.3.2 编写硬件抽象层模块接口
- 2.3.3 硬件抽象层模块的加载过程
- 2.3.4 处理硬件设备访问权限问题
- 2.4 开发Android硬件访问服务
- 2.4.1 定义硬件访问服务接口
- 2.4.2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
- 2.4.3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的JNI方法
- 2.4.4 启动硬件访问服务
- 2.5 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来使用硬件访问服务
- 第三章 智能指针
- 3.1 轻量级指针
- 3.1.1 实现原理分析
- 3.1.2 使用实例分析
- 3.2 强指针和弱指针
- 3.2.1 强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 3.2.2 弱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 3.2.3 应用实例分析
- 第二篇 Android专用驱动系统
- 第四章 Logger日志系统
- 4.1 Logger日志格式
- 4.2 Logger日志驱动程序
- 4.2.1 基础数据结构
- 4.2.2 日志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 4.2.3 日志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 4.2.4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 4.2.5 日志记录的写入过程
- 4.3 运行时库层日志库
- 4.4 C/C++日志写入接口
- 4.5 Java日志写入接口
- 4.6 Logcat工具分析
- 4.6.1 基础数据结构
- 4.6.2 初始化过程
- 4.6.3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 4.6.4 日志记录的输出过程
- 第五章 Binder进程间通信系统
- 5.1 Binder驱动程序
- 5.1.1 基础数据结构
- 5.1.2 Binder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 5.1.3 Binder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 5.1.4 设备文件内存映射过程
- 5.1.5 内核缓冲区管理
- 5.1.5.1 分配内核缓冲区
- 5.1.5.2 释放内核缓冲区
- 5.1.5.3 查询内核缓冲区
- 5.2 Binder进程间通信库
- 5.3 Binder进程间通信应用实例
- 5.4 Binder对象引用计数技术
- 5.4.1 Binder本地对象的生命周期
- 5.4.2 Binder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
- 5.4.3 Binder引用对象的生命周期
- 5.4.4 Binder代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 5.5 Binder对象死亡通知机制
- 5.5.1 注册死亡接收通知
- 5.5.2 发送死亡接收通知
- 5.5.3 注销死亡接收通知
- 5.6 Service Manager的启动过程
- 5.6.1 打开和映射Binder设备文件
- 5.6.2 注册成为Binder上下文管理者
- 5.6.3 循环等待Client进程请求
- 5.7 Service Manager代理对象接口的获取过程
- 5.8 Service的启动过程
- 5.8.1 注册Service组件
- 5.8.1.1 封装通信数据为Parcel对象
- 5.8.1.2 发送和处理BC_TRANSACTION命令协议
- 5.8.1.3 发送和处理BR_TRANSACTION返回协议
- 5.8.1.4 发送和处理BC_REPLY命令协议
- 5.8.1.5 发送和处理BR_REPLY返回协议
- 5.8.2 循环等待Client进程请求
- 5.9 Service代理对象接口的获取过程
- 5.10 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Java实现接口
- 5.10.1 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代理对象接口
- 5.10.2 AIDL服务接口解析
- 5.10.3 Java服务的启动过程
- 5.10.4 获取Java服务的代理对象接口
- 5.10.5 Java服务的调用过程
- 第六章 Ashmem匿名共享内存系统
- 6.1 Ashmem驱动程序
- 6.1.1 相关数据结构
- 6.1.2 设备初始化过程
- 6.1.3 设备文件打开过程
- 6.1.4 设备文件内存映射过程
- 6.1.5 内存块的锁定和解锁过程
- 6.1.6 解锁状态内存块的回收过程
- 6.2 运行时库cutils的匿名共享内存接口
- 6.3 匿名共享内存的C++访问接口
- 6.3.1 MemoryHeapBase
- 6.3.1.1 Server端的实现
- 6.3.1.2 Client端的实现
- 6.3.2 MemoryBase
- 6.3.2.1 Server端的实现
- 6.3.2.2 Client端的实现
- 6.3.3 应用实例
- 6.4 匿名共享内存的Java访问接口
- 6.4.1 MemoryFile
- 6.4.2 应用实例
- 6.5 匿名共享内存的共享原理分析
- 第三篇 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篇
- 第七章 Activity组件的启动过程
- 7.1 Activity组件应用实例
- 7.2 根Activity的启动过程
- 7.3 Activity在进程内的启动过程
- 7.4 Activity在新进程中的启动过程
- 第八章 Service组件的启动过程
- 8.1 Service组件应用实例
- 8.2 Service在新进程中的启动过程
- 8.3 Service在进程内的绑定过程
- 第九章 Android系统广播机制
- 9.1 广播应用实例
- 9.2 广播接收者的注册过程
- 9.3 广播的发送过程
- 第十章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实现原理
- 10.1 Content Provider组件应用实例
- 10.1.1 ArticlesProvider
- 10.1.2 Article
- 10.2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启动过程
- 10.3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共享原理
- 10.4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更新通知机制
- 10.4.1 内容观察者的注册过程
- 10.4.2 数据更新的通知过程
- 第十一章 Zygote和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 11.1 Zygote进程的启动脚本
- 11.2 Zygote进程的启动过程
- 11.3 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 第十二章 Android应用程序进程的启动过程
- 12.1 应用程序进程的创建过程
- 12.2 Binder线程池的启动过程
- 12.3 消息循环的创建过程
- 第十三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消息处理机制
- 13.1 创建线程消息队列
- 13.2 线程消息循环过程
- 13.3 线程消息发送过程
- 13.4 线程消息处理过程
- 第十四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键盘消息处理机制
- 14.1 InputManager的启动过程
- 14.1.1 创建InputManager
- 14.1.2 启动InputManager
- 14.1.3 启动InputDispatcher
- 14.1.4 启动InputReader
- 14.2 InputChannel的注册过程
- 14.2.1 创建InputChannel
- 14.2.2 注册Server端InputChannel
- 14.2.3 注册当前激活窗口
- 14.2.4 注册Client端InputChannel
- 14.3 键盘消息的分发过程
- 14.3.1 InputReader处理键盘事件
- 14.3.2 InputDispatcher分发键盘事件
- 14.3.3 当前激活的窗口获得键盘消息
- 14.3.4 InputDispatcher获得键盘事件处理完成通知
- 14.4 InputChannel的注销过程
- 14.4.1 销毁应用程序窗口
- 14.4.2 注销Client端InputChannel
- 14.4.3 注销Server端InputChannel
- 第十五章 Android应用程序线程的消息循环模型
- 15.1 应用程序主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 15.2 界面无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 15.3 界面相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 第十六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装和显示过程
- 16.1 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
- 16.2 应用程序的显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