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学习的数组基本是基于一维数组来操作的,这一切我们就简单的看一下二维数组。
二维数组,我们通俗点可以说成是数组中的数组,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一个二维数组理解为一个元素为一维数组的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的定义格式以下两种格式:
格式一:
~~~
int[][] arr = new int[3][2];//定义了一个名为arr的二维数组,该二维数组中有3个一维数组,每一个一维数组中有2个元素
~~~
格式二:
~~~
int[][] arr = new int[3][];//这个没有明确一维数组的长度
~~~
我们看看这两种格式的不同之处,先看一段测试代码:
~~~
class Array2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3][2];//定义一个名为arr的二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直接打印二维数组 结果[[I@139a55,这是二维数组的地址
System.out.println(arr[0]);//直接打印二维数组中的索引0的一维数组 结果[I@1db9742,这是二维数组中索引0的一维数组的地址
System.out.println(arr[0][0]);//直接打印二维数组中索引0的一维数组索引0的元素 结果0,元素默认初始化为0
int[][] arr2 = new int[3][];//没有明确一维数组的长度
//分别对二维数组中的每一个一维数组进行初始化
//arr2[0] = new int[2];
//arr2[1] = new int[1];
//arr2[2] = new int[3];
System.out.println(arr2);//直接打印二维数组 结果[[I@106d69c,这是二维数组的地址
System.out.println(arr2[0]);//直接打印二维数组中的索引0的一维数组 结果null,这是二维数组中索引0的一维数组没有自动创建
//System.out.println(arr2[0][0]);//直接打印二维数组中索引0的一维数组索引0的元素 结果 NullPointerExcption
int[][] arr3 = new int[3][2];
System.out.println(arr3.length);//打印二维数组的长度,其实就是一维数组的个数.
System.out.println(arr3[1].length);//打印二维数组中索引为1的一维数组的长度.
}
}
~~~
结果:
![](https://box.kancloud.cn/2016-05-18_573c417230e6f.jpg)
从结果我们可以看两种格式定义的二维数组打印数组会返回的都是数组的地址,从而我们进一步分析内在存储为:
对于第一种格式,当运行时,先把arr变量存入栈中,然后在堆内存中为二维数组(实体)创建空间,并把数组的地址存入arr变量中,然后对每二维数组的每一个一维数组在堆内存中创建不同的空间,再分别把一维数组的地址存入一维数组中,最后对每一个一维数组的每一个元素进行默认初始化为0.
而对于第二种格式来说,对二维数组中的每一个一维数组都要进行初始化,当然对于这些数组初始化的大小可以不一样,也就是第二种格式比第一种格式相对来说要灵活。如果我们不对一维数组进行初始化,就会出现上面代码中运行的结果,打印二维数组的元素结果为null,打印一维数组的元素就会抛出NullPointerExcption异常。
这里我们知道第二种格式要比第一种格式定义的二维数组更灵活和实用。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维数组的几种常用操作,这里我们就只看一下二维数组的遍历操作。
当我们对一个二维数组遍历的时候,我们很自然想到的就是前面学习for语句时的一种现象,那就大圈套小圈,诚然,对于二维数组的很多操作,我们最常用的也就是这个原理,循环的嵌套,下面我们看下学习过程中编写的遍历方法和测试结果:
~~~
class Array2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4 = {{3,1,4},{2,5,8},{4,3,9}};
//如何遍历该二维数组?
//我们独立写一个遍历的方法吧
printArray2(arr4);//结果:{{3,1,4},{2,5,8},{4,3,9}}
}
//这个方法用来遍历一个二维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2(int[][] arr)
{
System.out.print("{");
for(int i=0;i<arr.length;i++)//很明显就是大圈套小圈的原理
{
System.out.print("{");
for(int j=0;j<arr[i].length;j++)
{
System.out.print(arr[i][j]);
if(j<arr[i].length-1)//判断去除最后一个逗号
{
System.out.print(",");
}
}
System.out.print("}");
if(i<arr.length-1)//判断去除最后一个逗号
{
System.out.print(",");
}
}
System.out.print("}");
}
}
~~~
结果:
![](https://box.kancloud.cn/2016-05-18_573c417247004.jpg)
- 前言
- 1.1 基本常识
- 1.2 Java语言概述
- 1.3 Java语言的环境搭建
- 1.4 Java程序开发之初体验--Hello World
- 2.1 关键字
- 2.2 标识符
- 2.3 注释
- 2.4 常量
- 2.5 进制扫盲
- 2.6 变量和数据类型(1)
- 2.7 变量和数据类型(2)
- 2.8 运算符
- 3.1 if语句
- 3.2 switch语句
- 3.3 while和do-while语句
- 3.4 for语句
- 3.5 for循环的嵌套
- 3.6 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
- 4.1 函数的定义
- 4.2 定义函数的两个明确
- 4.3 函数的内存加载过程
- 4.4 函数的重载
- 5.1 数组的定义
- 5.2 数组的内存分配及特点
- 5.3 数组操作中常见问题
- 5.4 数组常用操作(1)
- 5.5 数组常用操作(2)
- 5.6 二维数组
- 6.1 面向对象的概述
- 6.2 类与对象的关系
- 6.3 对象的内存体现
- 6.4 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
- 6.5 类类型参数与匿名对象
- 6.6 基本数据类型参数与引用数据类型参数的传递过程
- 6.7 封装
- 7.1 构造函数概述与默认构造函数
- 7.2 构造函数与一般函数的区别
- 7.3 构造函数的重载
- 7.4 构造函数的内存加载
- 7.5 构造函数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 7.6 this关键字的原理
- 7.7 this关键字的细节与应用
- 8.1 static关键字之特点
- 8.2 成员变量与静态变量的区别
- 8.3 static关键字使用的注意细节
- 8.4 main函数的解析与细节
- 8.5 static关键字的使用场景
- 8.6 静态的内存加载
- 8.7 静态代码块
- 8.8 构造代码块
- 9.1 继承
- 9.2 单继承与多重继承
- 9.3 子父类中成员变量特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