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有大量对lua调优的推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lua的解析器有官方的standard lua和luajit,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目前大量的优化文章都比较陈旧,而且都是针对standard lua解析器的,standard lua解析器在性能上需要书写着自己规避,才能写出高性能来。需要各位看官注意的是,ngx-lua最新版默认已经绑定luajit,优化手段和方法已经略有不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代码易读是首位,目前还没有碰到同样代码换个写法就有质的提升,如果我们对某个单点功能有性能要求,那么建议用luajit的FFI方法直接调用C接口更直接一点。
代码出处:[http://www.cnblogs.com/lovevivi/p/3284643.html](http://www.cnblogs.com/lovevivi/p/3284643.html)
~~~
3.0 避免使用table.insert()
下面来看看4个实现表插入的方法。在4个方法之中table.insert()在效率上不如其他方法,是应该避免使用的。
使用table.insert
local a = {}
local table_insert = table.insert
for i = 1,100 do
table_insert( a, i )
end
使用循环的计数
local a = {}
for i = 1,100 do
a[i] = i
end
使用table的size
local a = {}
for i = 1,100 do
a[#a+1] = i
end
使用计数器
local a = {}
local index = 1
for i = 1,100 do
a[index] = i
index = index+1
end
4.0 减少使用 unpack()函数
Lua的unpack()函数不是一个效率很高的函数。你完全可以写一个循环来代替它的作用。
使用unpack()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for i = 1,100 do
print( unpack(a) )
end
代替方法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for i = 1,100 do
print( a[1],a[2],a[3],a[4] )
end
~~~
针对这篇文章内容写了一些测试代码:
~~~
local start = os.clock()
local function sum( ... )
local args = {...}
local a = 0
for k,v in pairs(args) do
a = a + v
end
return a
end
local function test_unit( )
-- t1: 0.340182 s
-- local a = {}
-- for i = 1,1000 do
-- table.insert( a, i )
-- end
-- t2: 0.332668 s
-- local a = {}
-- for i = 1,1000 do
-- a[#a+1] = i
-- end
-- t3: 0.054166 s
-- local a = {}
-- local index = 1
-- for i = 1,1000 do
-- a[index] = i
-- index = index+1
-- end
-- p1: 0.708012 s
-- local a = 0
-- for i=1,1000 do
-- local t = { 1, 2, 3, 4 }
-- for i,v in ipairs( t ) do
-- a = a + v
-- end
-- end
-- p2: 0.660426 s
-- local a = 0
-- for i=1,1000 do
-- local t = { 1, 2, 3, 4 }
-- for i = 1,#t do
-- a = a + t[i]
-- end
-- end
-- u1: 2.121722 s
--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 local b = 1
-- for i = 1,1000 do
-- b = sum(unpack(a))
-- end
-- u2: 1.701365 s
--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 local b = 1
-- for i = 1,1000 do
-- b = sum(a[1], a[2], a[3], a[4])
-- end
return b
end
for i=1,10 do
for j=1,1000 do
test_unit()
end
end
print(os.clock()-start)
~~~
从运行结果来看,除了t3有本质上的性能提升(六倍性能差距,但是t3写法相当丑陋),其他不同的写法都在一个数量级上。你是愿意让代码更易懂还是更牛逼,就看各位看官自己的抉择了。不要盲信,也不要不信,各位要睁开眼自己多做测试。
另外说明:文章提及的使用局部变量、缓存table元素,在luajit中还是很有用的。
todo:优化测试用例,让他更直观,自己先备注一下。
- 序
- Lua简介
- Lua环境搭建
- 基础数据类型
- 表达式
- 控制结构
- if/else
- while
- repeat
- 控制结构for的使用
- break,return
- Lua函数
- 函数的定义
- 函数的参数
- 函数的返回值
- 函数回调
- 模块
- String库
- Table库
- 日期时间函数
- 数学库函数
- 文件操作
- 元表
- 面向对象编程
- FFI
- LuaRestyRedisLibrary
- select+set_keepalive组合操作引起的数据读写错误
- redis接口的二次封装(简化建连、拆连等细节)
- redis接口的二次封装(发布订阅)
- pipeline压缩请求数量
- script压缩复杂请求
- LuaCjsonLibrary
- json解析的异常捕获
- 稀疏数组
- 空table编码为array还是object
- 跨平台的库选择
- PostgresNginxModule
- 调用方式简介
- 不支持事务
- 超时
- 健康监测
- SQL注入
- LuaNginxModule
- 执行阶段概念
- 正确的记录日志
- 热装载代码
- 阻塞操作
- 缓存
- sleep
- 定时任务
- 禁止某些终端访问
- 请求返回后继续执行
- 调试
- 调用其他C函数动态库
- 我的lua代码需要调优么
- 变量的共享范围
- 动态限速
- shared.dict 非队列性质
- 如何添加自己的lua api
- 正确使用长链接
- 如何引用第三方resty库
- 使用动态DNS来完成HTTP请求
- 缓存失效风暴
- Lua
- 下标从1开始
- 局部变量
- 判断数组大小
- 非空判断
- 正则表达式
- 不用标准库
- 虚变量
- 函数在调用代码前定义
- 抵制使用module()函数来定义Lua模块
- 点号与冒号操作符的区别
- 测试
- 单元测试
- API测试
- 性能测试
- 持续集成
- 灰度发布
- web服务
- API的设计
- 数据合法性检测
- 协议无痛升级
- 代码规范
- 连接池
- c10k编程
- TIME_WAIT问题
- 与Docker使用的网络瓶颈
- 火焰图
- 什么时候使用
- 显示的是什么
- 如何安装火焰图生成工具
- 如何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