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国际互联网加速 OSASE为企业客户提供高速稳定SD-WAN国际加速解决方案。 广告
第1章 “做到最好”不够好 无论你要去何方,第一步是决定目的地之所在。这也许听起来显而易见得过了头,以至于你好奇我为何要费此口舌。其实,无论这多像废话,你还是会很惊讶地发现许多人完全忘记了这点。没错,你是感觉给自己立下过不少目标,但当真如此吗?还是你只是想要更开心、更健康或是更成功,却没真正决定过具体做什么?你有欲望,你想做的很多很多,但你把多少个愿望转化成真正的目标过?没有这个转化,我们的欲望就仅仅停留在那个“希望能够实现”的层面。想象一下,你想出去好好地度假,但你的计划如果仅停留在“我想去个暖和的地方”这个层面,你最终哪儿也到不了,不是吗? 所以说,制订计划是重要的。在这章里,我会用一些调查研究来解释其中的原因。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如何制定目标,如何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都同样重要。当你用正确的方式聚焦于正确的细节时,成功就离你更近一步了。 别用“做到最好” 告诉别人“要尽你所能做到最好”是鼓舞人心的好方法,对吗?我们中大多数人都说过也听过无数次。出发点是好的——让人尽其所能做到最好可能是不那么给人压力的一种激励,貌似会激发出对方最好的表现。只不过现实并非如此,这真的是不怎么样的一个鼓励。 主要是因为“做到最好”这话很模糊——太模糊了。我的“最好”究竟是什么程度的?假设你是一个经理,派职员去调查一个可能利润相当丰厚的商机,有很多事要做,项目也非常重要,然后你告诉职员:“鲍勃,这件事尽你所能做到最好。”但鲍勃的最好是什么?看到结果你怎么能知道这就是他的最好?鲍勃本身又怎么会知道他的“最好”能到什么程度?有任何人知道吗? 在现实中,没有人听到“做到最好”后会想:“我要把这件事做到没有一丁点儿更好的余地为止。”这样很傻,估计也会花很多时间,对你或鲍勃都没有好处。反而,听到这句话我们会想:“我要做到老板满意并觉得我尽力的程度为止。”这听上去其实并不怎么鼓舞人心。如果没有具体目标,“做到最好”所带来的结果往往离“最好”相差甚远。这很讽刺,“做到最好”恰恰是最平庸的配方。 那么拿什么来取代“做到最好”呢?答案是:具体而艰巨的目标。埃德温·洛克和加里·莱瑟姆,两个著名的组织心理学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因制定具体而艰巨的目标而带来的卓越成效。在全球上千例研究里,科研人员发现具体又有难度的目标比模糊或过于简单的目标更能激发优异的表现,而且差距是明显的。无论这目标是自己树立的,别人给的任务,还是和父母、老师、老板或同事一起制定的,以上结论皆成立。 为什么具体而艰难的目标比“做到最好”更给人动力呢?“具体”这部分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让人知道你具体的期望值(或者为自己定下具体的目标)就排除了在这个标准以下的表现——避免人们告诉自己“已经够好了”。如果奋斗的目标不明确,人们很容易向疲惫、灰心或无聊妥协,但若建立了具体的目标,你便无法欺骗自己了。达标或非达标,没有中间地带。你若是还没达标,若是还想成功,便只能继续努力。 那么“艰巨”这部分呢?树立艰巨的目标不是很危险吗——标准太高不是会带来很多问题吗?难道这不是在邀请失望与失败吗?绝对不是!(你们看过《为人师表》这部电影吗?如果埃斯卡兰特先生能教会那些顽劣的学生微积分,那么想象一下你能成就什么——如果敢于尝试的话?)当然,你不能制定不现实或者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艰巨而具可能性才是关键。因为有难度的目标会促使你下更大功夫,更加聚精会神,更加没有二心。你会坚持得更久,也能更好地运用最有效的策略。 洛克和莱瑟姆的研究结果被证实在每个人群中都适用,比如科学家、商人、卡车司机、工会工人、伐木工人等。在一个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研究调查里,莱瑟姆发现木材搬运工的平均负重是法定上限的60%——这个情形对公司来说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而工人们对每趟的负载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所以洛克给他们定下了法定重量的94%这样一个目标。九个月后,洛克返回伐木场,发现那时搬运工人的平均负重已在法定重量的90%左右,为公司省下了相当于现在几百万美金那么多的钱。 如果你给搬运工制定一个搬运更多木材的目标,他们就能搬得更多。人们通常会把事情做到被要求的程度,而不太会做得更多。要求高,只要把究竟多“高”具体化,你就真的能看到高水准的表现。给自己树立高目标,你的表现就会扶摇直上。在一个对将近3 000名联邦职员进行的调查中,那些认为自己的工作有挑战性、自己和同事被高标准要求的员工都是那些年终评估成绩最好的。 但这些人活得很惨吧?不是的。制定以及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除了能带来更好的表现以外还有其他好处。回想一下你人生中完成过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把它和一个比较容易的任务相比,哪件事让你自我感觉更好呢?成功完成困难的事更使人愉悦,它能给人更大的满足感和快感,让人整体感觉更幸福。而完成一项容易的任务根本就不足挂齿。最近在德国有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只有那些觉得自己工作有挑战性的员工汇报的工作满意度、幸福感以及成就感在长期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你也许要问,究竟是对工作的满意度能激发更好的表现,还是好的表现使人对工作更加满意?答案是,两者皆是——对工作的满意度使人更致力于为所在机构工作,对自己更有信心,从而会给自己更多的挑战,这又带来更好的表现和更大的满意度,周而复始……制定具体而具挑战性的目标便创造了成功和幸福的无限循环。洛克和莱瑟姆称之为“高绩效循环”。 你在生活中也可以开始这样的循环——第一步便是制定一些非常具体且困难得合理的目标。然后你要用最能给自己动力的方式来看待这些目标,才能进一步提高成功机会。 西瓜与芝麻 你采取的每个行动或目标都能用很多种方式被归纳和理解。用吸尘器这个举动可以被称作“做卫生”或“从地上吸走碎渣”;想在数学考试中拿A可以被解释为“把大部分题目做对”,也可以被理解为“要精通代数”;定期锻炼可能是为了“减掉10磅”,也可以是为了“更苗条”。 如何理解你的行为 > 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先回答如下问题,测试一下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的。用本或纸记下你的答案。这里没有对错或好坏。请选择那个更能形容你的行为,听上去让耳朵更舒服的答案。   1. 列清单是 a.理清头绪 b.写些东西下来 1. 清理房间是 a.爱干净的体现 b.吸地 1. 付月租是 a.维持住所 b.写支票 1. 锁门是 a.把钥匙插进锁眼 b.保证房子安全 1. 跟人打招呼是 a.问“你好” b.表示友好 > 请把你对每题的选择用如下分值换算,并相加计算出总分: > 1a = 2 ; 2a = 2 ; 3a = 2; 4a = 1 ; 5a = 1; > lb = 1 ; 2b = 1 ; 3b = 1 ; 4b = 2 ; 5h = 2。 如果得6分或6分以上,你可能是一个习惯用比较抽象的方式理解自己行为的人——当你在想日常事件时,你更注重于“为什么”要行动。所以在家一圈圈推着吸尘器是在“保持清洁”——希望家里干净是你吸尘的原因,你也是如此去理解这个行为的。如果得5分或5分以下,你可能更注重实际,你用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来理解行为。所以推吸尘器是在“吸地”——这是真正发生着的事,你便如此理解这个行为。 两种理解都是正确的,所以并不是说一种思维方式优于另一种,不过它们肯定是不同的,而且这里的差异很重要。原因是,抽象的“为什么”和具体的“是什么”这两种行为理解方式在立志效果上各有利弊。在不同情况下,一种思维方式可能比另一种更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实现目标,关键是要懂得针对不同情况而适当地转换思维方式。好消息是,这并不难实现。你只需要学习什么时候该想“为什么”,什么时候则需要想“是什么”就行了。 让我们从抽象的开始说起——那种“为什么”式思维。用抽象的方式理解行为能让人精神抖擞,因为你把一件事——通常是小事——和一个更大的意义或目标联系起来了。这便给一件本不那么重要或有价值的事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说,我要加班1个小时,与其把它看作多打60分钟的字,不如告诉自己这是在促进职业发展。这样想,我会更踏实努力地工作。行为的原因特别能给人动力,所以可想而知人们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理解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想激励他人做一件事,用“为什么”来形容这件事也同样能用来说服他们去尝试。如果你想让儿子为化学考试努力复习,告诉他考出好成绩更有利于将来考上好的大学会比告诉他打开书背元素周期表来得更有效。无论如何他也要背那个“H”代表氢,但说那么具体的细节很难激发他的斗志,给他讲“为什么”,他也许就去做了。 那么用具体细节理解行为,用究竟“是什么”想问题能有任何帮助吗?当然。首先,这种思维方式在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或是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的事时就非常有帮助。如果你从来没有操作过吸尘器,“吸地”(“是什么”)的理解方式就比“打扫卫生”(“为什么”)更有效。 举个例子,心理学家丹·韦格纳和罗宾·华勒切尔让常喝咖啡的人们喝咖啡,并给了他们30种对此行为的描述,让他们按贴切与否给每种描述评分(我相信你都想象不到对喝咖啡这个行为的描述竟然有30种,反正我是想不到)。这些选择包括比较抽象的、基于“为什么”的描述,比如“满足我的咖啡因嗜好”“给自己提提神”,还有那些更具体的、基于“是什么”的描述,比如“喝一杯液体”和“吞咽”。 一半实验参与者被要求从普通的咖啡杯里喝,而另一半则从一磅重的笨重杯子里喝。(可能有人觉得这不算重,所以我得说明一下,那是1983年,还没有人喝像氧气瓶那么大的巨杯星巴克呢。那时候半磅的杯子都算重了。)在他们做选择的时候,用普通杯子喝咖啡的人们更倾向于那些抽象的、“为什么”类的描述。换句话说,在正常情况下,常喝咖啡的人倾向于用“为什么”来解释喝咖啡的行为。 不过用笨重咖啡杯的人明显倾向于具体的描述。他们想的是具体行动,比如“把杯子举到嘴边”。你看,若要喝到一杯更重的咖啡而不溢出来,这些人需要用具体的动作来理解喝咖啡的行为。他们需要把重点放在行为“是什么”上(比如握紧把手、把杯子举到嘴边、吞咽),而不是“为什么”上。用了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他们能够顺利地从奇怪而陌生的杯子中喝到咖啡。他们若是用了类似于“给自己提提神”的“为什么”式思维方式,那么“提神”很可能就变成了“烫伤和湿透衣服”。 韦格纳和华勒切尔在另一个实验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他们要求学生们分别用手和筷子吃麦圈。那些用筷子的学生倾向于用“把食物放入口中”和“移动我的手”(“是什么”)来描述这个举动,而不是“减少饥饿感”或“摄取营养”(“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在做有难度的事情时,用单纯而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比深远而抽象的“为什么”来得更简单有效。(说到这里你可能在想,社会心理学家是不是看着别人做怪事就特别有快感啊,比如用筷子吃麦圈、生吃腌萝卜,或者看罗宾·威廉姆斯时憋笑?简短的答案是:没错。在学习统计学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做这些实验。) 当我们做一件事经验丰富了,事情变得容易了,我们便开始用“为什么”来看待问题了——把重点放在意义和目的上。比如在一项实验中,对喝酒比较没经验的未成年人更倾向于用“吞咽”或“拿起杯子”来形容喝带酒精的饮料,而戒酒所的住院者更喜欢把喝酒想成“舒缓紧张情绪”或是“找乐子”。喝酒经验少的人想必是比较不了解“为什么”要喝酒,而酗酒者恰恰是知道太多喝酒的理由了。 当人们用“为什么”理解行为时总是会想得更宏观些——那些小的、日常的举动都变成更重大的目标的一部分。他们对长期目标更有概念。所以用“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想问题的人更少冲动,更少被诱惑,还更常会为行动提早做准备。(好吧,也许当“为什么”人群是酗酒者时这样说不太恰当,但是你懂我的意思。)思考“为什么”会让他们更确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他们也不太会感觉到外界力量对他们的影响(比如说其他人或命运)。 当人们用“是什么”理解行为时,他们会聚焦在细节上——从A点到B点的机械过程。他们有时没那么有斗志,也更容易为了一棵树而失去整个森林,但他们对在崎岖石路上行驶特别在行。当你所做的事情特别复杂时,先放下全景而聚焦于手上的活儿是值得的。 这么说来,西瓜和芝麻的思考模式各有优劣,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根据目标的不同在两种模式中转换。有时这种转换会自然发生,有时不会。确定自己启用了最佳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要赶快转换。你如果想更有干劲儿、增强自制力(或者帮别人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启用“为什么”模式。想想行为背后更大的意义和目的。当你在一盘甜点的诱惑前想要“守住贞操”时,请记得“为什么”你要减肥;当你的职员业绩惨淡时,提醒他们“为什么”业绩是重要的——不光为了公司,还是为了他们自己。 另一方面来讲,若要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则用“是什么”思考更为恰当。学习一套新体系时需要把它拆成几个具体步骤。第一次滑雪吗?那么注意弯曲膝盖、对齐滑雪板的前端。别想着让谁对你的速度和优雅的姿态刮目相看——这样想往往导致滑雪新手牢牢地贴在树上。 下面这个练习会帮助你理解如何在自己制定的目标上运用这个方法。(顺便说一下,本书含有一些小练习来帮你学习如何运用新策略实现目标。当你遇到新知识时不妨一步步地记下来,这是个促使新策略变成习惯的好方法。考虑一下专门为这本书准备一个笔记本。通过做记录的练习,你的大脑会逐渐学会自动启用新知识,到那时你就不用费事做笔记了。目前来讲,做笔记肯定是值得的。) 如何运用“为什么”模式思考   1. 写下一件你最近因缺少动力或诱惑太多而无法实现的事。可以是任何事:无法戒掉甜点、不能按时回复重要的电子邮件等。 1. 现在,写出你想做这件事的原因。你的个人目的是什么?这样做能帮助你得到什么?你如何受益? > 下次当你尝试做这件事时,停下来想想你刚刚总结的原因。不断重复,直到它成为习惯为止。(习惯成自然。任何简单的行为都能变成习惯,做起来易如反掌——只要你肯坚持。) 如何运用“是什么”模式思考   1. 写出一件你想做,而且是特别复杂、困难或者生疏的事。也许你想建立一个网站但不会用电脑,又或许你想开创新的事业。 1. 现在,写下第一步你需要做什么。迈向那个目标必做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下次当你尝试做这件事时,停下想想下一步具体是什么,然后专注于那个行动。你也会养成这个习惯的。 现在还是未来 如果你想从“为什么”和“是什么”的思维模式间得到平衡,你需要了解自己何时可能会偏向于哪种思维方式。这样你就能洞察到什么时候自己会对某种方式偏心眼,为之妥协。在前几页里我说过,当一件事变得容易或熟练以后,大多数人喜欢采用“为什么”式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具体来说,是从你开始计划到开始行动的时间。你从明天还是下个月开始减肥?你打算下周还是明年去度假?研究显示,我们偏向于用大而抽象的概念,也就是“为什么”式思维,来理解较久以后才会贯彻的计划。反之,我们理解近期计划时则会侧重于更切实际的想法——我们完成这件事需要做的“是什么”。 心理学家雅各布·特罗普和尼拉·利伯曼在一个实验中有了这样的发现。他们让一群本科生描述一些日常活动。其中一组被要求想象近期要做的事(比如“明天”),而另一组被要求想象较远的事(“下个月”)。特罗普和利伯曼发现想象着明天“搬家”的学生们更倾向于用“是什么”的思维方式把这件事描述为“装箱、搬箱”,而想象着下个月“搬家”的学生们则更喜欢用基于“为什么”的逻辑把它描述为“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其中的区别对我们做选择和决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种区别也会带来不同的麻烦。“为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看重心理学家所谓的“合意度”信息,意思就是说,你做成这件事或达到这个目标对你是否有好处,将会多有趣,多愉悦,多有益。这些都是我们思考在较远的未来要做的事时会问的基本问题。几年后读医学院会不会给我带来成功和财富?六个月以后在那个会议上演讲能不能帮助我事业晋升、重逢故友?下个圣诞节邀请公公、婆婆来家里住是对我孩子有益的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大概就会启用这个计划(例如“考医学院”)或开始行动(例如“邀请公婆一起过节” )。 更加具体的“是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加重视“可行度”信息——你是否真的能做到你要做的事?有多大把握成功?你面临着什么阻碍?当我们在考虑近期要执行的事时,这些是我们想得更多的问题。从我现在的成绩看来,我有多大概率能考上医学院?如果我下周参加那个演讲,谁来帮我照顾孩子?明天亲戚们来了以后到底能睡在哪儿呢? 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关于将来的计划总是刚开始听上去不错,但越临近越发现不对劲?于是我们哀叹道:“我怎么竟然会同意做这件事?”“我生物成绩只有C怎么会想去学医呢?”“我怎么会以为我的房子能容纳那么多人?”然后我们就慌神了——因为当你下定决心当一名医生或邀请丈夫一家人来住时并没有花时间考虑这件事是否可行。你只想了“为什么”,却没有想过方法“是什么”。也许这么说能够给你点安慰——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次次地掉入这样的陷阱里,因为我们习惯于用“为什么”来考虑未来的事,而较少思考究竟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于是我们选择了有潜在丰厚报酬的目标,却带来了一场噩梦。 对于近期将执行的事,我们却犯着相反的错误。你为了减少麻烦曾拒绝过多少有意思或有价值的临时机会?我曾经婉言谢绝了一次免费的印度之旅,因为我觉得在几周内做好充分准备的压力太大了。(我需要接种疫苗吗?我能及时办好护照换发吗?需要办签证吗?谁来照看我的狗?)如果我使把劲,估计能够搞定这些事。但即便知道这点,我还是没有去。这是一个让我一直非常后悔的决定,以至于我最终还是去了趟印度。只不过,这次不是免费的,而且花了我好几千美金(之前计较芝麻带来的损失)。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彻底地随心所欲,也无法抓住偶遇的眼前机会。这时的我们太注重“是什么”而忽略了“为什么”——太纠结于细节而放弃了可能很有价值的机会(或是明显更容易得到的东西,比如我的印度之旅)。 利伯曼和特罗普在一系列巧妙的研究实验中阐释了“为什么”和“是什么”间的权衡关系。在一个实验中,特拉维夫大学的学生被要求在两项功课中二选一。两者的区别是:其中一项无聊但容易(用希伯来文——学生们的母语——阅读有关心理学历史的内容);另一项则是有趣而困难的(用英文阅读浪漫爱情类的内容,学生们可以读懂,但比较困难)。研究者还提供了不同的交作业时间——学生们都只有一周时间进行阅读,可以选择接下来的一周后读完(近期内),也可以选择从第八周再开始读,第九周读完(较长期)。选择近期读完的学生们几乎都扑向简单但无聊的选择——他们愿意牺牲乐趣以避免麻烦。那些可以拖延九周的学生们则二话不说地选择了更难却也更有趣的阅读。这个选择也许听上去更伟大也明显更吸引人,但毫无疑问,两个月后他们啃着希英字典时,一部分学生在后悔当初的选择。所以说,当我们思考比较久远的事时,我们会牺牲实际的考虑而选择潜在的回报;当我们思考近期要做什么时就满脑子官司,放下了愉悦。换言之,说到未来,我们都像探险家;说到当下,就都像会计了。 提到会计,类似的思考偏见也在人们做金钱决定时有所展现。在任何一种赌博里,你都要思考两件事:回报和胜算。回报是“合意度”信息——解释了你“为什么”赌博,潜在的报酬是多少。胜算是“可行度”信息——实际会发生的“是什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当学生们在中奖率高回报低(赢得四美金)和中奖率低回报高(赢得十美金)的彩票中做选择时,被安排当天买彩票的学生强烈偏向于回报低、中奖率高的选择,而会在两个月后买彩票的同学们则做出了相反的选择。类似现象在抽奖活动中也得以显现。在当天开奖的活动里,人们会买可能抽中过滤水壶的奖票(不怎么受欢迎,但中奖率高),但在两个月后开奖的活动里,人们选择了音响(价值高但中奖率低很多)。在任何有关风险和回报的情形里(你想想就会发现这真的包含了所有的事),尽可能仔细而客观地掂量两种信息格外重要。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如何被时间左右的——为近期还是未来做决定,你就能知道怎样来弥补这种固有的偏见,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 “为什么”和“是什么”思维方式的不同不仅局限于我们的决定中。利伯曼和特罗普在另一项实验中让人们为工作和休闲相关的事宜安排所需时间,行动开始时间被设定在一周后或一年零一周后。人们为近期事件安排了平均82个小时,而较远以后的事则被安排了平均68个小时。也就是说人们觉得现在比一年后多出了平均14个小时。显而易见,这不现实,但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总挣扎于原以为准备时间充足的各种目标和计划中。 同时,当人们计划下周的活动时,分配给工作的时间与休闲的时间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人们理智地认识到,花时间做一件事意味着无法做另一件事。有趣的是,做未来安排时就不是这回事了。实验参与者好像在分开思考两件事以及所需的时间,而没有注意到两者间必要的取舍问题。 用“是什么”方式思考目标不仅能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防止拖延时间。在一项实验里,利伯曼、特罗普、肖恩·麦克雷和史蒂文·舍曼邀请一些本科生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并在三周内用电邮寄回从而获得现金奖励。在收到问卷前,每个参与者都要完成一项任务,并根据结果被分到“为什么”或“是什么”思维模式组。为了鼓励“为什么”式思维,学生们要为十件事编出理由,比如说“开账户”或“写日记”。为了鼓励“是什么”式思维,这组学生被要求写下如何去做这同样的十件事。之后,研究者记录了每个人用多久时间完成并寄回问卷。奇特的是,被鼓励用“是什么”思考的学生比用“为什么”思考的学生平均早10天寄回了问卷。(在另一个版本的实验里,差距是近14天。)所以用“是什么”方式看待目标能让你更专注于具体的必要行动,让你能更快地达到目标。太注重“为什么”做一件事则可能会让人行动比较拖拉。 心理学家总被问到这样的问题:“A与B之间我选择做哪件事比较好?”我是要发泄出情绪还是做点别的把注意力从烦心事上转移?是要仔细研究错误还是要抛下过去?我们常常被迫回答道:“视情况而定。”所以如果你问我是应该看到西瓜还是芝麻,你便逼我毫无选择地说出那句——视情况而定,具体地说,是视目标而定。对目标采取“为什么”式的大体思维能使你更有动力、备受鼓舞,专注于你能得到的回报,并增强自制力与毅力。而“是什么”的细节式思维在你做困难或生疏的事时最有帮助。它能使你专注于操作性细节,从而完成任务,并且能帮助你防止拖延。大的成就不是采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就能得到的。你需要知道如何为排除特定的困难而选择相应的思考方式(或者知道如何为帮助别人实现目标使用得当的表达方式)。 正面思考 当你为自己树立目标或正在为目标努力时,你大概已经非常了解“正面思考”的重要性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你就能成功。”我们能轻而易举地把一个普通大小的书架塞满持这个简单观点的励志类书籍。这也是研究型心理学家颇感兴趣的课题。 看来这个世界钟爱乐观的人。好消息是:乐观精神在我们大多数人中自然存在。在对乐观信念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常常发现大多数人相信自己比同龄人更有可能遇到好事——事业成功、拥有房产、赚很多钱、活过90岁。我们相信自己比较不可能离婚、犯心脏病、酗酒成性、买到残次的新车。总的来说,这样想是好的。说了“总的来说”就意味着还存在重要的局限性——你乐观的同时要小心,要确定乐观的方向是对的。 你知道吗,对未来的乐观看法不止有一种。想象一下你现在有个减肥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就有至少两种“正面思考”的方式。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我有能力减肥,我有信心一定能做到!”换句话说,你可以对“成功概率”表示乐观。你也可以对自己说:“我能轻松抗拒甜甜圈和薯片的诱惑;遵守新的运动计划不成问题!”换言之,你可以对“轻松克服困难以获成功”采取乐观的态度。 讲起乐观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时,大部分励志书籍都把这两种正面思考方式混为一谈了。他们告诉你要相信自己能胜利,能轻松地胜利。可惜,这种混淆大错特错的,因为一种方式使人受益,而另一种则是导致失败的因素。 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方式——对“成功概率”的正面思考。在对动机的研究中恐怕最被广泛了解并接受的理论便是“期望值理论”了。这个理论大体上讲述了人们有动力因下列两个因素做任何事:一、他们有多大可能成功(这是“期望”部分);二、他们从中能收获多大利益(这是“价值”部分)。不用说,越有动力越可能达到目标,所以这并不是“流行心理学”自我安慰的一套无稽之谈。相信你能成功真的会使你更有可能成功。(有一种情况是例外。我会在第四章讲到那种特定的目标,但我们之前所说的适用于大多数情况,所以我暂时先不说得太复杂。) 关于这个话题真是有无数心理学实验的例子,但我最喜欢的是《纽约时报》健康专栏记者塔拉·帕克-蒲伯对运动习惯的最新调查。这份发表在《行为医学年报》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家庭运动器械使用习惯的调查阐述了上述效应。有多少成年人不曾脑袋一热地认为如果家里能有跑步机或健身脚踏车该有多方便——那样就会常常锻炼了?(我买的是踏步机。我丈夫直到现在还在为这事责怪我,不过他一天不把那套杠铃处理掉我就一天不用理睬他的唠叨。)所以究竟什么样的人真的会用家庭健身器械而不让它们收集灰尘呢?事实证明,那些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人比怀疑自己的人更有可能在一年后依然坚持使用着健身器械。(然而我真的要承认自己从买机器的时候起内心深处可能就没觉得能坚持下来。我没有真心觉得自己有很大概率成功。实际上我讨厌踏步机。) 既然相信自己能成功是件好事,那么相信自己能轻松成功、抗拒诱惑、排除万难肯定也是好的了(第二种正面思考方式)。这乍听起来仿佛有道理,但实际上错得很离谱。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奥丁根大量研究了“相信自己能成功”与“相信自己能轻而易举成功”这两种不同信念对动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屡次发现它们对成功起着极为不同的作用。比如在一项调查里,一些得肥胖症的女士参加了一个综合减肥计划,一开始奥丁根让每个人告诉她自己对成功减肥的期望值。读过我之前写的有关正面思考的内容,你听到结果一定不会惊讶:那些相信自己能减肥成功的女士比相信自己会失败的平均多减掉26磅。 不仅如此,奥丁根还调查了每个人对减肥过程的想象——她们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减肥计划。比如说,她问大家是否觉得自己可以对公司午餐室里躺着的半盒甜甜圈轻松说不。结果那些认为减肥之途会很轻松的人比认为道路崎岖的人平均少减掉24镑。奥丁根和她的同事们在各式各样的情况中都找到相同的规律:寻求高薪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寻找伴侣建立长久关系的单身人士,还有正从髋关节置换手术康复的老人们。我们发现不论他们是谁、试图做什么,成事之人不但有信心获得成功,而且还同样相信着成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为什么相信道路崎岖对实现目标来讲那么重要呢?首先,焦虑和担心这样的负面情绪虽不让人愉悦可还是有其用途的,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带给人很大的动力,刺激我们在问题发生前花额外功夫去避免。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在他的《撞上快乐》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有时想象黑暗的未来就为把自己吓得屁滚尿流。”我们这样做因为值得。 奥丁根的研究显示,相信目标艰巨的人会做更多准备,下更大功夫,为目标做出更多行动。他们预料到要努力奋斗,便也是这样做的。相反,那些相信找工作很容易的毕业生寄出去的申请也比较少;那些以为自己会闪电般地、无可救药地和暗恋对象互坠情网的人也是比较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对方谈感情的;认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是小菜一碟的学生复习得明显比较少;以为能轻松适应新换的髋关节的患者做复健运动也比较少……说到底,觉得实现目标轻而易举的人根本就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然后当梦想破灭时他们就有可能崩溃了。 那么怎样才能最好地树立并实现目标而不是活在白日梦中呢?最佳策略是用乐观的方式看待目标,同时用实际的方式思考具体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奥丁根把它叫做“心理对照”——首先你得能想到目标的实现,然后再反思其中的障碍。如果你大学毕业想找份高薪工作,首先要能想象自己被一家顶级公司录用,然后再考虑你和这个目标之间存在什么障碍——比如其他优秀的应聘者。这就使你不得不寄出很多份申请,不是吗?这就叫做:感受“行动的必要性”——这是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心理状态。幻想找到份好工作或者与倾心已久的人坠入爱河是件很有趣的事,只不过你不会因此取得任何实际进展。心理对照能引导我们聚焦于必要的行动,从而把愿望和白日梦转化为现实。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心理对照只能助你致力于你真心相信可以实现的目标。(这里我们再次看到相信自己能成功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成功,那心理对照会让你从这个目标中解脱。其实就是说,它能使你抛开无法实现的幻想。这实际上也是使用此策略的另一个好处。考虑你想要什么以及障碍是什么可以使你头脑清楚地做出好的决策——当成功概率高时,你会更致力于这个目标,从而更有可能实现它;当成功概率不怎么乐观时,你能认清状况,放手前行。 放弃梦想可能是痛苦并让人失望的,但为你的身心着想也可能是重要和必需的。只有意识到某些目标无法实现我们才能为可实现的理想腾出空间。比如说,我们只有在承认一段失调和痛苦的关系无法补救后才能最终终止这段关系,拥抱与另一个人建立一段健康快乐的关系的可能性。发现读医学院确实无法实现后才能放下这个梦想,退后一步想想自己最适合什么行业。 现在回到我们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奥丁根和她的同事们(这次我也是其中之一)通过无数调查发现,当认为自己能完成目标的人运用了心理对照策略时,他们通常比只幻想美好结局的人表现得更好。心理对照带来了更大的努力、更多的能量和计划以及普遍更高的成就。这个现象在各种情形里得以显示:12岁的孩子学外语,15岁的学生在暑假备考,成年人寻找伴侣,护士试图与病人更好地交流…… 在一项对心理对照效果的研究中,医院人事部门管理人员经过两周的培训与实践后汇报,工作中的时间管理得到改善了,做决定也更容易了,他们甚至完成了更多的项目。有趣的是,与未训练组相比,这组成员重新分配了更多项目给其他的管理人员。换言之,他们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能够成功管理哪些项目,而另一些项目则更合适让其他人管理。他们的行为更理智更有效率,他们也因此在工作中得到更多乐趣。那么这些效率和快乐的代价是什么?就是花点时间学习一个非常简单的诀窍——对你正在奋斗的或是想要奋斗的任何目标都有帮助。 运用“心理对照”制定目标   1. 拿起纸笔,写下一个最近的愿望或想法。这可以是一件你想做的事或是已经开始做的事(比如去加勒比海度假、搬到洛杉矶当编剧或者减掉10磅)。 1. 现在想象一下愿望实现时的美好情景。写下这欢喜场景中的一个好处(比如躺在沙滩上休息不用查电邮将会多么美好)。 1. 接下来,思考一下夹在你和欢乐结局之间的障碍(比如站在我和欢乐减肥结局中更瘦的我之间的障碍是我对奶酪的酷爱)。 1. 现在列出另一个好处。 1. 再列出另一个障碍。 1. 然后再列出一个好处。 1. 再来一个障碍。 现在你觉得成功的概率如何?你该追求这个目标吗?对比利益和阻碍,你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对这个目标有多坚定。 在本章里,我们讲了树立具体而有挑战性的目标对提高动力的重要性。我们看到理解并阐述这些目标的不同方式对成功概率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还了解到引导并巩固对目标进行的正面思考(还有现实思考)所带来的利益。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即便现在停止读下去都已经离目标更进一步了。 不过请别停下来,翻到下一章,让我们讨论一下你在生活中正在追寻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你选择了它们而不是其他同样具有吸引力的目标?答案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你想更聪明地选择目标从而活得更快乐更有成就感,你需要懂得一直以来什么事做对了,而什么需要改变。 实践性总结 我会在每章结尾总结一章中的主要内容,这样你就能对提高成事能力所需的步骤一目了然。我写下了很多步骤,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目标具体化。树立目标时,越具体越好。“减掉5磅”是比“减点儿肥”更好的目标,因为它能清楚地让你知道成功的样子。知道具体要做到什么能使你自始至终保持动力。避免“做到最好”这类的目标——它们太模糊,所以起不到真正的励志作用。 ☆目标困难化。把目标在可行的基础上设立得难一点也很重要。你需要用高标准挑战自己,因为挑战能激发斗志——但与此同时要避免“不可能的任务”。要记得如果标准设置得太低,你虽能达到但不太可能超越——大多数人达到最初目标后就松懈了。没人会在设定减5磅肉的目标下最终减掉20磅。 ☆“为什么”或“是什么”。目标可以被理解为较抽象的“为什么”做这件事,或比较具体的——行动“是什么”。比如说,清理衣柜里的一团混乱可以被理解为“整理出条理”(为什么)或者“扔掉不穿的衣服”(是什么)。当你想得到更多精力和动力或避免诱惑时,请用“为什么”方式思考。当你在做一件困难、生疏或耗时间的事时,请用“是什么”方式思考。 ☆请考虑价值和可行性。记住当我们想象较远期的计划时,我们都更倾向于用“为什么”式思考。这就让我们太过重视目标诱人的部分(比如去迪斯尼乐园将会多好玩),而太少考虑可行性(我怎么付得起这趟旅行的钱)。另一方面,我们又自然而然地用“是什么”来考虑近期目标,这样就容易太注重于实际操作而没有充分体会到生活要带给我们的东西。最佳的目标往往是在人们权衡“合意度”和“可行度”之后做出的没有偏见的选择。 ☆正面思考但不要轻敌。当你树立目标时,请尽管正面、积极地想象目标的实现,相信自己成事的能力对保持动力有极大的帮助。但无论你做什么,别低估了成功之路的艰辛,大多数值得奋斗的目标都需要时间、规划、努力和毅力来实现,想象着能轻而易举地实现目标只会让你在未来的路上措手不及。轻敌是失败的配方。 ☆运用心理对照法制定目标。当你在考虑制定新目标时,一定要同时想到成功的情景和路上的障碍。这种心理对照不仅能帮助你对目标的采用做出正确的决定,还能自然地启动你的动力系统,使你最大限度地致力于想要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