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得了持久战——懂得坚持,适时放弃
在我作为一名研究者和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过极度聪明的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也见过看似智力平平的人奋斗到底、终获成功。在我们研究成就这门课题时,首先学到的就是天生能力(如果有这种东西的话)与成功的关系极小,而坚持则非常重要。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便是为了错误的理由而过早放弃。
如何增强毅力呢?在本章中我将与你分享为持久战做准备的几个策略。首先我会概括讲述能有效帮助你长期、稳定地应对挑战与障碍的目标种类(之前提到过的种类)。你若有个适当的目标作为起点,那么坚持下去的可能性也就自然提升了。
人们用迥然不同的方式理解成败,而这种差异影响着你的毅力。例如,你觉得成绩拿A或得到升职是与智力、努力还是运气更有关联呢?答案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遇到逆境时你将如何看待问题。那些遇到挑战会想“我需要更努力”的人比认为“我很不幸”或者“我太笨了”的人更有可能会坚持下去——这一点也不稀奇。
我们会探讨过去的日子里你对成功必备条件的理解,这种理解导致你选择何种目标,继而又如何影响着你的毅力。我们还会探讨文化背景对毅力的影响,解释众所周知的西方学生与亚洲学生成绩间的差距。
尽管坚持不懈的精神对生活中各方面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却也实在无法凭良心对你说永不放弃。现实就是,我们无法永远当赢家。与在逆境中坚持同样困难的是懂得何时放手。
其实懂得何时放弃一个目标也是幸福、健康地活着的关键。此章中我还会告诉你如何以及何时放弃太复杂或代价太高的目标。你将学会如何做去或留的选择——有据可循的选择,而非恐惧或错误的逻辑导致的决定。同样重要的是,你还将学会如何为放手向前而感到欣慰并从中最大化地受益。
怎样才能坚持不懈
正如有些人的自制力多一些一样,也有一些人在困难中坚持得更长久。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把这种特质叫做“耐磨度”,她说:“耐磨的人把成就看作一场马拉松:他的优势就是持久耐劳。”耐磨度,也就是坚韧度,是长期投入与坚持的混合体。你对如下陈述的赞同程度反映了你的坚韧程度:“我曾通过数年耕耘换来过成功的果实”,“我每开始一件事都会坚持到最后”。
听到“坚韧”这个词,你想到的可能都是些冒着重重困难克服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的伟大人物,比如兰斯·阿姆斯特朗、纳尔逊·曼德拉或者约翰·韦恩——如果你是影迷的话。其实普通人也能做到坚韧,而研究显示这个品质与成功有着不可脱离的干系。例如,坚韧度能预测一个人的最高教育程度。坚韧度较强的大学生成绩也比较高。坚韧度还能预测西点军校的哪些学生能从艰苦的第一年中坚持下来。它竟然还能在全美拼字大赛上预测出每个选手能入围几轮。(后来调查发现最后这条是因为坚韧的选手在赛前准备得更充分。)
简单地说,坚韧是个好品质。好消息是,就如自制力可以被锻炼一样,如果愿意的话,你也能提高在困难面前坚持的能力。如果你现在不怎么坚韧,你可以学着变坚韧。
第一,你可以选择能使你自然更加坚韧的目标。“进步”目标注重进展与进步,而不在乎表现是否完美、他人是否认同(见第三章)。这种目标能给予你成就感和乐观精神,不论前路还有多远。这是增强坚韧度的极佳方式。同样,追求自主选择的目标或因目标本质而选择的目标也能增强你的坚韧度。当一个目标能真切地反映你的好恶、价值观和愿望时,你便更想得到它,也更加享受奋斗的过程(不论持续多久)。你对过程的享受甚至会与对结果的同样多。
想象那些大半辈子待在室内窝在桌前面对着成山的书和论文的学者们。很多人倾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光研究着一个数学或化学问题,或者莎士比亚戏剧是否全部出自他本人之手等。你可能觉得他们研究的问题很晦涩、活得很惨,但多数时候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对探索那些知识的热忱是自然形成的,因为毕生研究的课题都是自己选择的。
另一种增强坚韧度的方式是正确总结失败的原因。如果你相信令人不满的表现是能力低下所致,你的感觉会更糟糕,你会感到焦虑和沮丧并失去信心,尤其当你相信能力不可改变时。想象自己在新工作中第一次拿到业绩评估,你的上司提出你的交流能力需要提高。这时,如果你认为你的羞怯和笨拙无法改变——你就是这样的人,那么你对发展能力、改善评估又能有多大的动力呢?没有人在失去成功希望时还能够坚韧。
反之,如果你相信表现不佳是因为你没有尽最大努力使别人明白你的想法,或者表达方式有问题,那么你感觉糟糕的可能性会小很多,程度会低很多,也更有可能试图解决问题、继续尝试。而这恰恰就是坚韧了。
事实证明,这种坚韧的方式不但对你有利,而且从客观角度来讲也往往正确得多。固定能力导致的失败是极其罕见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可能,例如,我必须承认因为身高问题(我165cm),我永远也不可能往正规篮筐里成功扣篮——除非我爬梯子、踩弹簧或者安一副小火箭。所以如果扣篮是我的目标,我注定要失望。不过即便无法扣篮,我依旧可以试着成为更好的篮球手。做好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很大的决心和适当的训练。虽然天生的能力与才赋的确存在,但任何一个教练都会告诉你那些远不如勤奋和训练来得重要。人总是能进步的。
既然能力往往能改变,失败也大多与固定能力无关,我们为何还要把失败归咎于此呢?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认为自己不能达标是因为不够聪明、强大或有才华?如果欠缺努力、计划、坚持以及适当的策略才是罪魁祸首,我们为何认识不到?文化背景是一部分原因。每种文化都有其相对应的一套价值观与信仰,而还是孩童的我们毫无察觉地吸收着一切。例如,西方社会——以美国为首——非常重视对能力的测量与歌颂。美国人热衷于天才和神童的故事。我们歌颂那些看似具有特殊能力的人,而觉得勤奋刻苦以致成功的人都少了那么点天生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没人喜欢被夸赞勤奋刻苦——这意味着他们不够聪敏,需要啃书本。这也是我见过最荒谬的误解。)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在一个把成功看作能力写照的社会里,人们自然把失败理解为能力的缺失。这种想法没有必要,也不是全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
亚洲人的不同
每隔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势”调查对48个国家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普查。美国教育部用这个信息了解美国学生和其他国家相比处于何种位置。2007年,美国八年级学生的表现再次被中国、韩国、新加坡以及日本的学生打败(从1995年开展调查起便是如此)。这结果让教育者和政客抓耳挠腮。亚洲学生的数学和其他科学学科成绩持续胜过美国学生,这是因为他们有美国孩子没有的天赋吗?你很容易这样想,但这是100%错误的。差别是文化而非基因所致。若要总结出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东亚与美国文化的差异,那便是这点:美国人相信能力,而东亚人相信勤奋。
大多数东亚教育系统都是建立在孔子理念的基石上,极度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一些与教育有关的名言包括:
>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 ——徐干《中论》
>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论语·子张篇》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时有个韩国同学曾经告诉我,在韩语里恭喜别人有所作为的习惯用语从字面上看就是“努力工作”的意思。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你做得多好,总是可以继续进步。(普通美国人听到这里的反应会是:“我的妈呀,真得谢谢你哈。”)
不出意料,亚洲学生更容易把不理想的成绩归咎于所付出的努力不足上。例如,日本的大学生在得知自己拼字游戏失败时更有可能选择“我的努力不够”这个原因,而不是“缺乏能力”“游戏太难”或“运气不佳”。另一项研究发现,孩子数学不及格时,中国母亲认为主导原因是“不努力”,而美国母亲则认为“低能力”“缺训练”“没运气”和“不努力”是并重的原因。
亚洲儿童被直接教导“成功靠努力和坚持”的道理,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何在需要决心和长时间练习的数学和科学学科里名列前茅。美国学生(错误地)认为学好这些学科需要天赋(就像有人一生出来就会做长除法一样),而这种压力就像一座大山一样让他们喘不过气。他们一遇到困难的概念或问题就直接得出(错误的)结论——自己不行。教给孩子坚持的道理,让他们懂得成功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这对缩小东西方数学成绩的鸿沟将起到莫大的帮助。
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后,我们该看看事情的另一面了。
懂得何时放手
每个人都有需要放弃的时候。关键是,你要为好的原因放弃。大多数人因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而放弃。我希望读到这里你已经明白这些人往往是错的。你能行,即便现在不行,以后也能行。那么为什么当你有能力实现目标时还要放弃呢?什么时候放弃才是最符合个人利益的呢?
有两个从目标中脱离的好理由(都与能力无关)。首先,每天时间有限——由不得你选择。纵使你能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拥有所有的资源——你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因为包揽一切是不切实际的。读这本书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时间,但无法改变你一天只有16—18个可用小时的事实(我绝对属于支持多睡的人,所以我们就按16小时算吧)。
大部分有工作的父母都太了解这个矛盾了。如果你有份每周需要投入60个小时的工作,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就是个简单的事实。如果你像我一样也曾尝试着自己带孩子,不送托儿所、不请阿姨,那么工作肯定会被耽误。有时,与其同时做很多事,一件也做不出色,还不如给自己点喘息的余地,认识到时间、精力的有限,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放下其他的(至少是在更好的时机来临之前)。
代价过大是另一个放弃的好理由。事态一直发展,而目标有时会变得出乎意料地复杂和令人不悦。有时候,你根本没搞清自己踏入了什么浑水。这时,最聪明和健康的做法是重新审视你的选择。
2003年时,我的未来老公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教本科学生哲学。那时他刚拿到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两年。人人都说他应该高兴才对。他本人也从小就没考虑过其他职业(他是个14岁就爱读伯特兰·罗素的家伙)。但是这年轻的学术哲学家工作第二年时有了个令人不安的发现:他讨厌他的工作,不是讨厌哲学,而是讨厌教哲学。很多学者把这项职业当作学术的一部分,便一直忍着,可乔纳森的顾虑是,哲学教授教课时间太久了。科学学科的教授一般一学期只教一两门课程,而哲学教授普遍要教三到四门。教课使他筋疲力尽,反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真正的哲学思考与研究——不足以使教课的任务显得更有吸引力。
在一段漫长、痛苦又诚实得残忍的自我审视后(他是个习惯于诚实的明尼苏达州人),他对自己的优劣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最终放弃了哲学教授这个职业。这意味着他要重新考虑这辈子做什么的问题,重新审视过去对自己的认知。想到会辜负曾经支持他、相信他的潜力的人也让他痛心疾首。毫无疑问,这是个勇敢的选择——对他来说也是正确的选择。有时,当我们付不起成功的代价时,放弃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是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
在长期的怀疑与痛苦面前,放弃麻烦的目标貌似应该是很容易的,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放弃目标有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或许你已经投入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不想让这些努力付诸流水;或许你还没有说服自己目标是遥不可及的;抑或你只是不想当个失败者而已。就如我们常常不懂得坚持一样,我们也不懂得何时、如何去放弃。
如果你要放弃的目标与你的个人形象有关,那就更难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一个母亲或是一位教师,你就会从这些角色的角度看待自己。医生想救人,母亲想哄孩子睡觉,老师想走进困难生的世界。当你以固有身份追求这些目标并失败时,这不光令人失望,还会动摇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解脱的能力对你个人的幸福安康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好在这也是你能学着做到的。成功放弃目标需要两个步骤。第一,你要决定放弃是否是最佳的选择。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答案或许对你有帮助):
放弃与否
1. 我为什么觉得达成这个目标有困难?哪个因素能使我更加成功?
> 更多的时间 更多的努力 新的策略 专家的帮助 更强的自制力 更好的计划
> 如果答案是“我不行,我做不到”,那么你错了,请再回答一次。
1. 我能做到达标所需的行动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能得到需要的帮助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需要考虑放弃目标了。
1. 做这一切行动是否代价太大?我是否会因此闷闷不乐?是否需要放弃其他重要的目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需要考虑放弃目标了。
一旦你通过这个过程决定放弃,就试着做得干脆利落别回头。反复纠结于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会使它在潜意识中保持活跃状态,于是你的潜意识就自然而然地混乱了(“这目标到底完还是没完啊?”),永远无法从目标中真正解脱。
第二步很重要,却是最常被忽略的,但给予它足够的重视能使你快乐更多、后悔更少。你需要找到一个取代的目标——如果还没有的话。如果你的事业不如意,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讨厌有氧操,健身房还能提供什么其他课程?想离开你的浪漫伴侣(或是那个一点也不浪漫的伴侣),你要用本将与其一起度过的时光做点什么呢?研究显示,当放弃一个目标能引向另一个目标,或跟另一个目标密不可分时,人们对这个过程会更适应一些。把不现实的目标换成能带给你使命感和归属感的目标,你才能往前走、不回头。
实践性总结
☆你坚韧吗?愿意为目标长期投入、在困难面前也不退缩的人比没有坚韧精神的人更易成功。
☆坚韧起来。你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来增强坚韧度:“进步”型以及自主选择的目标能使人保持长期投入的状态。
☆怪你不努力,不怪你笨。如果你相信达不成目标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能力,你也就不会做出有建树的改变了。勤奋、计划、坚持以及好的策略是实现目标的真正关键。认识到这点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看清自己和自己的目标,还能增强你的坚韧度。
☆你无法拥有一切。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而放弃目标永远是不理智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坚持所有的目标。要认识到每天的可用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这很重要,有时你必须有所放弃。当实现目标并不现实时,别害怕放手。
☆有的代价不必付出。当你能实现很想要的目标但代价太大时,放弃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选择。有些牺牲是不值得的——太痛苦或是需要我们放弃太多其他东西。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若想当一个健康、知足的人,知道何时放弃太困难或代价太高的目标是关键。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容易也更有收获,请找个新的目标来替代旧的,从而使你保持参与感和使命感,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