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服务
Nginx日志主要有两种:access_log(访问日志)、error_log(错误日志)。
### access_log(访问日志)
access_log主要记录客户端访问Nginx的每一个请求,格式可以自定义。通过access_log,你可以得到用户地域来源、跳转来源、使用终端、某个URL访问量等相关信息。
log_format指令用于定义日志的格式,语法: log_format name string; 其中name表示格式名称,string表示定义的格式字符串。log_format有一个默认的无需设置的combined日志格式。
> 默认的无需设置的combined日志格式
~~~
log_format combined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
access_log指令用来指定访问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包含日志文件名)、格式和缓存大小,语法:access_log path [format_name [buffer=size | off]]; 其中path表示访问日志存放路径,format_name表示访问日志格式名称,buffer表示缓存大小,off表示关闭访问日志。
> log_format使用事例:在access.log中记录客户端IP地址、请求状态和请求时间
~~~
log_format myformat '$remote_addr $status $time_local';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yformat;
~~~
需要注意的是:log_format配置必须放在http内,否则会出现警告。Nginx进程设置的用户和组必须对日志路径有创建文件的权限,否则,会报错。
定义日志使用的字段及其作用:
| 字段 | 作用 |
|-----|-----|
| $remote_addr与$http_x_forwarded_for | 记录客户端IP地址 |
| $remote_user | 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
| $request | 记录请求的URI和HTTP协议 |
| $status | 记录请求状态 |
| $body_bytes_sent | 发送给客户端的字节数,不包括响应头的大小 |
| $bytes_sent | 发送给客户端的总字节数 |
| $connection | 连接的序列号 |
| $connection_requests | 当前通过一个连接获得的请求数量 |
| $msec | 日志写入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是毫秒 |
| $pipe | 如果请求是通过HTTP流水线(pipelined)发送,pipe值为“p”,否则为“.” |
| $http_referer | 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
| $http_user_agent | 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相关信息 |
| $request_length | 请求的长度(包括请求行,请求头和请求正文) |
| $request_time | 请求处理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毫秒 |
| $time_iso8601 | ISO8601标准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
| $time_local | 记录访问时间与时区 |
### error_log(错误日志)
error_log主要记录客户端访问Nginx出错时的日志,格式不支持自定义。通过查看错误日志,你可以得到系统某个服务或server的性能瓶颈等。因此,将日志好好利用,你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error_log指令用来指定错误日志,语法: error_log path(存放路径) level(日志等级); 其中path表示错误日志存放路径,level表示错误日志等级,日志等级包括debug、info、notice、warn、error、crit,从左至右,日志详细程度逐级递减,即debug最详细,crit最少,默认为crit。
注意:error_log off并不能关闭错误日志记录,此时日志信息会被写入到文件名为off的文件当中。如果要关闭错误日志记录,可以使用如下配置:
> Linux系统把存储位置设置为空设备
~~~
error_log /dev/null;
~~~
> Windows系统把存储位置设置为空设备
~~~
error_log nul;
~~~
另外Linux系统可以使用tail命令方便的查阅正在改变的文件,tail -f filename会把filename里最尾部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且不断刷新,使你看到最新的文件内容。Windows系统没有这个命令,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动态查看文件的工具。
- 序
- Lua 入门
- Lua简介
- Lua环境搭建
- 基础数据类型
- 表达式
- 控制结构
- if/else
- while
- repeat
- for
- break,return
- Lua函数
- 函数的定义
- 函数的参数
- 函数的返回值
- 函数回调
- 模块
- String库
- Table库
- 日期时间函数
- 数学库函数
- 文件操作
- 元表
- 面向对象编程
- FFI
- 下标从1开始
- 局部变量
- 判断数组大小
- 非空判断
- 正则表达式
- 不用标准库
- 虚变量
- 函数在调用代码前定义
- 抵制使用module()函数来定义Lua模块
- 点号与冒号操作符的区别
- Nginx
- Nginx 新手起步
- location 匹配规则
- if 是邪恶的
- 静态文件服务
- 日志服务
- 反向代理
- 负载均衡
- 陷阱和常见错误
- 环境搭建
- Windows平台
- CentOS平台
- Ubuntu平台
- Mac OS X平台
- Hello World
- 简单API Server框架
- 获取Nginx内置绑定变量
- LuaRestyRedisLibrary
- select+set_keepalive组合操作引起的数据读写错误
- redis接口的二次封装(简化建连、拆连等细节)
- redis接口的二次封装(发布订阅)
- pipeline压缩请求数量
- script压缩复杂请求
- LuaCjsonLibrary
- json解析的异常捕获
- 稀疏数组
- 空table编码为array还是object
- 跨平台的库选择
- PostgresNginxModule
- 调用方式简介
- 不支持事务
- 超时
- 健康监测
- SQL注入
- LuaNginxModule
- 执行阶段概念
- 正确的记录日志
- 热装载代码
- 阻塞操作
- 缓存
- sleep
- 定时任务
- 禁止某些终端访问
- 请求返回后继续执行
- 调试
- 调用其他C函数动态库
- 我的lua代码需要调优么
- 变量的共享范围
- 动态限速
- shared.dict 非队列性质
- 如何添加自己的lua api
- 正确使用长链接
- 如何引用第三方resty库
- 典型应用场景
- LuaRestyDNSLibrary
- 使用动态DNS来完成HTTP请求
- 缓存失效风暴
- 测试
- 单元测试
- API测试
- 性能测试
- 持续集成
- 灰度发布
- Web 服务
- API的设计
- 数据合法性检测
- 协议无痛升级
- 代码规范
- 连接池
- C10K编程
- TIME_WAIT问题
- 与Docker使用的网络瓶颈
- 火焰图
- 什么时候使用
- 显示的是什么
- 如何安装火焰图生成工具
- 如何定位问题
- 开源文化对360企业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