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云GVP开源项目 12k star Uniapp+ElementUI 功能强大 支持多语言、二开方便! 广告
# 变量的共享范围 > 本章内容来自openresty讨论组 [这里](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openresty/3ylMdtvUJqg) 先看两段代码: ~~~ -- index.lua local uri_args = ngx.req.get_uri_args() local mo = require('mo') mo.args = uri_args ~~~ ~~~ -- mo.lua local showJs = function(callback, data) local cjson = require('cjson') ngx.say(callback .. '(' .. cjson.encode(data) .. ')') end local self.jsonp = self.args.jsonp local keyList = string.split(self.args.key_list, ',') for i=1, #keyList do -- do something ngx.say(self.args.kind) end showJs(self.jsonp, valList) ~~~ 大概代码逻辑如上,然后出现这种情况: 生产服务器中,如果没有用户访问,自己几个人测试,一切正常。 同样生产服务器,我将大量的用户请求接入后,我不停刷新页面的时候会出现部分情况(概率也不低,几分之一,大于10%),输出的callback(也就是来源于self.jsonp,即URL参数中的jsonp变量)和url地址中不一致(我自己测试的值是?jsonp=jsonp1435220570933,而用户的请求基本上都是?jsonp=jquery....)错误的情况都是会出现用户请求才会有的jquery....这种字符串。另外URL参数中的kind是1,我在循环中输出会有“1”或“nil”的情况。不仅这两种参数,几乎所有url中传递的参数,都有可能变成其他请求链接中的参数。 基于以上情况,个人判断会不会是在生产服务器大量用户请求中,不同请求参数串掉了,但是如果这样,是否应该会出现我本次的获取参数是某个其他用户的值,那么for循环中的值也应该固定的,而不会是一会儿是我自己请求中的参数值,一会儿是其他用户请求中的参数值。 ### 问题在哪里? Lua module 是 VM 级别共享的,见[这里](https://github.com/openresty/lua-nginx-module#data-sharing-within-an-nginx-worker)。 self.jsonp变量一不留神全局共享了,而这肯定不是作者期望的。所以导致了高并发应用场景下偶尔出现异常错误的情况。 每请求的数据在传递和存储时须特别小心,只应通过你自己的函数参数来传递,或者通过 ngx.ctx 表。前者是推荐的玩法,因为效率高得多。 贴一个ngx.ctx的例子: ~~~ location /test { rewrite_by_lua ' ngx.ctx.foo = 76 '; access_by_lua ' ngx.ctx.foo = ngx.ctx.foo + 3 '; content_by_lua_block { ngx.say(ngx.ctx.foo) } } ~~~ Then GET /test will yield the output ### NGX_LUA的三种变量范围 ##### 进程间 所有Nginx的工作进程共享变量,使用指令lua_shared_dict定义 ##### 进程内 Lua源码中声明为全局变量,就是声明变量的时候不使用local关键字,这样的变量在同一个进程内的所有请求都是共享的 ##### 每请求 Lua源码中声明变量的时候使用local关键字,和ngx.ctx类似,变量的生命周期只存在同一个请求中 关于进程的变量,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ngx_lua使用LuaJIT编译,二是声明全局变量的模块是require引用。LuaJIT会缓存模块中的全局变量,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nginx.conf ~~~ location /index { content_by_lua_file conf/lua/web/index.lua; } ~~~ index.lua ~~~ local ngx = require "ngx" local var = require "var" if var.calc() == 100 then ngx.say("ok") else ngx.status = ngx.HTTP_INTERNAL_SERVER_ERROR ngx.say("error") end ~~~ var.lua ~~~ local ngx = require "ngx" count = 100 local _M = {} local function add() count = count + 1 end local function sub() ngx.update_time() ngx.sleep(ngx.time()%0.003) --模拟后端阻塞时间 count = count - 1 end function _M.calc() add() sub() return count end return _M ~~~ 测试结果 ~~~ ➜ web git:(master) ab -c 1 -n 10 http://127.0.0.1:/index ... HTML transferred: 30 bytes ... ➜ web git:(master) ab -c 3 -n 10 http://127.0.0.1:10982/index ... HTML transferred: 48 bytes ... ~~~ 并发请求等于1的时候,返回的html文件的大小为3*10bytes,并发等于3的时候,返回的html文件的大小为48bytes,说明30次请求中有多次请求失败,返回了“error”。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如果在模块中使用了全局变量,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不可知的结果。 建议不要使用模块中的全局变量,最好使用ngx.ctx或share dict替代。如果由于业务需求,非要使用的话,建议该变量的值在也是在一个有限集合内,比方说只有ture和false两个状态。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