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 执行阶段概念 `Nginx`处理一个请求,它的处理流程请参考下图:![nginx_internet_request](https://box.kancloud.cn/2015-11-20_564e7abd6d322.png) 我们OpenResty做个测试,示例代码如下: ~~~ location /mixed { set_by_lua $a 'ngx.log(ngx.ERR, "set_by_lua")'; rewrite_by_lua 'ngx.log(ngx.ERR, "rewrite_by_lua")'; access_by_lua 'ngx.log(ngx.ERR, "access_by_lua")'; header_filter_by_lua 'ngx.log(ngx.ERR, "header_filter_by_lua")'; body_filter_by_lua 'ngx.log(ngx.ERR, "body_filter_by_lua")'; log_by_lua 'ngx.log(ngx.ERR, "log_by_lua")'; content_by_lua 'ngx.log(ngx.ERR, "content_by_lua")'; } ~~~ 执行结果日志(截取了一下): ~~~ set_by_lua rewrite_by_lua access_by_lua content_by_lua header_filter_by_lua body_filter_by_lua log_by_lua ~~~ 这几个阶段的存在,应该是openresty不同于其他多数Web server编程的最明显特征了。由于nginx把一个会话分成了很多阶段,这样第三方模块就可以根据自己行为,挂载到不同阶段进行处理达到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在不同的阶段直接完成大部分典型处理了。 - set_by_lua: 流程分之处理判断变量初始化 - rewrite_by_lua: 转发、重定向、缓存等功能(例如特定请求代理到外网) - access_by_lua: IP准入、接口权限等情况集中处理(例如配合iptable完成简单防火墙) - content_by_lua: 内容生成 - header_filter_by_lua: 应答HTTP过滤处理(例如添加头部信息) - body_filter_by_lua: 应答BODY过滤处理(例如完成应答内容统一成大写) - log_by_lua: 回话完成后本地异步完成日志记录(日志可以记录在本地,还可以同步到其他机器) 实际上我们只使用其中一个阶段content_by_lua,也可以完成所有的处理。但这样做,会让我们的代码比较臃肿,越到后期越发难以维护。把我们的逻辑放在不同阶段,分工明确,代码独立,后期发力可以有很多有意思的玩法。 举一个例子,如果在最开始的开发中,使用的是http明文协议,后面需要修改为aes加密协议,利用不同的执行阶段,我们可以非常简单的实现: ~~~ # 明文协议版本 location /mixed { content_by_lua '...'; # 请求处理 } # 加密协议版本 location /mixed { access_by_lua '...'; # 请求加密解码 content_by_lua '...'; # 请求处理,不需要关心通信协议 body_filter_by_lua '...'; # 应答加密编码 } ~~~ 内容处理部分都是在content_by_lua阶段完成,第一版本API接口开发都是基于明文。为了传输体积、安全等要求,我们设计了支持压缩、加密的密文协议(上下行),痛点就来了,我们要更改所有API的入口、出口么? 最后我们是在access_by_lua完成密文协议解码,body_filter_by_lua完成应答加密编码。如此一来世界都宁静了,我们没有更改已实现功能的一行代码,只是利用ngx-lua的阶段处理特性,非常优雅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两天看到春哥的微博,里面说到github的某个应用里面也使用了openresty做了一些东西。发现他们也是利用阶段特性+Lua脚本处理了很多用户证书方面的东东。最终在性能、稳定性都十分让人满意。使用者选型很准,不愧是github的工程师。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处理行为,这是openresty的一大特色。学会他,适应他,会给你打开新的一扇门。这些东西不是openresty自身所创,而是nginx c module对外开放的处理阶段。理解了他,也能更好的理解nginx的设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