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和社交,你们到底想做什么?两个都想做,两个都做不好。”这是汪华在一次看了我们改版后的产品后摇了摇头,问的第一个问题。 其实我们也很纠结。我是典型的那种相信技术改变世界的人,对于提升效率的工具从来都是青睐有加;Alex是社交网络的坚定拥趸,追逐时下热门的社交,LBS等概念。进入助跑后,途客圈开始变得不再那么纯粹,Alex开始在这个产品中加入了越来越多他自己的想法,于是旅行计划工具变成了社交旅行工具。汪华善意的提醒并未让我们觉醒,我们都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途客圈变成了一个妥协的产物。纵观途我睿/途客圈的发展史,有时候社交占了上风,有时候工具占了上风,就像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驴象之争”一样。 如果当时我们坚持在工具上深耕,后来在这个领域出现的一大票模仿者也许轻易地占领我们开创的领地;如果我们当时弃工具而攻社交(进而沉淀形成社区),也许也能开辟一片天地。 也许我自己不是一个重度社交的人,至今我还固执地认为,*对于像途客圈这样的产品,社交应该是产品的一个附属品,是产品巧妙地实现大规模增长的一个可利用的手段而已。*产品本身并不一定要呈现出社交的形态。Dropbox、Evernote和社交完全无关,但是它们巧妙地利用朋友间的推广来扩张自己的领地。我们需要解决的,或者说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用户高效且有效地制作自己的旅行计划——对于这个产品目标而言,社交显然不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然而,社交也许是当时风投圈里最好的噱头。作为当时以融资为第一要务的CEO来说,Alex如此看重社交有着极其现实的道理。这我也很理解,所以在产品上也相应做了很多处理。一开始,途客圈在社交上尽量做得很轻,关系从新浪微博上自动带过来,在个人的动态首页上,可以看到朋友的和旅行相关的信息,如做的旅行计划,去过/想去的地点。此外,每个景点下面可以看到哪些用户“去过”或“想去”。 到了UX再造完毕,途客圈上线的时候,每个景点的首页也完全成为社交的场所,用户在这个景点下的行为以新鲜事的形式一字排开。去过/想去/喜欢在视觉上被突出,原有的景点的描述,照片被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每个城市下增加了达人榜,以此来激励用户的贡献,提高用户与用户间的互动。所有这些功能都是“有意义”的,它们提高了用户黏性、活跃度,营造了一种看似热闹的社区氛围。但是,这也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一种虚假繁荣,最直接的结果是:*途客圈赖以生存的旅行计划,完全迷失在由众多社交功能组成的霓虹灯下。* 有个用户的留言说明了问题:“我想做旅行计划,怎么做?” 是啊,怎么做?产品的核心功能要让用户能轻松使用。可正式上线后的途客圈已经变得嘈杂,用户登录进来后,被个人首页里的各种新鲜事所淹没,已经“看不到”那个在侧栏静静地躺着的“创建旅行计划”的按钮了。这就好比微信某天“改版”后,朋友圈被放在首屏,而原本的交流功能塞到了“发现”下面的二级菜单里。 当然,当一个人回过头来看一件事,视角是不一样的。就跟复盘一局围棋时,我会拍着大腿,懊恼地说,我这步棋怎么下得这么蠢,没看到其中的危险。可在当时的环境下,当时的心态下,以及当时的心智下,我不可能能更深刻地看待这个问题。虽有纠结,但我们还是继续往前推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