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云GVP开源项目 12k star Uniapp+ElementUI 功能强大 支持多语言、二开方便! 广告
Redis 的跳跃表由 `redis.h/zskiplistNode` 和 `redis.h/zskiplist` 两个结构定义, 其中 `zskiplistNode` 结构用于表示跳跃表节点, 而 `zskiplist`结构则用于保存跳跃表节点的相关信息, 比如节点的数量, 以及指向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的指针, 等等。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78611a6.png) 图 5-1 展示了一个跳跃表示例, 位于图片最左边的是 `zskiplist` 结构, 该结构包含以下属性: * `header` :指向跳跃表的表头节点。 * `tail` :指向跳跃表的表尾节点。 * `level` :记录目前跳跃表内,层数最大的那个节点的层数(表头节点的层数不计算在内)。 * `length` :记录跳跃表的长度,也即是,跳跃表目前包含节点的数量(表头节点不计算在内)。 位于 `zskiplist` 结构右方的是四个 `zskiplistNode` 结构, 该结构包含以下属性: * 层(level):节点中用 `L1` 、 `L2` 、 `L3` 等字样标记节点的各个层, `L1` 代表第一层, `L2` 代表第二层,以此类推。每个层都带有两个属性:前进指针和跨度。前进指针用于访问位于表尾方向的其他节点,而跨度则记录了前进指针所指向节点和当前节点的距离。在上面的图片中,连线上带有数字的箭头就代表前进指针,而那个数字就是跨度。当程序从表头向表尾进行遍历时,访问会沿着层的前进指针进行。 * 后退(backward)指针:节点中用 `BW` 字样标记节点的后退指针,它指向位于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后退指针在程序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时使用。 * 分值(score):各个节点中的 `1.0` 、 `2.0` 和 `3.0` 是节点所保存的分值。在跳跃表中,节点按各自所保存的分值从小到大排列。 * 成员对象(obj):各个节点中的 `o1` 、 `o2` 和 `o3` 是节点所保存的成员对象。 注意表头节点和其他节点的构造是一样的: 表头节点也有后退指针、分值和成员对象, 不过表头节点的这些属性都不会被用到, 所以图中省略了这些部分, 只显示了表头节点的各个层。 本节接下来的内容将对 `zskiplistNode` 和 `zskiplist` 两个结构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 跳跃表节点 跳跃表节点的实现由 `redis.h/zskiplistNode` 结构定义: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 后退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分值 double score; // 成员对象 robj *obj; // 层 struct zskiplistLevel { // 前进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跨度 unsigned int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 ### 层 跳跃表节点的 `level` 数组可以包含多个元素, 每个元素都包含一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 程序可以通过这些层来加快访问其他节点的速度, 一般来说, 层的数量越多, 访问其他节点的速度就越快。 每次创建一个新跳跃表节点的时候, 程序都根据幂次定律 ([power law](http://en.wikipedia.org/wiki/Power_law),越大的数出现的概率越小) 随机生成一个介于 `1` 和 `32` 之间的值作为 `level` 数组的大小, 这个大小就是层的“高度”。 图 5-2 分别展示了三个高度为 `1` 层、 `3` 层和 `5` 层的节点, 因为 C 语言的数组索引总是从 `0` 开始的, 所以节点的第一层是 `level[0]` , 而第二层是 `level[1]` , 以此类推。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7ae9c00.png) ### 前进指针 每个层都有一个指向表尾方向的前进指针(`level[i].forward` 属性), 用于从表头向表尾方向访问节点。 图 5-3 用虚线表示出了程序从表头向表尾方向, 遍历跳跃表中所有节点的路径: 1. 迭代程序首先访问跳跃表的第一个节点(表头), 然后从第四层的前进指针移动到表中的第二个节点。 2. 在第二个节点时, 程序沿着第二层的前进指针移动到表中的第三个节点。 3. 在第三个节点时, 程序同样沿着第二层的前进指针移动到表中的第四个节点。 4. 当程序再次沿着第四个节点的前进指针移动时, 它碰到一个 `NULL` , 程序知道这时已经到达了跳跃表的表尾, 于是结束这次遍历。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7c824b8.png) ### 跨度 层的跨度(`level[i].span` 属性)用于记录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 两个节点之间的跨度越大, 它们相距得就越远。 * 指向 `NULL` 的所有前进指针的跨度都为 `0` , 因为它们没有连向任何节点。 初看上去, 很容易以为跨度和遍历操作有关,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 遍历操作只使用前进指针就可以完成了, 跨度实际上是用来计算排位(rank)的: 在查找某个节点的过程中, 将沿途访问过的所有层的跨度累计起来, 得到的结果就是目标节点在跳跃表中的排位。 举个例子, 图 5-4 用虚线标记了在跳跃表中查找分值为 `3.0` 、 成员对象为 `o3` 的节点时, 沿途经历的层: 查找的过程只经过了一个层, 并且层的跨度为 `3` , 所以目标节点在跳跃表中的排位为 `3` 。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7e37d37.png) 再举个例子, 图 5-5 用虚线标记了在跳跃表中查找分值为 `2.0` 、 成员对象为 `o2` 的节点时, 沿途经历的层: 在查找节点的过程中, 程序经过了两个跨度为 `1` 的节点, 因此可以计算出, 目标节点在跳跃表中的排位为 2 。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7f86fd9.png) ### 后退指针 节点的后退指针(`backward` 属性)用于从表尾向表头方向访问节点: 跟可以一次跳过多个节点的前进指针不同, 因为每个节点只有一个后退指针, 所以每次只能后退至前一个节点。 图 5-6 用虚线展示了如果从表尾向表头遍历跳跃表中的所有节点: 程序首先通过跳跃表的 `tail` 指针访问表尾节点, 然后通过后退指针访问倒数第二个节点, 之后再沿着后退指针访问倒数第三个节点, 再之后遇到指向 `NULL` 的后退指针, 于是访问结束。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826c918.png) ### 分值和成员 节点的分值(`score` 属性)是一个 `double` 类型的浮点数, 跳跃表中的所有节点都按分值从小到大来排序。 节点的成员对象(`obj` 属性)是一个指针, 它指向一个字符串对象, 而字符串对象则保存着一个 SDS 值。 在同一个跳跃表中, 各个节点保存的成员对象必须是唯一的, 但是多个节点保存的分值却可以是相同的: 分值相同的节点将按照成员对象在字典序中的大小来进行排序, 成员对象较小的节点会排在前面(靠近表头的方向), 而成员对象较大的节点则会排在后面(靠近表尾的方向)。 举个例子, 在图 5-7 所示的跳跃表中, 三个跳跃表节点都保存了相同的分值 `10086.0` , 但保存成员对象 `o1` 的节点却排在保存成员对象 `o2`和 `o3` 的节点之前, 而保存成员对象 `o2` 的节点又排在保存成员对象 `o3` 的节点之前, 由此可见, `o1` 、 `o2` 、 `o3` 三个成员对象在字典中的排序为 `o1 <= o2 <= o3` 。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84b1f5c.png) ## 跳跃表 虽然仅靠多个跳跃表节点就可以组成一个跳跃表, 如图 5-8 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86325da.png) 但通过使用一个 `zskiplist` 结构来持有这些节点, 程序可以更方便地对整个跳跃表进行处理, 比如快速访问跳跃表的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 又或者快速地获取跳跃表节点的数量(也即是跳跃表的长度)等信息, 如图 5-9 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931ed10.png) `zskiplist` 结构的定义如下: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表中节点的数量 unsigned long length; // 表中层数最大的节点的层数 int level; } zskiplist; ~~~ `header` 和 `tail` 指针分别指向跳跃表的表头和表尾节点, 通过这两个指针, 程序定位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的复杂度为 ![O(1)](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a4e51cb.png) 。 通过使用 `length` 属性来记录节点的数量, 程序可以在 ![O(1)](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a4e51cb.png) 复杂度内返回跳跃表的长度。 `level` 属性则用于在 ![O(1)](https://box.kancloud.cn/2015-09-13_55f514a4e51cb.png) 复杂度内获取跳跃表中层高最大的那个节点的层数量, 注意表头节点的层高并不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