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编程那些事儿79——Random随机处理
陈跃峰
出自:[http://blog.csdn.net/mailbomb](http://blog.csdn.net/mailbomb)
### 9.6.2 Random类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产生一些随机数值,例如网站登录中的校验数字等,或者需要以一定的几率实现某种效果,例如游戏程序中的物品掉落等。
在Java API中,在java.util包中专门提供了一个和随机处理有关的类,这个类就是Random类。随机数字的生成相关的方法都包含在该类的内部。
Random类中实现的随机算法是伪随机,也就是有规则的随机。在进行随机时,随机算法的起源数字称为种子数(seed),在种子数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变换,从而产生需要的随机数字。
相同种子数的Random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字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两个种子数相同的Random对象,第一次生成的随机数字完全相同,第二次生成的随机数字也完全相同。这点在生成多个随机数字时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介绍一下Random类的使用,以及如何生成指定区间的随机数组以及实现程序中要求的几率。
1、Random对象的生成
Random类包含两个构造方法,下面依次进行介绍:
a、public Random()
该构造方法使用一个和当前系统时间对应的相对时间有关的数字作为种子数,然后使用这个种子数构造Random对象。
b、public Random(long seed)
该构造方法可以通过制定一个种子数进行创建。
示例代码:
~~~
Random r = new Random();
Random r1 = new Random(10);
~~~
再次强调:种子数只是随机算法的起源数字,和生成的随机数字的区间无关。
2、Random类中的常用方法
Random类中的方法比较简单,每个方法的功能也很容易理解。需要说明的是,Random类中各方法生成的随机数字都是均匀分布的,也就是说区间内部的数字生成的几率是均等的。下面对这些方法做一下基本的介绍:
a、public boolean nextBoolean()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boolean值,生成true和false的值几率相等,也就是都是50%的几率。
b、public double nextDouble()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double值,数值介于[0,1.0)之间,这里中括号代表包含区间端点,小括号代表不包含区间端点,也就是0到1之间的随机小数,包含0而不包含1.0。
c、public int nextInt()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int值,该值介于int的区间,也就是-231到231-1之间。
如果需要生成指定区间的int值,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数学变换,具体可以参看下面的使用示例中的代码。
d、public int nextInt(int n)
该方法的作用是生成一个随机的int值,该值介于[0,n)的区间,也就是0到n之间的随机int值,包含0而不包含n。
如果想生成指定区间的int值,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数学变换,具体可以参看下面的使用示例中的代码。
e、public void setSeed(long seed)
该方法的作用是重新设置Random对象中的种子数。设置完种子数以后的Random对象和相同种子数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出的Random对象相同。
3、Random类使用示例
使用Random类,一般是生成指定区间的随机数字,下面就一一介绍如何生成对应区间的随机数字。以下生成随机数的代码均使用以下Random对象r进行生成:
Random r = new Random();
a、生成[0,1.0)区间的小数
double d1 = r.nextDouble();
直接使用nextDouble方法获得。
b、生成[0,5.0)区间的小数
double d2 = r.nextDouble() * 5;
因为nextDouble方法生成的数字区间是[0,1.0),将该区间扩大5倍即是要求的区间。
同理,生成[0,d)区间的随机小数,d为任意正的小数,则只需要将nextDouble方法的返回值乘以d即可。
c、生成[1,2.5)区间的小数
double d3 = r.nextDouble() * 1.5 + 1;
生成[1,2.5)区间的随机小数,则只需要首先生成[0,1.5)区间的随机数字,然后将生成的随机数区间加1即可。
同理,生成任意非从0开始的小数区间[d1,d2)范围的随机数字(其中d1不等于0),则只需要首先生成[0,d2-d1)区间的随机数字,然后将生成的随机数字区间加上d1即可。
d、生成任意整数
int n1 = r.nextInt();
直接使用nextInt方法即可。
e、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int n2 = r.nextInt(10);
n2 = Math.abs(r.nextInt() % 10);
以上两行代码均可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第一种实现使用Random类中的nextInt(int n)方法直接实现。
第二种实现中,首先调用nextInt()方法生成一个任意的int数字,该数字和10取余以后生成的数字区间为(-10,10),因为按照数学上的规定余数的绝对值小于除数,然后再对该区间求绝对值,则得到的区间就是[0,10)了。
同理,生成任意[0,n)区间的随机整数,都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
int n2 = r.nextInt(n);
n2 = Math.abs(r.nextInt() % n);
f、生成[0,10]区间的整数
int n3 = r.nextInt(11);
n3 = Math.abs(r.nextInt() % 11);
~~~
相对于整数区间,[0,10]区间和[0,11)区间等价,所以即生成[0,11)区间的整数。
g、生成[-3,15)区间的整数
int n4 = r.nextInt(18) - 3;
n4 = Math.abs(r.nextInt() % 18) - 3;
生成非从0开始区间的随机整数,可以参看上面非从0开始的小数区间实现原理的说明。
h、几率实现
按照一定的几率实现程序逻辑也是随机处理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随机数字实现几率的逻辑。
在前面的方法介绍中,nextInt(int n)方法中生成的数字是均匀的,也就是说该区间内部的每个数字生成的几率是相同的。那么如果生成一个[0,100)区间的随机整数,则每个数字生成的几率应该是相同的,而且由于该区间中总计有100个整数,所以每个数字的几率都是1%。按照这个理论,可以实现程序中的几率问题。
示例:随机生成一个整数,该整数以55%的几率生成1,以40%的几率生成2,以5%的几率生成3。实现的代码如下:
~~~
int n5 = r.nextInt(100);
int m; //结果数字
if(n5 < 55){ //55个数字的区间,55%的几率
m = 1;
}else if(n5 < 95){//[55,95),40个数字的区间,40%的几率
m = 2;
}else{
m = 3;
}
~~~
因为每个数字的几率都是1%,则任意55个数字的区间的几率就是55%,为了代码方便书写,这里使用[0,55)区间的所有整数,后续的原理一样。
当然,这里的代码可以简化,因为几率都是5%的倍数,所以只要以5%为基础来控制几率即可,下面是简化的代码实现:
~~~
int n6 = r.nextInt(20);
int m1;
if(n6 < 11){
m1 = 1;
}else if(n6 < 19){
m1= 2;
}else{
m1 = 3;
}
~~~
在程序内部,几率的逻辑就可以按照上面的说明进行实现。
4、其它问题
a、相同种子数Random对象问题
前面介绍过,相同种子数的Random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字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是测试的代码:
~~~
Random r1 = new Random(10);
Random r2 = new Random(10);
for(int i = 0;i < 2;i++){
System.out.println(r1.nextInt());
System.out.println(r2.nextInt());
}
~~~
在该代码中,对象r1和r2使用的种子数都是10,则这两个对象相同次数生成的随机数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想避免出现随机数字相同的情况,则需要注意,无论项目中需要生成多少个随机数字,都只使用一个Random对象即可。
b、关于Math类中的random方法
其实在Math类中也有一个random方法,该random方法的工作是生成一个[0,1.0)区间的随机小数。
通过阅读Math类的源代码可以发现,Math类中的random方法就是直接调用Random类中的nextDouble方法实现的。
只是random方法的调用比较简单,所以很多程序员都习惯使用Math类的random方法来生成随机数字。
- 前言
- (1)序言
- (2)程序设计是什么?
- (3)你适合学习程序设计吗?
- (4)如何学好程序设计?
- (5)程序设计介绍小结
- (6)计算机软件基本概念
- (7)进制的概念
- (8)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表达
- (9)网络编程基础
- (10)Java语言简介
- (11)JDK的获得、安装和配置
- (12)第一个HelloWorld程序
- (13)Eclipse基本使用
- (14)Eclipse基础使用进阶
- (15)如何学好Java语法
- (16)代码框架、关键字和标识符
- (17)基本数据类型
- (18)变量和常量
- (19)数据类型转换
- (20)空白、语句结束和注释
- (21)算术运算符
- (22)比较运算符
- (23)逻辑运算符
- (24)赋值运算符
- (25)位运算符
- (26)移位运算符
- (27)其它运算符
- (28)运算符优先级
- (29)表达式
- (30)流程控制基础
- (31)if语句语法(1)
- (32)if语句语法(2)
- (33)if语句语法(3)
- (34)switch语句语法
- (35)while语句语法
- (36)do-while语句语法
- (37)for语句语法
- (38)break和continue语句
- (39)流程控制综合示例1
- (40)流程控制综合示例2
- (41)流程控制综合示例3
- (42)流程控制综合练习
- (43)数组概述
- (44)数组基础语法
- (45)数组使用示例1
- (46)数组使用示例2
- (47)数组使用示例3
- (48)多维数组基础
- (49)多维数组使用示例1
- (50)多维数组使用示例2
- (51)多维数组练习
- (52)方法声明
- (53)方法声明示例
- (54)方法调用
- (55)方法重载和参数传递
- (56)方法练习
- (57)面向对象基础
- (58)类(一)
- (59)类(二)
- (60)对象
- (61)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特性(一)
- (62)继承(二)
- (63)多态性
- (64)访问控制符、修饰符和其它关键字
- (65)static修饰符
- (66)final修饰符
- (67)this和super
- (68)抽象类和接口(一)
- (69)抽象类和接口(二)
- (70)抽象类和接口(三)
- (71)内部类简介
- (72)包的概念
- (73)JDK文档使用
- (74)java.lang包介绍1
- (75)String类使用
- (76)StringBuffer类和System类
- (77)包装类
- (78)时间和日期处理
- (79)Random随机处理
- (80)集合框架简述
- (81)异常处理概述
- (82)异常处理语法1
- (83)异常处理语法2
- (84)IO简介
- (85)IO类体系
- (86)文件操作之File类使用
- (87)文件操作之读取文件
- (88)文件操作之写文件
- (89)读取控制台输入
- (90)装饰流使用1
- (91)装饰流使用2
- (92)IO使用注意问题
- (93)多线程基础
- (94)多线程实现方式1
- (95)多线程实现方式2
- (96)多线程使用示例1
- (97)多线程使用示例2
- (98)多线程问题及处理1
- (99)多线程问题及处理2
- (100)多线程问题及处理3
- (101)网络编程概述
- (102)网络编程技术1
- (103)网络编程技术2
- (104)网络编程技术3
- (105)网络编程技术4
- (106)网络编程技术5
- (107)网络协议概念
- (108)网络编程示例1
- (109)网络编程示例2
- (110)网络编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