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心理学受大众追捧的第一次热潮成为解决“大脑功能定位说和整体说之争”的一大重要因素。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科学家都将精力集中在这场争论上。
行为古怪的维也纳医生和神经解剖学家弗朗兹·约瑟夫·加尔(Franz Joseph Gall)提出,颅相学建立在“大脑是心灵的家园并被划分成特定区域”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和普罗查斯卡一样,加尔也将这些特定区域称为“器官”。但与这位捷克解剖学家不同的是,加尔声称他已经确认这些区域和它们所假定的心理机能。在他那本出版于1819年的有着独特书名的著作《神经系统及脑部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及以人和动物头颅的形状测定其智力和道德的品性之学》(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Nervous System in General,and of the Brain in Particular,with Observation upon the possibility of ascertaining the several Intellectual and Moral Dispositions of Man and Animals,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ir Heads)里,他认为,随着个人的发展,大脑的发育会根据每个基础器官的大小和形状对颅骨的结构产生影响。他宣称,颅骨上的隆起预示着某种杰出的品性,而凹陷则预示着某种缺陷。因此,颅骨成为一种评估一个人大脑本质的方法,也是评估那些通过大脑特定区域来实现的心理机能的方法。之后的研究显示,尽管颅骨结构会因人而异,但差异并不反映在大脑区域面积的变化上;颅骨的差别并不会影响品格和心智能力(见图2-1)。
![00174.jpeg](https://box.kancloud.cn/140931c3fb84cbf63ba80b5900212d43_566x509.jpeg)
图2-1 19世纪的颅相学,这一“科学”认为,认知功能被定位在大脑的特定区域。据说,对颅骨进行一次专业性的观察或许可以揭示每个人的优势和弱点。
在那个时代,加尔的理论得到广泛的支持。至少,它是一项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理论。普通人想要得到好处,并不需要通过显微镜和奇特配方,只需轻轻松松走访一趟当地颅相学家就会奏效(当然会花点钱)。
观察简单又直接:颅相学家用他的指甲抚摸你的头皮,以此来观察颅骨上的可见特征,有时还会用到卡尺和卷尺。然后宣布他们的发现,这经常需要大脑“器官”绘图或半身像的帮助。加尔所确认的27个原始器官能产生:恋情或忠诚;犯罪、残暴;狡猾、好性情;怜悯、道德感;口才、口头记忆;通神学、对上帝和宗教的感受。
花费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一篇全面的分析。颅相学家经常被雇主招聘来筛选应聘者;而夫妻经常在夫妻关系上向他们请教;父母向他们请教如何抚育孩子的建议。更多的个人则只是为了提升自我而进行咨询。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相信颅相学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这样的名人就认为颅相学家是江湖骗子,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里借着描写“巴黎大名鼎鼎的蒙塔尔班·阿芒博士”这个自称拥有预言能力的吹牛者对他们进行一番讽刺。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 Bierce)更加苛刻,在他的《魔鬼辞典》(The Devil’s Dictionary)[最初名为《愤世嫉俗者的字典》(The Cynics’Word Book)]中更是对颅相学家极尽嘲讽之事:“这是一种从头皮底下掏钱包的科学。它包括定位和开发头皮,人正是因为这种器官才容易受骗。”
颅相学从未获得科学界的关注,因为它的一些基本假设是错误的。颅骨形状不能反映认知功能,大脑单独的局部区域不能产生“坚贞不移”、“婚姻的爱情”、“残暴”等。这种复杂的功能形成于认知和情感的多种过程(经常通过大脑多个区域共同协作来完成这些过程)。
然而,在加尔去世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颅相学继续吸引着它的信仰者和从业者。英国颅相学学会直到1967年才解散,密歇根州在2007年10月将销售税扩张到占星术、命理学、掌相术以及颅相学。Phrenology.com这个网站如今还在宣传颅相学,易趣网(eBay)还在出售大脑制图和半身像。可见,一些热潮依旧很难消散。
- 导读 平克也追星
- 前言 为什么需要另一本介绍大脑的书
- 第1章 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大脑揭示了什么
- 是系统,而非二分法
- 上脑,下脑
- 大脑的两个系统
- 四种认知模式
- 第2章 理论根源
- 颅相学家弗朗兹·约瑟夫·加尔
- 皮埃尔·保尔·布罗卡和他的影响
- 第3章 复式大脑
- 惊人的观点
- 元分析
- 第4章 推理系统
- 另类思考
- 想象大脑系统
- 解决一个明显的矛盾
- 第5章 为什么左右脑的分法是错的
- 内部空间
- 细枝末节
- 左右脑密切协作
- “分裂思维”
- 第6章 相互作用的系统
- 系统的相互作用
- 第7章 四种认知模式
- 情境和舒适
- 第8章 认知模式起源:先天vs.后天
- 当先天DNA遇上后天经验
- 转换模式
- S.F.的神奇案例
- 第9章 行动者模式
- 最像市长的市长
- 莱特兄弟
- 丽萨生活中的一天
- 第10章 感知者模式
- 阐明世界的意义
- 移情的汉娜
- 第11章 刺激者模式
- 社会运动
- 一直做她自己
- 安迪,广播台那个家伙
- 第12章 适应者模式
- 一位完美的女演员
- 名叫尼克的年轻男子
- 第13章 测测你是哪种认知模式
- 上脑得分
- 下脑得分
- 行动者模式
- 感知者模式
- 刺激者模式
- 适应者模式
- 第14章 发现最佳的合作伙伴
- 迷宫中的人造物
- 社会假体体系
- 再三思考
- 认识自我
- 注释
- ◎第1章
- ◎第2章
- ◎第3章
- ◎第4章
- ◎第5章
- ◎第6章
- ◎第8章
- ◎第11章
- ◎第12章
- ◎第13章
- ◎第14章
- 参考文献
- ◎第1章
- ◎第2章
- ◎第3章
- ◎第4章
- ◎第5章
- ◎第6章
- ◎第7章
- ◎第8章
- ◎第9章
- ◎第11章
- ◎第12章
- ◎第13章
- ◎第14章
- 作者按
-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