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se)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强”,指强大。
“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抑而强与”,“抑”,或者,“而”,指你,你的,《左传》中有“余知而无罪也”,意思是“我知道你没有罪”。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教”,指教化,“报”,指报复的意思,“无道”,指不行正道的坏人。
“君子居之”,“居”,指自居的意思。
“衽金革,死而不厌”,“衽”,指睡卧的意思。“衽金革”,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做好战斗准备。“不厌”,指不后悔。
“君子和而不流”,“和”,指和谐,与本性相融,恰到好处。“流”,指移动不定,随波逐流,形式上向坏的方面转化。和而不流’是中庸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意思是和于中道而不流于形式。
“强哉矫”,指坚强的样子。
“中立而不倚”,“倚”,指偏斜。
“不变塞”,“塞”,指阻隔、堵住的意思,被挡住了,没有做官,其反义词为“达”,如做官了,飞黄腾达,“不变塞”就是不改变未做官时的操守。
第十章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大柔和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君子以这种强自居。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战死而不后悔,这是北方的强,刚强的人以这种强自居。所以,君子和顺而不流于形式,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未通达时的操守,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第九章中讲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下国家可均”指的是“大智”,关于“大智”,以舜为例,在第六章中有“舜其大知也与!”,诠释了“大智”的精神。“爵禄可辞”指的是“大仁”,以颜回为例,在第八章中有“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诠释了“大仁”的精神,在本章中通过“子路问强”,诠释了以子路为例的“大勇”,因此第十章是对第九章的补充,说明行中庸之道不容易的原因。
- 关于作者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十一章
- 《中庸》第十二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三十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