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视频讲解:[**去听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34y1D7Vz?p=16)
>[success] **技术支持说明:**
>**1**.一般以自主学习为主
> **2**.可到官方问答社区中提问:[**去提问**](https://bbs.csdn.net/forums/zigbee)
> **3**.工程师**会尽快**解答社区问题,但他们是一线开发,【**难以保证**】解答时效,解答辛苦,感谢理解!
<br/>
  本章主要讲解使用CC2530的串口0与上位机进行字符串的发送与接收,读者将会学习到如何使用串口助手发送字符串到开发板,以及使用开发板发送字符串给串口助手并显示出来。
<br/>
## **4.1 串口通信基础理论**
**4.1.1 USART**
全称为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即通用串行 同步/异步 接收/发送器。CC2530内置两个USART,即USART0和USART1。USART中包含串行通信、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几个概念,接下来主要介绍一下。
###
**4.1.2 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 并行通信是指同时发送各个数据位(bit),使用并行通信发送8个比特位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e7/c7/e7c73e5124d2368d32e2eb727dfb48a1_294x338.png =200x)
###
* 串行通信是指一个接一个地发送各个比特位,通过串行通信发送8个比特位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80/ee/80ee75c0d6cdb82377d4c4191e133014_832x252.png =400x)
###
一般地,并行通信的速度比串行通信的速度更快,但所需要的数据引脚也更多。
###
**4.1.3 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的主要区别:
(1)异步通信类似于手机发短信,其特点是随时可以发送,而且每次只能发送一条消息。
(2)同步通信类似于手机打电话,其特点是必须在对方接通后才能通话,而且在对方接通后想聊天(通信)多久都可以。
###
**1.异步通信的特点**
(1)接收设备要时刻做好接收数据的准备。
(2)发送设备随时可以发送数据。
(3)发送设备每次只能发送一个数据帧,即一段较长的数据需要被划分成多个数据帧,且数据帧的组成格式规定如下:
  A.1个起始位。
  B.5、7或8个数据位,即要传送的信息。
  C.1个奇偶校验位。
  D.1~2个停止位,规定为1。
###
异步通信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81/6f/816f282777d1db5785eef111180f0e1d_830x262.png =400x)
###
数据帧格式如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1f/b2/1fb2c5e4ac9ed6fadcf6c91ea5970e19_736x214.png =400x)
<br/>
**2. 同步通信的特点**
(1)发送设备在发送消息前必须要先和接收设备做时钟频率同步。
(2)发送设备每次发送的是数据块(可以理解为多个字节),且消息格式如下:
  A. 2个同步字符作为一个数据块的起始标志。
  B. 多个连续传输的数据字节。
  C. 2个字节的CRC码。CRC的全称是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是数据通信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数据的接收者可以根据此码来判断所接收到数据是否发生错乱。
###
同步通信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e9/13/e9137db2c517b9697f6951a73c682c63_498x332.png =250x)
###
数据块的格式如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f4/96/f496ae6b0c43d74a7aaad418974fcb3a_832x108.png =600x)
###
**3. UART**
UART的全称是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串行异步收发器),也称作串口,可以理解为在USART的基础上去掉了同步通信的支持,通常用于主机与嵌入式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配套的ZigBee开发板便可以使用UART与PC主机通信。
###
**4. SPI**
SPI的全称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USART的一种,是一种具有速度快、全双工和同步通信特点的通信总线。
<br/>
## **4.2 相关寄存器**
CC2530有两个串口,分别是串口0和串口1。本小节以串口0为例讲解如何使用串口通信。P0\_2和P0\_3可以分别用作串口0的RX(接收端)和TX(发送端)。另外,P1\_5和P1\_4也可以分别用作串口0的TX和RX。由于ZigBee开发板默认使用了P0\_2和P0\_3,所以需要配置P0\_2和P0\_3的相关寄存器。
**4.2.1 U0CSR**
U0CSR是USART0控制和状态寄存器,其各个位的作用如下:
(1)Bit[7]表示USART模式,值为0表示SPI模式,值为1表示UART模式。
(2)Bit[6]表示是否启用UART接收器,值为0表示禁用接收器,值为1表示启动接收器。
(3)Bit[5]表示SPI 主机或者从机模式,值为0表示SPI主模式,值为1表示SPI从模式。
(4)Bit[4]表示UART 帧的停止位错误状态,值为0表示无错误,值为1表示有错误。
(5)Bit[3]表示UART奇偶错误状态,值为0无错误,值为1表示有错误。
(6)Bit[2]表示传送字节状态,值为0表示没有收到字节,值为1表示准备好接收字节。
(7)Bit[1]表示传送字节状态,值为0表示字节没有被传送,值为1表示写到数据缓存寄存器的最后字节被传送。
(8)Bit[0],USART传送/接收主动状态、在 SPI 从模式下该位等于从模式选择,0:USART 空闲 ,1:USART 忙碌。
###
**4.2.2 U0GCR**
U0GCR是USART0通用控制寄存器,其各个位的作用如下:
(1)Bit[7]表示SPI的时钟极性,值为0表示负时钟极性,值为1表示正时钟极性。
(2)Bit[6]表示SPI 时钟相位,值为0表示当SCK从CPOL倒置到CPOL时数据输出到MOSI,并且当SCK从CPOL倒置到CPOL时数据输入抽样到MISO;值为1表示当SCK从CPOL倒置到CPOL时数据输出到MOSI,并且当SCK从CPOL倒置到CPOL时数据输入抽样到 MISO。
(3)Bit[5]表示传送位顺序,值为0表示LSB 先传送,值为1表示MSB 先传送。
(4)Bit[4:0]表示波特率指数值BAUD\_E。
###
**4.2.3 U0BAUD**
表示波特率小数部分的值BAUD\_M,BAUD\_E和BAUD\_M决定了UART的波特率和SPI的主SCK时钟频率。
###
**4.2.4 U0DBUF**
U0DBUF是USART0的缓存寄存器,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时的缓存。
###
**4.2.5 UTX0IF**
UTX0IF是USART0的TX中断标志标志寄存器,值为0表示无中断未决,值为1表示中断未决。
###
**4.2.6 URX0IE**
URX0IE是USART0的RX 中断使能寄存器,值为0表示中断禁止,值为1表示中断使能。
###
**4.2.7 CLKCONCMD**
CLKCONCMD是时钟控制命令寄存器,其各个位的作用如下:
(1)Bit[7]用于配置32 kHz 时钟振荡器,值为0表示32 kHz XOSC,值为1表示32 kHz RCOSC。
(2)Bit[6]用于配置系统时钟源,值为0表示32 MHz XOSC,值为1表示16 MHz RCOSC。
(3)Bit[5:3]用于配置定时器标记输出,配置方式见表。
| 值 | 意义 |
| --- | --- |
| 000 | 32 MHz |
| 001 | 16 MHz |
| 010 | 8 MHz |
| 011 | 4 MHz |
| 100 | 2 MHz |
| 101 | 1 MHz |
| 110 | 500 kHz |
| 111 | 250 kHz |
(4)Bit[2:0]用于配置时钟速度,配置方式见表。
| 值 | 意义 |
| --- | --- |
| 000 | 32 MHz |
| 001 | 16 MHz |
| 010 | 8 MHz |
| 011 | 4 MHz |
| 100 | 2 MHz |
| 101 | 1 MHz |
| 110 | 500 kHz |
| 111 | 250 kHz |
###
**4.2.8 CLKCONSTA**
CLKCONSTA寄存器是一个只读寄存器,用来获取当前时钟状态。
###
**4.2.9 PERCFG**
PERCFG是外设控制器,其中的第0位用于配置USART0的位置,值为0表示使用位置1,即使用P0\_2和P0\_3;值为1表示使用位置2,即使用P1\_4和P1\_5。
###
**4.2.10 P2DIR**
P2DIR用于控制端口2方向和端口0外设功能优先级,其中的Bit[7:6]用于控制端口0的外设功能优先级,值为00时表示端口0优先用作USART0。
###
**4.2.11 URX0IF**
URX0IF是串口0 RX中断标志寄存器,其中的Bit[1]用于USART0接收中断标志位。
>[success] 配套的视频课程将会详细讲解以上的寄存器
<br/>
## **4.3 配置串口0**
根据上述的相关寄存器说明,串口0的配置步骤如下:
(1)通过外设控制寄存器PERCFG配置串口0的位置,即配置P0\_2和P0\_3用作外设接口而不是普通IO口,接着配置P0优先用作USART0,代码如下:
###
```
PERCFG = 0x00;//配置P0_2和P0_3用作串口0的TX(发送端)和RX(接收端)
P0SEL = 0x3c;//配置P0_2和P0_3用作外设功能,而不是GPIO
P2DIR &= ~0xc0;//配置端口0优先用作USART0
```
###
(2)设置USART0工作模式为UART0,代码如下:
###
```
U0CSR |= 0x80;
```
###
(3)把串口通信的波特率配置115200,配置代码如下:
###
```
U0GCR |= 11;//BAUD_E
U0BAUD |= 216;//BAUD_M
```
###
其中的常用波特率配置见表。
| 波特率(bps) | UxBAUD.BAUD_M | UxGCR_BAUD_E | 误差(%) |
| --- | --- | --- | --- |
| 2400 | 59 | 6 | 0.14 |
| 4800 | 59 | 7 | 0.14 |
| 9600 | 59 | 8 | 0.14 |
| 14400 | 216 | 8 | 0.03 |
| 19200 | 59 | 9 | 0.14 |
| 28800 | 216 | 9 | 0.03 |
| 38400 | 59 | 10 | 0.14 |
| 57600 | 216 | 10 | 0.03 |
| 76800 | 59 | 11 | 0.14 |
| 115200 | 216 | 11 | 0.03 |
| 230400 | 216 | 12 | 0.03 |
###
(4)配置中断相关寄存器,代码如下:
###
```
UTX0IF = 0;// 清零UART0发送中断标志位
URX0IF = 0;// 清零UART0接收中断标志位
URX0IE = 1;//使能串口0接收中断
EA = 1;//打开中断总开关
```
###
(5)启用串口0的数据接收功能,代码如下:
###
```
U0CSR |= 0x40;//启用数据接收功能
```
<br/>
## **4.4 写串口数据收发的实现**
打开本实验代码中的uart0.c文件,可以找到main函数,代码如下:
```
//2. 51单片机入门/4. 串口通信实验/Workspace/code/uart/uart0.c
void main()
{
setSystemClk32MHZ();//设置系统时钟频率为32MHz
initUart0();//初始化串口0
while(1) { }
}
```
<br/>
**4.4.1 setSystemClk32MHZ函数**
在默认情况下,如前面章节所述CC2530的时钟频率为16MHz。开发者可以使用32MHz的外部晶振作为系统的时钟源,让CC2530的时钟频率提升至32MHz,从而提升CC2530的处理速度。配置步骤如下:
(1)通过CLKCONCMD配置外部的32MHz晶振作为系统时钟源。
(2)等待时钟源稳定。
(3)通过CLKCONCMD设置系统时钟频率为32MHz。
对应的配置代码如下:
```
/** @brief 设置系统时钟为32MHz
*/
#define setSystemClk32MHZ() do {
CLKCONCMD &= ~0x40;
while(CLKCONSTA & 0x40);
CLKCONCMD &= ~0x47;
} while(0)
```
<br/>
**4.4.2 串口0的初始化**
通过以上分析,串口0初始化函数initUart0的定义代码如下:
###
```
/*
* 初始化串口0
*/
static void initUart0(void)
{
PERCFG = 0x00;//配置P0_2和P0_3用作串口0的TX(发送端)和RX(接收端)
P0SEL = 0x3c;//配置P0_2和P0_3用作外设功能,而不是GPIO
P2DIR &= ~0xc0;//配置端口0优先用作USART0
U0CSR |= 0x80;//设置USART0工作模式为UART0
/* 设置波特率为115200 */
U0GCR |= 11;//BAUD_E
U0BAUD |= 216;//BAUD_M
UTX0IF = 0;// 清零UART0发送中断标志位
URX0IF = 0;// 清零UART0接收中断标志位
URX0IE = 1;//使能串口0接收中断
EA = 1;//打开中断总开关
U0CSR |= 0x40;//启用数据接收功能
}
```
<br/>
**4.4.3 串口0的数据接收**
在初始化串口0后,CC2530从串口0中接收到数据后便会产生中断。开发者只需要在对应的中断处理函数中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即可,代码如下:
###
```
#pragma vector = URX0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URX0_ISR(void)
{
uint8_t rxChar;
URX0IF = 0;//清零中断标志位
rxChar = U0DBUF;//U0DBUF存放了从串口0接收到的数据
uart0Send(&rxChar, 1); //通过串口0发送数据,即把从串口0接收到的数据又从串口0发送回去
}
```
<br/>
**4.4.4 串口0的数据发送**
可以使用串口0发送数据给上位机(例如串口助手),发送一个字节的步骤如下:
(1) 把数据存放到串口0数据缓存寄存器U0DBUF中,U0DBUF中的数据会自动通过串口0发送出去。
(2)等待发送完成,数据发送完成后中断标志位被置为1。
(3)清零这个中断标志位。
###
在前面的串口数据接收中断处理函数中调用了uart0Send,uart0Send是由笔者编写的一个串口0数据发送函数,其函数定义代码如下:
###
```
/**
* @fn uart0Send
*
* @brief 通过串口0发送数据
*
* @param pMsg - 待发送数据的地址
* @param msgLen - 待发送数据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
* @return none
*/
static void uart0Send(uint8_t *pMsg, uint8_t msgLen)
{
uint8_t i;
for (i = 0; i < msgLen; i++) {
U0DBUF = pMsg[i];//把数据存放到串口0数据缓存寄存器U0DBUF中
while (UTX0IF == 0);//等待发送完成
UTX0IF = 0;//清零中断标志位
}
}
```
<br/>
## **4.5 调试仿真**
可以运行本实验代码以观察运行结果,操作步骤如下:
(1)编译链接本实验代码后,把程序烧录到ZigBee开发板中。
(2)由于程序需要使用到串口0,因此如果使用ZigBee标准板测试,需把拨码开关的第1和2位分别打到URX和UTX端,第3、4、5和6位打到ERX、ETX、P02和P03端,如图所示。
![](https://img.kancloud.cn/cf/23/cf23272d482664cdec1a5e3c59ac4da6_712x858.png =250x)
###
如果使用ZigBee **Mini板**测试,无需另外配置。
###
(3)打开友善串口调试助手,并且使用Micro USB线把开发板连接到电脑。按如图所示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和流控,以及发送/接收的字符编码方式,然后点击“启动”按钮。
![](https://img.kancloud.cn/d0/d0/d0d0b5a864da77a308296c01a0852af2_748x684.png =500x)
###
(4)在图所示输入框中输入字符串并点击发送,可以看到从串口助手发送给开发板的数据又会从开发板发送回来。
>[warning] 如您还没有安装串口调试助手,请到《第一部分》章节中根据提示下载安装
<br/>
<br/>
## **商务合作**
* 如需项目定制开发,可扫码添加项目经理好友,注明“**商务合作**”
* 定制范围:**NB-IoT**、**CATn(4G)**、**WiFi**、**ZigBee**、**BLE Mesh**以及**STM32**、**嵌入式Linux**等IoT技术方案
* 善学坊官网:[www.sxf-iot.com](https://www.sxf-iot.com/)
![](https://img.kancloud.cn/ca/73/ca739f92cab220a3059378642e3bd502_430x430.png =200x)
* 非商务合作**勿扰**,此处**非**技术支持
- 课程简介
- 配套资源下载
- 配套开发套件简介
- 简介
- 技术参数
- 电路原理图 & PCB图——标准板
- 电路原理图 & PCB图——MiNi板
- CC2530F256 核心模组
- MCU简介
- 模组尺寸 & 引脚定义
- 模组技术参数
- 电路原理图 & PCB设计图
- 封装及生产指导
- 第一部分:准备
- 1.1 小白也能读懂的 ZigBee 3.0 简介
- 1.2 IAR EW for 8051 简介与安装
- 1.3 TI Z-Stack 3.0 简介与安装
- 1.4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 下载与安装
- 1.5 串口助手简介与安装
- 1.6 SmartRF04EB 驱动程序
- 1.7 USB转串口驱动程序
- 其他软件安装(非必须)
- 1.7.1 Xshell 7 简介与安装指南
- 1.7.2 PuTTY 简介与安装
- 第二部分:51单片机入门——基于CC2530
- 第1章:CC2530 开发基础实验
- 1.1 新建工作空间及工程
- 1.2 源代码编写及编译
- 1.3 程序下载及仿真
- 1.4 固件烧录
- 第2章:GPIO实验
- 2.1 多工程管理基础
- 2.2 GPIO输出实验——LED控制
- 2.3 GPIO输入实验——机械按键
- 2.4 GPIO输入输出通用配置实验
- 2.5 GPIO外部中断实验
- 第3章:定时器实验
- 3.1 工程概述
- 3.2 定时器T1实验——查询触发
- 3.3 定时器T3实验——中断触发
- 3.4 看门狗定时器实验
- 3.5 低功耗定时器实验
- 第4章:串口通信实验
- 第5章:ADC实验——使用光照传感器
- 第6章:OLED 显示器实验
- 第7章:外设实验
- 7.1 DHT11温湿度传感器
- 7.2 NorFLASH读写实验
- 7.3 继电器控制实验
- 第三部分:Z-Stack 3.0 详解
- 第1章:Z-Stack 3.0 架构详解
- 1.1 Z-Stack 3.0.1 文件组织
- 2.2 Z-Stack 3.0.1 工程框架
- 第2章: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原理
- 第3章:OSAL 详解
- 3.1 OSAL的任务调度原理
- 3.2 任务初池始化与事件处理
- 3.3 Z-Stack 事件的应用
- 3.4 使用动态内存
- 第4章:硬件适配层应用——LED
- 4.1 HAL的文件结构和工程结构
- 4.2 HAL的架构简介
- 4.2 LED API简介
- 4.3 LED 实验
- 第5章:硬件适配层应用——按键
- 5.1 按键实验
- 5.2 HAL 按键框架详解(选修)
- 第6章:硬件适配层应用——串口
- 第7章:硬件适配层应用——显示屏
- 第8章:硬件适配层应用——ADC
- 第四部分:ZigBee 3.0 网络编程
- 第1章:ZigBee 3.0 网络原理
- 1.1 协议层次结构
- 1.2 IEEE 802.15.4协议
- 1.3 网络层
- 第2章:ZigBee 3.0 BDB
- 2.1 BDB 简介
- 2.2 BDB Commissioning Modes
- 2.3 ZigBee 3.0 组网实验
- 第3章:基于AF的数据通信
- 3.1 简单描述符
- 3.2 通信原理
- 3.3 数据发送API简介
- 3.4 ZigBee 3.0 通信实验
- 第4章:ZCL 基本原理
- 4.1 ZCL 简介
- 4.2 ZCL 内容详解
- 第5章:基于ZCL的开关命令收发
- 5.1 应用层对 ZCL API 的调用
- 5.2 ZCL 开关命令收发 API
- 5.3 ZCL 开关命令收发实验
- 第6章:基于ZCL的属性读写
- 6.1 ZCL 属性读写 API
- 6.2 ZCL 属性读写实验
- 第7章:基于ZCL的属性上报实验
- 7.1 概述
- 7.2 终端设备开发
- 7.3 协调器设备开发
- 7.4 仿真调试
- 课外篇:项目实战
- ZigBee 3.0 环境信息采集
- 基于ZigBee的农业环境信息采集
- 基于ZigBee的文件传输系统
- 基于ZigBee的光照自动开关窗帘
- 基于ZigBee的温湿度 & 光照强度采集系统
- 其他项目
- 基于ZigBee的温度和有害气体短信报警系统
- 基于ZigBee的多传感器探测与亮灯报警系统
- 基于ZigBee的温湿度、人体红外与声光报警系统
- ZigBee 3.0 多节点组网实战
- 基于ZigBee的温湿度 & 信号强度探测系统
- 课外篇:进阶选修
- 《课外篇:进阶选修》的说明
- 第1章:串口通信协议设计
- 1.1 设计基础
- 1.2 协议格式
- 第2章:优化协调器工程结构
- 2.1 工程结构
- 2.2 应用框架详解
- 2.2.1 框架说明
- 2.2.2 zbmsg
- 2.2.3 zbcategory
- 第3章:协调器上位机调试
- 3.1上位机说明
- 3.2 调试说明
- 第4章:信道及PanId的动态修改
- 4.1 串口协议
- 4.2 重要接口说明
- 4.2.1 NIB
- 4.2.2 NLME_UpdateNV
- 4.3 架构调整
- 4.4 应用
- 4.4.1 zbnwk接口实现
- 4.4.2 串口通信解析
- 4.4.3 烧录调试
- 第5章:网络短地址及MAC地址的获取
- 5.1 接口说明
- 5.1.1 描述
- 5.1.2 调用流程
- 5.1.3 异步数据
- 5.2 调试
- 第6章:入网控制及白名单
- 6.1 基本内容
- 6.1.1 入网控制
- 6.1.2 白名单
- 6.2 函数封装
- 6.3 程序调试
- 第7章:协调器分区存储管理
- 7.1 软件框架
- 7.2 应用
- 7.3 调试
- ZigBee 2 WiFi —— 基于ESP8266
- 1.使用云端服务器
- 2.源码说明与测试
- 3.ESP8266模块参考资料
- ZigBee 无线报文的抓取与分析
- 接入小米Aqara智能插座和温湿度传感器
- Z-Stack的NV应用
- 1. NV 简介
- 2. NV的读写
- 基于HAL的外部FLASH应用
- TFT显示器实验(选修)
- Lighting工程源码分析
- 9.1 ZHA Lighting工程
- 9.2 ZHA Lighting源码分析
- 9.3 Lighting亮度调节实验
- TemperatureSensor工程源码分析
- 10.1 ZHA TemperatureSensor工程
- 10.2 ZHA TemperatureSensor源码分析
-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